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按照時間線的脈絡順序,用注重邏輯的方式來梳理《艾爾登法環》的整個故事,同時也包括DLC《黃金樹幽影》所講述的內容,並試圖解答其中絕大多數未解之謎。
文章屬於連載,若想從頭閱讀,可通過文章末尾的文集索引或個人主頁找到合集,或點此跳轉至第一期。
前言精簡版:
作爲環學梳理,文章難免仍會存在主觀臆斷,但我將盡力剋制,使所有推演儘量遵守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爲了區分結論和猜測,淡色文字表示該段落描述的內容推斷成分較多。
我從未把自己當作權威,不過我會優先保證邏輯性,儘量使全文沒有自相矛盾,且沒有和遊戲中給出的明確信息相悖。
全文預估20萬字,許多內容僅是對遊戲文本的摘抄,廢話不少,可能要佔用一定閱讀時間。我沒有把這篇文章當作最終版,它還需要不斷完善修訂。若閱讀過程中覺得哪部分有問題,歡迎留言提出。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順手點個贊就好啦!
二十四、梅琳娜與黃金樹之影·下
在開始本文前,請至少先閱讀《梅琳娜與黃金樹之影·上》。
嘛……話是這麼說,肯定有人不願看前面幾期的內容,所以我在這裏再次疊加聲明一遍:目前對梅琳娜身份的猜測始終沒有統一的答案,我的解釋當然也不例外。希望讀者在這最後一期裏,不要光聽我扯東扯西就輕易聽信我的“暴論”。大家可以在遊戲中自行整理線索和信息,得出屬於自己的見解,這是整個環學分析的最大樂趣。
在上一期的文章裏,我們對梅琳娜的前半生進行了分析。她是瑪莉卡在還未成神前所生的長女,與梅瑟莫是兄妹關係。由於指頭生物的稀人改造實驗,梅琳娜是一名飽受蛇之詛咒的瑪莉卡之女。
在角人侵略巫者村後,梅琳娜沒有跟隨母親去蠻荒地,而是和諾克斯人合作建立黑刀刺客集團並研究命定之死。在這個過程中,梅琳娜的“死亡律法”思想逐漸成型,她相信生命形式應該尊重自然規則,遵從平等的命定之死法則,因爲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
於是,梅琳娜成爲了宵眼女王。她建立狩獵神祇教會傳播這種思想,與諾克斯人、叄指都達成了比較友好的關係,甚至在叄指的幫助下授選爲神人。這股“叛神”勢力聯合起來,向這個時代的統治者——指母以及古龍文明宣戰,公開反對無上意志。
這場戰爭以指母被刺重傷而告終。而古龍之城法姆亞茲拉,以及諾克斯人的永恆之城,則雙雙被無上意志所投擲的艾斯提隕石所毀滅。
成功弒神、大獲全勝的宵眼女王梅琳娜成爲了最大的贏家,她打算進一步發展她的死亡律法,以此統治交界地。不過接下來,梅琳娜的計劃就不會繼續一帆風順下去了。
(4)火種少女的新使命
“人性本惡”,可以說是宵眼女王梅琳娜推行死亡律法的最致命問題。只要有人存在,紛爭就永遠不會休止。梅琳娜其實對這個問題毫無辦法,因爲她所推崇的律法核心就是尊重“人”本身的價值。
可是,授選梅琳娜爲神人的叄指並不是這麼想的。儘管它同樣認可霄眼女王的天下大同理念,但在叄指自己構建的大同世界裏,所謂的“人”反而是最不需要存在的。
叄指扶持狩獵神祇教的意圖只是爲了對抗指母與雙指,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在霄眼女王的幫助下接近完成,接下來便打算行使後面的計劃了:演化癲火,消滅所有生命與靈魂,實現歸一。
此時的梅琳娜纔看清了叄指的真正面目——滅世的癲狂。毫無疑問,這種思想是不可能被她所接受的,因此當梅琳娜得知叄指的真實意圖後,便徹底與之決裂,並將它封印至地底。
王城下水道深處的叄指已被封印,常見的說法認爲是瑪莉卡以及雙指封印的。但認真想一下就知道這個邏輯很有問題,哪有人會把敵人封印到自己家園地底正下方的?
