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好玩,差评≠垃圾

想知道一款游戏值不值得玩,大家通常会先看看评分和评论。Steam的评论向来还算靠谱,基本没有水军刷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好评如潮”就一定合你胃口,“多半差评”就必然玩着糟心——这里面的门道,得慢慢说。

能在Steam拿到“好评如潮”的游戏,质量肯定没话说。但“质量好”和“自己爱玩”,其实不是一回事。

就说《荒野大镖客:救赎2》,91%的好评摆在那儿,说它是艺术品都不为过:剧情动人,细节做得满满,能让人一下子沉浸到1899年的美国西部。可它真不是所有人都爱,对于更偏爱《英雄联盟》《CS2》《无畏契约》中人与人斗智斗勇的玩家而言,玩大镖客时骑着马逛半天没动静,说不定会觉得“这节奏也太慢了,有点无聊”。

《巫师3:狂猎》96%的好评也很能打。我有个朋友通关后直接迷上了,一口气补完前两作,甚至啃起了原版小说,兴致不减;可我呢,打到狮鹫那里就卡壳了,至今没再打开过——可见,高分游戏质量是稳的,但合不合自己的喜好,还得试过才知道。

至于标着“多半差评”的游戏,确实有明显问题,但也未必就一无是处,关键得看差评骂的是啥。

1、优化太差劲?高配电脑和主机玩家可以不用理会。

优化不行是最容易招差评的:花了钱买游戏,结果BUG一堆、卡得不行甚至打不开,换谁都会给个差评出出气。《怪物猎人:荒野》刚发售时,优化问题都成了梗——屏幕上的多边形怪物扭动着身体,很是鬼畜,连中高端显卡都难以流畅运行。但这不能说明游戏内容不行,其实它的核心玩法还是很能打的。主机玩家为啥受影响小?因为PS5、XSX就一套配置,厂商好针对性优化;可电脑配置太复杂了,显卡型号、配件搭配,甚至电源供电够不够,都可能影响效果,厂商想做好优化确实难,所以电脑端优化出问题也常见。(如果你非说“电脑优化做不好,就是你厂商不用心”,那这和你女朋友说你“我天天和你待一块儿,连我为什么生气都不知道,就是你不用心”有啥区别?)

2、运营出了幺蛾子?只看重游戏本身的玩家可以试试。

厂商说些离谱的话、做些迷惑操作,很容易让玩家带着火气给差评。《鬼谷八荒》刚出来时,不少人把它当“国产修仙之光”,首周Steam好评率73%,结果因为开发者“鬼谷张三”的一系列迷之操作和言论,伤了玩家的心,评分跌到“多半差评”。但平心而论,游戏本身不算差:开放世界里炼丹、打怪、突破境界,很有修仙那股味儿,后期内容虽有点重复,但撑得起“多半好评”。后来开放了创意工坊,评分还能再高——如果你喜欢开放世界修仙,它其实很值得一玩。

3、定价太离谱?手头宽裕的、真爱这个题材的或者“等等党”可以灵活选择。

买断制游戏卖多少钱,对玩家买不买影响很大。要是价格远超预期,很容易招来差评。《猛兽派对》就是个例子:画风萌萌的,内容偏轻松,顶多算个“饭后甜点”,首发居然要98块。更让人无语的是厂商还说“玩的人越多越容易倒闭,最好买了都别玩”,更加激化了矛盾,首周Steam好评率仅有62%,卡在“褒贬不一”。但后来随着内容不断丰富,价格时有折扣(史低49元),现在好评率稳在80%——有时候等一等,性价比就出来了。

4、氪金坑人、平衡性差?就好这口的玩家照样能玩得嗨。

Steam差评榜第一的《三国杀》,好评率仅10%,槽点一堆:抽卡概率低得离谱,新卡强到破坏平衡,骂它的人能从Steam排到家门口,“差评如潮”实至名归。但翻评论区会发现,玩了几百上千小时的大佬还真不少——嘴上骂着“狗卡”,身体却诚实地天天上线。说白了,有人就吃“卡牌搭配、斗智斗勇”这一套,骂归骂,玩归玩,两不耽误。

当然,要是评论区一堆人说““游戏性不足”“内容单调”“剧情俗套”等游戏本身质量问题,那就得看自己的喜好了——毕竟“千金难买我乐意”。

说到底,选游戏时,评分是个重要参考,但别被它框死。别人捧上天的佳作,可能你玩着没感觉;大家都吐槽的游戏,说不定正合你意。能让你玩得开心的,才是值得选的。

祝每个玩家都能找到让自己沉浸其中的游戏,玩得尽兴!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