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称赞《都市传说解体中心》的结尾反转令人惊艳,前面的伏笔都能得到回收时。我就没有必要将这个结论再重复一遍了。因为,当玩家玩到游戏结局时,的确能被这个结局震撼,有一种心跳加速,这结局太厉害了的感觉。
当我忍受不了前三章的拖沓,一口气找视频将每个章节的故事大概和末尾看了,又看了结局时,的确也有这种感觉。你看,游戏900多条评价能有90%的好评,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也打电话问了我的好伙伴,这游戏的结局你觉得怎么样?
她说:“这个结局我也觉得很棒。”
如果《都市传说解体中心》是一部番剧,可以让人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不带大脑欣赏剧集,那我觉得这将是一部很好的动画片。
游戏中的主任,女一,女二都个性鲜明,尤其蓟这位女主角,蠢萌,胆小,经常会被吓到,表情丰富夸张,表现得非常可爱。
尤其戴上特殊眼镜,能看到灵异现象“虚影”的这个设定,一定程度上也使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再是单一维度,如果使用得当,这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
例如一些鬼片中的经典桥段,关灯时鬼会出现,不停开关灯鬼会突脸。这些元素用到“戴眼镜”这里,会使剧情充满惊悚氛围。
故事的基础设定也不错,那就是用科学解释都市传说。再靠一些断章取义的剪辑,来满足观众的预期,以此做视频博取流量(游戏前期)。
你看,作为番剧,它的人设,故事背景,机制设定,组织架构,行为逻辑都很有趣。
但唯一不有趣的是,它做成了一款游戏——如果你是奔着逻辑严密的推理,进入到《都市传说解体中心》的,那么大概率你会非常失望,基本直到第三个案子,游戏的线索以及谜题设计都是相当直给。
在游戏中不断获取案件细节,以及让女主角进行推断,这些功能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玩家在游戏缺乏环境刻画、配音的情况下,能够专注于剧情中的文字,不走神。能理清“现在究竟发生了什么。”
虽然游戏的立绘是动态的,人物也很可爱,但实体的像素小人缺乏演出张力。这使得戴上眼镜看到“鬼”时,缺乏惊艳感,一定程度上也就浪费掉了戴眼镜看“鬼”这个设定了。
为了弥补这一点,游戏在关键场景,都做了一些不错的像素动画,尽量弥补了像素小人所缺乏的张力。
而探案流程的最大问题,还是每个案件,都将反转和爆点留在了“最后”。而探案方面,则将玩家的自由度完全锁死。
每一个案件,几乎都是在2~3个场景之中反复探查几个固定的点,每个NPC都进行一遍对话,不能快进,第二天再重新回来,再反复探查这几个点,再重复与NPC对话。更致命的是,可能故事推进了一个小时,蓟发现的结论,是你在一个小时以前就已经怀疑的内容。
比如说第一章的“书柜”,明显虚影多次围绕在书柜处,要么是在书柜寻找什么东西,要么是书柜周边有什么东西。但你点击书柜,却是“???”,“看看”,“仔细看看”这些选项。操作繁琐,不能快进,有效信息匮乏。
而且只要故事没有推进到对应节点,就绝对不触发新东西。
游戏虽然是以科学内容解构都市传说背后的案件,以及探明每一章节的故事本身,但玩家是这个故事的旁观者,唯一的“探案”内容,是为了让玩家不走神,并丰富游戏中出现角色的人设。重复的场景,固定的探案流程,不能快进的对话,重复的案件复述(已看过的可以快进),这些都在消磨玩家的耐心。
当然,如果你就是来读故事的,本身并不想动脑。并且能接受这种慢悠悠的玩法。那么,《都市传说解体中心》还是非常不错的,起码每个章节末尾处都能让人惊艳一下。
尤其主任最后的解密案件,配合魔性的背景音乐,这些都非常爽。单章中的关键人物,在最后也会透露出不为人知的一面。
游戏几乎每个章节都是以“案件发生、平淡平淡反转爽感”这个节奏来设计的。
直到游戏的最后,来个惊天大反转,就像很多玩家说的那样“为了这碟醋包的饺子”。
如果说《都市传说解体中心》的故事能打到9分的话,那么前面的游戏体验,也就只能给个勉强的及格分。
我个人会认为这款游戏有点可惜,尽管在人设、故事、音乐三方面,都能让人感到非常惊艳,但游戏流程却只有及格水准,严重给游戏的整体表现拖了后腿。d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