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功略——第一次去日本的踩坑攻略

  贴主五一第一次出国去了日本,日本之旅的整个行程是比较放松的,毕竟是自由行,因此攻略也是不负责任的。那么,第一次去日本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虽然在日本只呆了五天,但是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为了方便贴主写文章以及容易阅读,本文章将采用大量的口语化表达,望见谅。

一、出发准备

1. 签证准备

  在前往日本之前,首先需要办理签证(以及护照,护照办理相对简单,这里不赘述)。签证的办理周期大约为10天左右,若通过旅行社(如飞猪等平台)代办,费用大约在200元上下。如果是毕业三年内的申请者,部分材料可简化(例如免除经济和在职证明)。但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则需按照旅行社提供的要求准备材料,例如银行存款证明(一般为10万元以上)、工资流水等。通常来说,只要材料齐全,签证基本都能顺利通过。

  签证办理完成后,旅行社会提供一份 PDF 文件,其中包含一个二维码,用于查询你的签证信息。右上角会显示一个倒计时,这个无实际意义,不过建议提前截图保存签证页信息,因为国内机场在登机前需要查验签证。

  完成机票与酒店预订后,可登录 Visit Japan Web 网站填写入境信息,该网站会生成另一个二维码。入境日本时工作人员会扫描此码。如果未使用该网站,则需在机场现场填写入境卡,会耽误点时间。

Visit Japan Web 的二维码和签证二维码不是一回事,两个都要分别保存好。

签证页

2. 必备软件

  购买机票需要注意自己的预定的酒店位置,自己的行程等等,通常来说去往东京的机票是比其他地方贵的,我当时购买的是去大阪的票,即使在五一也只要八百元,包括托运。预定酒店贴主推荐用爱彼迎/Airbnbagoda(本次就是使用这两个软件,相对于国内的平台软件来说方便且便宜)。特别是在乡村地区更适合选择民宿!预订时需关注以下几点:是否带洗衣机、有无浴室、周边是否有便利店。便利店尤为重要,在偏远地区如果没有便利店,晚上用餐可能会变得非常不便。

贴主这次在伊豆高原预定的isola伊豆高原店性价比相当可以,离便利店只有七百米的坡,晚上有免费的望远镜和篝火,以及450日元(一个家庭)的泡汤体验,饮料也是免费提供,周边风景更是一绝,清晨能享受通过阳台窗户或者在楼顶上看到海的体验。

  除了预定酒店的软件,接下来就是必备的谷歌地图。Google Map是必须的,你可以不带交通卡,但是你不能没有谷歌地图,在转乘电车、去其他地方时,如果没有谷歌地图,你将面对的就是地狱级别的日本电车系统。哪怕有谷歌地图,第一天我们还是比较懵逼的状态,在第二天才弄懂如何乘坐日本电车以及怎么看谷歌地图。

  翻译方面,用哪个软件其实都可以,只要翻得准。我个人使用的是 VoiceTra,不过实话说,用到翻译的场合并不多,毕竟日本华人不少,许多场合用中文也能直接沟通。


  • Google Map

  • 爱彼迎 or Agoda

  • VoiceTra


3. 准备物品

·现金、零钱与信用卡

  去日本前需要准备的小物品。首先是装钱,除了钱包,还需要带一个零钱袋,日本很多场景都需要用到零钱(绝大部分情况是100日元),例如扭蛋、寄存行李、售货机买饮料,如果支付用纸币的话店员找钱也是给你很多零钱。在日本部分商店购物能够享受Tax Free服务,一般商店支付前台或者门口都会有红白底的Tax Free标识,但是退税服务一般得金额达到5000日元及以上才能够退税。我遇到的所有退税的商店,都是用现金支付的,因此你需要一个零钱袋来装纳这部分零钱。

免税店

  除了装钱的,还需要提前在里面准备好现金,虽然日本的711都有ATM能够随时取钱,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以及减少手续费),推荐还是在国内兑换好日元,我这次兑换了五万日元最后还有剩余。日本和国内不太一样,很多场景都需要现金,在一些乡下车站没有atm,购买车票还需要现金就比较麻烦。不过如果你是先购物(在免税店达到金额),也能够退税的时候拿到现金,这个就比较看行程安排了。

  信用卡(visa卡黑卡之类的)不是必须的,不过支付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携带。