由於只有當玩家接近叄指的封印之門時,平時語焉不詳的“小木頭”纔會一反常態地突然哈氣,急急忙忙跑出來阻止玩家釋放叄指,可見梅琳娜與叄指之間的關係密切。因此,我認爲封印叄指的不是別人,就是(哈基梅)梅琳娜。
叄指扶持了狩獵神祇教派的發展,梅琳娜忘恩負義或許有她不對的地方。但立場是一個原則性問題,叄指顯然則與宵眼女王的理念背道而馳。梅琳娜理解叄指爲什麼要這麼做以及這樣做的後果,所以她拒絕了叄指的進一步庇護。從此刻起,梅琳娜成爲了最瞭解癲火性質的人,也成爲最憎恨叄指癲火的人。
指紋盾顯然指的是叄指,但這裏的指紋圖案更像狩獵神祇教派的紋章。另外,從封印叄指處上可以看到只有左側門被癲火污染,右側門卻毫髮無傷,這或許就是在暗示叄指所掌控的力量不只限癲火。而如果再對比一下癲火與狩獵神祇紋章,會發現其中心的螺旋圖案非常相像,因此我認爲,指紋盾的文本描述其實漏了後半句——叄指不僅是癲狂的開端,也是褻瀆的起源。
雖說失去了叄指的幫助,但梅琳娜本來就不想成爲所謂的“神”,若能慢慢發展自己文明與律法的話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時間不等人,隨着交界地失去了主宰級別的文明,指頭勢力的另一派系——雙指開始使壞招了。
在指母已經擺爛發瘋的背景下,雙指繼承了指母原先的思想。雙指仍舊認爲,交界地是需要有一個強權文明來進行統治的,只有這樣,生命熔爐纔可得以更好地疏通、進化,最終孕育出足夠強大的盧恩能量。換句話說,雙指認爲交界地需要新的容器之神。
答案顯而易見,雙指找到了瑪莉卡,邀請她回到交界地成爲演化盧恩的新神祇。
雙指的交易當然不是來讓瑪莉卡受苦的,它也提供了充足完備的計劃。從雙指設計了黃金樹這個信息來判斷,陰影樹的隔絕和黃金律法的頒佈都有雙指在幕後提供協助。在雙指的協助下,黃金樹文明將隔絕死亡,進入不朽的輝煌時代,這也是瑪莉卡擁有“永恆女神”稱號的本質。
作爲既得利益者,瑪莉卡同意了這個請求,並開始着手建立黃金樹文明。不過在瑪莉卡一期裏,我們詳細分析了她在此時的所思所想。毫無疑問,瑪莉卡也是心懷鬼胎的,但她的計劃過於龐大縝密,至少對於現在而言,瑪莉卡需要在表面上遵從雙指的安排,成爲黃金樹文明的主宰女神。
因此,瑪莉卡的黃金律法與梅琳娜的死亡律法這下成爲了勢不兩立的存在,這意味着兩股勢力終究會正面交鋒。於是,這場本質爲母女之間理念不合的神人戰爭一觸即發。
光從黃金樹和死亡盧恩兩者圖形的上也能觀察到兩者的對立關係。當然,它們的理念更是完全對立:黃金律法追求不朽,將生物種羣劃分三六九等;死亡律法則追求命定之死,將所有的生命一視同仁。
永恆女神瑪莉卡與霄眼女王梅琳娜之間的神人戰爭並沒有什麼細節值得分析,或者說遊戲給出的信息本身就非常模糊,我們只知道這場戰爭的結局:瑪莉卡麾下的瑪利喀斯在對決中擊敗了霄眼女王,甚至將她的一顆宵色眼球打了下來,後來化作爲可以尋找死亡能量(死根)的野獸眼眸。
隨後,“宵眼女王”這個稱號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從此人間蒸發。狩獵神祇教派同樣遭到嚴重打擊,黃金樹文明開始了一家獨大的順利發展路程。
所以,宵眼女王難道就這麼死了嗎?作爲“梅宵論”的支持者,我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可能是出於母女之間的情感紐帶,或者說只是更純粹的利益需求,戰敗的梅琳娜沒有被瑪莉卡手刃。相反,瑪莉卡做了一個極其冒險,但後來證明是非常正確的決定——瑪莉卡將自己醞釀已久的弒神計劃全盤告知給了梅琳娜。
梅琳娜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瑪莉卡成神的動機並不是想成爲無上意志的走狗,以此使自己永生。實際上,瑪莉卡與自己擁有一致的目標,即追求自由精神,幹翻無上意志。
只不過她們倆的不同之處在於,瑪莉卡認爲光靠一身蠻力去赤膊挑戰無上意志是毫無勝算的,她必須打入敵方內部直擊核心,從內部瓦解力量,這樣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弒神”。因此,瑪莉卡就是整個無上意志體系裏最大的“間諜”——她既已成神,又打算弒神。
瑪莉卡的計劃當然是充滿矛盾,令人不解的。關於該計劃的具體細節,我們已經在瑪莉卡一期裏詳細分析過,這裏就不再贅述。總而言之,這個新計劃要比梅琳娜的舊方案更縝密,其將跨越漫長的歲月,做出的犧牲也更加巨大。換句話說,弒神計劃將交界地所有生命的命運,包括瑪莉卡自己,都下注到這場賭局之中。
梅琳娜知道瑪莉卡成爲黃金樹女神後的諸多箴言。雖然說這些箴言對黃金樹文明而言不算作什麼祕密,但梅琳娜能知曉如此之多,並毫無保留地轉述給褪色者,這意味着梅琳娜至少是不反對瑪莉卡的種種行爲與思想的。
作爲雙指的傀儡,成神的瑪莉卡當然不敢隨意將如此大膽的計劃和盤托出,甚至除了梅琳娜以外,瑪莉卡沒有完整地將計劃告訴任何一個人。因此,她將此計劃告知給梅琳娜的這個行爲同樣是極其冒險的,但瑪莉卡不得不在此時賭一把,因爲在她的弒神計劃中,確實需要她的女兒梅琳娜協助才能實行。
這場豪賭無疑是成功的,因爲梅琳娜同意了瑪莉卡的提議,不然也不會有更後面的故事了。總之,在這場互通的合作之下,她們開始展開了弒神計劃的第一個行動:將死亡盧恩封印起來。
