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北醫經驗貼[heygirl_苦酒入喉][heygirl_苦酒入喉][heygirl_苦酒入喉]

感謝盒友們的熱情,趁着手術間歇偷摸寫寫經驗,黑盒裏醫學考研經驗蠻少的,我就談談一些經驗吧(其他專業可能不太匹配,就當看個樂子吧hhhh)。

根據盒友們的回信和個人經驗,我概括了考研中五個私以爲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一,關於複試三要素中的初試成績。臨牀醫學考研包括了西綜306、政治、英語一,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我就大概講講一些比較關鍵的地方,這部分很重要但是講的比較粗略,如果有細節想問可以評論區或者私我

西綜306:包括生理、生化、病理、內科、外科,總分300分。“得西綜得天下”,西綜作爲一門只需要努力就能取得高分的學科,性價比特別高,也是每天都必須檢查學習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學習沒有太多的捷徑,個人認爲堅持每天跟着老師聽課就行,目前最熱門的幾位老師其實都很不錯(ps.我更喜歡ttsx,但是我不建議不同學科看不同老師,跟着同一個老師學就行了),除了聽課就是認真刷題(醫考幫app每位醫學生都有吧)。跟不上老師的課程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不要拖太多,所以有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需要說一下(拖延症患者不能再拖了!),十月份之前必須過完一輪學習,並測試真題成績(十月報名,用於評估自己水平);十月必須儘可能使勁學(十一月政治和英語壓力上來了,別想着玩了);十二月必須看完ttsx十年真題和狂背(回顧基礎)。

英語一:英語應該算三門裏面最難的,尤其今年英語一抽風。英語關鍵在於單詞積累,保證每天足夠的單詞攝入量就行,我備考期間學100個單詞複習200個,用的不背單詞app(所有能背單詞的軟件都行)。英語這玩意學無止境的,背完一遍就清除數據再背一遍,背完考研詞彙就背託福雅思(其實能背熟考研詞彙就非常厲害了)。其他的就是十月學作文、十一月學技巧、十二月模擬真題考試,保持刷真題的習慣。至於語法(ps. 田靜的事挺火的,不知道的可以搜一下看看樂子)我個人認爲沒必要,只要你有過了六級的基礎,都不應該在這上面花費時間。

政治:最簡單的學科,基本拉不開差距。本人複習的特別水,徐濤的課聽一半、1000沒做完,只把肖四肖八認認真真的學了並且背了,最後京區60。所以政治我還是不發個人經驗了,怕把學弟學妹們給耽誤了哈哈哈。

第二,關於複試三要素中的英語。基本和考研英語一複習策略差不多,主要是單詞積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順便就可以把六級給刷了,建議六月和十二月的英語六級都不要錯過(雖然十二月臨近考研,但是可以找找考研感覺)。想去好學校過六級是底線,分數當然是越高越好;託福雅思看個人情況,學有餘力的或者想去澳門香港以及國外的大佬當然可以試試,大部分人都不用焦慮。

第三,關於複試三要素中的科研,也是我最想和剛剛進校門的學弟學妹們聊的。如果是今年的考研人,這一部分就不用看了徒增壓力;如果還在大一大二,可以參考參考怎麼做。

個人認爲,科研其實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初試分數只是爲了擁有複試資格,英語是爲了科研服務,科研則是決定了你研究生三年對導師的貢獻(不是說初試不重要,是因爲絕大部分考研人沒有科研,大家都是一個起跑線,評價能力的指標就是初試成績和英語)。但是各位研友請放心,有文章的人基本集中在頂尖醫學院中了,甚至考北醫和上交的友友有文章的比例也不大