·其他必备物品

雨具:日本天气变化比较快,有时候第一天是晴天过两天就会下暴雨,贴主本次行程就是突然下暴雨。有条件可以带把便携式的,最好不要带透明色的伞,或者在日本直接购买那种伞,下雨的时候便利店门口全是透明的伞,拿错了或者别人把你的拿走了,那就比较吃亏了。

网络:在日本上网得用境外流量卡或者购买境外流量套餐,个人推荐后者,因为贴主买的流量卡特别特别卡,点名批评京东的亿点连接店铺的流量卡,还没我自己购买的境外套餐好用,到乡下或者地下基本属于3G网时代。看网络说还能用随身wifi(每次打开wifi身边一堆这种wifi),贴主没有体验,不知道具体情况。

交通:在日本坐电车需要使用日本交通卡,如果是苹果用户,可以直接在钱包里面添加Suica,即西瓜卡,过门闸的时候跟国内一样用NFC刷一下,充值也直接用手机充值就可以了,十分方便。如果是安卓用户那么只能购买实体卡了,一般有两种卡,IC卡西瓜卡。这两种卡基本在日本全国都能使用,进站出站刷卡即可,充值可以去站台旁边的机器使用现金进行充值,需要注意有些站台(主要在乡下)没有充值机器,所以需要注意自己交通卡里的余额。如果只在东京大阪附近游玩,推荐使用IC卡,在某些购物平台上价格比西瓜卡便宜。如果实在头铁也可以线下去在售票机买对应站台的票,不过日本电车系统,那得头非常铁才会选择这种。

说个题外话,有的站台甚至只有检票机没有开关门的闸机,在入站出站需要凭自觉刷一下。如果你忘了,那么可能就要跟工作人员解释并且补票了

IC卡和西瓜卡

生活用品:日本不像上海,是一直在进行垃圾分类的,路上的垃圾桶也会十分稀有,因此需要携带一卷垃圾袋,用于随手装垃圾。(或者在便利店里直接跟店员说需要袋子Fukuro)最好也带几包纸巾,日本虽然很多民宿都有高级马桶,但是那边的纸巾确实都很薄。如果去海边,可以带一个凉鞋,感受海浪。充电宝、一次性牙刷内裤袜子这种就不必多说,如果有携带很多电器甚至可以带个日式排插(注意插口),此次行程我都感受到插座不够用的痛苦与绝望。


  • 零钱袋和现金

  • 银联卡和Visa卡

  • 流量卡或者随身wifi

  • 日本交通卡(IC或者Suica)

  • 垃圾袋

  • 纸巾

  • 充电宝

  • 一次性用品

  • 凉鞋、插排、保温杯、转接头、各种药品(非必需)

日本有很多药店和便利店,可以在药店里直接买药,就是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很多药品的英语和日语都不会。因为本次日本之旅出现意外,需要去药店买药,深刻感受到语言障碍带来的麻烦,

二、入境流程

  以贴主从大阪机场入境为例,以下是整个入境流程所需的材料和步骤:

入境前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上文的签证准备中的所有东西,提前保存好的签证截图、机票行程单(中英文随意,非必需)、行李(遵循航空公司的要求,在购买机票时会有说明)。请提前2-3个小时到机场,对于第一次入境的同学可以提前三个小时,踩点并找到值机口,中国不同于日本,安检有两次,一次是入机场时的案件,这个比较宽松。另一个是去往候机室的案件,这个比较严格,会检查携带行李的电池、充电宝、液体等。

值机流程:值机时通常有多个窗口,请排队,待窗口上一位乘客完成后,按照工作人员指示去出示材料,提前准备好护照、签证,等工作人员完成好托运行李的流程后,工作人员会递给你机票,之后去往候机厅里对应的数字编号处等候。

先完成值机,才会有较为严格的安检流程

入境:飞机落地之后,开始入境流程。落地之后请根据工作人员或者大部队直接走,请勿停留在外面,贴主本次时在大阪机场,因此只能按照大阪机场的入境流程。根据工作人员指示,提前打开QR码,即上文中在Visit Japan Web网站填写的,按序在窗口前排队,到你这之后出示护照,后面会让你扫QR码,然后录入人脸和双手的指纹,这个流程比较快,完成之后会在你的护照上贴一个小好看的贴纸(上陆许可)。

Visit Japan Web上的信息填写都比较简单,有要求你这边填写在日居住地址,可以直接根据酒店/民宿给你发的信息(通常包含邮政编码)填写,如有邮政编码直接填邮政编码,填写编码后有个一键填入的选项,按下就自动填写绝大部分地址信息了。

