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最新研究顯示,每天飲用一杯含人造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8%,而同等量的含糖飲料風險增幅僅23%。這一結果基於對36,608名參與者近14年的跟蹤數據,顛覆了“無糖更健康”的傳統認知。
人造甜味劑(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會觸發胰島素異常分泌,降低胰島素受體敏感度,導致葡萄糖耐受性受損。甜味劑減少腸道有益菌羣多樣性,引發炎症反應和代謝紊亂,加速糖尿病發展。甜味劑刺激大腦食慾中樞,反射性增強對高糖食物的渴望,最終導致熱量攝入超標。研究調整肥胖因素後發現,含糖飲料的風險主要由體重增加驅動,但無糖飲料的風險中,38%與甜味劑自身的獨立代謝毒性相關,肥胖並非主因。這表明代糖的“健康光環”實爲健康陷阱。
近年“0糖”概念盛行,但醫學專家指出,甜味劑攝入過多已成爲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新誘因。例如湖北醫師譚金枚臨牀觀察發現,患者因長期飲用無糖飲料,胰島素抵抗顯著加劇。法國研究證實,50歲以上女性每日飲用2杯無糖飲料,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20%。研究者呼籲政策層面需加強對人工甜味劑的審查,而非僅聚焦含糖飲料稅。
專家推薦白開水、淡茶爲最佳選擇,若需甜味可少量添加天然水果。無糖飲料每月不超過1-2次,每次<1瓶。人造甜味劑從“救星”淪爲“元兇”,揭示健康飲食的本質仍是迴歸天然與適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