微信重申“永不推出已讀功能”:把回應自由還給用戶

近日微信官方公衆號“微信派”發文回應持續熱議的“已讀功能”話題,用“熱搜釘子戶”和“打不死的南方小強”形容其年年被討論的現狀,並斬釘截鐵表態:“微信從一開始就沒有已讀功能,以後也不會有。”這一聲明延續了微信團隊自2018年確立的核心理念——將“回應與否”的選擇權交還用戶,讓每個人在數字洪流中保有“裝死”的自由。

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多次強調:“已讀功能會增加信息接收者的心理負擔和社交壓力。”他舉例分析:若顯示“已讀”,接收者將面臨“必須立刻回覆”的壓迫感,尤其在職場或親密關係中,易引發“已讀不回”的誤解與矛盾。例如,領導深夜消息顯示“已讀未回”可能讓員工“社死”,情侶間也可能因未及時回覆滋生猜疑。項目經理、催婚父母等羣體希望藉助“已讀”確認信息觸達,提升效率;絕大多數用戶強烈牴觸,直言“若微信推已讀功能,當天就卸載”,認爲其侵犯隱私自由。網友調侃:“不讀是留體面,不回是成年人最後的倔強”。同爲騰訊旗下辦公軟件,企業微信雖提供“已讀”功能,但嚴格限定於內部工作場景,且支持企業自主關閉。當涉及外部聯繫人(如微信用戶)時,該功能自動失效,避免將職場壓力延伸至私人社交。自2018年微信公開課首次闡明“不做已讀”理念起,團隊始終將無負擔體驗置於首位。張軍重申:“微信是熟人社交工具,而非監控式效率平臺。”這種對用戶心理安全的守護,成爲微信區別於其他社交應用的關鍵標籤。

微信此次回應,不僅終結了年復一年的猜測,更再次強化了其“工具服務於人,而非人服務於工具”的價值觀——在效率至上的時代,爲用戶留一片自由呼吸的社交自留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