雖然我們都知道在黃金律法下死亡被封印是個非常核心的概念,這種封印持續了非常久的時間,直到玩家將其釋放才得以結束。表面上看,這似乎只對瑪莉卡的黃金律法有利。但問題是作爲褪色者我們都知道一個事實:瑪莉卡希望我們在弒神計劃進行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去釋放死亡盧恩。
因此我認爲,“封印死亡”只是表象,而“從封印死亡到釋放死亡”的整個過程,才正是瑪莉卡和梅琳娜共同密謀的計劃內容。之所以她們兩個要挖這麼大的一個坑,就是要等指頭鬆懈,最後一舉利用釋放出來的命定之死,完成對艾爾登獸的最終“弒神”。
瑪利喀斯所言“瑪莉卡背叛了他”,很多其他人的環學推論會認爲這是“瑪宵論”的線索之一。但從文本上出發,瑪利喀斯所指的背叛主要是指瑪莉卡的碎環行爲,而碎環的進一步後續則是派褪色者來奪取死亡盧恩,這對他而言纔是更大的背叛——瑪莉卡是法環體系下最大的內鬼。
因此,梅琳娜交出死亡盧恩的行爲並不意味着她不再侍奉命定之死,而是經由母親瑪莉卡的指點,梅琳娜的思想體系也發生了微妙地轉變:“死”很重要,但“生”同樣重要。要完成弒神的遠大目標,最重要的就是厚積薄發,最後一招致勝。
瑪莉卡就是這麼身體力行的,她主動成爲容器之神後爲了不引起雙指的懷疑,必須在表明上仍維持着黃金樹文明的體面,做出許多違背自己意志的事情。這也意味着,瑪莉卡無法親自執行弒神計劃的細節,她需要梅琳娜的幫助。
於是,梅琳娜祕密接受了賜福,甚至接受了瑪莉卡賜予她的嶄新黃金眼眸,用來代替她那顆被馬利喀斯打下的宵色眼。從這一刻起,“宵眼女王”梅琳娜人間蒸發,“火種少女”梅琳娜煥然新生。梅琳娜成爲了瑪莉卡弒神計劃中最重要的祕密執行人,換言之,梅琳娜化身爲瑪莉卡的“影子代言人”。
隨着黑火蝶在DLC中的登場,遊戲裏的四種蝴蝶就正好對應上了四位半神。當然這裏可能會有疑問:梅瑟莫不是神人怎麼也會有象徵“新生”的蝴蝶?這裏我猜測梅瑟莫代表了幽影地的未來。當然可能比較牽強……但無論如何,有這些蝴蝶的印證,至少“梅琳娜對應了火星蝶”是可以推斷得出的明確信息,這也符合她火種少女的身份。
梅琳娜在計劃中主要的身份便是擔任"火種"(Ember)。可何爲火種?這個問題並不太好解釋,需要明確一點的是,火種不是此時瑪莉卡才授予的,而是梅琳娜在剛生出來就已經擁有的東西,而火種最關鍵的能力,就是擁有燒燬黃金樹的力量。
在dlc公佈後,我們藉由梅瑟莫得知了有關於火種的更多信息。我認爲,火種就是使褻瀆雙子可以看到火焰虛像本領的根源能量,它來自於生命熔爐最根源的能量,象徵着原始的毀滅,它不僅可以燒黃金樹,也可以燒幽影樹,甚至可以說,火種能燒燬任何由生命熔爐誕生出來的東西。
……火種能燒燬任何東西?這個描述怎麼如此像癲火?是的,我認爲儘管火種和癲火雖然並不完全等價,但他們確實很可能都是由熔爐的根源之火演化而來的物質。換句話說,火種和癲火很可能是同源的。關於這個推輪,遊戲裏有一個非常顯眼的線索,那就是:癲火也能代替火種,用來燒樹。
褻瀆雙子擁有火種的原因在經過本期第一節的分析後就很容易理解了,他們本來就是受到生命熔爐最原始詛咒的產物。作爲蛇之異形,梅瑟莫和梅琳娜即代表着新生之血,又象徵着毀滅之火。這和我在“生命熔爐的演化”一期裏所提到的血火同源理論相符。
不過比起火種本身的起源,它還有一項特點對當前時間點其實更爲重要,那就是作爲生命熔爐的原始產物,雙指很有可能不知道火種的存在。正是此關鍵前提的成立,瑪莉卡和梅琳娜才能在雙指的眼皮底下行使這個如此龐大又冒險的反叛計劃。
瑪莉卡清楚地知道,梅琳娜所熟練運用的命定之死擁有弒神的力量,正是可以和無上意志抗衡的基石。這很可能也是瑪莉卡醞釀弒神計劃最初的靈感與動力。但是雙指也同樣知道並畏懼命定之死的力量,因此,霄眼女王的死亡盧恩被瑪莉卡封印於遙不可及的天空之城,用於假裝效忠雙指的手段。
不過正如前文所說,死亡盧恩被封印的真正動機就是要等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將其重新釋放。因此,封印的本質就是要有一個隱祕的方法解封。於是,瑪莉卡開了個“後門”,這個後門便是巨人的火焰大鍋。
作爲生命熔爐原初力量的一部分,雙指也對它無可奈何。在巨人戰爭中,瑪莉卡故意不毀壞火焰大鍋,反而暗中將其製成可以通往天空之城的“隱藏通道”,爲後來嘗試挑戰弒神計劃的褪色者們提供了一個前往天空之城的途徑。
通過火焰大鍋傳送到法姆亞茲拉這件事在原版就比較莫名其妙。然而在DLC中,我們通過梅瑟莫的火種燒樹又一次復現了該現象,這是再明顯不過的對稱敘事。可見,火種確實擁有如此效果。
有了密門,就還要配把鑰匙,已經人間蒸發的梅琳娜便是最好的“鑰匙”。瑪莉卡將梅琳娜的靈魂能量製成火種(Ember),只要將火種投入大鍋就可以觸發機制,將夥伴傳送至天空之城。“火種少女”(Kindling maiden)由此誕生。
梅琳娜需要利用火種任命一個合適的人完成她與瑪莉卡共同策劃的弒神計劃。而任命候選者的方式,便是以身跳入火焰大鍋,爲TA點燃弒神的烽煙。
這意味着,梅琳娜需要用燃燒來終結自己的使命,也需要用死亡來終結自己的生命。
(5)陰謀之夜的另一個視角
火種需要未來有實力的褪色者們得以觸發,如果只有梅琳娜是唯一的火種少女,那僅憑梅琳娜一人,似乎根本不可能讓最後的弒神計劃成功達成。
