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Terraria建築指南系列教程!#2

歡迎來到本指南系列的第二期!

如果說框架結構是建築的骨,那麼牆體與內飾就是建築的皮與肉,一個好的建築一定是骨架與血肉的完美結合。上期已經給大家講解了建築的基礎結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牆體和內飾的搭配技巧。

本期知識點:

牆體的分類

針對紋理進行搭配

常用內飾

內飾與牆體的綜合運用

課後練習


1.牆體的分類

雖然遊戲裏牆體的數量很多,但大致上都可以分爲四類。

(1)橫向

橫向牆體是指放置後紋理呈水平排列的牆體,如下圖所示。

幾種常見的橫向牆體

這類牆體的特點是流動性層次性

(2)豎向

豎向牆體與橫向牆體相反,是指放置後紋理呈豎直排列的牆體,如下圖所示。

(大多數柵欄都屬於這一類牆體)

幾種常見的豎向牆體

這類牆體的特點是縱深性線條感

包括木樑在內的各類梁也是豎向紋理且沒有碰撞體積,但是它們會佔用空間,故不計入牆體分類。

(3)混合

這類牆體的紋理可橫可豎,這取決於你想怎麼使用它,如下圖所示。

一些混合型牆體,玻璃也屬於這一類

這類牆體的組合度很高,能夠輕鬆適配大多數場景,能使空間看起來更立體,富有層次。

(4)自然

自然類牆體顧名思義,是指具有自然質感和紋理的牆體,如下圖所示。

一些自然類牆體

這類牆體最大的用處其實是造景和摳細節,以及製作一些特定建築。

2.針對紋理進行搭配

如果說想要做出好看的建築,只使用單一牆體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接下來我們通過一些例子來學習如何根據不同牆體的紋理進行組合,以達到適配建築的效果。

使用橫向牆體進行底部和頂部的填充,再向中間鋪設另一種橫向牆體,就形成了最簡單的一種組合,如下圖所示。

灰磚牆+木牆的組合

當然這並不是說隨便兩種橫向牆體都能進行組合,至少也要考慮銜接性和顏色,下圖就是反面教材。

木牆+鍍銅牆的組合

雖然鍍銅牆也是橫向紋理,但是它與木牆之間有很明顯的割裂感,顏色也讓人感覺不適,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如果輪流使用兩種橫向牆體對房間進行填充,就可以得到新的一套組合,如下圖所示。

木牆+板條牆的組合

如果以此組合爲出發點,利用好紋理間的銜接關係,就可以得到如下圖所示的效果。

針葉木牆+石牆的組合

只是更換了牆體材料,就使得整個牆面更加立體。其關鍵在於光滑紋理與粗糙紋理的碰撞,以及顏色和明暗度的對比所產生的效果,大家也可以把這個思路運用在自己的建築裏。

只使用橫向紋理肯定是不夠的,接下來我們試着將橫向紋理與豎向紋理相結合,得到一種更能體現房間縱深的組合,如下圖所示。

木牆+棕櫚木牆的組合

當然你也可以這樣去搭配:

烏木牆+針葉木牆+木牆的組合

橫向紋理位於中間部分,會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區域,從而在視覺上強調牆面中部的空間。

要想規劃好一個房間,可以根據房間的類型選擇你認爲合適的牆體,發揮好紋理本身的特點。如下圖所示。

針葉木牆+木牆+板條牆的組合

這個組合強調橫向紋理,並且板條牆的紋理樣式很適合那些存在置物架的房間,比如倉庫。當然大家也可以盡情發揮想象,說到底這畢竟是個自由度極高的沙盒遊戲。

在橫向紋理中插入豎向紋理可以得到類似柱子的效果,反之如果在豎向紋理中插入橫向紋理則會得到類似橫樑的效果,這樣的房間用作臥室或者客廳都是可以的。如下圖所示。

灰磚牆+針葉木牆+板條牆+木牆+烏木牆的組合

稍加修改就可以突出橫樑的感覺

如何將自然牆體也運用到牆體組合中?嗯...雖然造景是比較進階的課程,但是在這裏依然可以教給大家一種運用自然牆體的方法。

先造出大致的牆體佈局,再使用自然牆體對其進行局部修改,如下圖所示。

使用的自然牆體爲草/花牆+斷裂石牆+磨損石牆

這樣斑駁錯落的房間佈局適合廢墟或者廚房。

自然牆體的運用是比較難掌握的一個知識點,但是學會以後你說不定就能造出這樣的東西來:

廢墟感極強的建築

這一部分我們在之後的課程裏再詳細展開吧~

3.常用內飾

遊戲的內飾大致上可以分爲基礎類,裝飾類,存儲類,功能類,照明類這幾種,下面我們按順序進行講解。

(1)基礎類

基礎類是最常見也是最基本的內飾類型,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常見的基礎類內飾如下圖所示。

桌椅等都屬於這一類

這類內飾泛用性強,組合比較自由,能夠很好地與各種房屋類型進行搭配,是建築入門的最佳選擇。

使用範例

(2)裝飾類

裝飾類是改進建築必不可少的一類內飾,它們大小不一,從1×1到6×4的都有。這些內飾種類繁多,樣式各具特色,運用如果得當可以給你的建築增添不少活力。

一些常用的裝飾類內飾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傢俱都可以算作是裝飾類,關鍵在於你選擇的傢俱與你所想造的建築的相性如何,也就是它們之間的組合度。

