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蛙在听见东海鳖对汪洋大海的描述后
“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是啊,方寸之地,何足见识?
我想,如果井底蛙梦见自己生活的井变成动物井,估计仍然会目瞪口呆
——比井口更小的33MB,是如何像海那般纳百川的?
即便不是井底之蛙,如果毫无预兆地在梦里跌入动物井中,也难免会有同样的惊诧。
2025年2月2日,我在土拨鼠的馈赠中走出这片诡谲迷幻的梦境。
半年之后,再回头去望一眼被清晰的意识绞杀得只剩模糊的梦中井,愈发觉得:
那不是袖珍的井,那是恢弘的城。
芥子纳须弥
——井城的万象,技术的高墙下虽然无从窥见,艺术的桥梁上却有迹可循。
花瓣舒展,你随星点碎光缓缓睁眼。
没有预设的路标,没有铺陈的故事。只有:一个栗色小球苏醒,在动物井中开启了自己的探索。
这里的路径如蛛网般交织,这里的地图如迷宫般错杂。唯有运转自己的大脑,方可使偌大的井城畅通无阻。
那些被声光洪流淹没、在感官刺激中淡去的最朴素最纯粹的探索欲,在玩家踏足动物井的那一刻,便重新被激活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从何处来?又将去何处?
不知道,也不必追问。毕竟,船到桥头自然直,所有问题终会揭晓。
此刻只需要明白,不必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脚下的每一步都是探索本身。
看看这个鲜活而生动的世界,虽为复古像素风格,质感却一点也不廉价,反而相当独特。
在动物井幽暗诡谲的深蓝色基调中,每一处光晕、每一丝烟色都牵动着神经、勾连着脉搏。
因此在动物井中探索的快乐,也是这般纯粹:
为转角的微光驻足——那里也许藏着秘密、
为偶然的发现雀跃——此处是冒险的回馈。
你也许会留意到:
鼠标拽动游戏窗口,井中枝叶竟也随之起舞;
弹球落水的刹那,溅起无数像素水花;
分针指向正上方时,布谷鸟的啼鸣穿透井墙;
爆炸产生的烟雾,在井底的风声中被扭曲……
自研引擎为构建井城而生,恰如榫卯相契,量身打造,严丝合缝。《动物井》的细节藏在不同角落,不论是留意或错失,都静静地躺在那,无声地诉说着:小如33MB也能也能填充丰富的肌理。
当然,《动物井》这份独特的质感并非诡谲新奇的画面格调和丧心病狂的细节堆砌就能磨成的,既然叫动物井,怎少得了生灵的踪迹来为其添上点睛之笔?
袋鼠裹挟着鬼畜的嚎叫闪现,在爆竹炸开的声光里慌不择路;
蜂鸟在满屏泡泡间乱舞,红温到振翅声渐次急促;
把玩家当成小球乱咬的狗,被回旋的圆盘遛得团团转;
鸵鸟伸长脖子扎进地底,突击地穴岔道里手忙脚乱的你……
这些动物各有各的脾性、各有各的行为逻辑,却很自然地被包容在独特的动物井中,像天生就该属于这片诡谲莫测、光怪陆离的世界。
它们或许是未知大门的开锁器,或许是横亘前路的捣蛋鬼,又或许只是路过时,让人会心一笑的小确幸。但无论扮演何种“角色”,都着实在幽冷的井中添了不少鲜活的印记,成为游戏过程中不得不品的一环。
泡泡棒、妙妙圈、溜溜球、飞盘……不知这些小玩具是否勾起了你的童年回忆。
或许就在某个晴朗的午后,你最后一次放下了这些小玩意儿,便不再拾起,此后它们随着尘封的箱子被塞进记忆的最深处,逐渐化为渺茫的尘埃,连梦里都难以捕捉到。
是的,也许你再也不会碰到这些东西了,就像孩童时代的那一页注定要被岁月无情的手撕去。
但人生总是充斥各样的意想不到,即便不是实体,我们仍以这种奇妙的方式重逢了这些——说不定是孩童时期最好的“玩伴”。
制作者将这些玩具藏在了各个角落,又在玩具中嵌入了层层惊喜。
发现,本身是一种惊喜。
开拓,又是另一种惊喜。
身上的每一件玩具都是知识锁,每当自己突然解锁了新的功能和用途,相信每个玩家都会不由得惊喜一番。