因此,只有梅琳娜一把“鑰匙”是不夠的。瑪莉卡將梅琳娜的部分火種能量抽取了出來,偷偷傳給了雙指教會的侍女們。當瑪莉卡起初將褪色者戰士逐出交界地時,也將雙指教會派出去傳教。
雙指教會表面上是離開交界地傳播黃金樹信仰,實際上則是通過指頭侍女保留隱祕的火種,待褪色者返回之時,教會則可以提供帶有火種的指頭侍女,爲褪色者們祕密提供前往天空之城的途徑。
等等……犧牲指頭侍女就可以去天空城嗎?這裏的爭議比較大。有很多環學認爲指頭侍女是無法通過大鍋點燃自己,來讓褪色者解鎖後續的弒神任務的。但從貝納爾和維克的故事線中我們得知,無論是玩家還是其他褪色者,就算侍女的獻身無法點燃黃金樹,她們都至少與火焰大鍋的使命緊密聯繫。
很多人認爲貝納爾能到天空城的原因是跟在了我們玩家的腳步後面。但這裏的邏輯問題在於,貝納爾在初遇玩家時就穿着充滿獸人文明象徵的聚獸鎧甲。由此我認爲貝納爾早已成功抵達法姆亞茲拉,只是他自己選擇放棄了後面的燒樹使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遊戲還有一段被刪除的”貝納爾的指頭侍女“劇情線廢案,非常有趣,更側面印證了火種的概念,這裏就不再展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搜索。
當然,指頭侍女的火種力量只是個故事的引子,我們在下一節繼續探討。當前故事的重心還是放在梅琳娜上。梅琳娜將自己的“火種”奉獻給雙指教會,這也意味着她失去了絕大部分力量。但這對於如今的梅琳娜而言並不重要,因爲作爲隱祕存在的她已經不再需要再出風頭了。
既然梅琳娜此刻還沒有死去,那麼弒神計劃就還有她能夠發揮餘熱的地方。所以,隱居幕後的梅琳娜還有下一步使命——暗中引導人民反抗無上意志、培養“叛律”思潮。
此時,交界地上的部分人類已經接觸到星月勢力的存在,開啓了占星魔法的熱潮。梅琳娜曾經的黑刀刺客經歷使她對諾克斯文明的瞭解頗深,這讓她發現這正是一個極好的反抗契機。因此,梅琳娜隱藏於利耶尼亞的深山密林中,爲尋求魔法的人類提供更多有關諾克斯與星月的知識。此時的她不再稱自己梅琳娜,而選用了一個化名——雪魔女蕾娜(Snow Witch Renna)。
梅琳娜是雪魔女——這個當然是一個沒有足夠證據,連筆者我自己提出來都覺得有些離譜的大膽猜測,但越發分析,我就越覺得這個猜想十分合理。其中,最關鍵的線索就是菈妮。
儘管菈妮看起來和梅琳娜沒有什麼交情,但她卻意外地認識梅琳娜的坐騎託雷特,十分詭異。另外作爲遊戲中的“二老婆”,菈妮竟也學起了“大老婆”,有一隻眼睛是緊閉的,這就很容易讓人懷疑她們兩人之間是否有什麼潛在聯繫。
作爲遊戲中玩家公認的“大老婆”和“二老婆”,在環學早期甚至有“梅琳娜就是菈妮的分身”的逆天暴論。雖然這明顯是謬誤,但相信玩家總能隱約地感受到這對看似沒有交集的“紅藍CP”之間似乎有一些共通之處。
因此,我提出了“雪梅論”,這個推論的提出不僅出於以上這些原因。在仔細推導後,我認爲其在時間線上也完全沒有任何矛盾衝突,反而填補了梅琳娜在這段時期中的劇情空白,所以我認爲本推論是相當合理的。接下來,就讓我一邊分析一邊推進故事吧:
要說對星月勢力的熟悉程度,本就在永恆之城擔任過黑刀刺客的梅琳娜顯然是當仁不讓的。她明白正如“寒冷”與“溫暖”這兩個概念之間的二元關係,星月所代表的黑夜勢力自始至終都是與無上意志屬於相互對抗的存在。既然月與黃金是兩套不同方向的生命演化路線,那麼扶持引導人們學習輝石魔法,信仰月亮就是一條註定會與無上意志體系逐漸分道揚鑣的道路。
從卡利亞城寨後院蕾娜魔法師塔的存在,我們就可以推測出,雪魔女蕾娜在卡利亞王室的地位相當高,有可能就是扶持卡利亞家族崛起的幕後推手。甚至從蕾娜,蕾娜菈,蕾菈娜這三人的名字上看,三人之間似乎有着更進一步的聯繫。另外,“雪梅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那就是Renna(レナ)似乎就是去掉M前綴的Melina(メリナ)。因此,蕾娜這個名字很可能就是指“拋棄盧恩能量”的梅琳娜。
那若如此分析的話,蕾家三人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有一些推論認爲是三姐妹或者母女,但這樣難道不會把輩分搞太亂嗎?(梅瑟莫OS:我老婆的姐夫竟是我媽!?)……呃,雖然如此逆天的家譜頗有編劇馬丁的寫作習慣,但多少還是有些太離譜了……在這裏,我更傾向於蕾娜是雙月姐妹的義姐,她們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但存在着一定的羈絆。
基於蕾家三人組的關係我們可以得出以上瑪莉卡家譜的一部分,這裏通過名字(尤其日英文)可以更能感受其中的繼承關係。其中蕾娜,蕾娜拉,蕾娜拉三人的關係雖然不明,但其實非常恰好地匹配上了交界地天空中的三顆月亮。而象徵黑色的雪魔女蕾娜,恰好對應的就是那顆已經“死亡墜地”的黑月。
說到這裏,相信仍會有一部分讀者覺得“雪梅論”是在胡扯,因爲有個顯而易見的邏輯矛盾——容貌問題。雪魔女在文本中明確以“年邁”來形容,可見她的外表應該是十分衰老的,這和我們後來遊戲中所看到,與年輕又漂亮的梅琳娜顯然不符,該如何解釋這個矛盾?
