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與古人類
“十萬年前,銀河系中生活着各種各樣的生物。但有一個種族,在技術和知識上都遠遠超越了其他物種,取得了主導地位。他們和平地管理着星系,然而卻遭遇了殘暴且迅猛的反對力量。他們就是先行者,衣鉢的守護者,衣鉢代表着宇宙生命歷程的下一階段。而隨後,他們卻神祕地消失了。”
大約 10 萬年前,古人類還在與洪魔進行着艱苦卓絕的鬥爭。由於洪魔的肆虐,許多星球被感染,無法再供人類居住。古人類迫切需要獲得未被感染的星球來代替那些淪陷的家園,於是,他們入侵了其他文明。這一行爲讓先行者感到自己所守護的衣鉢遭到了嚴重的踐踏,無論古人類如何解釋這是因爲洪魔的逼迫,先行者都認爲這只是一個藉口。
或許,先行者早就對這個被先驅內定的衣鉢繼承人心懷不滿,想要將其剷除。就這樣,戰爭一觸即發。
古人類在接觸了先驅的遺蹟後,已經發展出了能夠與先行者相抗衡的科技。然而,由於他們同時面臨着與洪魔的雙線作戰,在與先行者的戰爭中,古人類逐漸陷入了劣勢,只能節節敗退。就連先行者自己都覺得這場戰爭贏得過於輕鬆。儘管在洪魔退去後,古人類恢復了一些元氣,但此時他們已經消耗過大,無力迴天。
在武侍階級的領袖宣教士的帶領下,先行者的艦隊佔據了絕對的上風,他們以壓倒性的優勢不斷蠶食古人類的領地,將其逐一佔領。最終,宣教士率領艦隊包圍了古人類的首都查姆・哈克星。
古人類最後的領袖指揮官弗斯科恩仇,憑藉着先驅留下的堅固防禦設施和自己過人的指揮能力,頑強地抵抗着宣教士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這場激烈的攻防戰持續了整整 50 年,最終,由於聖西姆人的叛變,查姆・哈克被攻陷,古人類不得不投降,這場漫長的戰爭才宣告結束。
弗斯科恩仇-最後的指揮官
此後,聖西姆人被監視居住,失去了自由行動的權利;而古人類則被降智,被髮配到地球,過上了真正意義上的古人類生活。
洪魔與先行者的戰爭
12 萬年前,先行者的綜合實力達到了巔峯狀態,他們所建立的帝國被稱爲居境,統治着 300 萬顆富饒的星球。居境的首都是美斯瑞因,這裏是議會的所在地。美斯瑞因規模宏大,居住在這裏的大部分是政治地位崇高的創制者階級,大約有幾十萬人,其餘的則是數以萬億計的智僕,也就是智能機人。
在古人類戰敗後,他們早已將關於洪魔的所有資料以及那些神祕的粉末銷燬,因此,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洪魔的存在以及其強大的危險性。大部分先行者對洪魔的威脅不以爲然,並未將其放在心上。
然而,先行者中最高權力的幾位人物卻敏銳地評估了洪魔可能帶來的巨大危害,並默默開始研究應對之策。這一行動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政治衝突。
武侍的領袖宣教士,因爲在與古人類的戰爭中凱旋而歸,擁有着極高的話語權。他主張建造防禦性的堡壘 —— 盾世界,以此來保持對洪魔的警戒,隨時應對可能的威脅。而創制者領袖大架構師則主張建造一系列超級武器,對洪魔進行所謂的 “消毒行動”。這一超級武器,便是後來聞名遐邇的光環。
兩派之間的分歧由此產生,這不僅僅是對洪魔的戰略決策問題,大架構師還妄圖利用光環作爲自己最大的籌碼,從而掌控整個居境。
實際上,光環對洪魔並沒有直接的殺傷作用,它的主要用途是通過消滅洪魔的食物來源,讓它們因飢餓而死。這種獨特的設計思路,着實令人驚歎。一旦光環啓動,銀河系中所有具有神經感知的生物都將被瞬間消滅,屆時,整個銀河系將只剩下花花草草。經過漫長的時間繁衍,說不定會進化出樹人這樣的植物化生物。
創制者和武侍之間的對峙持續了千年之久,最終,議會的天平倒向了創制者一方。武侍的軍隊被解散,宣教士也被迫進入冥冢,開始了漫長的面壁生涯。
在與古人類的戰爭結束九千年後,一個先行者調查小隊首次與洪魔正面接觸。沒錯,洪魔再次捲土重來,這一次,它們以更加迅猛的態勢,呈指數型感染着先行者。
先行者這才意識到,洪魔將會對銀河系造成巨大的威脅。然而,由於秉持着衣鉢的信念,他們並沒有立即發動毀滅性的攻擊,而是試圖對洪魔進行遏制和隔離。但這種方法顯然難以奏效,很快,洪魔與先行者之間的戰爭全面爆發。
洪魔並非是毫無智慧、只知索取食物的低級生物。在不斷的融合過程中,它們進化出了屍腦獸,這是洪魔的最高階段。屍腦獸極爲聰明,它們擔任着洪魔的指揮官,通過心靈感應來指揮整個洪魔大軍。