不同的平臺也屬於裝飾類,平臺可以錘擊的特性能夠衍生出不少精妙的組合,如下圖所示。

錘擊後的平臺層層堆疊,形成一種僞3D的屋頂效果

當然這個對現階段來說有點難了,我們在之後的課程裏會詳細去講。

(3)存儲類

這類內飾說白了就是箱子。直接上圖。

常見的存儲類內飾

雖說板條箱(以及其他可以通過釣魚獲得的箱子)實際上並沒有存儲功能,但這並不妨礙它看起來像,這就夠了。

存儲類內飾很適合用來填補房間內的剩餘空間,或者說直接拿來做倉庫也是完全可以的,如下圖所示。

一個利用存儲類內飾的範例

(4)功能類

這類內飾其實就是各類製作站,和一些能爲玩家帶來增益的傢俱,如下圖所示。

常見的功能類內飾

功能類內飾除了本身的用途之外,它們的獨特外形也可以幫助改善我們的建築,或是製作專屬場景,如下圖所示。

小鐵匠鋪

(5)照明類

這類內飾包括各種火把以及燈,如下圖所示。

常見照明類內飾

幾乎所有房間都需要合理的照明,所以這類內飾的使用是比較考驗技巧和手法的。以火把爲例,火把的放置位置儘量高一些,至少也要高於人物本體。如果是製作一些現代風格很明顯的建築,那麼就不要再用火把了,換成其他的照明類會更好。

如果要想使用大吊燈,我個人認爲應該確保吊燈底部和房間底部的距離在八格左右,如果距離不夠會影響房間美觀,讓人感到有壓迫感。

提基火炬是我很喜歡用的一種照明,基本上放在哪裏都不會有很強的違和感。

壁爐可以和灰磚牆以及煙囪進行組合使用,達到一條龍的效果,如下圖所示。

有一種溫馨的氛圍感

4.內飾與牆體的綜合運用

牆體與內飾的關係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在進行空間規劃時,需要考慮牆體的紋理、顏色、材質等因素與內飾的整體協調,使空間不僅美觀,還能滿足實際需求。接下來我們結合例子來進行說明。

(1)酒館/吧檯

這類房間通常具有社交與休息的雙重屬性,我們進行設計時應該考慮這一點。

針葉木牆+板條牆+木牆的組合

我選擇這三種牆體,理由如下:

溫暖、自然的木質牆體能夠給人一種親切、溫馨的感覺,其紋理還可以增加空間的層次感與細膩感,尤其在經典或鄉村風格的酒館中非常受歡迎。

中間插入的板條牆在調和木質材料的同時還能提供新的視覺引導,而且板條牆本身的紋理與酒館常見的木架高度契合,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確定好了牆體,接下來我們選擇內飾。

基礎的內飾選擇

牆面看起來是不是空蕩蕩的?所以我們進行下一步的優化。

加入其他裝飾

現在看起來就很有酒館的味道了。如果你不喜歡這種緊湊的風格,可以適當調整一下內飾的密度。

最後使用繩子再填補一下上方的視覺空缺,這個房間就算完成了。

合理利用繩索

(2)客廳

這類房間對牆體要求不高,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採取穩重或奢華的風格,這裏我依舊選擇以橫向紋理爲基礎,如下圖所示。

灰磚牆+烏木牆+木牆+針葉木牆的組合

這樣的搭配穩重大氣,富有結構感,深色木紋與灰磚搭配構成了視覺上較“厚重”的感覺,適合用作客廳這種“主場景”的背景。

牆體中央的平滑橫向紋理讓畫面不顯單調,同時加強了整體結構的穩定感,兩側及中間的豎直牆體則形成了分區感,如果放置其他內飾能很好地襯托其存在。

這樣的背景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風格統一,易於延伸。這種設計本身可以輕鬆擴展至房屋的其他部分(餐廳、樓梯間等),保持整體風格較爲一致。

接下來我們給它加入內飾看看效果。

進行初步加工

效果還不錯,但是頂部仍然看起來有點空,那麼我們接下來運用一些裝飾類內飾填補一下視覺空缺,或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更改。

繩子和旗幟都是比較萬能的

(3)雜物間/倉庫

這類房間的牆體以穩重厚實爲主,切忌輕浮高調,特定情況下除外。我個人在這裏採用的一種佈局如下圖所示。

針葉木牆+板條牆+烏木牆+石牆的組合

橫豎交錯的佈局使得在視覺上擁有着兩方面的延展性,會給人一種空間變大的感覺,因此用作堆積雜物的房間或者倉庫是相對合適的。

這類房間的內飾同樣要避免花哨,一些基礎的差不多就夠用了。

適當調整密度也可以

選擇戰爭桌是因爲我覺得它的外觀莫名地很適合出現在這種場景.....

5.課後練習

設計一個長16高8的房間佈局,包括牆體與內飾,要求牆體使用三種或以上,內飾使用兩種或以上。

練習完成後可以發在評論區,在下一節開課的時候我會選取評論區點贊量最高的三個作品進行點評

希望大家多多點贊電電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

本期教程所提供的搭配都只是一種參考,大家還是要儘量以發揮自己的想象爲主,畢竟建築是造給自己的嘛...

我們下節課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