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戰爭結束前夕,以一份泄露的俄軍絕密報告爲契機,一支美軍特種部隊深入阿富汗南部山區,執行一項九死一生的祕密行動...
本文是軍事冒險克蘇魯報告文學系列的第二章,故事上承接第一章關於奇美拉行動(1995)的詳細報告。希望廣大克蘇魯小說愛好者喜歡!
絕密//特殊訪問權限–夜魘行動
報告抬頭
密級:最高絕密//敏感區分情報//發佈管制//不得泄露給外國公民
日期:2021年8月10日
收件人: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官;抄送:國防情報局局長
發件人:████████████
主題:關於在阿富汗坎大哈省“蛇牙”山區執行“夜魘”行動的初步行動後報告
I.引言
1.1.行動概述
行動代號“夜魘”(OPERATION NIGHTGAUNT),於2021年8月7日至8日在阿富汗坎大哈省南部“蛇牙”山區(大致座標:北緯29°██',東經65°██')執行。參與單位爲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DEVGRU)下屬之“黑石特遣隊”,一支由15名特選幹員組成的特種任務單位。任務性質爲高度機密的偵察、評估與潛在目標壓制/銷燬。此次行動是在從阿富汗撤軍的最後階段策劃並授權執行的。任何延遲都可能意味着永久失去對這一潛在滅絕級異常現象的控制或瞭解機會。
1.2.背景與情報摘要
“夜魘”行動的直接觸發因素是一份來源高度敏感、內容驚人的情報泄露。該情報爲1995年11月俄軍格魯烏(GRU)“奇美拉”行動的詳細報告,由其倖存指揮官A.V.雷茲尼科夫上尉撰寫。儘管泄露的具體途徑仍在調查,初步評估指向可能涉及俄情報系統內部的重大變故,或是第三方國家級情報機構的複雜操作,其動機尚不明確,但其結果是將一份描述超乎想象恐怖事件的官方文件置於美國情報視野之內。
雷茲尼科夫報告(下稱“俄方報告”)揭示了在“蛇牙”山區深處存在一個規模宏大的地下建築羣,其中囚禁着一個未知生物實體。此實體展現出毀滅性的精神攻擊能力,直接導致俄軍“天頂-7”偵察小組幾乎全員陣亡或陷入永久性瘋狂。俄方報告強調了該目標的極端危險性,指出常規軍事裝備與戰術在其面前完全無效,且該實體對人類心智結構具有根本性的、災難性的破壞效應。最初,俄方報告中描述的事件因其與已知科學和軍事經驗的巨大差異而受到高度質疑。然而,報告內部邏輯的嚴密性、細節的豐富程度以及與其他情報來源(包括蘇聯時期在該地區的零星異常事件記錄)的間接吻合,使得對其進行實地驗證成爲一項具有最高優先級的任務。確認此種超越人類理解範圍的實體是否存在,本身就構成了對國家安全乃至人類存續的根本性問題。
1.3.任務目標
主要目標1:祕密滲透至目標區域,定位俄方報告中描述的地下建築羣,確認並評估代號目標實體之目標實體的當前狀態、活動跡象及具體威脅等級。
主要目標2:在確認目標存在且戰場條件被評估爲“可控”(此評估標準基於現有理論模型,事後證明嚴重低估了實際風險)的前提下,嘗試使用實驗性“銜尾蛇”精神干擾陣列對目標實體實體進行精神壓制。若壓制初步成功,則嘗試獲取其生物組織樣本或高精度遙測數據,供後續研究分析。
次要目標:若主要目標2無法實現,或目標實體展現出不可控的強烈敵對行爲及無法壓制的精神攻擊,則立即啓動“奧林匹斯”應急協議。此協議核心爲部署XM412戰術核裝置,以最大當量徹底摧毀該地下建築羣及其中的所有已知與未知威脅,確保目標被完全中和。
附帶目標:在行動過程中,儘可能搜尋並記錄俄軍“天頂-7”小隊的活動痕跡、裝備遺留及最終命運的物證,以進一步交叉驗證俄方報告的準確性。同時,收集關於地下建築羣結構、建築材料、推測起源及技術特徵的視覺和傳感器情報。在所有行動階段,盡一切可能將己方人員傷亡降至最低。
1.4.特遣部隊構成與裝備
“黑石特遣隊”由15名來自DEVGRU的資深幹員組成,針對任務特性進行了專門編組。人員包括:指揮官、副指揮官、一名情報分析員(兼任行動記錄員與語言專家)、一名通訊專家、兩名加強配置的醫療兵、兩名EOD爆破專家(負責核裝置的運輸、組裝與部署)、兩名重武器手以及六名突擊隊員。所有成員均具備在阿富汗複雜山地與極端環境下長期獨立作戰的豐富經驗,並在行動前接受了針對潛在認知危害、心理污染及非常規精神影響的強化認知負荷訓練和心理韌性建設(儘管事後證明,此類預防性措施在面對目標實體級別的精神衝擊時,其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詳細人員名單見附錄A)
常規裝備:小隊裝備了DEVGRU的全套標準化單兵作戰系統,包括但不限於:HK416卡賓槍(配備全息瞄準鏡、AN/PEQ-15激光指示器、消音器等模塊化附件),FN SCAR-H(Mk17)戰鬥步槍,M249 SAW班用自動武器,MP7A1個人防衛武器,M110 SASS半自動狙擊步槍,各型制式手榴彈(M67破片榴彈、M84閃光震撼彈等)。夜間行動能力由GPNVG-18全景夜視儀和AN/PAS-13熱成像儀提供保障。通訊依賴具備強加密和抗干擾能力的AN/PRC-152及AN/PRC-117G衛星通訊系統。單兵醫療包(IFAK)均按加強標準配置。
特殊裝備:
