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散熱、外置天線、32+1T、2399元,極夜T8130M迷你主機分享

【寫在前面】

每次閨女放寒暑假後都會回老家住一段時間,但老家的賽揚J1900電腦看個視頻都卡頓,更別提玩網遊了。於是很早就有了換電腦的想法,由於不怎麼玩3A大型遊戲,所以一直在看APU板U組合以及入門的筆記本電腦。無意中發現還有NUC迷你主機這種好玩的東西,剛好老家也有現成的27寸顯示器和鍵鼠,太適合我了。

由於我平時也需要測試一下數據線、視頻線、移動硬盤、固態硬盤等數碼產品,所以對迷你主機的接口要求多一些,比如需要雷電4或USB4、HDMI2.1、OcuLink等。而市面上同時配備這種大滿貫接口的迷你主機款式不太多,雞哥、來酷等平民品牌接口都不全,銘凡的OcuLink要佔M.2接口,玄派、極魔客的接口倒是可以,但32+1T的組合基本上要2800以上了。

有次在看迷你主機評測時無意中搜到了一個叫極夜的品牌,當時我還留言怎麼很像汽車的名字。仔細查了一下,是我們大藍鯨的企業,以前是銷售戴爾電腦的,現在主營各種ITX主機、迷你主機、服務器、工作站等產品,跟華擎也有合作。DeskOne T8130M借鑑了ITX主機的思路,配備了臺式機的下壓散熱器,不再是個小“悶罐”。這款主機有7640HS和8745HS多種版本,而我喜歡一步到位,8745HS+32GB+1TB整機版,各種滿減折扣後2699元,曬單發帖再返300元,最終到手2399元。

【開箱拆機】

T8130M的全家福,包含十週年VIP服務卡、內存濾波片、鋁合金底座、防滑墊、迷你主機、小辣椒Wifi天線、AMD標貼、鋁合金壁掛架、各種備用螺絲以及100W氮化鎵電源。電源採用摺疊插頭設計,20V、5A輸出,尺寸70mm×70mm×33mm,跟一般的氮化鎵充電頭差不多大,客服承諾後續會出非摺疊插頭,可以退換,希望可以順便把瓦數再增大一點。另外,我看到其他準系統的買家,附件裏還有一對硬盤散熱馬甲,整機版裏好像沒有。

迷你主機採用2-3mm鋁合金機箱,槍灰色外觀,外部尺寸126mm×146mm×73mm,由於採用臺式機式的下壓散熱器,跟一般的迷你主機相比,要高25mm左右。主機前部配備了USB3.2 Gen1、USB3.2 Gen2、OcuLink、Type-C一線通、3.5mm音頻接口,以及電源開關。

尾部上部是散熱格柵和一對外置天線,下部是電源、HDMI2.1、DP1.4、USB4(40Gbps)、2×USB3.2 Gen1接口以及2×2.5G網口。

主機頂部和底部是進氣格柵,兩側和尾部出風。底部配有四顆硅膠腳墊和四顆固定長螺絲,準系統的話,就是從這個位置拆機安裝內存和硬盤的。左邊的底座,廠家配備了4條硅膠底座,豎置放置主機時避免劃傷漆面,也可以像我一樣,翻過來平放。

打開時,不要硬拉,防止把上蓋的風扇線拉斷了。兩個側板是可以拆下來的,以後清灰和升級硬件時順手一些。

整機版比準系統版多了金百達DDR5 5600MHz ×2、英睿達P3Plus 1TB(PCIe4.0×4)、RZ616網卡這三大件,準系統無網卡版與整機版相差900元。同樣的三大件,自己某寶各家旗艦店買總價約875元,某東自營則要超950元。如果手頭有閒置的內存條和硬盤,自然準系統最適合你。

主機底部配備了一枚極夜定製5V/0.09A 8010Y風扇,80mm的尺寸與底部格柵一致。後期如果想自己更換更大尺寸風扇,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是風扇固定的問題,底板沒有預留其他尺寸螺絲孔位,只能膠粘;二是底板格柵就那麼大,進氣面積不變,散熱提升效果有待考驗,貌似極夜準備要出的下一代會標配一把90mm風扇。

採用臺式機的下壓式4熱管散熱器是T8130M的最大特點之一,也是因爲它,讓主機的高度足足提升了20-30mm。散熱器配備了一枚DF9013B風扇, 90mm的尺寸,5V/0.25A,FDB軸承,具有噪音低壽命長的特點。

再從側面看,散熱器下面爲高密度加厚鰭片、迴流焊4銅管,以及加厚的銅底。透過散熱器鰭片,能夠看到印有8745HS的標籤。

【性能測試】

開機後按DEL鍵,進入主板BIOS,在Advanced欄下可以對顯存和功耗進行自定義設置,顯存最大可以設置16G,也可以選擇Auto自動分配模式。功耗默認65W,可以設置超級靜音的45W以及高性能的85W,多線程性能會有一定提升,不過功耗、噪音也會相應提升。我平時主要以影音爲主,偶爾網遊,65W剛好適合我。這裏提示一下,整機版也是沒有系統的,開機會預裝一個非JH的Win10家庭版,我升級到Win10專業版了。

