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70也就那样,X670性价比出众,华擎X670E PG Lighting主板 装机

省流:无。

一、前言

虽然AMD处理器的性能很强,尤其是游戏性能,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AMD的主板有点一言难尽,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前不久,随着AMD的9000系列处理器一同发布的,还有X870主板,但这块主板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

因为X870系列主板,其整体的通道数相比较于上代的X670系列主板并没有什么提升,但是却增加了原生的USB4接口去挤占一个PCIe 5.0 x 4,这就让一众厂家特别难受,各种通道数拆分的乱七八糟的。

蘑菇个人观点,对于台式机来说,USB4这种大带宽的接口意义并不大,台式机又没有外接显卡、拓展坞之类硬件的需求。如果舍掉USB4,那X870系列主板除了贵一点,和X670主板又有什么区别呢?

至于为啥用华擎的这块X670E PG Lighting主板呢?因为这块主板的入手价格比很多B850主板都要便宜,性价比很高,这个朋友真的很会研究。

二、X870也就那样,X670性价比出众 硬件配置一览

▼全家福简单摆一下,各种硬件看着非常不错,底部还有一块旧电脑拆出来的机械硬盘。

1、处理器

▼处理器用的就是9700X,这颗处理器除了多核性能稍弱之外,其他方面的表现真不错。

▼全新的国行盒装,现在有很多非国行的盒装,大家需要擦亮眼睛。

▼包装盒内部是熟悉的透明塑料壳,处理器就放在里面。

▼处理器顶盖是熟悉的八爪鱼造型,颜值很漂亮。

2、主板

▼主板就是华擎的X670E PG Lighting,这块主板还是非常不错的。

▼主板为ATX规格,正面有很多金属件的覆盖。

▼主板的供电部分采用18相供电,其中核心供电14相,清一色的80A的SPS,可以轻松应付各种AM5插槽的处理器,这套供电模组要比B850主板好多了。

▼主板底部标配4个M2插槽,还有一些PCIe插槽,拓展性方面的表现让人放心。

▼主板后部的IO接口,花花绿绿的,不同带宽的USB接口数量很多,还有专用的USB键鼠接口,以及20Gbps带宽的Type-C接口。

▼既然主板拆出来了,顺手把处理器装到主板上。

3、内存

▼内存用的是威刚的XPG龙耀D350G内存,16GB*2 6000MHz,时序C30,低时序的 内存,更适合AMD的主板。

▼这套内存的颜值很漂亮,金属马甲有精致的表面处理和造型设计。

▼内存条的顶部还有RGB灯带,乳白色的,柔光效果不错。

▼内存这里顺手插到主板上,双通道的内存,这里首选2、4插槽。

4、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这里,用的是闪迪的至尊极速,容量1TB。

▼这个固态硬盘的包装是真的简单,就是一个纸壳,像U盘或存储卡的包装。

▼外面的纸壳撕开,固态硬盘的塑料壳就能取下。

▼固态硬盘的造型很有意思,右侧是固态硬盘主控,左侧是固态硬盘的存储颗粒,很简单。

▼固态硬盘采用单面PCB设计,日常装机的兼容性表现不错。

▼固态硬盘这里顺手插到主板上,插槽选择主板底部的这个标配金属散热片的M2插槽。

5、散热器

▼虽然9700X的发热不大,但散热器依然使用了TT的钢影Ultra360一体式水冷,这款水冷的水冷头标配了一块屏幕,可以实时的显示硬件参数,很实用。

▼这款水冷的冷排风扇是模组扇,只需要一根线,就可以轻松的同步风扇转速和灯效。

▼这里顺手把水冷安装到主板上,根据机箱的情况,把水冷头的进出水管放到了水冷头的底部。

6、显卡

▼显卡用的是影驰的RTX 5070 Ti金属大师黑金版,这张显卡或是50系显卡中,最值得入手的型号。

▼这张显卡的风扇罩是全金属材质的,质感很棒。

7、电源

▼电源用的是TT的钢影GF1 850W限定版金牌全模组电源,应付这套9700X搭配RTX 5070 Ti的硬件配置很轻松。

▼电源侧面的颜值很漂亮,贴纸的配色很好看,左侧是电源的型号。

▼这款电源的额定功率850W,其中+12V单路最大输出在849.6W,非常不错。

▼电源的尾部,除了电源插口和开关之外,还有一个Smart Zero Fan开关,用于控制电源散热风扇的运行模式。