“銜尾蛇”精神干擾陣列(Experimental Psychic Dampener Array -Codename "OUROBOROS"):一套由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與某未公開身份的國防承包商聯合祕密研發的便攜式原型設備。其設計理論基於對已知遠程精神影響現象(多爲低烈度、來源可疑的報告)的分析,旨在通過產生特定模式的複合電磁場與次聲波頻率,干擾或削弱目標實體的精神投射或心智控制能力。該設備由三個獨立模塊組成,總重約35公斤,由指定技術人員在現場組裝操作。值得注意的是,俄方報告曾提及他們攜帶的小功率電子戰設備在接近異常區域時便已失效,這本應對“銜尾蛇”陣列的有效性構成警示,但其更先進的設計和理論基礎使其被認爲具有更高的成功潛力。
XM412可分解式戰術核武器(XM412 Man-Portable Atomic Demolition Munition -MPADM):一種新型、高當量、低殘餘輻射特殊設計的戰術原子爆破裝置。其核心設計理念是在確保“人員便攜”(相對而言)的前提下,實現最大化的目標摧毀效能。裝置採用模塊化設計,可分解爲四個獨立部件運輸,每個部件重量不超過25公斤,由兩名EOD專家在目標區域現場組裝。其爆炸當量通過內部調節機制可在5千噸至50千噸TNT當量之間進行預設。針對本次行動,XM412被設定爲最大當量50千噸,旨在確保能徹底摧毀深埋于山體之下的、結構堅固的巨型地下建築羣。
II.行動執行時間表
2.1.滲透與接近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01:00時(阿富汗本地時間)。
滲透方式:兩架隸屬於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的MH-47G“支奴幹”重型運輸直升機,利用夜暗和複雜山地地形的掩護,在目標區域東北方向約20公里處一預選着陸區執行了超低空滲透。小隊成員通過快速繩降方式離機。直升機隨即以無線電靜默狀態高速脫離,以避免暴露行動。
小隊在指揮官索恩少校帶領下,沿預定路線向“蛇牙”山區深處的目標座標點(北緯29°██',東經65°██')進行徒步祕密行軍。行軍全程嚴格遵守燈火管制和噪音紀律,利用先進夜視裝備和對地形的精熟掌握規避任何可能的當地武裝或平民。
在行軍後半段,當小隊逐漸接近目標山體時,周圍環境開始呈現出與俄方報告所述高度吻合的異常現象。空氣變得異常凝滯和壓抑,彷彿具有實質性的重量。正常的山地野生動物活動跡象——鳥鳴、蟲豸聲、小型哺乳動物的蹤跡——完全消失,代之以一種令人不安的死寂。多名隊員報告稱感到一種難以名狀的“被窺視感”,彷彿有無形的目光正從黑暗的山體深處注視着他們。更令人警惕的是,小隊的加密衛星通訊設備開始出現間歇性的強信號干擾和數據鏈連接不穩定的情況,其發生距離遠大於俄方報告中記錄的通訊完全中斷點,這可能預示着異常場的強度有所增加,或是現代通訊設備對這種未知干擾更爲敏感。
2.2.進入目標區域與初步探查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07:30時。
經過約六小時的艱難跋涉和細緻搜索,小隊尖兵在目標山體北麓一處隱蔽的巖壁下,發現了俄方報告中提及的、通往地下建築羣的裂縫入口。入口被新的塌方和風化碎石部分掩蓋,但其輪廓及周邊散落的、具有明顯人工處理痕跡的巨型石塊依然清晰可辨。這些石塊的切削工藝和拼接方式與任何已知人類文明的技術特徵均不相符,其非地球的工藝特徵令隨隊的情報分析員(兼任地質學和考古學初級評估)感到極度困惑和不安。
在距離裂縫入口約50米範圍時,小隊攜帶的多種精密電子設備開始出現嚴重故障或完全失靈。所有未經特殊電磁屏蔽加固的GPS定位模塊、備用商業衛星電話以及部分槍械光電瞄準鏡的電子系統均告失效。軍用級磁羅盤的指針開始不受控制地瘋狂旋轉或指向錯誤方位。實驗性的“銜尾蛇”精神干擾陣列在啓動後,其操作員(一名通訊技術專家)報告稱設備傳感器讀數極度不穩定,背景“精神噪音”遠超設計閾值,系統不斷髮出過載和組件損壞的警告蜂鳴聲。
幾乎在同一時間,超過半數的小隊成員開始報告出現劇烈的搏動性頭痛、嚴重噁心、眩暈以及尖銳的耳鳴。這些生理症狀的出現比俄方報告中記錄的更爲迅速和普遍,且強度更大。這進一步證實了異常影響場的存在,並且其強度可能已經超過了1995年的水平,或者現代人類生理對此類未知影響更爲敏感。
2.3.外圍區域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09:00時。
在對裂縫入口進行初步安全排查和結構評估後,索恩少校下令小隊開始進入。在通過狹窄的入口通道,即將進入第一個大型洞廳之前,前導偵察小組報告發現明顯的人爲活動痕跡。進一步搜索後,確認這些痕跡屬於一支裝備蘇/俄製武器的軍事單位。
在一處被簡單加固的岩石凹陷處,發現了大量已嚴重鏽蝕的俄製7.62x39mm和5.45x39mm步槍彈殼,以及數條PKM通用機槍的空彈鏈。附近還散落着三具已擊發並被遺棄的RPG-26一次性火箭筒。這些遺物清晰地指向一場發生在此地的激烈戰鬥。
在上述臨時戰鬥掩體後方約十米處,小隊發現了兩具已完全白骨化的遺骸。遺骸上仍附着着少量已腐爛降解的軍服布料殘片和部分個人裝具。其中一具遺骸旁散落着一部被砸壞的蘇制PNV-57E型夜視儀和一把嚴重腐蝕的AK-74M突擊步槍的金屬部件。根據遺骸的位置、裝備特徵以及俄方報告中的傷亡記錄,指揮部初步判斷這兩具遺骸即爲“天頂-7”小隊中未能回收的無線電操作員K.E.馬丁諾夫列兵和偵察工兵S.Y.別利亞耶夫下士。兩具遺骸的骨骼上均遍佈着大量細小而鋒利的啃咬和撕裂痕跡,尤其集中在顱骨和四肢骨骼的暴露部分。這些損傷特徵與俄方報告中描述的“蟲羣”生物的攻擊方式高度吻合。這一發現對特遣隊全體成員造成了顯著的心理衝擊,極大地提升了小隊成員對後續任務危險性的認知,也爲俄方報告的整體可信度提供了第一個沉重的物證。