上陆许可

出机场:过完入境流程就该找你的行李了,拿到行李后再出机场外。拿到行李后有员工会让你用护照在附近的机器上扫一下,这个机器会显示出口编号以及颜色,请根据你对应的出口出去,不然会卡在出口。出站后就会有一个免费的巴士,按需求或者攻略在对应站下。

出站后可乘坐免费接驳巴士,沿途景色非常迷人,穿行于乡间山林与蔚蓝海洋之间,旅途从此刻就正式开始了

三、 游玩注意事项


  1. 饮食与点单

  日本不同城市的物价差异较大,东京整体偏贵,类似上海的水平(对我来说);大阪则性价比高,饮食相对便宜。日本的饮食主要以碳水和肉类为主,蔬菜类比较少,为了弥补这方面的营养可以去便利店购买野菜生活这类饮品。

  对于如何点单,目前我就只遇到三种情况:

  ①手机扫描二维码点单,最后在前台结账(萨莉亚)

  ②在门口的售货机购买票券,贴主吃的拉面店遇到的都是这种消费方式,而且贴主遇到的一般只能用现金

  ③喊服务员点单,最后结账

贴主第一次去日本的拉面店,对着第二种方式发呆了好久没搞懂怎么买拉面。后来才知道跟路边的售货机一样,先把现金放进去,在点击需要的拉面,等待票券和找零的现金出来把票券给老板就行了。(丢大脸)

  在点单时建议先用中文试探一下店员是否会中文,如果不会再用英语或者日语点单,日本有很多华人打工,直接说中文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 基本礼仪

保持安静:基本的礼仪主要看个人,贴主此次旅行遇到的日本人基本都很礼貌的,在等候电车时一般是会自觉排队的(其他地方也是自觉排队)。电车里面也是禁止打电话的(这个是有写在电车里面的),但没有禁止在电车里面交谈。在住宿方面也是如此,特别是住在居民区或民宿时,房东通常会强调“晚上10点后请勿喧哗”。楼道说话、拖行李发出的噪音,都可能被投诉。

明明禁止打电话,却不禁止说话,日本的某些政策也是挺怪的。贴主在下午坐电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青春洋溢的jk打闹,让贴主忍不住感慨到以往在中国的高中生活真是令人痛苦

禁止犯罪:日本偷拍是违法的哦,在路上如果碰到了很多可爱的jk和地雷妹等等,请勿偷拍,以免招惹麻烦。如果想拍照可以直接去询问本人,贴主是不敢问,希望有人能替我尝试,这样下次去日本就能够留下一些更加青春一些的照片留作纪念了。(并非变态)

道路禁烟:日本绝大部分街道是禁烟的,只能去特定的吸烟点。(这个我是真的提倡,回国后刚出机场就能闻到烟味是真的难绷)

入住与退房:贴主此次住的日本的民宿基本需要在早上11点前退房,下午4点后check in(通常在此期间有人在整理打扫),在入住民宿的时候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程安排,太早或者太晚都不太适合。如果有很多行李,可以先去附近寄存行李。

寄存行李通常需要300-800日元(根据行李的大小),而且只能投100日元的硬币。绝大部分寄存行李的柜子都是默认打开的,在寄存前先把行李放进去试一下大小,尽量原则刚刚好的柜子,能节约100日元是100日元。

垃圾分类:日本对垃圾分类要求严格,通常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类、瓶罐类等。便利店附近可能有分类垃圾桶,但多数街道和景区没有公共垃圾桶。建议携带垃圾袋随身收纳垃圾,回民宿或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贴主在日本拍的

互联网上的垃圾分类

泡汤文化:日本的洗浴文化较为独特,多数温泉和公共浴场是裸体入浴,不允许穿泳衣。如果你不习惯,可以选择带私人风吕的住宿。洗澡前需在淋浴区清洗干净身体,之后才能进入温泉池,这是基本礼仪。通常部分民宿或酒店都有浴衣,去洗澡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携带手机进去。现在大部分民宿都是男女分开泡汤,如果遇到男女混浴,大概率也是为一个家庭准备的,独自去可能会非常尴尬。

