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富樂山
建興十二年的秋風吹過五丈原,拂過蒼老男人早已無力的手,妄圖帶走他的遺憾與不甘。“悠悠蒼天,何薄於我”,隨着陪伴他一生的羽扇落地,霎時間天地失色,時空逆轉,蜀漢迎來了不同的結局——
陝西寶雞岐山——五丈原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章武二年,漢丞相諸葛亮作《出師表》,陳明利害,應時而動,上諫漢皇劉備出兵北伐,克復中原。
四川成都——武侯祠
章武三年春,漢皇劉備舉傾國之力伐魏,乃兵分三路——令丞相諸葛亮,左將軍馬超,翊軍將軍趙雲爲西軍取隴右;太尉龐統,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爲東軍出襄樊;劉備率中軍,領尚書令法正,後將軍黃忠,鎮北將軍魏延等,御駕親征,直指郿城;至於荊襄防務,軍議中郎將徐庶鎮守江陵,築三百里烽火,以防東吳。
陝西漢中勉縣——定軍山武侯墓
三年秋,西路諸葛亮攻克涼州三郡收姜維,趙雲計斬魏名將張郃,西涼各城聞神威天將軍馬超之名無不望風而降;東路關羽張飛連破宛城、洛陽,敗曹仁,斬徐晃,魏帝曹丕見勢乃逃;中路劉備等一鼓作氣,渡過渭水,直取長安,曹丕畏懼,於是遷都鄴城。
甘肅天水甘谷——姜維衣冠冢
章武四年,蜀漢三軍用力,圍兵於鄴,魏國雖有張遼之勇,司馬懿之智已難迴天,魏帝曹丕自焚宮內,司馬懿等死於亂軍之中,中原之地乃重歸漢土。
河南安陽——曹操高陵
章武五年,中原以北盡數歸漢,劉備尋得先帝劉協,劉協自言已無帝王之志,將漢室江山社稷託付於劉備,行三辭三讓之禮,劉備乃三起大漢,民間皆流傳天下非劉姓不能王也。
河北保定涿州——劉備故里
章武六年,漢軍揮師南下,臥龍鳳雛施奇計大破東吳江防,大魏吳王孫權上表請降,被革除王位,貶至交州,至此長達數十年的亂世結束,三國終歸一統。
江蘇南京——大魏吳王墓
劉備即位後勵精圖治,休養生息,凡有國事請教諸葛亮,龐統等,大漢一度有文景治時之盛況。章武二十五年,劉備駕崩,諡號昭烈,同年關羽,張飛先後辭世。
四川成都——漢昭烈廟惠陵
關羽官拜大將軍之職,將平生所學著《關氏兵法》,流傳後世,後被宋人岳飛習得,融合諸葛武侯之《兵書二十四篇》,大破金軍。
山西運城解州——關帝祖廟
張飛不求一世虛名,只求戰個痛快,章武十二年,張飛領陸遜父子遠征扶桑,司空賈詡於病榻獻毒計十二,不出一年扶桑國盡歸漢土。
四川南充閬中——張飛墓祠
馬超攜族弟馬岱榮歸故里,永鎮西涼,依諸葛亮昔日平定南蠻之策,結好羌族各部,西涼境外夷人百年間無有進犯。
陝西漢中勉縣——馬超墓
黃忠雖年歲近百,但仍能舞刀張弓,忽一日聽聞徵北將軍姜維攜關興,張苞等大破烏桓,斬賊首而令北方各族望風而逃,大笑而終。
四川廣元劍門關——姜維墓
趙雲自劉備駕崩後便有歸隱田園之意,於是將一生所用之兵器——涯角槍,青釭劍熔鑄成犁獻與劉禪,是爲“鑄劍爲犁”之意,辭官隱居常山,收徒三人,又數年,槍神之名不脛而走。
河北石家莊正定——趙雲故里
龐統雖官至司徒,然時常飲酒訪友作樂,法正,徐庶等或有相勸,龐統只言道“龐者,總領也,統者,廣大也,區區國事,何足掛齒?”衆人皆笑。
四川德陽白馬關——龐統墓祠
諸葛亮輔佐劉備匡扶漢室,一統天下,此後十年眼見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於是辭官返回南陽,或尋仙訪友,或開班治學,昭烈皇帝劉備駕崩後,太子劉禪繼位,親訪南陽草廬,三請臥龍出山,至此又成就一段佳話……
河南南陽——臥龍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