2.4.屏障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09:30時。
當小隊謹慎進入俄方報告中描述的第一個大型洞廳時(其規模和形態與報告基本一致),幾乎在踏入洞廳中央區域的瞬間,便遭到了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攻擊源並非俄方報告中描述的“蟲羣”,而似乎是其某種進化或變異形態,小隊臨時將其命名爲“幽影”。這些生物體型較俄方描述的個體更大,平均長度約10至12釐米。其幾丁質外殼呈現出一種詭異的、部分半透明的暗影狀外觀,使其在洞穴內昏暗的光線下極難被肉眼精確捕捉和持續鎖定。與俄方報告中描述的“持續、刺耳的高頻尖嘯聲”不同,這些“幽影”在高速移動時幾乎不發出任何可聞的聲音,直至發動攻擊前的最後一刻,纔會集體爆發出一種令人心膽俱裂的、包含多種不和諧頻率的複合尖嘯。這種尖嘯不僅對聽覺器官造成物理性損傷,更直接衝擊隊員的神經系統,引發短暫的意識模糊和強烈的恐懼感。
“幽影”展現出高度的戰術協同性和對有生目標的精準打擊能力,它們優先攻擊隊員未受防護的面部、頸部以及手腕等暴露部位,並有意識地破壞通訊設備和光學瞄具。其口器和肢端爪刃異常鋒利,能夠輕易撕裂標準凱夫拉縴維材料的作戰服和部分裝具。小隊成員立即使用HK416自動步槍、M249班用機槍以及配備了霰彈轉換下掛組件的M26 MASS進行火力壓制。然而,由於這些生物的特性導致其在快速移動中難以被穩定瞄準,且其外殼對小口徑步槍彈具有一定的偏折和吸收效應,常規彈藥的殺傷效果大打折扣。破片手榴彈的爆炸衝擊波能暫時驅散密集蟲羣,但無法造成決定性殺傷,反而引發了洞頂岩石的零星墜落。
在持續約15分鐘的激烈交戰中,特遣隊遭受了首次人員和裝備損失。“銜尾蛇”精神干擾陣列的操作員,技術軍士哈里斯,在試圖調整設備參數以應對幽影尖嘯引發的精神噪音時,其頭盔被數只幽影生物高速撞擊並從面罩縫隙侵入,面部和頸部遭到嚴重啃噬,當場陣亡。其攜帶的“銜尾蛇”陣列的一個關鍵控制模塊也被幽影分泌的腐蝕性體液損毀。一名醫療兵(中士埃文斯)和一名突擊隊員(下士科爾)在救助哈里斯和掩護其他隊員時,四肢被多隻幽影生物叮咬,傷口迅速出現大面積紅腫、組織壞死和劇烈疼痛,並伴有快速發展的肌肉麻痹和呼吸困難症狀,初步判斷幽影的攻擊附帶某種強效神經毒素。通訊專家(上士裏格斯)攜帶的主用AN/PRC-117G衛星電臺揹包,在“幽影”的集中攻擊下天線和主機多處受損,徹底失去遠程通訊能力。此次遭遇表明,地下設施內的生物威脅並非一成不變,其可能在二十多年間發生了適應性進化,或者存在着俄方未曾遭遇的、更危險的防禦種羣。這使得後續行動的不可預測性和危險性陡然增加。
2.5.深入巨型建築羣
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特遣隊暫時擊退了“幽影”的首次攻擊。索恩少校命令尚能行動的隊員迅速對傷員進行緊急處理,並重新組織防禦隊形,繼續向地下建築羣的更深層面推進。此時,小隊的通訊能力已嚴重受限,僅能依靠短程戰術電臺維持內部聯絡。
隨着小隊不斷深入,他們所經過的隧道和洞穴的幾何構造愈發顯得怪異和非人化。牆壁、地面和天花板呈現出大量非歐幾里得幾何的扭曲形態,許多轉角和通道的比例完全不符合人類工程學或認知習慣。牆壁上佈滿了巨大而複雜的浮雕和類似銘文的符號,其風格與地球上任何已知文明的藝術或文字體系均無相似之處。這些浮雕和銘文似乎蘊含着某種動態的、令人不安的特質,長時間凝視會導致觀察者產生視覺暫留、圖形蠕動和空間感知錯亂的效應,並伴有強烈的焦慮感、噁心和輕微的偏執症狀。
一種源頭不明的、持續存在的低頻嗡鳴聲在深入過程中逐漸增強。這種嗡鳴並非通過空氣傳導,而是更像一種直接作用於顱骨和內臟的震動感。隊員們開始普遍報告出現輕微但持續的聽覺幻覺,例如無法定位的低語聲、空洞走廊中的腳步迴響、或是金屬摩擦的刺耳噪音。視覺扭曲現象也開始出現,包括視野邊緣的暗影異常拉長、快速閃爍的微弱光斑等。倖存的醫療兵(專業軍士長黛安娜·“文檔”·門羅,在埃文斯中士重傷後接管主要醫療職責)在爲科爾下士處理被幽影咬傷的創口時,開始表現出對傷口本身非理性的恐懼和厭惡,反覆低聲叨唸傷口“已被污染”、“正在活化”,並試圖用過量的消毒劑進行處理,直至被索恩少校強行制止。這表明環境對隊員心智的侵蝕已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且其方式比直接的物理攻擊更爲隱蔽和陰險。此地的建築本身,似乎就是一種緩慢作用於心智的武器,正如俄方報告所暗示的那樣。
2.6.巨型洞廳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15:00時。
在穿過數條令人在精神上極度疲憊的扭曲長廊和小型洞室後,特遣隊終於抵達了俄方報告中重點描述的那個巨型人造洞穴。儘管已有心理準備,但親眼目睹這一結構時,其無法想象的宏偉尺度依然讓所有隊員感到一陣源自靈魂深處的戰慄。洞穴的長度目測超過800米,寬度至少500米,拱頂最高處幾乎觸及人類視覺感知的極限,估計不低於150至200米。整個空間瀰漫着一種亙古的死寂和非人智慧所特有的壓迫感。