我認爲這個問題相當容易解釋。因爲在交界地上,年齡與外貌是不成正比的。決定一個生命容貌體態的,主要還是取決於其體內盧恩能量有多少,至少我們可以從蒙葛特的戰鬥前後就可以看到這種“迅速衰老”的現象。
作爲天生就是能量容器的稀人後代,梅琳娜理論上可以通過操縱盧恩力量的使用來控制自身外表的衰老。不過在這個時間點,更合理的解釋可能是她已經將自己的大部分火種力量移交了,因此纔會顯得“年邁”。至於後來在遊戲中看到的梅琳娜只是靈魂形態,自然是不用管年齡上的問題了。
比起上面的推測,其實還有另一個更直至要害的問題:到底什麼纔是“年邁”?這裏就有一個非常神奇的遊戲細節——全遊戲提及“年邁”這個形容詞的地方除了形容雪魔女蕾娜,還有用在形容解指婆、指頭生物以及古龍身上。而還有一處則在我們玩家的捏人界面裏,我們可以捏出“年邁”樣貌的角色。最有趣的地方便是此處——遊戲新建人物時玩家可以選擇種族模板。所有種族的預設模板都是“年輕”,只有當選擇稀人模板時,年齡屬性會自動切換到“年邁”。
長壽的稀人是以年邁爲基礎模板的,這便意味着,稀人保持長壽和年輕容貌的祕訣是利用體內容器儲存的盧恩。如果沒有足夠的盧恩,那麼稀人的默認樣貌就是老態的。
因此,上面這些線索就算不能推理出“雪梅論”,至少也能得到“雪魔女是稀人後裔”這個結論。還有誰既是稀人,又與諾克斯文明有關呢?答案就是黑刀刺客。這個線索再一次將“刺客”梅琳娜串聯到了一起。
接下來,雪魔女梅琳娜漸漸地扶持了卡利亞的崛起,並在命運的偷偷安排下,使年幼的菈妮遇到了自己,最終成爲受到重點培養的“叛律者”。雪魔女在祕密傳授菈妮雪魔法以及“暗月”的故事時,也在暗中培養她對於無上意志的憎恨。於是,陰謀之夜事件應運而生。
在陰謀之夜的一期裏,我詳細分析了這場事件的發起者。其中,菈妮作爲事件的具體策劃者當然沒什麼疑議,而瑪莉卡卻也從幕後推波助瀾了事件的發生,關於這一點,有無數線索證據暗示了確有此情。
基於這些信息,難道說就是瑪莉卡主導了陰謀之夜的發生嗎?按照目前的分析下來看,瑪莉卡或許是存在合理的動機,但從能力上考量,作爲黃金樹表面意義上的女神,她應該沒有過多能力去幹涉此事件的複雜細節。
所以,如今在引入了“雪梅論”的基礎上,答案似乎就能顯而易見了。我認爲,陰謀之夜最大的主謀就是雪魔女梅琳娜。
菈妮並不瞭解她所崇拜的老師就是自己的姐姐,她只知道蕾娜是一位騎着靈馬託雷特,精通死亡和星月知識的老魔女。在有意的引導之下,菈妮被“自主”地孕育出陰謀之夜的想法,計劃展開刺殺半神的行動。
當然,雪魔女梅琳娜也不是單純地“誘騙”菈妮幹這件事,她自己也身先士卒,貢獻出了非常強大的力量。
首先,梅琳娜便貢獻出了自己曾經的黑刀刺客組織,讓他們擔任刺殺半神的最終執行者。這麼看,黑刀之首亞勒託很可能就是梅琳娜曾經的下屬或朋友,當然在陰謀之夜結束後,這羣刺客轉手就被出賣了。
其次,梅琳娜告知了死亡盧恩的隱匿位置與偷竊方法的具體情報。畢竟作爲宵眼女王,死亡盧恩本來就是她授意封印的。另外,守護死亡盧恩的馬利喀斯也與她交過手,梅琳娜可以爲菈妮團隊提供非常高價值的戰術情報。
第三,同樣是宵眼女王的遺產,梅琳娜還爲了在陰謀之夜發動後保護菈妮,還在前往菈妮神授塔的地方佈下了一名神皮貴族,以此守護菈妮的肉體和半足傷環(受損的大盧恩)不遭受掠奪。
梅琳娜在陰謀之夜所做的三件事,基於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黑刀,死亡盧恩,以及神皮貴族都與梅琳娜有關
然而,以上協助或許在梅琳娜的最後一份貢獻看來都算不了什麼。梅琳娜在陰謀之夜中最關鍵的協助行爲就是:跳入火焰大鍋自焚。
要偷取死亡盧恩就必須先到法姆亞茲拉,要到法姆亞茲拉就必須重新點燃火焰大鍋。菈妮就是梅琳娜所選擇的弒神計劃執行者,因此,梅琳娜因此心甘情願地獻祭了自己的生命,在火焰大鍋中捨身跳下,將夥伴送上了法姆亞茲拉。
此刻,梅琳娜的肉體徹底死亡,她本就微弱的靈魂力量在這場燃燒中也被當成了火種燃燒殆盡。菈妮在此之後一路推行並順利與瑪莉卡里應外合,最終共同將陰謀之夜順利進行。
雪魔女死了,菈妮獲得了她的很多遺產。其中,招魂鈴這個神器或許值得一說。
作爲玩家運用骨灰力量的關鍵道具,招魂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問題是,菈妮怎麼會擁有這個道具?而且它這麼說,難道這個道具原來是屬於梅琳娜的嗎?
