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本指南的第六期!
前面的基礎篇相信大家都掌握得差不多了,我們從這期開始進入進階篇的教學,會稍微有些許的難度,要跟上進度哦~
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是建築的結構。
本期知識點
建築結構的組成
常見基礎結構
建築構件的應用
實例中的結構應用
一、建築結構的組成
建築結構可以大致分爲建築的空間結構與建築構件所組成的結構兩部分,結構在某種程度上既決定了建築外觀也限制了其空間上的佈局。
先說空間結構,建築空間是指玩家可活動/視覺感知的建築空間,其基本單位可以分爲房間,走廊,庭院等不同模塊,它們之間相互組合作用,形成建築的雛形,如下圖所示。
框架瞎壘的,不好看還請不要在意
建築的空間結構側重回答的是建築裏的空間之間連接和佈局的問題,更注重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在泰拉瑞亞中,建築空間的組織形式又可以分爲串聯型,並列型,放射形,圍合型四種。
串聯型,空間依次排列,像串在一條線上的珠子,一個空間連接下一個空間,依靠通道或走廊等形成流動關係。其特點是空間利用率高,靈活性較強,易於擴展,視覺引導性強。
大致結構與實例如下圖所示。
橫向串聯
串聯型建築實例
並列型,多個空間在同一層級上排列,各自獨立又可以相互通達。其特點是結構自由,可形成對稱或不對稱的佈局,利於區分功能區塊。
大致結構與實例如下圖所示。
可通過地上平臺或地下通道相連
並列型建築實例
放射性,以一箇中心點爲核心,多個空間向四周發散排列,形成環繞結構。其特點是視覺集中感強,每個分支空間相對獨立又歸屬中心,適合大型建築,比如樹屋。
大致結構與實例如下圖所示。
中間即爲核心區域
放射形建築實例
圍合型,建築空間圍繞一箇中庭或空地佈置,形成“內向”結構,使得中心部分成爲開放或半開放的空間。其特點是空間私密感較強,外圍結構形成連續空間帶,構成閉環。
大致結構與實例如下圖所示。
左右的建築包圍了中央的空地
圍合型建築實例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建築並非單一結構一用到底,而是多個不同的空間形式綜合而來。
接着講建築構件,建築構件是構成建築物各組成部分的基礎單元,包含地面、牆、柱、梁、樓板等核心承重元素,以及樓梯、屋頂、門窗等附屬功能部件。
放在遊戲裏,承重雖然不需要考慮,但是仍然要注意其帶來的視覺上的支撐感。
(如果說你要做幻想建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這一部分)
建築構件的作用很重要,它可以:
體現結構邏輯,讓建築看起來“能站得住”,而不是堆積物塊。
塑造建築特色:不同的構件組合展現不同的建築風格。
構建空間節奏:有分段、有支撐、有收尾的建築更耐看。
回到教程開頭的那個只有輪廓的空間示例建築,我們現在給它加入建築構件。
首先是支撐構件——梁,柱與牆,其作用是結構支撐,定義骨架,增強結構邏輯。在遊戲中,梁和柱都可以通過不同紋理的牆來模擬,詳情可見教程第二期。
加入支撐構件
接着是圍護構件——屋頂,地板與門窗,其作用是包圍與遮蔽,可以界定空間邊界。
加入圍護構件
最後加入功能性構件,或者說是內飾。
這樣,一個簡單的以串聯型作爲空間組織形式的小建築就做好了。
除此之外,建築構件還有裝飾構件(利用不同的方塊或平臺所組成的斗拱,尖頂,立柱等),連接構件(不同形式的樓梯,平臺,橋樑等),等更多類型,在建築時,要根據建築目的,環境兼容性,物塊相性等多角度去選擇合適的構件類型。
二、常見基礎結構
建築的基礎結構描述的是建築本身(或建築羣)在平面上的外輪廓結構,側重於建築外形與功能分區的組合方式,是一種“宏觀骨架”。簡單來說,它決定了建築長什麼樣子,是獨棟?連片?還是高樓,平房?都由基礎結構決定。
下面結合實例進行常見基礎結構的說明。
1.單體建築(單核結構)
指一個獨立完整的建築體塊,可以獨立存在,單獨拎出來看也沒有什麼違和感,結構相對緊湊,中心集中。其特點是易於建造,適合新手,雖然空間層次較少,但是容易形成風格。
其主體構造如下圖所示。
其建築示例如下圖所示。
嚮導的小屋
2.多體建築(複合結構)
由多個單體組成,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形成建築羣或連體結構,其特點是空間豐富,變化多樣,可呈並列,層疊,橋接等多樣式連接,適合大型建築。
其主體構造如下圖所示。
其建築示例如下圖所示。
小型城池
幾乎所有的建築,都以單體或多體爲核心進行構建,通過一定的組合邏輯演化而來。任意複雜結構,都可以理解爲多個單體建築按照特定空間關係排列的結果。
三、建築構件的應用
接下來我們以屋頂,立柱和樓梯爲例,講解建築構件的建築應用。
1.屋頂
屋頂可以大致分爲平屋頂,坡屋頂,其他屋頂(懸索、薄殼、拱、折板屋面等)這三類,屋頂又被稱爲建築的“第五立面”,對建築的形體和立面形象具有較大的影響,屋頂的形式將直接影響建築物的整體形象。
(1)平屋頂
平屋頂坡度很小,一般在2%-5%之間,排水性能相對較差,其特點是構造簡單、節約材料,呈平面狀的屋面有利於空間利用,如做成露臺、屋頂花園等。其大致形態如下圖所示。
其實你直接鋪一層塊上去也算是平屋頂,只不過略微的坡度會讓建築顯得更靈動一些。
堡壘狀也是一種平屋頂,如下圖所示。
平屋頂主要應用於現代建築,或氣候相對乾旱地區的建築(沙漠,苔原等),如下圖所示。
(2)坡屋頂
坡屋頂是指屋頂表面坡度通常在10%~50%的屋頂,常見於住宅、別墅、農舍等建築中,排水性能好,其特點是造型美觀,形狀多樣,但是修建難度相對較高。其大致形態如下圖所示。
如果坡夠陡,那就形成了尖塔形的屋頂。
如下圖所示的屋頂其實也是坡屋頂,只不過展現的是其側面形態。
中式建築基本都爲坡屋頂,在此上又可細分爲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單檐頂等不同種類。
中式建築自成一派,建築特色鮮明,本人對中式建築理解還不夠深刻,就不賣弄學識了,此節課不再對中式建築詳細講解,後面如果有機會再說吧.....這裏簡單放兩張圖大家感受一下就好了,千萬別跟着學,我怕誤人子弟....