在向洞穴遠端推進了約五分之四路程後,小隊在一片相對開闊的區域發現了俄軍“天頂-7”小隊主力最終覆滅的地點。至少五具(可能更多,部分遺骸已不完整)身着已嚴重腐爛的俄軍迷彩服的骸骨散落在各處,其死亡姿勢極度扭曲,顯示出臨死前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痛苦和瘋狂。部分遺骸呈現出明顯的自相殘殺跡象:一具骸骨的肋骨間深深插入了一柄俄製戰鬥匕首,另一具骸骨的顱骨則有鈍器反覆猛烈擊打造成的粉碎性骨折。這些細節與俄方報告中關於衛生員瓦西里耶夫中士在瘋狂狀態下襲擊副組長謝苗諾夫准尉的描述驚人地吻合。
在一具較爲完整的骸骨(根據其裝具和位置,推測爲謝苗諾夫准尉)旁,緊挨着另一具胸腹腔被近距離步槍彈連續射穿的骸骨(推測爲瓦西里耶夫中士)。謝苗諾夫准尉的指骨仍緊緊扣着一把已完全鏽蝕的AKS-74U短突擊步槍的扳機護圈,槍口指向瓦西里耶夫的方向。
另有兩具骸骨呈現出極端自殘或因極度恐懼而僵直的狀態。一具骸骨的額骨因反覆猛烈撞擊堅硬石筍而嚴重變形碎裂;另一具則保持着跪姿,雙臂前伸,指骨深陷於地面塵土之中,空洞的眼窩圓睜,彷彿凝固了目睹無形恐怖的最後一瞥。推測爲列兵費奧多羅夫和切爾卡索夫。
現場散落着數量驚人的俄軍制式彈殼(主要是5.45x39mm和7.62x54mm),表明“天頂-7”小隊在此進行了長時間的絕望抵抗。然而,所有彈着點均指向空無一物的洞壁或他們彼此,沒有任何彈痕指向洞穴深處目標實體可能存在的方向。
俄軍小隊的各種裝備,如步槍、機槍、火箭筒、電臺殘骸等,散落一地,大多已嚴重損壞或腐蝕。在一面相對平整的洞壁上,有人用凝固的、已變爲黑褐色的血液塗抹着一些意義不明的、扭曲的符號,以及一句勉強可以辨認的俄語短語:“ОНО ВИДИТ ВСЁ”(它看見一切/IT SEES ALL)。字跡因書寫者當時極度的恐懼和顫抖而顯得狂亂不堪。
2.7.直面目標實體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17:00時。
在對俄軍覆滅現場進行了簡短的勘察和記錄後(所有隊員均表現出明顯的沉默和高度緊張),索恩少校命令小隊繼續向巨型洞穴的遠端審慎推進。大約五分鐘後,他們終於抵達了洞穴的盡頭,目睹了那個被囚禁的、超越任何已知生物學和物理學概念的恐怖存在。
其外觀與俄方報告中的描述基本一致,但親眼所見的衝擊力遠非文字所能傳遞。那是一個盤踞在洞穴最深處巨大基座上的龐然大物,即使在其似乎是蜷縮或靜坐的姿態下,其高度也遠超80米。它的身體輪廓大致呈扭曲的人形,但細節之處充滿了怪誕的變異:皮膚呈現出一種病態的灰白色或土黃色,部分區域覆蓋着複雜而對稱的、在昏暗中散發着微弱磷光的幾何圖案或類似銘文的標記。其頭部與身體的比例嚴重失調地巨大,沒有可見的耳廓或鼻部結構,取而代之的是至少六個(從不同角度觀察,數量似乎在不斷變化)巨大的、昆蟲般的複眼。每一隻複眼都如同深邃的寶石,緩慢轉動着,內部閃爍着非塵世的、冰冷的幽光。它的肢體細長得不成比例,以一種非自然的姿態支撐或纏繞着身體。數百條比人類腰身更粗的、由某種閃爍着暗淡金屬光澤的未知合金製成的巨型鎖鏈,將目標實體的肢體、軀幹和頸部層層束縛,並深深地錨固在洞穴的岩石基座和四周的巖壁之中,彷彿這個生物是被強行嵌入到山體結構本身。
幾乎在小隊成員的視線與目標實體任何一隻複眼建立接觸的瞬間,一股無法抗拒的、毀滅性的精神衝擊如同無形的海嘯般橫掃了整個小隊。這並非聲音或光線,而是一種直接作用於意識核心的洪流,其中混雜着無窮無盡的、超越人類理解範疇的純粹惡意,一種來自宇宙誕生之初的古老智慧,以及一種對所有生命(尤其是人類)徹底的、冰冷的漠視與蔑視。
事先已啓動並調至最大輸出功率的“銜尾蛇”精神干擾陣列,在目標實體直接的精神衝擊波及下,其核心模塊發出了一陣刺耳的、類似金屬撕裂的爆鳴聲,隨即所有指示燈熄滅,冒出焦臭的濃煙,徹底燒燬失效。負責操作該陣列的備用技術人員(原操作員哈里斯已在“幽影”攻擊中陣亡)發出一聲不似人聲的尖叫,雙目、鼻孔和耳道中同時湧出鮮血,身體劇烈抽搐數秒後便癱軟在地,眼神渙散,徹底陷入癡呆狀態。
儘管“銜尾蛇”陣列的失效已預示了最壞的情況,但索恩少校仍依據行動預案,通過戰術手語下達了執行主要目標2的指令。兩名負責部署一種實驗性高壓神經毒劑輸送裝置(旨在通過對目標造成強烈的生理不適來干擾其精神活動)的突擊隊員,在得到指令後,開始小心翼翼地向目標實體的基座接近。然而,當他們距離目標不足五十米時,兩人幾乎同時停下了腳步,動作僵硬地丟掉了手中的設備。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其中一名隊員突然發出一聲野獸般的咆哮,轉身用手中的工兵鍬猛烈劈砍同伴的頭部和頸部,直至對方顱骨碎裂、血肉模糊地倒下。隨後,這名行兇的隊員發出一陣陣令人毛骨悚然的、充滿喜悅的狂笑聲,轉身張開雙臂,如朝聖般衝向目標實體那巨大無比的腳下。未等他靠近,一道無形的、扭曲的空間漣漪從目標實體的方向一閃而過,這名隊員的身體在半空中瞬間被分解、壓縮、拉伸,最終化爲一團模糊的血霧和碎肉,被某種不可見的力量徹底吞噬。
其他小隊成員的精神狀態在目睹這一幕以及持續不斷的精神衝擊下,開始雪崩式地瓦解:
一名負責火力支援的M249機槍手(軍士米勒)突然調轉槍口,對着空無一物的洞頂瘋狂掃射,同時聲嘶力竭地尖叫着:“它們在天花板上爬!它們要下來了!燒死它們!”