現在講講怎麼接觸科研,科研其實並不高大上,大多數都是重複工作的牛馬。目前大多數學校對於科研方面還是很重視,不管是92的醫學部還是醫科大、醫學院,都會有很多課題組願意接受本科生參與(有人當牛馬誰會不願意呢),根據個人學校情況,去找學長學姐打聽課題組或者去找任課老師、附屬醫院的醫生,基本都不會拒絕本科生入組。其次是評估課題組怎麼樣,其中導師-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這種是最完善的結構,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去除了導師全是本科生的課題組!!!然後多方途徑打聽,問問即將畢業的大五學長學姐們最後有沒有成果,有沒有獨立的課題,會不會被搶文章,研究生讀的哪兒等等。如果各方面你覺得還OK,那就速速進組學習,前期打打雜,中期研究生師兄師姐們帶着你寫寫文章學學技術,最後有獨立寫作、做實驗的能力就去找導師要個課題開始寫文章(如果老師窮,就去要個思路寫大創拿經費)。最後的最後,樓主想說,想出成果真的很累、很無聊的,如果真的想學就一定要堅持下去,樓主課題組很多同學大二大三就堅持不下去了,我從大一到大五堅持了這麼久,也是大四的時候才陸陸續續有文章接收,最後3篇Q1共一總IF20+成功逆襲上岸

從功利上來說,SCI共一及一作、中文核心一作、國家級大創負責人這種纔算是有含金量的“科研”,其餘的只能算若有若無?從個人成長來說,實驗室技能、數據分析能力、研究方向的專業技能(3D建模、meta分析、生信)也算科研,哪怕沒有成果但是你能證明自己會這些技能,也可以歸爲科研經歷。個人建議:按照難易程度來說,寫綜述(包括但不限於meta)>臨牀研究>基礎研究,生信就不推薦了(夕陽紅),對於本科生來說綜述和臨牀研究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基礎研究這種雖然含金量特別特別高(甚至大於3篇同期刊的臨牀研究),但是太難了,願意挑戰的試試吧

第四,考研期間的心態。這方面很重要,但是樓主也不知道怎麼去建議。反正就是,要平常心學,不要攀比學習進度,別突然崩潰不考了……最好找個考研搭子相互鼓勵(可以上醫考幫找找或者同學校的都行,但是!別找有可能保研的)。如果有刷小紅書的友友,馬上卸了,上面一大堆搞你心態的文章,別去看!!!

第五,最看命和運氣的擇校。樓主寫了這麼多,其實不管你背景多好成績多高,很無奈的一點就是考研真的很看命,如果碰到學校大熱,400分多如狗SCI人人有,那就真沒辦法了

拋開這些不確定因素,十月份擇校可以參考一下樓主的建議。首先,合理評估自己:看個人背景是不是92醫學院或者老牌醫科大,有沒有科研經歷,英語成績怎麼樣,複習狀態怎麼樣。在複試的權重中,科研>英語>>初試成績>本科學歷(不同學校側重不同,但是前提是初試能到複試線、英語過六級),英語沒過六級或者初試沒信心的降一檔報考。如果評估自己初試能考的很高,或者有文章,或者英語六級600/550+,有其中一項都有上岸頂尖名校的潛力;如果一項都沒有,還是建議考地方醫科大或者相對弱勢的92(本校或者意向未來就業省份醫科大優先)。第二,有沒有夢校或者名校情結,如果有的話,我就不過多建議,願意承擔調劑或者二戰的代價就勇敢衝。第三,本科不佳的學弟學妹,避雷一些看重背景的學校(自行搜索,我就不發了)。第四,打算報考京區或者上海的研友,不要忘記了還會公共課壓分哦,如果被迫調劑,會很喫虧。第五,不要去信所謂的,學校今年爆明年冷這種說辭,更多的還是要加強個人實力

學校上岸難度我大概分了幾個檔次,第一檔:全國都能喫得開的,北醫協和復旦上交四所;第二檔:地區985強校,華西湘雅同濟中山等等;第三檔:地區醫科老牌強校,重醫南京醫南方醫中國醫;第四檔:只在本地省份影響力大的醫科大/醫學院(其實還能再分,但是太多了不細分了)。因爲地域差距太大了,只能大概講講難度,具體細節還是要根據實際分析。總的來說,越好的學校,雖然複試分數並不會體現全部,但是初試分數比重更低,更看重綜合水平

能想到的暫時就這麼多,寫的比較長,大家看到這辛苦了如果大家願意看,或者還有什麼問題的話,歡迎在評論區或者私信問我,我摸魚時都會回覆的

最後再說一句,考研是自己做的決定,所以一定不要放棄!!!經驗只是經驗,還是要切合個人情況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