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從小米1500匹馬力到對電車行業的看法

鄭重申明,本人不懂車,本文一切內容均爲本人主觀看法,不會影響客觀事實!!!

之前只知道小米1500匹很厲害,但一直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直到前天在電梯廣告裏看見林肯的廣告,挺貴的,38w,馬力居然才256匹!這才知道,我去,原來油車的馬力如此昂貴。

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速度方面,和內燃機相比,電機的優勢太大了。起步快,加速快,極速快,一塊板兒上綁四個輪子一個電機幾塊電池也能跑出不錯的成績。

記得前不久比亞迪發佈了漢L,27w就能有1100匹的馬力,這讓我失禁也要思考——

電車時代,比拼的是馬力和速度嗎?

我認爲,是,但不完全是。且看我爲你論證:

家裏用的是毛豆Y,零百加速3.7s,在當年算是行業頂尖了(當時還沒有華爲四界,迪子還沒有仰望方程豹)。到家對面商場裏閒逛,偶然發現25款特斯拉零百變成了六秒多,不降反升。

圖片來源自網絡

要說它沒有更快的技術力我是不信的,那爲什麼要砍這麼多?個人感覺是爲了舒適性…吧?(也可能是精準的刀法,畢竟阿維塔12MAX和ultra差3w,零百差2.3s)

性能是豪華車的標準之一,而不是豪華車的唯一標準。

底盤、內飾、安全,這些和性能一樣重要,甚至凌駕於性能之上(尤其是安全)。電機可以帶來廉價的馬力,但未必能帶來足夠的安全。(感謝一體壓鑄技術,電車車身強度更大,不過電池真是個大問題)

針對行業說一下個人見解。電機和內燃機並不是內燃機和蒸汽機的先後革命關係,他們在歷史上是並列的。國內新能源火爆,一是爲了避免能源壟斷,二是想要彎道超車。

油車和電車,沒有誰比誰高貴。本身就是兩個賽道。電車不要去跟油車比馬力,就像油車不會和電車比車重一樣。大家都有優點,都有缺點。包容、改進。大家都是摸着石頭過來的。

圖片來源自網絡

我認爲國產的電車有三類是非常成功的。

第一類是像比亞迪一樣的。王朝、海洋、方程豹、仰望,自己一家把所有車型都做完,並且雲輦、天神之眼這些技術都是十分頂尖的。

第二類是像華爲一樣的,Hi模式或者HIMA。設立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爲這個價位標杆,併爲其他車企提供智駕(輔助駕駛)服務。

第三種是像小米一樣的。毫無疑問,SU7的營銷真的非常成功(我真沒覺得標準版多有性價比,但賣得真的好),也有S7U這種爲產品力撐腰,上可攻退可守了。

加油吧。一花獨放無春芳,百花爭豔春入園。少一點拉踩,多一點互助。

讓實踐去檢驗真理,讓時間去諫言未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