骨灰白靈只會協助召喚者進行本能上的戰鬥,而不會擁有過強的存在意識(水母和樂提娜或許是例外,但也可以解釋爲她們的個人執念過強了)。從這個信息上推測,招魂鈴並不是復活生物,而是基於他們死亡時留下的“雕紋”所重新複製的戰鬥體,其本質上與古遺蹟文明裏的流紋武器類似。
爲什麼生物死亡時會留下雕紋?這其實很容易解釋,因爲無論是遠古時代的原始死亡還是黃金樹時代的歸樹系統,生命的輪迴都要經過交界地最重要的存在:大樹,或者說是它的原初形態——生命熔爐。
因此我傾向於認爲,侍奉“死亡”且不排斥“歸樹”的梅琳娜很可能纔是招魂鈴真正的主人。而有關這個推論還有一個線索,那就是“靈馬哨笛”也和招魂鈴性質類似:託雷特也是一種骨灰白靈。而癲火會摧毀靈魂所依附生命熔爐的本身,這便是託雷特會如此本能懼怕癲火的原因。
流紋可不僅僅出現在流紋武器裏,召喚靈體的“印記”圖案本質上也是流紋文字。另外甚至包括艾斯提這種“異星生物”也會受黃金樹雕琢。因此或許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只要生物存在於交界地都會在熔爐(大樹)中留下流紋。而只有利用刻印,我們才能使用它們的部分力量
以上有關“招魂鈴創造者”的分析僅僅是一些推論,是用來支撐“雪梅論”的小線索之一。它本身是否成立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無論如何,菈妮對雪魔女的尊敬顯然是衆所周知的,不然也不會在陰謀之夜發動後,菈妮用以附身靈魂的人偶會以雪魔女的形象來製作。
而這個附身的人偶形象纔是“雪梅論”更重要的依據——人偶菈妮也有一隻眼睛緊閉着,雖然說遊戲中並未明確告知這個眼睛緊閉的具體真相,但這一特徵明擺着是在暗示一個信息:菈妮與梅琳娜是具有聯繫的。
這是怎麼回事?是雪魔女本身就是獨眼?還是菈妮爲了成神而不得不拋棄的東西?亦或只是中二的菈妮喜歡邪王真眼……?這裏的說法有很多,不過結合雪梅論,我個人更傾向於菈妮是出於對老師梅琳娜的尊敬,所以才故意模仿她的樣貌,最後形成了如此模樣。
當然,對此問題還有一個特徵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梅琳娜與菈妮人偶的左右眼睛封印問題。我們可以注意到,梅琳娜的右眼是被封印的,封印印記圖案看起來是叄指相關的符號。而菈妮人偶的左眼也同樣無法睜開,印記圖案則較爲模糊。如果我們將人偶視作雪魔女原先樣子的話,那麼兩人的眼睛明顯不是同一個,這又該怎麼解釋?
我的答案或許也很簡單,就是從菈妮模型中的那個“靈體”入手。儘管這個靈體被普遍認爲是菈妮的靈魂本體,但若那個靈體就是雪魔女,即梅琳娜的部分靈體呢?
