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評測還有以下幾個名字:
別再說我只會擺傢俱了,我現在連菜單都要自己寫;
從“黑心醫院”到“窮人旅店”,越玩越窮,越蓋越卷
建造過遊樂場,也運營過侏羅紀公園;蓋過黑心醫院,還辦過坑人博物館。對於資深模擬經營玩家來說,《酒店建築師》的題材或許看上去平平無奇,畢竟建酒店能有什麼花活嘛。
不過,這真的是一款只會讓你隨手擺擺椅子、劃劃泳池就能打發時間的“擺設遊戲”嗎?顯然並非如此。
用創意與策略打造出既美觀又高效的度假勝地,意味着我們要在風格各異的城市間輾轉。而後面的地點要通過完成前面的目標才能達成。看來我們只能走進第一站——瑞典哥德堡,看看這座北歐小城會帶來怎樣的挑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半個…未完成的旅店。Low-Poly 3D的卡通風格,建築、傢俱、地形都用較少的面數來表現,乍一看有些簡陋但其實層次清晰,小人兒角色的頭身比誇張、五官簡化,因其簡約的服裝很容易辨識出不同職能的角色。
和其他經營遊戲接近,包含房間的佈局、資源管理以及人員的配置幾種玩法。這裏面比較優秀的是,員工招聘和管理界面也非常一目瞭然。
人員的聘請和分佈上沒有讓玩家花費太多精力,服務員、管理人員、保潔之類的都已直接在頁面區分開,並且他們的個體特性也有直白地展示。
員工薪資可通過滑條直觀調整,讓你輕鬆平衡人力成本與工作效率。在員工爲你做牛馬的過程中會得到經驗值並且升級,記得隨着他們愈發熟練的打工技巧,提升他們的薪水哦!
員工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畢竟一開始就準備好了員工休息室,那麼我們僱完人就暫時不用管他們了,看看區域建設吧。
在本作中有一個和雙點系列很不一樣的地方,既“可視化的功能區域劃分”,這個更類似天際線的“功能區域”,只要在編輯界面將某一區域標記爲“健身房”“餐廳”“臥室”。讓操作更簡單的同時並未簡化決策難度。
比如劃分好房間爲“健身房”之後,系統便會自動篩除與之無關的冗餘傢俱選項,僅保留核心配置,它會直接前置該區域的“必要條件”——如果你想讓房間變得更華麗,只需要在已有條件上錦上添花。
比如在健身房儘可隨心添置跑步機、啞鈴架、划船機…….還可以放上個汽水和零食售賣機,讓健身老哥的努力化爲泡影,俗話說的好,健身房下面的烤肉店纔是最賺錢的。
每個房間除了主題內容物,還有“裝修”機制,有不同風格的壁紙和地板可以選擇,讓酒店更具個性和氛圍。在確定了房間用途後,你可以從豐富的壁紙和地板風格中任意搭配:壁紙有現代簡約、北歐原木、復古花紋等多種類別;地板則涵蓋了實木地板、毛絨地毯、石紋瓷磚、條紋拼花等不同材質。
本作有一個很神奇的設定:裝修隊。你建造東西所需要的一切材料都要從貨車搬運過來,他們會慢悠悠的、實打實地砸地基、蓋牆、鋪磚、刷壁紙,全流程都能看到。如果你只僱了幾位工人,整個建造過程會顯得非常緩慢,有種“眼看着也幹不了活”的無力感。
但如果請滿12位,他們的動作倒是麻利不少,就是按小時結工資,人越多花得越快。這就形成了一個很現實的平衡:是追求效率,還是省着點用?需要根據當時的資金狀況和任務緊急程度來權衡。
而在他們沒能建造完的時候,是不能“劃分區域”的,這也讓我在規劃時不得不多花些心思:施工順序、裝修隊人數、建材運輸距離,都會影響酒店的建設效率。你可以建造一個或者多個“建材點”來讓建築工少走點彎路。想要快點開業接客,就得合理安排人力和佈局,否則一個酒吧遲遲造不完,可能就卡住了主線進度。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設定,其實藏着不少策略權衡的空間。
順便一提,我很喜歡在建造的時候,把角落裏又小又簡陋的臥室打造成“揹包客特惠房” 故意挑最基礎的壁紙和地板,傢俱也用最樸素的款式。然後爲這個房間設置一個-25%的折扣,很快就會有旅客入住,點開一看,果然是一位熱愛四處旅行、預算有限的拮据揹包客。
看着他們拿着相機、揹着大包小包興奮地四處探索,還會在他們離開時獲得一份高分評價。既節省了裝修成本,又讓酒店的入住率飆升。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好像接待了一名客戶,得到了一份關於旅行的故事。
每個區域的功能性細節在《酒店建築師》中也被打磨得十分合理,甚至可以說是貼近現實經營邏輯的“輕模擬”設計。
比如你剛剛落成的酒店餐廳——它一開始只有乏善可陳的碗豆湯,看上去就像是旅客們勉強果腹的選項。但隨着升級,會得到更多具有特色的(或者利潤更高的w)菜品。
而真正寫實、也最值得稱道的是,菜單並非空中樓閣。你的食材並非憑空產生,而是當菜單供應多了一份美味的蒜蓉牡蠣,那麼後廚就要建設對應的保鮮冰櫃和海鮮箱。
甚至有時候,餐廳空間太小、設備不夠,某些菜品就根本上不了菜單——這就促使你去思考餐廳佈局、設備更新與用餐動線的優化,而不是盲目擴菜。
遊戲驅動的另一大動力就是這個“關卡中的小挑戰”,每個地區有“主線任務”以及“額外目標”,它們往往都與當地的地理風貌或文化特色緊密相關。
以聖托里尼爲例,任務內容圍繞着這座愛琴海小島的經典藍白建築風格展開,從放置藍頂裝飾,到營造濱海氛圍,再到引入當地特色傢俱,處處都在引導你脫離模板式設計,嘗試與場景融合的個性佈置。
這些目標不僅是通關的門檻,也是激發創造力的觸發點。因爲一個“掛上駝鹿頭”的任務,突然研究起北歐鄉村風格;爲了完成“讓喜愛日曬的客人使用沙灘椅”任務,開始在泳池邊佈滿遮陽傘、衝浪板和沙灘球。它讓你不只是爲了盈利而機械擺設,而是享受一點點收集素材、構思搭配、構建空間的過程——畢竟,建設的樂趣從來都不僅僅是“建”,更多是在於那個字:“設”。
當聖托里尼潔白的藍頂教堂和沙灘上的白牆藍頂酒店呼應時,那一刻你纔會真正體會到《酒店建築師》的魅力不只是模擬、不只是經營。你在親手構建每一個空間、擺放每一件傢俱的過程中,心靈也逐漸代入成爲這間酒店的住客。
每一寸設計都彷彿是在爲自己佈置一處理想中的旅居空間。正是這樣的沉浸感與代入感,讓這款表面平平無奇的酒店模擬,有了令人意外的溫度與詩意。
在瑞典哥德堡和希臘聖托里尼之後,旅途還在繼續延伸──下一站就是浪漫之都法國·巴黎,緊隨其後則是雪域仙境奧地利·聖安東。
如果在普通模式中建造的不夠盡興,那麼還有可自定義的大型沙盒,在超廣闊的區域裏,開啓作弊模式可以從0開始多層次地自由疊加,打造一座真正徹底的“瘋狂巨型酒店”,讓創意和可能性都不設限。
下一站,等你啓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