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廣受好評,大年初二終於上線!全方面簡評《學生時代》!

 有人說,這是一次第二人生的體驗;有人說,他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曾經;有人說,這不過是對《中國式家長》拙劣的模仿;也有人說這其實是一次衆籌的騙局……

一月的國產獨立遊戲戰場,《學生時代》絕對是最保受爭議的。從衆籌的大獲成功、demo的廣受好評,再到發售日期的推遲、先後兩次卡在steam審覈引發的非議,還真就應了那句話:好事多磨

 

那麼,《學生時代》究竟是一款怎樣的遊戲?

 

先說結論:筆者認爲,《學生時代》不是神,但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款國遊佳作。下面筆者將從多個角度簡要分析。(不含劇透,請放心閱讀)

 

養成系統:細緻入微,面面俱到

和《中國式家長》相比,《學生時代》的養成無疑要更復雜

 

拋開學校裏的各門成績不談,玩家扮演的角色林林總總、前前後後統共有智商、情商、體魄、信任、閱歷、成就點、心情、金錢、體力等等十餘個數值點,每種數值都有着相應的用處,智商、情商、體魄作爲玩家的數值基礎自不必多說,信任、金錢是某些特殊事件的消耗品,心情影響着每回合的體力恢復量,閱歷、成就點達到一定等級可以解鎖一些天賦點……

 

如此設計,好處是玩家有着多樣的途徑和方式來塑造獨屬於自己的角色,缺點自然也一目瞭然,到了遊戲的中後期,面對這麼多數值點,初次遊玩的玩家容易陷入一種“不知道該幹嘛”的困境。

在遊戲中存在着豐富而多樣的隨機事件,有單回合的小事件,也有持續數個回合的長線事件。完成事件會根據對應結果給予或扣除相應數值。自然,這部分是融梗的重災區,許許多多陳年舊梗都可以從中尋覓到。這無疑給遊戲增添了許多樂趣,同時完成長線事件還有對應成就,全收集玩家是不能錯過的。

 

社交系統:摯友戀人,伴我身旁

《學生時代》與《家長》最大的區別應該就在於,它有着一套完整的交友系統。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從多達八位性格、特長各異的男男女女中選擇結交,每個同伴都有着自己的劇情路線,總有一個人能戳中你的兒時回憶。隨着自身情商的提高,能結識的好友數量也越來越多。

 

就像現實中的交友是互利、雙向的一樣,遊戲裏當雙方的好感度達到一定程度後,玩家的角色會獲得好友提供的不同buff,同時還能解鎖其特有的行動,譬如和肖清雅拼拼圖、和譚梓君彈鋼琴等等,而這類行動所獲得的屬性提升往往是遠超常規行動的。

隨着好感度的上升,同伴也會一步步從熟人到朋友、密友以及最後的摯友。自然,如果是異性夥伴,可以選擇和其表白從而成爲戀人,成爲戀人後又會解鎖新的親密度系統。親密度達到一定數值,結局結算時就可以順利和心目中的ta步入婚禮的殿堂。

 

小遊戲:豐富多樣,趣味均衡

爲了使遊戲不僅僅只是視覺小說那樣的文字對話,《學生時代》在其中內嵌了種類多樣的小遊戲,還有包括各種小學初高中的題目問答。有一說一,在遊玩過程中部分題目還真讓筆者汗流浹背,幸好製作組沒有設置時間限制,否則真要折戟在初高中題目上。

 

而大多數小遊戲的難度都比較的低,不過也有一兩個重量級小遊戲尤其費腦子。幸好,部分小遊戲玩家可以選擇消耗心情來直接完成。

 

結局與多周目:清北只是開始!

和《家長》類似,在參加完高考後,遊戲就迎來了結局,在這裏系統會根據玩家的屬性、經歷、人際關係以及高考成績來生成一個對應的結局。是成爲出類拔萃的企業家,作爲鵝城的驕傲被立碑記功,亦或是和愛人度過自己平淡而又幸福的一生,一切皆取決於玩家自身。

 

同時,雖然在《中國式家長》裏,考上清北可以說是終極目標了,但在《學生時代》裏,數值膨脹嚴重,有的是比考上清北更難的結局,因此多周目不再迷茫,埋頭刷刷刷!

 

不過相比較《家長》熟練後幾小時就能結束一週目,《學生時代》的一週目少說也要十餘個小時,這對於想要達成多結局是全收集的玩家來說自然要耗費更大的精力。

遊戲中同樣有着相關的成就係統,玩家在達成相關成就後會獲得成就點,點數可以解鎖一些初始buff,從而讓玩家的多周目可以更加輕鬆。

 

整體評價:讓人重回童年、再活一遍的優秀養成遊戲  

筆者認爲,《學生時代》可以看作對《中國式家長》的繼承和超越。在內容上進行了大量的堆料使得遊戲異常豐滿,本身出色的遊戲性使得“活出一個第二人生”也並非妄言,堪稱一款國產獨立遊戲佳作。

創作碼字不易,如果覺得寫的不錯或是有幫助的話,還請各位點點充電、點點關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