如果這麼想,菈妮和梅琳娜爲什麼都有一個眼睛封印,而且恰好相反,就完全能夠解釋了。而菈妮後來的所作所爲,也一直被梅琳娜感同身受着,更恰好證明了本章節中陰謀之夜的幕後計劃。另外,這也同時解釋了爲什麼玩家在遊戲中推進菈妮的“叛律”任務線時梅琳娜彷彿隱身了一樣閉口不談此事,因爲作爲菈妮的導師,梅琳娜從來不會反對,甚至親手支持菈妮追逐她的羣星時代。
菈妮模型裏那半個靈魂形體很可能不是菈妮,而是梅琳娜。這樣就能對上眼睛的封印問題。當然,模型猜想顯然更偏向於腦洞,別說讀者,我自己都覺得這是個暴論。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可以通過另一種方法去理解這個問題——正是菈妮的體內繼承了一部分梅琳娜的靈魂意志,所以她才能成爲玩家的“二老婆”。
好了,以上便是我對“雪梅論”的提出與具體分析。實話實說,我知道自己還沒有更足夠說服力的論據來擔保“雪梅論”是百分百正確的,不知讀者有何看法?也歡迎您的討論。不過,我認爲這套理論至少能很好解釋梅琳娜和菈妮之間的聯繫,以及更重要的謎題——梅琳娜“第一次死亡”的真相。
無論如何,陰謀之夜只是瑪莉卡整個弒神計劃的開幕,在梅琳娜的捨身幫助下,這場運動即將盛大開啓。儘管作爲陰謀之夜的核心策劃者,已死的梅琳娜應該是看不到這個未來了。
梅琳娜作爲火種少女的使命由她的自焚而告終,她也應該徹底迎來了自己的死亡。至少在表面上看就是這麼一回事,但作爲玩家,我們都清楚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
梅琳娜的人生和使命,還遠遠沒有迎來終結。
(6)伴火同行與陰影意志
梅琳娜“殞命”了,她的使命理論上已經全部完成。最後便是等待破碎戰爭的爆發和褪色者復活計劃的有序展開,最終讓褪色者接受瑪莉卡的指引,完成弒神計劃。
在羅德爾王城小黃金樹教堂的不遠處,有一座只有一位黃金樹守衛靜坐着的無字墓碑。由於墓碑周圍可以拾取到火星蝶,這個地方往往被認爲就是梅琳娜的肉身之墓。當然這個說法不能百分百確鑿,但它確實很可能與梅琳娜有關。
但衆所周知的是,褪色者計劃的進展並沒有那麼順利,源源不斷的褪色者被複活投入交界地,又因各種各樣的遭遇而失敗,同時,輔佐褪色者的雙指侍女也因此而遭到殺害。
別忘了,在前面的分析之中,雙指侍女的體內是留有梅琳娜火種能量的,但而能量本身無論如何調轉輪迴,其總量始終是不變的。這也意味着,隨着雙指侍女的數量銳減,她們攜帶的火種能量又回到了源頭——梅琳娜身上。因此,梅琳娜的靈魂又得以重塑形成,恢復了意識。
梅琳娜以靈魂形態復活了,當她看到眼前的這片破敗景象後,很快了解到發生了當前情況的不妙——褪色者和侍女的數量畢竟還是有限,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要消耗殆盡。因此,梅琳娜決定親自出馬,尋找適格的褪色者,輔佐其完成瑪莉卡“弒神計劃”的最後部分。
需要強調,這不是瑪莉卡賦予梅琳娜的使命,她的任務已經在幫助菈妮點燃火種後就已經結束了。如今,梅琳娜的第二次生命只是命運賜予她的額外機會。而梅琳娜便是利用了這次機會,決定賦予自身一項新的使命——伴火同行(The one who walks alongside flame)。
於是,梅琳娜開始在交界地四處徘徊,利用託雷特的本能尋找那位適格的褪色者。不消多說,這個褪色者就是我們所扮演的玩家。
雖然在一開始的適格者挑選時,梅琳娜或許有所擔憂自己所選的人是否真的能完成使命,但在繼續陪伴冒險中,梅琳娜很快就放下了疑慮。適格的褪色者將跟隨梅琳娜和賜福的指引,啓程在交界地的冒險旅程。
在開場CG中,所有的褪色者前輩都是靠一個明顯爲賜福形狀的光芒復活的。但到了玩家這裏,就只有一個隱約可見的“小黃點”。然而,即便是如此微弱的光點也能爲褪色者帶來命運的指引,與其他的褪色者並無二致。
梅琳娜將會始終陪伴在褪色者左右,爲其述說交界地在過去的各個傳說,並協助褪色者將其在冒險過程中所獲得盧恩轉化爲自身屬性的強化。作爲“假扮”的雙指侍女,梅琳娜在這個崗位的擔當上可以說是毫無保留的。她也由衷地希望褪色者能完成瑪莉卡的完整使命,即便這個使命的最後,是梅琳娜的又一次死亡。
梅琳娜一路陪伴的細節不再贅述了,總之在最後的火焰大鍋旁,梅琳娜將會完成她賜予自己的任務——再次燃燒自己,爲褪色者登上天空之城隨後送其登上天空之城釋放命定之死。
梅琳娜已經完成了自己這部分的引導任務,接下來的事情她就管不着了。之後殺死瑪莉卡/拉達岡,消滅艾爾登獸的任務,這就只能交給褪色者自身去履行了。梅琳娜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位褪色者的價值,相信自己陪伴一路並引導的這位褪色者是合格的人選,就算沒有梅琳娜親自見證,也一定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當然,以上所有的前提是不選擇追隨叄指癲火的路線。如果褪色者執意要用癲火點燃大禍並毀滅世界,那麼與癲火不共戴天的梅琳娜將用命定之死追殺這位褪色者,直到天涯海角。
叄指結局中的“炸毛版”梅琳娜所述的臺詞將她與火種,命定之死,宵色眼眸,癲火這幾個概念全部聯繫在了一起。可以說,這段cg是透露梅琳娜身份最重要的線索,也是對梅琳娜身份分析的一切基石。
梅琳娜的故事結束了。最後,我們可以再捋一下梅琳娜對於遊戲結局的看法。