歇山頂
四角攢尖
大家如果想學習中式建築,可以去看橘佬的教程,人家比我專業多了。稍後我會分享出來。
(3)其他屋頂
比如穹頂。
穹頂
不同的屋頂也可以組合使用,像現實中的巴黎聖母院,其尖塔矗立在本體的穹頂之上,直指天際。
2.立柱
立柱的基本功能是支撐,支撐空間,支撐視覺,支撐美感。
除沙類物塊外,遊戲裏的物塊均不受重力影響,但這並不意味着立柱不重要,
常用的立柱基本上都是那幾類梁,以及一些豎向紋理牆和柵欄。
如果是製作中小型建築,使用這些單體立柱往往就能夠滿足需求,但是對於大型建築來說,遊戲裏的立柱種類還是太少,我們常常需要自己組合創造新的立柱。
這些立柱都可以通過教程第三期講過的黑白灰調和來增強立體感,而且如果你願意,給它加點小裝飾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附上苔蘚/爬山虎的立柱
一些宗教或祭祀建築中運用了大量立柱,立柱排列整齊,形成有節奏的空間感和韻律感,給人以莊重、宏偉的視覺體驗,比如帕特農神廟。
廢墟或遺蹟類建築也常用到立柱,從現實角度講,石柱和石基等材質較爲耐久,歷經數百年甚至千年仍能保存,而其他木結構、泥土結構等容易腐爛或坍塌,立柱因此在遺蹟中更容易存留下來,許多古代文明將立柱設計成裝飾性強的柱式(如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不僅有結構功能,還提升了藝術價值。
最近很火的時尚小單品,我也仿造一個
意義不明的巨石陣(霧
3.樓梯
樓梯的主要功能是連接,內外,上下,左右,都可以通過樓梯連接。
遊戲裏的樓梯大多通過平臺錘擊實現,再進一步的話還有旋轉樓梯和立體樓梯。
旋轉樓梯我們上期講過,這裏主要說一下立體樓梯。
不想這麼板正當然也可以,只需適當調整樓梯的曲線。
這樣的樓梯適合大型建築,還有另一種適合小型房屋的設計,如下圖所示。
四、實例中的結構知識運用
最後,我們進行一次建築實踐,在操作中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首先來構思一下基礎結構,我們選擇單體建築,並製作好框架。
接着我們選擇空間的組織形式,區劃好建築內部的空間,並對框架進行適當的調整。對於這個建築,我選擇並列型進行空間組織。
接着選擇合適的建材替換框架,如果材料顏色違和,別忘了使用油漆。
然後在保留結構的基礎上,對框架進行美化,主要是柔和邊緣和避免單薄。
材料有些單一,利用物塊間的相性進行部分替換。
輪廓部分已經完成,是時候加入建築構件了,先加入支撐構件。
牆與柱,梁
接着加入圍護構件。
門,窗,小穹頂
然後加入內飾。
平屋頂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利用,不如我們再加工一下,同時不要忘記給新加入的空間提供支撐。
寫在最後
其實我個人的建築水平非常一般,從這期進階篇開始,我的知識儲備就稍微有點捉襟見肘了,我也需要不斷學習新的內容,向專業人士請教,加深我自己的理解,才能把這些東西相對通俗地傳達給各位。
這期的內容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我自己個人的理解,在專業性上會有些許欠缺,如有錯誤請指出,我會修改。
這個世界上遠有比我更擅長建築的人存在,我們不能因爲自己掌握了些許皮毛就驕傲自大,而應該去想想自己哪裏還有所欠缺,有所不足。
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希望我們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希望大家多多點贊電電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
我們下節課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