单个玩具被附加上的多样的知识锁和多种解法的谜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者碰撞为玩家带来的头脑风暴,使更多解法被发掘、玩法被开拓。而这一过程,其乐无穷。
你一定不会忘记:第一次成功坐上飞盘在空中回旋,第一次用泡泡棒无限跳跃到本难以抵达的高处,第一次在轮车的张缩中艰难卡过荆棘之地,第一次用溜溜球遛栗鼠。这些瞬间收获的快乐,用任何语言修饰都显得干巴乏味。
多年以后,当某个余光再度瞥见儿时的玩具,我想,除了曾经最亲密无间把玩的那一段时光,动物井的奇思妙想,也会在脑海中浮现片刻。
多种多样的动物生态、奇思妙想的道具功用、丰富无比的细节表现、错综复杂的地图设计,这些本就已经足够充实,但动物井的谜题,却远比上述的一切更加复杂。
据制作者Billy Basso所述,他设置的谜题大概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是浅尝辄止接触最表面的谜题达成的假结局,第二层是64个蛋全收集关联的真结局,第三层是兔子收集和BDTP谜题,第四层则是乱码谜题(当然还有一个藏得最深的花谜题)。
绝大部分玩家止步于前两层,后两层的艰深,让人望而却步。
但这又何妨,探索本身是随缘的事,发现即为意外之喜,无需强求。
这些谜题设置的初衷,并非给玩家上压力,而是为孜孜不倦的探求者设置更多发挥空间。
而当你费尽各种方式解开谜题,得到的这份赏赐绝非任何物质奖励所能比拟的,这一瞬间你感受到的是玩家与作者电波的对接,心灵的共鸣。打开时间胶囊的那一刻,Billy Basso的祝贺,跨越时间与空间,传进了你的耳朵。
——那是最崇高的礼赞。
“上帝啊!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
独立游戏制作,何尝不是在果壳中创造无限可能。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独立游戏制作,又何尝不是带着镣铐起舞。
用极其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
Billy Basso正是这样一个被关进“果壳”、带着“镣铐”之人,却用33MB的大小创造了独立游戏史上又一个奇迹。
33MB,可能甚至不如一张图片大,却凝结着开发者悉心打磨7年间无数的巧思。《动物井》以一句话无法言其玄妙的“好玩”折服了无数独立游戏玩家。它让我们看到了:
芥子般表象的背后,藏着偌大的须弥山。
朝菌见晦朔
刚进入游戏时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在真结局的尽头,被一一揭晓。
探索印入玩家的灵魂,生存刻进跳豆的基因。
最高层次的角色扮演,不单单是表面的映射、同步的指令,更是无形无意之中,玩家与角色做的事,殊途同归。
也正因为如此,谈不上RPG的《动物井》,给了我不止RPG的感动。
井底蛙困于的何止是一口井,更是思想的边界。
动物井包含的何止是一口井,更是无穷的可能。
就如同“仿生人不会梦见电子羊”、“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见兔女郎学姐”那样,井底之蛙也注定无法梦见动物井——它无论如何想象不到,怎会有一口“井”能盛下星辰?
我也无法想象,7年的打磨究竟为这井城丰富了多少纹路、填充了多少肌理?
好吧,不妨挣脱认知的疆界,带着孩童般的莽撞与纯粹、带着对动物井的好奇,一窥那井底的究竟
——它是献给玩家好奇心的至高之礼,它是在方寸间包罗万象的电子艺术。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