金面具,死眠少女,食糞者的三個結局可以說是法環修復的正統結局。雖然其理念可能各不一致,但都是對舊律法的完善和補充。如果瑪莉卡願意讓玩家追隨這些修復者,那麼梅琳娜也只能跟從瑪莉卡的意見。
對於米凱拉,梅琳娜雖然與他沒有過直接接觸,但從託雷特願意成爲米凱拉坐騎這一點上,加上先前對“梅霄論”的分析,米凱拉的包容律法思想有很大部分是繼承死亡律法的。因此,在玩家展開幽影地的冒險時,梅琳娜沉默不語,因爲關於這個結局是否能夠實現,梅琳娜至少不反對。
對於菈妮,“雪梅論”已經很好地解釋了梅琳娜與菈妮之間的聯繫。在先前的理論基礎上我們可以得出,菈妮如今所有的思想和狀態都是雪魔女梅琳娜一手引導造成的。因此有關菈妮的羣星律法,梅琳娜同樣沉默不語,因爲羣星時代,本質上也是她渴求完成的結局之一。
另外,我們還可以說說可能關係不大的最後一位神人——瑪蓮妮亞。作爲猩紅腐敗的寄宿者,梅琳娜其實也和她有相當類似的遭遇,即兩者都被迫深受來自生命熔爐原始力量的折磨。別忘了,梅琳娜會一項來自於廢案“花朵熔爐”的光柱技能,由此或許可以推斷得出,梅琳娜對於迴歸生命原始形態的腐敗律法也有一定看法。但這具體是什麼看法,可能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在引入癲火、羣星律法、腐敗律法後,上圖便是先前幾期留下來的“無上意志進化路線”完整版。說是完整,其實還漏了不少(例如黑夜之王,花蕾聖女,鮮血百相等等),不把他們放進此圖這中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沒地兒塞了……讀者要是認同這種體系的話可以自行腦補添加。
總得來講,梅琳娜的立場和瑪莉卡幾乎完全一致,即充分尊重褪色者的選擇,推崇自由意志大於一切的思想理念。只不過,梅琳娜對叄指癲火的態度與瑪莉卡有較大出入,因爲癲火將會一視同仁地摧毀個體靈魂的存在——如果沒有靈魂,又哪裏來的自由意志?
但無論是誰,瑪莉卡和梅琳娜都將自由意志的最終選擇權交給了您。您在這場最後的冒險旅途中將瞭解交界地的前世今生,並完成瑪莉卡和梅琳娜盡其一生,託付於您的使命。最後,也將由成爲弒神者的您來選擇交界地的結局。
“覲見艾爾登法環。然後,成爲艾爾登之王吧。”
在文章的末尾,我可以爲梅琳娜的身份再做一次完整的總結了:
梅琳娜是瑪莉卡所生的蛇之異形。
梅琳娜是刺殺龍神與指母的黑刀刺客。
梅琳娜是侍奉死亡的宵色眼眸女王。
梅琳娜是執行弒神計劃的火種少女。
梅琳娜是暗中引導叛律的雪魔女。
最後,梅琳娜是跟隨褪色者的伴火同行者。
從交界地誕生之初到遊戲終結的時間點,梅琳娜能擁有如上這麼多個身份,或許有讀者讀到這兒仍然會覺得很扯。是的,我承認,以上關於我對梅琳娜身份的推斷確實包含大量“基於推論的推論”,是包含一定主觀性的,讀者不必全盤接受。
但另一方面來說,我認爲自己的推理也不能完全算作臆測,因爲整個推理流程都是基於我先前所有文章裏的線索,以及遊戲裏提供的所有明確信息基礎下進行的。這個答案可能並不唯一,但至少在我個人看來,這是一個滿足所有條件,以及排除所有錯誤答案後獲得的,我自己認可的答案。
所以,如此一位複雜的角色被設計出來的意圖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正如本期文章的開頭所提,梅琳娜的存在跨越了交界地的整段歷史,她的思想和主張也在不斷髮生變化。不過,有一個理念是她始終沒有未曾改變的,即:梅琳娜關心交界地的所有生靈。
我將梅琳娜的行爲意圖總結爲“陰影意志”。這是因爲梅琳娜無論持有哪個馬甲身份,她都不是任何一段歷史舞臺裏最亮眼的主人公。梅琳娜始終隱藏在整個交界地歷史的陰影之下,在舞臺幕後默默守護着她所珍愛的東西。她或許早早已將自己的生命與存在價值拋之腦後,對她而言更重要的是,這些她所守護的東西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燃燒吧,黃金樹。只有接受死亡,才能迎來新生。
梅琳娜愛着她所選的褪色者,也愛着與她糾纏不清的母親瑪莉卡,但要說梅琳娜最愛的是誰,唯一的答案只能是這片孕育生命的家園——交界地。
因爲,只要生命的意志能夠繼續留存,一切就都是有意義的。
Yes, indeed.
梅琳娜是誰?
梅琳娜是瑪莉卡的影子。
梅琳娜是黃金樹的影子。
梅琳娜是交界地的影子。
.
.
.
至此,《法環編年史》正式完結。
不知不覺本文已經寫了二十多萬字,說實話確實耗費了我不少心血,其實應該做成視頻可能有更好的流量,但我始終覺得文字的閱讀更能隨心所欲地同步思考遊戲中的細節線索,至少從考據邏輯上的體驗會更舒適一些。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確實沒精力做視頻……
撰寫此文,我主要的意圖還是研究劇情本身,能和大家討論“環學”便是最純粹的快樂。當然,我仍然還是得再次重申,環學終究是自娛自樂的產物,沒有任何人是權威,我的寫作也純粹只是出於對FromSoftware以及《艾爾登法環》這款遊戲的喜愛,讀者不必完全認同我的劇情梳理。
無論讀者您是從頭仔細閱讀到這兒,還是僅從這一期看起的,我都非常感謝您閱讀到這裏。如果您喜歡這系列文章或有所收穫,點贊、充電、評論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再次感謝!
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