情報分析員(中士陳,語言專家)則蜷縮在地上,雙手死命地抓撓自己的臉頰和手臂,直至鮮血淋漓,口中不斷髮出一些意義不明的、高亢尖銳的音節,彷彿在吟誦某種褻瀆的禱文。
另外兩名突擊隊員(下士韋斯特和列兵瓊斯)則雙膝跪地,身體如同篩糠般劇烈抽搐,口中湧出大量白色泡沫,眼球向上翻白,數秒後便陷入了深度緊張性木僵狀態,對外界一切刺激失去任何反應。
2.8.應急預案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17:10時。
面對小隊成員在極短時間內迅速失能、陣亡或陷入徹底瘋狂,以及主要目標2的災難性失敗,指揮官索恩少校深知任何進一步的常規抵抗或嘗試都已毫無意義。他本人也正承受着難以言喻的精神壓力:視野中不斷湧現出粘滑蠕動的觸手和非歐幾里得幾何的幻象,耳邊則充斥着一個冰冷而極具誘惑力的聲音,承諾以“宇宙的終極知識”和“永恆的寧靜”來換取他的“臣服”。憑藉着作爲特種部隊指揮官的意志和長期訓練形成的戰場決斷力,索恩少校在理智徹底崩潰前的最後關頭,通過戰術通訊器(此時僅剩他和少數幾人還能理解指令)下達了啓動“奧林匹斯”應急協議的命令——部署XM412戰術核裝置。
指定的兩名EOD爆破專家,軍士長卡洛斯·“鐵砧”·埃雷拉和技術軍士雷諾茲,負責執行核裝置的最後組裝和激活程序。此時,雷諾茲已表現出明顯的偏執症狀,不斷地檢查自己的武器彈藥,眼神中充滿了對周圍一切(包括同伴埃雷拉)的懷疑和敵意。在剩餘尚能勉強保持一定戰鬥力和清醒意識的隊員(僅剩索恩少校、埃雷拉軍士長、以及另外兩名雖未完全失控但已出現嚴重應激反應的突擊隊員)的火力掩護下(主要針對洞穴中可能再次出現的“幽影”或其他未知威脅),埃雷拉和雷諾茲開始在預定的、距離目標實體約200米的一處相對穩固的岩石平臺後方,組裝XM412的四個模塊。
核裝置的組裝過程在極度的混亂、恐怖和持續不斷的精神干擾中進行。洞穴內的低頻嗡鳴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每一次震動都彷彿要將人的內臟撕裂。在連接最後一個關鍵的引信模塊時,技術軍士雷諾茲突然發出一聲淒厲的尖叫,眼中充滿了血絲和瘋狂,他猛地拔出戰鬥匕首,嘶吼着“它不讓我們走!我們都要死在這裏!”,並試圖破壞已經部分組裝的核裝置。索恩少校當機立斷,用其HK416卡賓槍精準地對雷諾茲執行了戰場紀律射擊,將其當場擊斃,阻止了災難的發生。隨後,索恩少校親自協助僅存的爆破專家埃雷拉軍士長。埃雷拉此時也已瀕臨崩潰的邊緣,他強忍着腦海中目標實體用他已故妻兒的形象和聲音對他進行的惡毒誘騙和精神折磨,以及眼前不斷閃現的妻兒慘死於某種不可名狀恐怖之下的逼真幻象,準確地完成了核裝置的最後武裝程序,並設定了30分鐘的倒計時引信。
2.9.起爆與災變
日期/時間:2021年8月7日,約17:25時(根據埃雷拉軍士長事後在意識模糊狀態下的不完整回憶推算)。
在XM412戰術核裝置的倒計時啓動後,索恩少校立即通過戰術手勢和簡短指令,命令尚存的隊員(此時僅剩他本人、爆破專家埃雷拉軍士長,以及另外一名已完全失去語言能力、眼神空洞、僅能機械執行簡單指令的突擊隊員——下士貝克)不惜一切代價向來路撤離。
在覈裝置倒計時開始後的數分鐘內,目標實體似乎終於感知到了來自這個渺小人類武器的、對其存在的根本性威脅。此前一直保持着某種超然靜止姿態的巨物,其龐大的身軀開始輕微地顫動。束縛它的數百條金屬鎖鏈發出了不堪重負的、令人牙酸的金屬扭曲和斷裂聲,部分較細的鎖鏈甚至直接崩斷,在空中狂舞並砸向洞壁,激起漫天煙塵。與此同時,來自目標實體的精神衝擊驟然增強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無法用任何人類經驗來衡量的恐怖強度。這直接摧毀了那名本已精神恍惚的突擊隊員貝克的全部意識,使其雙目圓睜,口鼻溢血,當場因大規模腦組織損傷而生理性死亡。
在預定的30分鐘倒計時結束的瞬間,XM412在其50千噸最大當量設定下被成功引爆。整個山體彷彿都在這股源自地心深處的狂暴力量下呻吟、顫抖、然後開始全面解體、崩塌。
2.10.倖存者撤離
索恩少校和埃雷拉軍士長在覈裝置倒計時開始後,便憑藉着對來時路線的模糊記憶和特種兵在絕境中錘鍊出的強大求生意志,向着裂縫入口的方向狂奔。他們深知,即使是萬分之一的生機,也必須用盡全力去爭取。
在目標實體那道毀滅性的“最終尖嘯”爆發的瞬間,埃雷拉軍士長感到自己的雙眼如同被燒紅的烙鐵穿透,劇痛欲裂;同時,他的大腦彷彿被無數根尖銳的冰針同時刺入,意識即將被徹底撕裂。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一種源於生物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壓倒了一切。他猛地從戰術背心上拔出KABAR格鬥匕首,毫不猶豫地、用盡全力地將匕首尖端深深刺入自己的雙耳耳道,劇烈攪動以徹底破壞聽覺神經。緊接着,他用依然沾染着耳道鮮血的匕首,狠狠地、橫向劃過自己的雙眼。難以想象的劇痛如同電流般貫穿全身,反而使他暫時從即將到來的精神徹底崩潰和感官超載的邊緣掙脫出來,獲得了一絲扭曲的“清明”。
幾乎在埃雷拉採取自殘行動的同一時刻,索恩少校也遭受了同樣恐怖的、足以瞬間摧毀任何正常人類心智的複合式感官與精神衝擊。他模糊地意識到,視覺和聽覺是目標實體精神污染侵入的主要通道。在埃雷拉那極端而慘烈的自殘行爲的某種“啓發”(或是在極度絕望環境下人類之間可能發生的模仿性/傳染性應激行爲)之下,索恩少校強迫自己做出了同樣令人不寒而慄的選擇。他用自己的手指狠狠地摳挖向自己的雙眼眼眶,直至眼球破裂、視神經斷裂;隨後,他用HK416的槍托,猛力擊打自己的雙耳耳廓及耳後區域,直至鼓膜破裂、內耳結構受損,徹底陷入失聰與失明的黑暗與死寂之中。
