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历史上有哪些公认的超主流卡组?

游戏王作为一个竞技类游戏,卡组之间自然有强弱之分。由此诞生了主流和非主流卡组之间的区别。

所谓主流卡组,是指在当前竞技环境中具有高使用率、高胜率及稳定竞技表现的卡组。通常我们将在官方大型赛事(如YCS、地区赛)中占据前16强席位超过20%的卡组通常被视为主流。

而主流中的主流,即为超主流卡组。通常我们将要在官方大型赛事中占比超过50%,甚至包揽四强的卡组称为超主流卡组。

因为超主流卡碾压环境内其他卡组的超强实力,超主流卡组的出现一般伴随着竞技环境的崩坏,所以这些卡组一般在牌佬口中的名声并不太好,也因此诞生出大量恶俗名梗,想必诸君都不会对他们感到陌生。

游戏王历史上第一个公认的超主流卡组为:征龙卡组。

征龙全盛时期在2013-2014年之间。在2013年世界赛前四名中三套为征龙,使用率超70%,使得其他所有卡组在征龙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征龙卡组以地、水、炎、风四大属性的大小征龙为主轴,能将卡组、墓地、除外区的卡牌资源当做手卡一样来使用,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是其系统优势的核心表现。在当时的卡牌设计中,算是划时代的设计。

游戏王历史上最著名的超主流卡组大概就是:EE卡组(全称EMEm,即“娱乐伙伴”+“娱乐法师”组合)。

EE卡组在2015年下半年几乎统治环境,导致2016年1月禁卡表将火布偶、伤害杂耍人和No.16色之支配者禁止。但玩家转而使用"EM龙剑"继续统治环境,直到2016年4月禁卡表几乎禁止了所有核心卡,这才迫使EE退出游戏王的历史舞台。

EE卡组的兴衰史由此印证了“超主流”的本质——当一套卡组能让环境只剩镜像对局时,它已不是竞技的标杆,而是规则的坟墓。其遗产至今警示着卡牌设计者:资源循环必须有代价,终端压制必须有破绽。

十二兽(Zoodiac)可以说是《游戏王》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超主流卡组。

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十二生肖。主卡组怪兽都是4星地属性兽战士族,额外卡组则是4阶XYZ怪兽。特点是以1只怪兽就能进行XYZ召唤。

十二兽在2016年10月发售后迅速成为环境霸主,上位率超过70%,远超同期的ABC与堕天使等卡组。其核心战术"鼠骑单卡展开"(通召鼠骑后通过连续XYZ召唤达成终端)只需1卡就能启动,且系统极小(约8-10张卡位),可外挂于各种卡组中,形成"挂8张"或"挂10张"十二兽的泛用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当时的竞技环境里的卡组不是十二兽卡组,就是挂十二兽轴的卡组。竞技环境极度的单一化。

游戏王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超主流卡组:秘旋谍(SPYRAL)。

从当时夸张的饼图率来看,秘旋谍无疑是当时的超主流卡组。但是秘旋谍饼图的占有率来的并不是十分光彩。因为彼时正值连接时代到来之际,K社公布了新的大师规则,其主要内容是增加了额外的2个EX格,同时从额外卡组特招的怪兽只能放在EX格,或者被连接怪兽箭头扩展的区域。

老牌卡组在当时只能使用系统外的泛用连接怪兽来开格子,而本身就是最为连接系列的秘旋谍卡组却在新规则下面如鱼得水。如此此消彼长,就导致了当时的牌佬们纷纷加入秘旋谍的阵营的结果。

游戏王历史上人气最高的超主流卡组:珠泪哀歌族(ティアラメンツ/Tearlaments)。

除了某个坏男人之外,珠泪哀歌族全员都是美少女。再加上其独特的墓地融合机制,强大的卡组实力,由此使珠泪卡组在牌佬中获得了超高的人气。

珠泪哀歌的核心机制围绕墓地融合展开。本家下级怪兽在被效果送去墓地时可以融合召唤额外卡组的融合怪兽。同时,它们都有堆墓效果(女人们盲堆3张,坏男人精堆指定怪兽)。这种设计使得卡组能够快速积累墓地资源,并在对手回合进行融合召唤,实现"回合外展开"的能力。

在2022年-2023年期间,珠泪哀歌赛事使用率超60%,非镜像对局胜率超75%。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特殊时期,游戏王各种赛事的举办受到影响,珠泪在饼图上本该有更恐怖的占有率。毕竟从本质上来说,珠泪这个卡组身上集齐了征龙卡组恐怖的资源利用效率,EE卡组强大的终端压制,十二兽卡组多系统兼容的特性,可说是超主流中的超主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