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给大家写了一篇明朝历史的荐书文章,其中热度最高的自然是《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笔下的大明王朝从巅峰走向落寞,故事写到1644年便戛然而止,今年明末的话题又被炒得很热,这篇文章结合明史大佬顾诚教授的学术著作,继续和大家聊聊《明朝那些事儿》后面没有写完的那些历史。
![]()
01 大明王朝
南明史如同一场在废墟上点燃的短暂烟火,
三年三帝、内耗不休,将半壁江山的复国棋局下成死局,
江南的繁华与铁骑的轰鸣中,
一个坐拥天时地利的王朝,却在人性的暗礁上撞得粉身碎骨。
若要解开这幕血色残阳下的兴亡谜题,
还需从崇祯1644之前这段权力深渊说起。
上文讲到崇祯十三年河南、陕西连年大旱,
洛阳粮价飙升至5000钱一斗,出现吃人惨状,
杨嗣昌“十面张网”围剿计划需280万两军费,
皇室贵胄分文不出,280万两全数转嫁百姓,
此前剿饷和练饷已致农民破产,地主亦被盘剥,导致矛盾彻底激化!
![]()
崇祯十一年,张献忠假意降明,拒交兵权驻谷城休整,
明将左良玉多次警告其“必反”,但兵部尚书熊文灿力主招抚未作防备,
崇祯十三年五月,张献忠焚谷城再起义,联合罗汝才等部转战房县,
明廷招抚措施彻底破产,熊文灿强令左良玉进剿,
七月酷暑中,明军粮草断绝,士兵采野果杀马充饥,
张献忠于房县播箕寨设伏,佯败诱敌深入,
全歼明军先锋罗岱部,左良玉弃印逃脱,万余人覆没,
此役也导致熊文灿被革职下狱,杨嗣昌被迫亲赴襄阳督师。
![]()
襄阳城
02 襄阳之役
崇祯十四年二月,左良玉违令入川,
在玛瑙山突袭张献忠,毙敌3500人,
俘获张献忠妻妾、军师,但左良玉拒乘胜追击,
杨嗣昌欲以贺人龙取代左良玉,引发二将离心,
川民为张献忠提供粮草情报,助其残部隐匿深山,
明军抱怨“想杀我左镇,跑杀我猛镇”,士气溃散,
杨嗣昌九调左良玉拦截出川义军,
而左良玉反率部西走陕西,为张献忠让道,
猛如虎部追兵疲奔至开县,遭张献忠反杀,
崇祯十四年二月初四,张献忠率轻骑一日夜奔袭300里抵襄阳,
28名义军持缴获的杨嗣昌兵符诈开城门,
张献忠夜焚襄王府,活捉并当众处决襄王朱翊铭,
开仓放粮50万两,饥民“荷旗而往应者如水”
(明朝第一位襄王是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墡,明宣宗朱瞻基同母弟)。
![]()
这场败仗也直指杨嗣昌,其实早在崇祯十三年张献忠二次起义时,
就有很多人上疏请求治杨嗣昌的罪,
但崇祯因为杨嗣昌是自己力排众议,特简夺情委以重任的,
大小臣工的群起责难,有损他的“明主”形象,
于是崇祯一直力保杨嗣昌,廷臣们见皇帝护短,只好缄口不语。
等到襄阳陷落消息传至四川,杨嗣昌畏罪服毒自尽,
崇祯听闻消息痛呼:“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
而自襄阳之役杨嗣昌自尽后,三边总督虽多次易马,
整个大明朝却再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杨嗣昌那样得到崇祯的信任了。
![]()
03 洛阳之役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是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
张献忠虽然攻克襄阳,但是并未长期治理,
仅停留十余日便转向河南,意图扩大战果而非固守,
所以地理位置关键的襄阳城,反而后来落到李自成手中,
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崇祯十四年初还有另一件与襄阳之役媲美的战役——洛阳之役。
前一年崇祯十三年爆发特大灾荒,许多地区颗粒无收,
成因除了干旱、蝗灾等天灾外,
更重要的是明廷强征“剿饷”、“练饷”等纳税杂税,
导致大量农民逃亡,农业生产陷入衰退,
河南作为明朝腹心之地和藩王密布之区,土地兼并与JJ矛盾非常激烈,
连年灾祸使河南“赤地千里”,洛阳粮价飙升,
百姓从吃草根树皮,发展到吃人惨剧,
在绝境中,河南各地支撑出如一条龙、袁老山等数以万计的地方性起义队伍,