兩人在完全失明、失聰,渾身浴血,僅憑着在多年特種作戰中培養出的超凡觸覺、對彼此位置的模糊感應(可能是一種超越常規感官的戰場直覺,或僅僅是絕望中的相互依賴),以及對逃生路線在腦中最後殘留的、破碎的記憶地圖,在不斷劇烈震動、岩石崩落如雨、隨時可能徹底坍塌的隧道中艱難爬行、翻滾、互相拖拽。他們數次險些被活埋於塌方之下,最終卻如同奇蹟一般,在地下建築羣主入口被徹底掩埋前的最後幾秒鐘,從狹窄的裂縫中滾落到外面的山坡上。
在地面上,兩人憑藉着最後殘存的意志和對預定緊急集合點(ERP)的大致方向感(通過核爆前最後瞥見的太陽方位和山勢走向判斷),在崎嶇的山地中掙扎前行。他們多次因失血、脫水、劇痛和極度疲憊而昏厥,又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甦醒過來繼續移動。最終,在2021年8月8日,約03:00時,一架在禁區外圍持續盤旋的“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通過其熱成像傳感器,在距離原入口約5公里處的一片亂石灘中,發現了這兩個微弱但仍在移動的熱信號。隨後,待命的快速反應部隊(QRF)直升機冒着潛在的核輻射風險,將這兩名已不成人形的倖存者成功回收。
III.行動後分析
3.1.對目標實體實體的評估
“夜魘”行動以極其慘痛的代價,證實了俄方報告中關於目標實體實體存在及其核心特徵描述的準確性。該實體確實具備遠超當前人類科學認知和理解範疇的、極其強大的定向精神控制和心靈投射能力,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對武裝特種部隊造成大規模心智操控、誘發極端暴力行爲、導致精神崩潰乃至直接的生理性死亡。其精神影響範圍廣闊,強度極高,且似乎具有某種智慧和選擇性。
美軍爲此次行動專門研發並投入使用的實驗性“銜尾蛇”精神干擾陣列,在目標實體的直接精神衝擊面前被證明完全無效,並在接觸初期即被摧毀。這一結果表明,目標實體的精神力量層級或其作用機制,遠非現有理論物理學、神經科學或電子對抗技術所能預測和應對的範疇。
在覈裝置起爆前,該實體對所有類型的常規動能武器(包括大口徑機槍彈和高爆榴彈)均表現出極高乃至完全的物理傷害免疫力。其被無數巨大金屬鎖鏈囚禁的狀態暗示,在遙遠的古代可能存在過某種能夠約束甚至創造它的力量或技術文明,但這些約束手段似乎隨着漫長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削弱,或是在本次事件發生前已瀕臨徹底失效的邊緣。此次行動最終未能獲取關於這些鎖鏈材質或技術的任何樣本。
3.2.核武器選項有效性
根據行動後通過多種遠程遙測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全球地震監測網絡的震波數據分析、多顆在軌偵察衛星在覈爆瞬間及之後數小時內獲取的光學、紅外及多光譜影像,以及在禁區外圍緊急部署的無人機搭載的特種輻射探測器所收集到的初步數據——儘管後者因目標區域強電磁脈衝干擾而數據傳輸不完整且存在部分失真)進行的綜合評估,XM412戰術核裝置已在預定地點、預定深度成功起爆,並達到了其設計的最大當量。
基於核爆當量的破壞模型和目標地下建築羣的估算結構強度,可以高度確信目標實體所在的物理空間及其整個地下建築羣的主體結構已被核爆產生的高溫、高壓、衝擊波和瞬時強輻射徹底摧毀。目標區域地表已形成一個直徑超過350米、深度不明(初步估計超過100米)的巨大塌陷坑,周邊地質結構極不穩定,且存在強烈的、持續性的放射性污染。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儘管目標實體的物理形態及其囚禁場所已被摧毀,但無法百分之百確認該實體是否已被徹底消滅。鑑於其展現出的、可能超越三維物理宇宙法則的非凡特性和強大的精神本質,不能排除其意識或某種能量形態在其他維度、層面繼續存在,或者其“死亡”本身可能在人類未知的領域引發了某種不可預測的連鎖反應或播散效應。對此類非傳統目標的“殺傷評估”標準,本身即是一個需要重新審視和定義的課題。
3.3.人員表現與傷亡
參與“夜魘”行動的特遣隊共計15名幹員,其中13人確認陣亡(KIA),2人重傷倖存(WIA)。陣亡率高達86.7%,是DEVGRU自成立以來在單一行動中遭受的最慘重損失。
陣亡原因複雜多樣,充分反映了此次行動面臨威脅的獨特性和極端性:1名幹員(技術軍士哈里斯)死於“幽影”的直接攻擊;1名幹員(技術軍士雷諾茲)在精神失控狀態下試圖破壞核裝置而被友軍擊斃;1名幹員(下士貝克)在覈爆前夕直接死於目標實體最終的精神衝擊波造成的腦死亡;其餘10名陣亡幹員,則是在目標實體的精神控制下,或因急性精神崩潰導致的自殺行爲(如情報分析員陳中士),或在瘋狂狀態下發生的自相殘殺(如嘗試部署神經毒劑的兩名突擊隊員),或因無法承受精神壓力而陷入緊張性木僵後被後續混亂或環境因素所殺。
倖存者海軍少校邁克爾·“冥王”·索恩和海軍軍士長卡洛斯·“鐵砧”·埃雷拉,在行動的最後階段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戰場適應性和對任務目標的堅定執行力。然而,他們爲在目標實體最終精神攻擊下求生而被迫採取的極端自殘行爲(剜去雙目、刺聾雙耳),是對抗此類極端精神與感知雙重威脅的一種前所未有的、駭人聽聞的應對方式。他們的生還本身即是一個奇蹟,但也付出了無法挽回的生理與心理代價。
3.4.俄方情報評估