先行者想盡了一切辦法來抵抗洪魔的進攻,他們運用各種先進的科技和戰術,但最終也只能延緩洪魔的擴張速度,並不能阻止其繼續蔓延。
經過長達 300 年的艱苦戰爭,先行者終於製造出了 12 個光環和方舟。
原基最早是由古人類在查姆・哈克發現的,它自稱是銀河系最後一個先驅,古人類對洪魔的瞭解大多來源於此。古人類戰敗後,原基被大架構師帶到了 07 號光環,並由偏見之僧進行審問。
偏見之僧是宣教士製造的最高級智僕,被賦予了全部先行者防禦的指揮權,肩負着找到洪魔集體智慧的弱點,以便更有效地抵抗洪魔的重任。在大架構師的授權下,偏見之僧試射了 07 號光環,消滅了僅存的聖西姆人。此後不久,偏見之僧便神祕消失不見。
大架構師在未經議會授權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光環滅絕了聖西姆人,這一行爲嚴重違背了衣鉢精神。就在大架構師在居境首都接受審判時,偏見之僧突然出現,利用自己被先行者賦予的權力,進入了首都系統,關閉了智僕和安全系統。
原來,在與原基的 43 年交談中,偏見之僧已被徹底洗腦,背叛了先行者。關鍵時刻,擁有宣教士記憶的新星宣教士及時說出安全密碼,暫時關閉了失控的偏見之僧 。首都的先行者們抓住時機展開反擊,然而在最後的決勝時刻,偏見之僧還是發射了傷痕累累的 07 號光環。強大的能量衝擊瞬間給首都帶來了致命破壞,只有在重重保護下的少數人僥倖存活。
敗逃的偏見之僧賊心不死,妄圖捲土重來,好在新星宣教士迅速追擊攔截,真身宣教士也趕來徹底關閉了偏見之僧,並將其解體送回居境。但先行者們低估了偏見之僧的 “生命力”,存放其部件的地方逐一被洪魔攻陷,偏見之僧竟被重新組裝復活,再次指揮起洪魔大軍。
重掌大權的偏見之僧改變了洪魔的戰略,不再在邊緣地區緩慢吞噬,而是集中力量直搗先行者的核心殖民地 —— 最後的防線馬奇諾防線。鑑於偏見之僧的叛變,先行者們緊急製作了另一個人工智能 —— 偏見近逼,以替代其職能。與偏見之僧不同,偏見近逼缺少創造性和自由意志,是一個絕對理性的人工智能。
偏見之僧對偏見近逼充滿不屑,率領數百萬戰艦氣勢洶洶地進攻大方舟,旨在摧毀先行者的大部分人口和領導層。儘管偏見近逼全力抵抗,卻依然無法阻止大方舟的毀滅。局勢急轉直下,此時先行者們只剩下最後一條路 —— 啓動光環淨化銀河系,徹底消滅洪魔的食物源。
偏見之僧和原基深知光環啓動的後果,試圖阻止卻無法直接摧毀所有光環。他們知道,只有找到小方舟才能達成目的,而要找到小方舟,必須藉助聖鑰船通過特殊設計的躍遷空間入口。先行者們早已銷燬了大部分聖鑰船,可還是有一艘被洪魔鎖定。
偏見之僧拼湊起來的艦隊十分奇特,主力由毫無攻擊力的民用艦船組成,核心則是 1000 艘先行者戰艦,共計 480 萬艘。宣教士精準預判了洪魔的主攻方向,將僅有的三支艦隊共 11000 艘戰艦交由偏見近逼指揮,此時雙方戰力比懸殊,達到 440:1 。
洪魔來襲,首次進攻僅派出 17000 艘艦船進行試探,它們不發一炮,只是瘋狂衝撞。先行者艦隊頑強抵抗,前三個半小時成功頂住了攻擊,未被感染。但隨後,第一艘戰艦不幸被突破,30000 洪魔湧入其中,危急關頭,先行者艦長毅然撞向附近的洪魔艦船,與敵人同歸於盡。
戰鬥迅速進入白熱化,洪魔憑藉大噸位艦船強行突破,衝向先行者艦隊。偏見之僧的攻勢銳不可當,很快攻破了馬奇諾防線。此時,偏見近逼收到勸降信,信中偏見之僧揚言要徹底摧毀先行者和小方舟,勸其投降保命。但偏見近逼堅守底線,果斷拒絕。
實際上,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是偏見近逼設下的圈套。它故意示弱,一點點消耗時間,只爲給啓動光環爭取機會。就在戰鬥最激烈之時,光環突然啓動,強大的脈衝瞬間穿透雙方艦隊,攻擊範圍內的一切有機體被瞬間消滅,只剩下數百萬洪魔艦船在宇宙中毫無生機地飄蕩,它們相互碰撞,艦隊大半損毀。
而偏見近逼因提前做好有效防控,損失極小。趁此良機,它果斷髮動攻擊,一舉摧毀了洪魔艦隊,成功擊敗了傲慢的偏見之僧。戰後,偏見之僧被送回居境,接受新星宣教士的審判。考慮到它對洪魔的瞭解還有利用價值,最終沒有被處死,而是被深埋於方舟的沙漠之下。
然而,偏見近逼沒有料到,一艘聖鑰艦上還殘留着一部分偏見之僧的意識和軀體。這艘船後來墜落在了聖西姆人的母星,爲銀河系的未來再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何時,這顆種子就會生根發芽,把銀河系帶向另一個時代。
聖鑰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