整个河南已是跨越干柴,只待李自成这颗火星将其点燃。
崇祯十三年夏,李自成率领不足千人的部队,
从湖北、陕西的交界地带转入河南,
经过短暂的休整,李自成与河南当地的一斗谷等农民军联合,
队伍迅速扩展至数万人,他接连进攻克鲁山、郏县、宜阳、永宁等县。
在攻城略地中,李自成采取了明确的策略:“不杀平民,唯杀官”。
在永宁县,他处决了明朝的万安王朱采銁及数百名地主豪绅,
极大地迎合了当地百姓的复仇心理,为自己赢得百姓的支持。
随着力量的壮大,一些地主阶层知识分子开始加入义军,
牛金星曾是中举的读书人,因在统治阶层内部受排挤而被革去功名;
宋献策是一位江湖命先生,他向李自成献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
李字被宋献策拆解为十八子,由此他得出李自成是“天命归所”的真神。
![]()
04 福王
河南重镇洛阳,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的封地,
他依仗父爱,获得了巨额财富和庄田,财富号称“富甲天下”,
福王在洛阳的生活穷奢极奢、纸醉金迷,
然而,一面墙之外,却是大饥荒下“饿死一空,杀阿而食”的人间地狱,
明朝大臣吕维琪曾写信警告福王,指出城中无兵无饷,
士卒饿如鬼魅,后续“有累卵朝露之危”。
他恳请福王召集钱财犒赏军以保命,
并以周边州县因官绅“一钱不舍”而被攻破为鉴,
然而,爱财如命的福王此时置若罔闻。
正月十九日,李自成兵临城下。
守城官军深知王府金银支撑如山,自己却要饿着肚子卖命,
怨声载道,公然大骂:“王府金钱百万,餍粱肉,而令吾辈枵腹死贼乎?”
军心随即瓦解。
二十日晚,总兵王绍禹的部下在城头起义,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
洛阳城几乎无人战斗便被占领,福王朱常洵在逃中被活捉。
在李自成面前,他吓得泥首乞命,李自成怒斥道:
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发分绝帑藏赈济民,汝奴才也!
李自成将福王处绝,消息传出后,各地起义军高呼李自成为民除害!
(注:福王世子朱由崧逃脱,他就是是后来在南京登基的南明弘光帝,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
05 夜袭开封
崇祯十二年,农民起义军看起来暂时平定,
李自成在大山里打游击,张献忠投降,
可谁也没想到,短短一年过后,情势就急转直下,
湖广的襄阳、河南的洛阳,两大传统重镇均被起义军占领,
襄王朱翊铭、福王朱常洵分别被张献忠、李自成处决,
消息传到北京,崇祯皇帝大哭失声,对大臣哀叹“朕不能保一叔父”,
此后崇祯心力交瘁,为国事所困,甚至在太妃面前因过度劳苦而打瞌已,
明王朝的乐园已然动摇,距离覆灭之日也已经不远。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李自成侦知开封守备空虚,
率领三万余人的部队,急行军三昼,对开封发动了突然夜袭。
与洛阳的福王不同,封在开封的周王朱恭枵更务实,
他在危急关头拿出王府积蓄,开高额悬赏,激励城中亡命之徒奋力反抗。
周王的悬赏起到了作用,起义军的奇袭计划失败,
而随着明将陈永福率军回援,敌情发生变化,
十七日,李自成在尊贵到城下观察视线时,不幸被官军射中左眼,
见到主帅受损且明朝支援军将至,为避免陷入包围,
起义军主动撤围,首次发起进攻以失败告终。
同年七月,罗汝才率部与李自成会师,
两支强大的农民军联合作战,李自成实力大增!
九月,明朝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与保定总督杨文岳集结数万官军,
意图在城围歼李罗联军,起义军将计划就计,
派出一支小分队伪装主力向西转移,成功使诱官军中计划。
官军以为义军主力已走,士卒散入村落搜刮粮草,阵型大乱,
李自成抓住战机,以埋伏在项城的精锐部队发动突袭,明军仓促应战一触溃即。
傅宗龙与杨文岳共督被义军重围,杨文岳获幸逃脱,傅宗龙则被困死,
他派人向贺人龙、李国奇求援,但两人以“书信恐是伪造”为借口见死不救,
傅宗龙部在弹尽粮绝后项城突围失败,明军再次迎来大溃败。
![]()
开封古城
06 崇祯十五年
也正是项城战役后,李自成闯王外号名震天下!