通過“夜魘”行動的直接觀察和慘痛經歷,可以確認俄軍A.V.雷茲尼科夫上尉提交的“奇美拉”行動報告(文件)具有極高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其報告中關於目標區域地理特徵、地下建築羣的宏大規模與非人構造、異常物理現象(如通訊中斷、磁異常)、被其稱爲“蟲羣”的生物威脅(“幽影”可視爲其變種或更高級形態)、核心目標目標實體實體的具體形態特徵及其毀滅性的精神攻擊能力等關鍵描述,均在本次行動中得到了不幸的驗證。
俄軍“天頂-7”特種偵察小組在該地下建築羣內的遭遇順序、戰鬥過程、人員傷亡情況以及最終在巨型洞廳內因精神崩潰而全軍覆沒的慘狀,與美軍“黑石特遣隊”在現場勘察到的俄軍遺骸、裝備分佈及戰鬥痕跡所推斷的情景基本吻合。
雷茲尼科夫報告中對該威脅等級的評估——其建議引入“OMEGA-PSI”作爲最高生存威脅等級,並強調常規軍事手段和武器對其完全無效的結論——不僅是正確的,甚至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低估了該實體對人類心智的侵蝕速度和破壞潛力,以及其對現代高科技裝備的壓制能力。雷茲尼科夫上尉在經歷了那樣的恐怖之後,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理智並撰寫出如此詳盡的報告,其精神力量本身即值得高度重視。
IV.結論與建議
4.1.威脅狀態
通過XM412戰術核裝置的成功引爆,位於阿富汗坎大哈省“蛇牙”山區的特定物理座標點(北緯29°██',東經65°██')的目標實體所在的地下囚禁設施已被物理性摧毀。然而,鑑於該實體所展現出的、可能超越已知物理法則的超維度特性和純粹精神能量的本質,不能完全排除其以某種非物質形態(如殘餘意識、精神印記或跨維度投影)繼續存在,或其“毀滅”這一事件本身可能在其他維度或現實層面引發了未知的、潛在的連鎖反應或能量轉移。
“蛇牙”山區該特定座標點及其周邊廣闊區域,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具有極端危險性。這不僅源於核爆炸造成的高強度、長半衰期的放射性污染,也因爲該區域可能已受到目標實體存在的長期形而上學“浸染”,其對人類心智的潛在、持續性影響,以及核爆對此種“污染”是將其清除還是以某種方式激化或擴散,目前完全未知。
建議立即採取行動對本次行動的實際效果進行全方位評估,包括實地確認。
4.2.目標區域狀態
當前,原“蛇牙”山區目標座標點地表已變爲一個直徑約350-400米、深度據初步遙感估算超過100米的巨型放射性塌陷坑。該區域的地質結構已極度不穩定,存在發生進一步大規模滑坡、塌陷以及地下水系受嚴重核素污染的長期風險。
建議1:立即將以原爆心(北緯29°██',東經65°██')爲中心,半徑不少於100公里的區域,正式劃設爲絕對禁區。此禁區範圍大於俄方報告中建議的50公里半徑,主要考慮到核污染的實際擴散範圍、地質不穩定性以及潛在未知形而上學影響的保守評估。嚴禁任何國家、任何性質的軍用或民用航空器飛越此區域領空,嚴禁任何地面人員以任何理由進入。任何未經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最高層特別授權的闖入行爲,均應被視爲潛在的、災難性的生物/模因污染擴散事件,授權外圍封鎖部隊在不事先警告的情況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包括致命武力)予以攔截和清除。
建議2:利用所有可用的天基偵察平臺(包括高分辨率光學/SAR衛星、信號情報衛星、核爆監測衛星)和其他遠程非接觸式傳感器網絡(包括在禁區外圍安全邊界部署隱蔽的、可長期自主運行的地震波傳感器、次聲波陣列、以及針對特種高能粒子和非電離輻射的探測器),對禁區進行7x24小時的、長期的、不間斷的嚴密監視。主要監測目標包括:任何異常的能量波動(特別是與已知物理現象不符的能量模式)、地質結構變化、放射性水平異常增減、以及任何其他無法解釋的未知現象的跡象。
4.3.未來研究方向
建議3:任何針對目標實體此類未知現象的進一步研究都必須在國家最高安全保密級別(TS/SCI,專項訪問授權)下進行,且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直接物理接觸或派遣人員進入禁區進行的實地調查。初步研究應高度審慎地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對“夜魘”行動中倖存設備(如頭盔攝像頭、部分單兵傳感器在失效前記錄的殘缺數據片段)記錄的(儘管極度不完整且可能已受損的)傳感器數據進行搶救性分析,特別是嘗試還原目標實體精神衝擊發生時的特徵波形、強度變化及可能存在的模式,即便這些數據可能已超出人類現有理論的解釋框架。
對俄軍雷茲尼科夫上尉的報告文本及“夜魘”行動兩名倖存者的詳細證詞(待其生理和心理狀況穩定後,在嚴格醫學監控下進行採集)進行多學科交叉比對和深度心理學、符號學分析,嘗試構建此類外星/超維實體對人類心智攻擊的初步模型(如果此種建模對人類認知而言是可能的話),並識別潛在的早期預警指標。
在純理論層面,探索非傳統、非接觸式的探測、預警和潛在防禦理論與技術路徑。但在此過程中,必須對任何可能“吸引”此類實體注意或“打開”未知維度通道的研究方向保持極度的警惕和剋制。
4.4.心理創傷與應對
建議4:對“夜魘”行動的倖存者索恩少校和埃雷拉軍士長,必須提供國家最高優先級的、長期的、隔離式的醫療、康復與心理支持。他們的生理創傷(永久性失明、永久性失聰)已無法逆轉,但其所遭受的心理創傷可能更爲深遠、複雜和難以治癒。應對其進行持續的、高度專業的心理干預和精神狀態評估,嚴防PTSD的進一步惡化或出現更深層次的精神障礙。