或者可以去人少的地方,在较晚的时间点,就能独自享受。贴主这次因为行程安排原因,洗浴时间比较晚,晚上就是独享一个汤池,完全没有尴尬的感觉。

注意野生动物:鸟禽类动物也是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去山上的同学。日本的鸟类很多,乌鸦的体型也是大的吓人。这次去日本大室山,同行的人就被日本的野生黑鸢当成猎物抓伤了,之后在日本寻找药物花了很多没必要的时间。在凌晨和傍晚的乌鸦叫声也是非常瘆人。

其他注意事项:如果想去尝试纳豆的同学,请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尝试,很多便利店都有纳豆饭团,在人多的地方尝试,会有很多不好的影响,因为是真的难闻,口感也很奇怪(有点像我们家乡美食豆豉,但是日本的纳豆不是很好吃)。

在乡下,通常是没有共享单车之类的交通的,而且日本坡很多,交通方式需要提前做好攻略,例如巴士之类的,错过时间就得爬很久很久的坡。但是市区倒是类似共享单车的服务,贴主不会使用,最后还是走路去圣地巡礼。

日本还有个预约制度是比较恶心人的,很多热门的店铺、美食店都需要去预约,有资格才能进去吃,要么就是排队。第一次日本有想去的店记得提前看一下是否需要预约。

总感觉这一节没啥必要,真没素质了,只要不闹到警察局,也没人管,再说了,被骂了也可以骂回去,或者伪装成韩国人,贴主还是太礼貌了,刻在骨子里的中国人的温良。

  3.乘坐电车

 首先贴出一张导航图为例说明。

超长导航图

  谷歌地图会将乘坐的价格路线电车线路简称颜色车站编号都显示出来,查看十分方便(没有谷歌地图真的感觉会迷路)。其中JT、JY、DT等这类就是JR东日本公司和东急电铁系统的路线简称,后面的数字表示各车站编号。例如JY01:品川站(山手线起点)。涩谷站在东急田园都市线中是:DT01,在山手线中是:JY20。

  在查找站台和电车线路时,可以根据头顶上方的指示,通常包含颜色和线路简称,以及上一个站、经停站和终点,根据这些条件可以准确找到所在站台。站台边会有数字标识,各个颜色的数字对应分别电车的车厢号(跟国内的高铁类似)。站台也是要注意的,不同站台的方向不同,上图中谷歌地图表明了DT线去往中央林间的1号站台,因此上次也是在1号站台,如果去了2号站台可能就是相反方向了。乘坐时间也要注意,请按照谷歌地图为准,有的线路会出现不同电车,提前到的电车不一定是正确的电车(电车车厢上会有线路简称)。

网图-1号站台

网图,将就一下

  上图中不同线路有不同颜色,一般跟谷歌地图一样(贴主去的地方少,目前都是以谷歌为准),以这张图为例,绿色为DT线路,跟上图中谷歌地图一致,根据指示去往对应线路的站台。在电车里面也能查看经停站,跟谷歌地图做个对比,以免上错车了。

  坐电车过闸机直接刷交通卡,苹果用户更方便了,直接刷手机,感受过一次日本交通后,感觉去日本任何地方都手到擒来了😎。

早知道做攻略就多拍照了


四、回国流程

  贴主回国机场为成田机场,去往成田机场需要乘坐skyliner京成电车(非特急)。发车时间和作为均能够在前台附近的机器上找到。购票也是在机器上或者去前台(苹果手机用户购买的Suica需要去前台),前台员工会帮你购买,需要出示Suica或者IC卡扣除这段路的费用,也可以用现金或者支付宝。前台员工会帮你挑选时间和位置,你也可以自己跟他说特定时间特定位置。乘车券有对应车号、座位号等信息,找不到路可以问问员工,如果走错站了可能就上错车了。因为在等待的期间,会有其他班次的车路过(路过但是不会开门,是对侧开门,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上错车的情况)。

  同时在乘上天空线后也不要掉以轻心,成田机场T2、T3与T1不在同一个站下。

万能的谷歌地图

吐槽一下日本的交通费是真的高,这点路收这么贵,打车更是不敢想

贴主购买的乘车券

  回国流程比入境流程少很多了,日本的机场只需要一次安检,而且安检也比国内松,但是行李的重量和数量也是需要按照航空公司规定。如上文差不多,在对应的值机口,排队等候,准备护照,等待托运,再去对应候机室。去候机室的路上会对随身行李安检,只要不带饮料都好解决,不需要把充电宝之类的单独拿出来,流程非常快。


最后,希望各位也能圆梦,去自己喜欢的城市旅游,趁着年轻多去看看世界。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