接下来,李自成与罗汝才的联军势破竹,乘胜克了商水、许州等一系列州县,
并于十月攻陷重镇南阳,处死了明朝唐王朱聿镆和总兵猛如虎等人,
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下旬,清除了腹地的威胁后,
李罗联军再次兵临开封城下,双方也再次对峙,
为了打破僵局,起义军采用了先进的攻坚战术,
派勇士冒着矢石,在城墙下挖掘了一个宽达十余丈、深一丈多的大洞,
还用布袋填入了考古石头的火药,意图炸毁城墙。
然而,由于开封的城墙异常坚固,计划最终失败。
进入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祯开始着手反扑,
任命陕西总督汪乔年率军东征,此人极度迷信,
出征前竟派人掘毁李自成的祖坟,妄图破其“风水”,
还斩杀墓中发现的小蛇以壮声势。
汪乔年率领三万官军进入河南后,轻敌冒进,在襄城与主力部队脱节,
李自成侦知敌情后,果断放弃对郾城的包围,回师猛攻汪乔年部,
明军总兵贺人龙等人不战而逃,被围的左良玉部也乘机溜走,
导致汪乔年瞬间沦为“光杆司令”。
起义军随即攻克襄城,结果汪乔年被俘后处决,
明朝这次反击再次以主帅阵亡、全军溃败告终。
![]()
李自成故乡 陕西米脂
07 黄河决堤
襄城战役后,起义军扫清了豫东地区,第三次包围开封,
崇祯调集了督师丁启睿、总兵左良玉等部支援,
共计十八万大军(号称四十万),在开封外的朱仙镇摆开决战架势。
李自成先用计稳住开封守军,使其不敢出城夹击,
随后在朱仙镇迎战明朝援军,然而明军各部矛盾重重、互不配合,
主力将领左良玉率先避战而逃,引发了全线崩溃,
十八万大军不战自溃,主帅丁启睿甚至在逃跑时丢失了代表权力的敕书和帅印。
鉴于前两次强攻失败,李自成这次改变策略,决定进行长期围困,
并分兵攻克周边所有州县,使开封成为一座汪洋中的孤岛。
九月,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下,
开封守城的明朝官僚做出了丧心病狂的决定:掘开黄河大堤。
他们企图用洪水淹没围城的起义军,自己则乘船逃生,
洪水瞬间淹没了开封城及周边地区,城中百姓几乎全部遇难,
起义军也有一万多人被洪水冲走,这也是明朝守臣为逃避罪责而犯下的滔天罪行,
事后,崇祯皇帝不仅未追究责任,反而奖励了这些决堤的官L。
![]()
08 急功近利
进入崇祯十五年(1642年)下半年,明王朝为挽回中原危局,
进行了两次重要的军事部署。
第一次是崇祯自作主张,密令孙传庭出狱担任陕西总督,
让孙传庭在西安设宴当场擒杀总兵贺人龙,以震慑其他骄兵悍将,
崇祯同时启用左良玉的恩师侯恂为总督,
希望利用他们的师生情谊来节制拥兵自重的左良玉。
侯恂上任后,清醒地认识到明军已处于劣势,
他向朝廷上疏,提出了一个以防守反击为主的战略:
放弃立即收复河南,转而采取大包围的遏制策略,
主张由陕西、山东、凤阳等地督抚固守防线,
他自己则亲赴湖广坐镇于左良玉军中,利用湖广的粮草养兵,
等待河南的百万起义军因粮尽而乱,再与陕西的孙传庭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然而,急功近利的崇祯再次否决了这个长远计划,
坚持要求侯恂立即北上解开封之围,侯恂无奈调兵,
左良玉则以“需为三十万大军筹集粮饷”为借口,巧妙地拒绝了出征的命令,
侯恂不久后也被罢官下狱。
崇祯十五年下半年第二次行动是孙传庭出关,
新任陕西总督孙传庭在诛杀贺人龙后,本想加紧训练新兵,
但是崇祯急不可耐,严令其立即出潼关与起义军决战,
同年十月,孙传庭在郏县与李自成、罗汝才联军相遇,
他预先设下埋伏,命总兵牛成虎诈败,成功将李自成部引入包围圈,起义军大败!