建議5:在確保倖存者基本人道待遇和隱私的前提下,由具備特殊授權的跨學科專家組(包括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特種醫學專家和生存分析師)對其在極端脅迫下采取自殘手段(剜目、刺耳)以隔絕精神/感知攻擊的案例進行深入、審慎的研究。這種駭人聽聞的行爲,雖然極端,但作爲一種在特定絕境下(可能)有效的求生策略,或許能爲未來制定針對類似未知精神污染或感知超載威脅的應急求生規程(SOP)或單兵自救技術提供某種參考。但必須強調,此種行爲本身具有極高的生理和心理風險,以及不可預測的長期後果,絕不能被視爲常規選項。
4.5.保密等級
建議6:將有關“夜魘”行動的一切信息,包括本初步行動後報告及其所有附件、所有相關的原始情報(包括俄方報告的譯文和分析)、倖存者的詳細證詞錄音錄像、所有傳感器數據、以及任何基於此事件的後續研究成果和評估報告,統一列爲國家最高安全保密等級(TOP SECRET//SCI//ORCON//NOFORN),並啓用專項行動代號訪問權限:NIGHTGAUNT-MAJESTIC。保密期限:永久。
建議7:嚴格控制上述信息的知情範圍,僅限於具有絕對必要知情權的、經過最嚴格背景審查的最高層國家安全決策者、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核心規劃人員以及由總統直接授權的特種項目研究團隊的極少數核心成員。任何未經授權的查閱、複製、傳播或討論,均應被視爲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潛在全球戰略穩定的無法估量的威脅,並依照最高叛國罪論處。防止此類信息泄露至關重要,不僅因爲其可能引發公衆恐慌和社會秩序的崩潰,更因爲其可能吸引其他未知敵對勢力(無論是地球上的還是地球之外的)對相關技術、地點或現象產生不必要的關注。
附錄
附錄A:特遣部隊人員名單(Task Force BLACKROCK Roster)
|呼號|軍銜|姓名|職務|特殊技能/備註|狀態|
|冥王|海軍少校|邁克爾·索恩|特遣隊長|資深指揮官,多環境作戰專家|重傷倖存(WIA)|
|鐵砧|海軍軍士長|卡洛斯·埃雷拉|爆炸物處理專家|核裝置專家,高壓心理承受能力|重傷倖存(WIA)|
|幽靈|海軍上尉|約翰·麥克米蘭|副隊長/突擊組長|戰術規劃,近距離作戰專家|行動中陣亡(KIA)|
|鷹眼|海軍中士|薩曼莎·陳|情報分析員/語言專家|普什圖語/達里語流利,信號分析|行動中陣亡(KIA)|
|電訊|海軍上士|德里克·裏格斯|通訊專家|加密通訊,電子對抗初步|行動中陣亡(KIA)|
|十字|海軍中士|馬庫斯·埃文斯|醫療兵|高級戰地創傷救治|行動中陣亡(KIA)|
|醫生|海軍專業軍士長|黛安娜·門羅|醫療兵|心理急救,生物樣本採集|行動中陣亡(KIA)|
|扳機|海軍技術軍士|肖恩·雷諾茲|爆炸物處理專家|常規爆炸物處理,協助核裝置|行動中陣亡(KIA)|
|重錘|海軍軍士|邁克·米勒|重武器手|M249/M240操作員|行動中陣亡(KIA)|
|開膛手|海軍下士|安東尼·科爾|突擊隊員|破門,CQB|行動中陣亡(KIA)|
|影子|海軍技術軍士|肯尼斯·哈里斯|“銜尾蛇”陣列操作員|實驗設備操作,電子工程背景|行動中陣亡(KIA)|
|死神|海軍下士|詹姆斯·韋斯特|突擊隊員|尖兵,偵察|行動中陣亡(KIA)|
|釘子|海軍列兵|瑞恩·瓊斯|突擊隊員|行動中陣亡(KIA)|
|公羊|海軍下士|(姓名未記錄)|突擊隊員|嘗試部署神經毒劑時陣亡|行動中陣亡(KIA)|
|幽魂|海軍下士|凱文·貝克|突擊隊員|核爆前被實體最終攻擊所殺|行動中陣亡(KIA)|
附錄B:關鍵裝備清單(略)
附錄C:“夜魘”行動傷亡人員名單(略)
附錄D:目標區域衛星圖像分析(圖像略)
行動前(2021年8月6日及更早):
高分辨率多光譜衛星圖像顯示,“蛇牙”山區目標座標點(北緯29°██',東經65°██')地表無明顯人工活動痕跡或異常地質構造。地形爲典型的高山岩石裸露區,植被稀疏。符合隱蔽極深的地下設施特徵。未探測到異常熱信號或電磁輻射。
行動後(2021年8月8日及之後):
核爆後首次獲取的合成孔徑雷達和高分辨率光學衛星圖像顯示,原目標座標點已徹底改變地貌。一個直徑估計在350至400米之間、形狀不規則的巨大塌陷坑取代了原有的山體部分。坑洞深不見底(初步雷達測高數據顯示深度可能超過150米,但底部被濃厚煙塵和水汽遮擋)。塌陷坑邊緣及周邊數公里範圍內,可見大規模岩石崩塌、滑坡以及衝擊波造成的同心圓狀破壞痕跡。
後續獲取的熱紅外成像數據顯示,爆心區域在覈爆後至少72小時內仍存在遠高於背景值的強烈熱信號,符合大規模高能地下爆炸的特徵。
通過專用傳感器衛星(如DSP或SBIRS星座的早期數據)在覈爆瞬間及之後短時間內,初步獲取到與高當量核裝置起爆特徵高度吻合的強γ射線、中子流和電磁脈衝(EMP)信號。
對該區域的長期、多手段環境監測(包括放射性沉降物追蹤、大氣核素分析、水體污染監測等)正在由相關跨部門機構祕密組織實施中,初步評估顯示該區域已構成永久性的高強度放射性污染區。詳細的多光譜地質變化分析和長期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將另行提交。
本文改編於《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第八集“葬於拱形大廳之內”
創作過程中使用了Google Gemini 2.5 Pro輔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