跑分方面,網上已經有很多大佬發佈了不同功耗的詳細測試,我就只發一下默認65W的吧。CPU基準跑分測試,單線程得分685.2,多線程得分7235.8,感覺比其他人高一點,有些人多線程只跑了7100多分。

再看看自帶的M.2固態硬盤速度,TxBENCH跑分,連續讀取約4551MB/S,連續寫入約4869MB/S,接近英睿達官方宣傳的5000MB/S速度了。

魯大師很神奇,安裝時Windows安全中心一直報風險,然後自動剔除,裝了好幾次才完成。沒裝其他軟件時,跑分約136萬,裝了常用的影音軟件、即時通訊軟件以及遊戲環境和遊戲本體後,跑分低了幾萬,大約132萬的樣子。測試完,就卸載了,省得安全中心一直彈提示。

AIDA64單烤FPU測試,室溫30℃的情況下,運行了10分鐘,CPU沒超80℃,主板36℃,硬盤46℃,待機時,CPU36℃,主板23℃,硬盤39℃,溫度控制的還是比較給力的。

再看看主機外殼的溫度,通過紅外測溫槍測試,頂部進風口不到33℃,其他部位不到31℃,溫度最高的部位爲左側天線接口,不到38℃。

功耗測試,關機空載時功耗約2W,開機待機時功耗9W左右,單烤FPU時功耗約100W。這是設置65W的功耗,如果改成85W時,功耗會更高一些。

噪音測試,沒辦法,外面剛好下暴雨,關上窗戶後,關機狀態下環境噪音也有40dBA了,開機後緊貼出風口,待機噪音大約45dBA,噪音相對提升了約5dBA。

單烤FPU時,貼緊出風口噪音值約爲58dBA,相對待機提升了13dBA,默認正常坐姿,遠離30-40公分時再測,噪音約爲45dBA,跟待機噪音數值差不多大。再次強調一下,這個噪音數值只針對我這個環境,我個人的感受是噪音控制的的還是不錯的。

主機連接家裏的5G WiFi網絡,200M聯通寬帶,距離路由器約1.5米,Steam下載CS2時,峯值也能達到約242Mbps,換算一下約30MB/S,基本上是200M寬帶的滿速狀態了,而且網速波動也不算大。個人覺得這對50mm外置天線性能還是挺不錯的,短距離跟有線連接差距不大。

最後看看遊戲體驗,年齡大了,玩不來那麼多3A,我一般玩CS2比較多,或者暗黑破壞神3。顯示器是卓威240Hz電競顯示器,先採用預設的高配置,室外60幀出頭,室內50多幀,多人戰鬥激烈時也有過47幀,給我個人的感受是玩是能玩,但總感覺有點不太跟手,特別是幀數在50左右時。期間,我將功率改成85W,顯存設置成8G,幀數只提升了幾幀,效果不太明顯。也採用了AMD的遊戲優化設置,幀數高時能到80幀,但依舊有點卡頓。於是我參考其他網友的策略,依舊採用65W功率,顯存設置爲Auto,去掉AMD優化設置,將多重採樣抗鋸齒模式設置爲4X MSAA,其他全部設置爲低,效果很明細,平均幀數能到85左右了,室外有時能過100幀了,而且流暢度沒有問題了。

【寫在最後】

一提到迷你主機,總有人吐槽性能不如臺式主機,便攜性不如筆記本電腦,高不成低不就。這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得出的結論,其實迷你主機還是有它的需求目標人羣的。比如一些上班族,公司電腦不太行,帶着小主機來提升工作效率,下班帶回家,通過OcuLink外接顯卡玩玩遊戲。比如我這種老家有顯示器和鍵鼠,但不常住人,這個小主機平時在家連接電視機看看電影、追追劇,當個備用機,回老家時隨身帶着,也能滿足影音和輕度遊戲的需求。

爲了方便攜帶,我這幾天一直在網上淘收納包。由於主機尺寸比較特殊,高度偏高,很難找到合適的,後來找到了一個比主機更大的包,上圖的B款,內部填充了自由格海綿,價格不到50元,可以DIY收納格,這樣主機和其他附件都可以收納在裏面了。

最後給極夜T8130M迷你主機提幾點建議,一是OcuLlink和音頻接口最好放到後部,雖然前面的確好插,但桌面整潔度不夠;二是擴大底部格柵尺寸,也採用散熱器同款90mm風扇,爲內存和硬盤提供更好的散熱性能;三是DP接口最好升級到2.0或2.1,本身USB4已經能夠實現DP1.4的性能了;四是增加一個USB4接口,後面的USB4實現供電功能;最後則是儘量再加大一點氮化鎵電源的功率,上架一個配套的收納包,合適的尺寸太難找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