然而,取得初步胜利的官军军纪涣散,
纷纷停下追击,争抢起义军丢弃的物资财物,阵型大乱,
驻扎在附近的罗汝才部抓住这一绝佳战机,对乱作一团的官军发起猛烈反击,
官军措手不及,全线溃败,孙传庭收拾残兵退回潼关。
![]()
孙传庭
09 大会师
在李自成、张献忠之外,中原地区还活跃着一支起义军,
是由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等五位首领组成的强大联盟,
史称“革、左五营”,他们长期活跃在大别山山区,
长期牵制着明朝保卫南京及凤阳皇陵的大量兵力。
崇祯十五年十月,李自成击败孙传庭后,“革、左五营”审时度势,决定北上会师,
李自成决定继续进攻明朝在河南南部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汝宁府(明崇王封地)。
十一月,义军合力围攻汝宁,仅用数日便攻克汝宁,
坚决抵抗的明保定总督杨文岳被俘后处死,投降的崇王朱由樻不久后也被处决,
至此起义军也不再“破城弃守”,而是开始留驻军队,对河南进行有效控制。
在基本平定河南后,崇祯十五年(1642年)底,
李自成、罗汝才及革、左五营组成的义军主力决定移师南下,向湖广进军,
当时明朝可用的主力仅剩陕西的孙传庭部和湖广的左良玉部,
河南连年灾荒,已无法供应义军庞大的队伍,
而湖广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是理想的粮食基地。
驻守襄阳的明将左良玉,部队多达二十万,
但大多为无饷额的兵痞,全靠搜刮百姓为生,
所以当义军南下时,左良玉毫无斗志,准备乘船逃跑,
襄阳百姓闻讯,暗中烧毁左良玉的船舰,明军也是兵败如山倒,
十二月初,左良玉率部东逃,沿途烧杀抢掠,制造了千里无人烟的惨景。
![]()
左良玉
10 定都襄阳
起义军顺利占领襄阳、荆州等地,再攻克明朝的“龙兴之地”——承天府,
承天府在今湖北钟祥,由于嘉靖入继大统,发起大礼议案,
所以嘉靖皇帝父亲的封地钟祥,升格为承天府,
之后起义军再继续东进,兵锋直指省会武昌,
已逃至武昌的左良玉再次闻风而逃,顺长江东下九江,
而在向黄州进军期间,李自成发布了著名的《剿兵安民檄》,
直接声讨崇祯,李自成也从联盟首领,转变为统一农民军的最高统帅。
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至十六年(1643年)春,
随着李自成拿下河南和湖广地区,起义军直接定都襄阳(改称襄京),
李自成以“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的名义担任实际领导人,但尚未称帝建元,
牛金星担任丞相,各级机构按照明朝设立,
李自成还通过科举、征辟等方式,大规模地选拔和任用知识分子,
取消明朝的苛捐杂税,并宣布“三年不征粮”,
由于封建史家对农民起义的成就常常“噤若寒蝉”,导致相关史料极少,
实际上,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也并非只知破坏、逐粮而食的“流寇”,
而是一个有明确政治目标、高度组织纪律性的一支农民力量。
由于时间关系,本文暂时更新到这里,
明末大致是三条主线,分别是农民起义军、崇祯朝廷和后金(清),
其中农民起义军是两个主角线,李自成从陕西起家,
辗转河南攻克洛阳和襄阳,建立大顺,最终1645年九宫山遇害,
接下来即将回归出场的张献忠,早期主要活动区域是湖广,
召开荥阳大会、焚凤阳,建立大西,最终1647年凤凰山战死,
那么接下来这几条主线又会如何交织在一起,
崇祯、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何又都以悲剧收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往期历史相关:
精罗落泪——罗马史该如何入坑?
历史天花板——中国通史必读:从入门到进阶!
明末1644——《明朝那些事儿》没有写完的历史
明末1644——天下无敌的大明,《明事》未竟的历史!
明末1644——南明史入坑,明朝末年的故事!
明末1644——李自成的崛起,闯王之路!
明末1644——张献忠的崛起,大西王之路!
明朝历史——除了《明朝那些事儿》,还有哪些明史神作?
唐朝历史——《刺客信条:王朝》,唐朝历史神作有哪些?
三国历史——看完《三国演义》,还有哪些三国历史神作?
魏晋南北朝——《东晋门阀政治》,魏晋南北朝好书推荐!
春秋战国——读完《商君书》,春秋战国史有哪些经典著作?
考古寻秦记——《秦始皇的兵与城》有多么伟大?
妖怪文化——《日本の妖怪百科》,游戏中的日本鬼!
大唐刺客——《刺客信条王朝》,做成游戏靠谱吗?
冷门佳作——《康熙的红票》,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
汉朝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王莽是“穿越者”吗?
八王之乱——《全战三国》,司马家为何是短命王朝
历史神作——《东晋门阀政治》,史学天花板!
国剧巅峰——《大明王朝1566》,被埋没的历史剧
裸体舞曲——《大明王朝》,封神配乐古典名曲
明朝悬案——朱元璋脸上,真的有72颗麻子吗?
天涯神贴——《明朝那些事儿》,一个时代的离去!
#gd读书#
#gd历史杂谈#
#gd的ai&游戏杂谈#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