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49.99元起 10mmPEEK复合PU+球顶LCP振膜动圈 单耳约2g
一直以来,江湖中都有一个关于原道的传说,什么9.9秒大奥,什么早知道,还是原道,虽然很明显这是纯纯的整活+夸张,但作为主角的原道本身,其实也是有着不错的性价比表现的,就像其9.9的版本,依然在五十元耳机中算是比较正常的表现,结合价格声价比依然突出,但原道似乎很久没有更新他们家的入门级入耳式耳机了,虽然在进阶塞领域的NX8表现出色,但几十块的入门塞其实也很需要新的血液注入。
那么按照惯例,让我们先来看看外包装吧,本次弦雪采用的依然是类似Small的二次元包装设计,不过有趣的是,原道似乎准备将原道酱定为其官方的看板娘形象了,所以在弦雪上并没有出现新角色的立绘,而是给原道酱更换了一套更符合属性的服饰来代替,就是不知道为啥,看着这图多少有点白学的感觉,只能说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乐)
弦雪采用的是抽拉式+天地盖的设计,大盒小套的叠了一堆,这给果子看见又要喊太不环保了,不过说实话,在拆这么一个不到五十的耳机的时候,这么大包小裹的感觉还蛮爽的,整体的布局也很规整,非强迫症用户看着也会感觉比较舒服。
完全取出包装内的所有内容物后,就可以看到以下附件了:
耳机本体 x1
哥套 x1
半透耳套 x3
扎带 x1
纸质材料 x3
总体来说算是中规中矩,毕竟作为一款无法换线的入门级耳塞,其可以搭配的配件还是不多的,不过除了赠送的三对半透耳套外,自带的白色哥伦比亚耳套我还是蛮惊讶的,毕竟哥套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但实话实说,佩戴和声音表现的确会比普通的套子好上不少,所以建议入手的老哥就用出厂预装的哥套就行。
那么说回耳机本体,为什么我会说又要开始流泪了呢,一方面肯定是在玩梗,毕竟原道梗简直不要太火,但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弦雪采用了LCP振膜,准确的说,弦雪采用的是一颗10mm的PEEK复合PU材质的球顶LCP振膜动圈单元,而LCP材质其一直是放在较高价位的耳机单元上的(几百到一千元左右),这也就使得弦雪有着非常不错的高频延展性,而PEEK+PU的部分则对中低频部分给了一个不错的兜底,当然我不可能说它上斩拜亚下踢大奥,那不是评测,那是吹牛(乐),但是至少一百块内的入门塞,结合声音和佩戴,这小家伙应该是没啥对手了。
至于声音表现方面,因为有3.5mm和Type-c两个版本,所以会分开来说,首先可以先下的结论是,3.5mm的版本到手即用,且有较好小尾巴甚至播放器的优先入手,而C口适合手机直连并且有一定整活想法的玩家。
(以下听感为3.5mm版本+JM21播放器所得,听感纯主观,你刚就你对)
首先是一个整体的听感,3.5mm的弦雪是走了一个比较中正稍微偏些人声的表现,对于我这种喜欢听ACG的二次元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声音的量感给的也比较足,动态虽然不算多但响应很快,是属于一个比较爽的塞子,解析表现在这个价位也还不错,没有很多这个价位塞子的那种HUFI风格,但想拿它去听古典的话,那就可能不太合适了,属于是一个万用性很高的杂食塞,并且在实际佩戴时体积较小的缘故,用来在晚上睡觉时听ASMR也比较合适(当然不建议任何人戴耳机睡觉)
至于C口的版本,我的建议是入手后先加群找群里大佬拷贝一份类3.5mm版本的调音文件,当然你要是去要仿AKG文件什么的也随便你,以下听感则是使用弦雪DSP版本原生曲线版本的听感。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上的曲线为后期群友的版本,与以下内容无关,至于为啥不拍个有关的~很简单,因为懒(乐)
声音方面,C口弦雪采用了与3.5mm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了这个单元的可塑造性了,其声音整体是走了一个饱满温润的走向,整体不刺激,齿音基本没有,但是相对应的力量感有些不足,整体稍虚,风格上属于是睡眠塞的风格,人声比较近,中低频较为温暖,比起听歌似乎更适合听有声书或者广播剧,在乐器较多的音乐中表现一般,尤其是弦乐器表现实在离谱,但非常有趣的是在类似萨克斯之类的音乐上,它却又很带感,属于是特化很厉害的ASMR风格,就我个人而言,会更喜欢群友提供的版本多一些,但其支持原道官方的APP,所以可玩性会高不少,并且声音本身也可以后期拉到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所以没有小尾巴之类设备的老哥加20入手这个版本倒也合适。
总结与碎碎念
虽然上面批评了很多,但在这个价位它依然是我非常推荐的耳机,毕竟这个价位本身的对手就不是很强,虽然提到的问题不少,但其他对手甚至更为严重,而弦雪的问题就显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了,就像相机行业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弦雪则是证明了低价位耳机,单元就是最重要的,这点从弦雪的DSP版也能看出来,即使给了8段调节,你随便调,都不会出恶声,只能说这个单元本身的兜底能力是真的强。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