8、机箱

▼机箱用的是TT的The Tower 600,这款机箱的造型和设计还是非常个性的,主板横置安装,显卡竖直安装,风道是垂直风道。

▼机箱侧面有大面积的侧透玻璃,白透设计,采用卡扣固定,视觉观感不错。

▼机箱内部的空间还是蛮大的,中间是主板固定位,四周有走线开口。

▼机箱背面的金属背板也采用卡扣固定,中间有磁吸式的防尘网。

▼去掉机箱的金属背板之后,机箱的背线空间还是非常充足的,底部是电源仓。

9、机箱风扇

▼机箱风扇这里使用的TT的钢影透镜限定版,这款机箱风扇的外观设计和水冷、电源一个系列的。

▼散热风扇的扇叶是乳白色的,柔光效果不错,风扇的扇叶中间有无限镜设计,支持ARGB灯效,支持主板同步。

三、X870也就那样,X670性价比出众 装机

▼装机第一步,先把刚刚装好各种硬件的主板塞进机箱。

▼主板轻松安装到机箱内部,水冷排安装到机箱的右侧。

▼接着安装机箱风扇,这里安装三把。

▼放在机箱的左侧,也是排风的,机箱从底部进风,四周出风。

▼机箱的配件非常丰富,内部还标配一个显卡的辅助固定的支架,这里先提前安装好。

▼接着安装显卡,影驰的RTX 5070 Ti金属大师黑金版。

▼显卡轻松竖直安装,影驰这张显卡的长度316.5mm左右,需要把机箱底部的金属盖板取下。

▼接着安装电源,这款金牌全模组、额定功率850W的电源,应付这套硬件的供电需求还是很轻松的。

▼电源轻松固定,顺手把各个部分的供电接口都插好。

▼朋友老主机的机械硬盘,里面有很多资料,顺手拆过来。

▼机械硬盘轻松固定到机箱的背面,走线从机箱背面的两侧走,空间很充裕。

▼插电,开机,一次点亮,整机颜值还是很漂亮的。

▼TT的这款钢影Ultra360水冷,水冷头顶部标配一块小屏幕,可以显示CPU、GPU的温度,很实用。

▼威刚的这套内存,RGB灯效还是非常漂亮的,幻彩ARGB灯效,颜色过渡均匀。

▼TT这套机箱风扇,除了风扇的扇叶中间有无限镜的灯效之外,风扇的侧面也有。

▼机箱的内部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散热效果表现非常不错。

四、X870也就那样,X670性价比出众 测试

▼整机配置一览,处理器是9700X,显卡是RTX 5070 Ti。

▼简单跑个整机测试,整机得分246W,其中处理器单独得分97.5W,显卡单独得分98.6W,分数都很高。

▼简单看下9700X的硬件参数,8个大核16线程,三级缓存32MB。

▼简单跑个CPU-Z的测试,单核得分892.4,多核得分9079.9,单核不错,多核真的有点弱。

▼跑个CineBench R23,单线程得分2204,多线程得分23549,和它差不多定位的对面家的处理器,多线程都在3.3W左右了。

▼简单看下固态硬盘的硬件参数,接口是PCIe 4.0 x 4,全新的固态硬盘,通电次数仅4次,就是装系统的时候重启的。

▼简单跑个DiskMark测试,顺序读取速度5048MB/s、写入速度4983MB/s,4K读取速度80MB/s、写入速度225MB/s。

▼内存的频率在6000MHz,时序30-40-40-76,时序还不错。

▼记得在主板BIOS内打开优化内存的选项,跑个内存的读写测试,读取速度58999MB/s、写入速度78651MB/s、复制55607MB/s,延迟77.3ns。

▼日常待机情况,室温在24℃左右,处理器温度在38℃左右,南桥62℃,显卡核心44℃,固态硬盘36℃。

▼简单跑个CPU-Z的压力测试,处理器功耗在150W左右,全核心睿频5.6GHz,温度在81℃左右,南桥62℃,显卡核心43℃,固态硬盘35℃。

▼单烤FPU测试,处理器功耗在165W左右,全核心睿频5GHz,温度95℃,南桥62℃,显卡核心43℃,固态硬盘34℃。对了,忘了说了,提前设置了PBO2,解锁了功耗。

五、总结

这台主机朋友还是很满意的,整机的颜值很漂亮,就是机箱的体积确实不小,摆放的时候需要找好地方。

还有就是,这款机箱的显卡是竖直安装的,搭配的显卡不能太差,有些散热用料比较差的显卡,热管在这种竖直的情况下传热效率会下降特别多,导致显卡温度会明显高于水平安装的情况。当然了,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搭配一个水平摆放的底座,把机箱水平摆放,也是没问题的。

谢谢大家!

The End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