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的聊天截圖及相關內容的使用,均已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出於對隱私的保護,部分信息已打碼
某日羣聊:
三歲:完了,今天玩《中國式相親》,真讓我加到妹子了,她不僅會做各種料理,還玩好多獨立遊戲,還有很好看的照片。
衆人:?你莫不是這遊戲的狗託?我們玩了這遊戲之後怎麼就加不上?
天涯:誒我倒是也加上了一個,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妹子,讓我去探探虛實。
然而自此之後,天涯在羣裏銷聲匿跡了。
按捺不住的衆人:天涯人呢?不會被賣茶葉了吧。
天涯:別吵,我加上聯繫方式了,你們絕對想不到這是個臺灣妹子!說話風格超可愛,玩的單機遊戲也超多,還特喜歡聯機種田,最近還在猛猛刷《七日世界》。
衆人:?原來你也是狗託!!
特別說明:
本文均爲真實經歷,因爲此前我從未有機會接觸過臺灣的玩家,更不要說有聯繫方式了。而且這次加steam好友之前,對方的資料是隱藏的,名字也是英文名,所以完全沒想到能有這樣奇妙的邂逅。
跟臺灣妹子的交流體驗非常獨特,算得上是一次相當美好的經歷,我也很希望在未來能夠建立比較穩定的聯繫,通過網絡來分享各自的生活,來聽聞更多有趣的故事。
一、關於相親、關於相親角
作爲一名已經成爲老登的95後,這兩年我收到的“催婚”壓力並不算小,各種奇形怪狀的相親局也參加過好幾輪了:有加上了微信聊了兩輪就因爲話不投機直接沒有後續的,有見了面之後才發現二人性格和眼界完全合不來的,也有約了幾輪喫了飯看了電影送了禮卻被髮了好人卡的(當然,也有我發好人卡的時候)……
這些經歷彙總起來大概便是:雖然相親這種模式雙方篩選的效率確實更高,但想要找到真的閤眼緣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伴侶,依然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而這些年在網絡上興起的各類相親網站、相親APP,以及在現實中存在許久的相親角、相親中介,便是這些困境的一個縮影。
但有趣的是,在接觸到《中國式相親》這款遊戲前,我確實沒有想過能夠通過遊戲這一媒介來實現網絡上的“相親”,更沒有想到我可以通過這種模式收穫一段非常奇妙的經歷。
使用遊戲相親角的方式並不複雜:
在遊戲主界面找到相親角,進入之後可以自己選擇想要刷到的性別進行調整,也可以在右下角完善自己的個人資料,以待其他有緣人刷到。
點擊資料頁面則可以完整地看到這個玩家的詳細自我介紹標籤,以及TA所期待的另一半的標籤,下方的查看主頁則可以跳轉到這個玩家的steam個人資料頁面,方便玩家自行篩查遊戲重合度。
用了好朋友青青的steam界面
最後,如果遇到合適的玩家,就可以發出好友申請,等待對方通過了(也可以通過在steam資料頁面上留言來提醒對方)。
二、同一個世界、同樣的打工人、同樣的煩惱
選擇添加小姐姐爲好友的理由不算太複雜:她(INFJ)在自己的留言卡片裏填了期待另一半是ISTP或ENTP——巧的是,我正是ENTP。
後續聊天時,我也就這個標籤做了詢問,她給出的回覆是:很想認識有趣的骨折眉(ENTP性格特徵的比喻),不想單純加了好友之後只能尬聊(順帶表示了跟我聊天很有趣)。
言歸正傳。
在小姐姐通過了steam好友申請,並得知她是臺灣人之後,我和她進行了一番簡潔而明瞭的steam對話:
正式的打招呼和交流則是第二天的下午三點多(因爲晝夜顛倒的小姐姐直到這個點才睡醒),我好奇地問了一下是不是因爲學生放假才睡到這麼遲,而隨後她給出了目前辭職待業的回覆——然後兩位悲催的打工人便各自吐槽了一下打工遇到的種種問題:
簡短交流之後我發現,其實世界上打工人的想法和經歷都還是蠻共通的:不想長距離通勤、期望找份穩定的工作過日子、畢業後從事的工作很可能跟自己的專業沒啥關聯……就連想辭職躺平的心態都是如出一轍。
於是我就給她推薦了前段時間玩過的《S4U》,一部我認爲可以很好地引起打工人共鳴的作品:
三、遊戲、生活、詩與遠方
在簡單聊了一下游戲,並討論了一下MBTI之後,我們愉快地交流了各自的旅遊體驗(以我分享照片爲主,重點是美食):
然後因爲我對十幾歲時去過的臺灣實在沒有留存的印象了,便也問小姐姐要了一些當地的照片以及特色美食:
只能感慨一下,現在去臺灣真的太麻煩了,這些東西也只能隔着屏幕看看。
然後第二天的交流差不多是到這裏結束了(因爲她去玩《七日世界》了,看得出來她真的超愛這個遊戲),晚上她跟我簡短地聊了一下讓我們產生交際的《中國式相親》,令我很意外的是,她竟然也挺喜歡這部作品(看來大家對相親的煩惱也是共通的):
第三天小姐姐的睡眠更加精緻了,一口氣睡到了下午四點鐘(此時的我出去騎了一圈自行車,跑了五公里)。
我倆聊了一下即將到來的除夕,以及春節期間激烈的“走親戚”環節:
最後又聊了一下旅遊(其實小姐姐也蠻愛旅遊的,雖然她自己說是i人,但我感覺走的地方應該比我還多):
第三天的交流比較簡短,因爲我要寫稿子,也約定了會把寫完的內容分享給她。
實話講,這兩天的交流真的蠻奇妙的,後續我也挺想長期更新交流的日常,要是感興趣的朋友比較多,我會認真考慮出一個穩定更新的專題系列~
四、爲何我始終喜愛互聯網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給小姐姐推薦了《S4U:都市朋克2011與愛的重拳》,一方面,是因爲我覺得這部作品也可以引起同爲打工人的她的共鳴,而另一方面,我也覺得遊戲中以互聯網的形式牽起不同角色之間羈絆的方式,與我們的這次相遇實在頗爲契合。
其實這兩年來,我通過互聯網所認識的朋友並不在少數,而且得益於經濟獨立,我也有了足夠的資金來將這種互聯網的情誼延伸到現實之中:
我在2021年的國慶跑去了武漢,跟着玩MHW認識的Rain老哥嚐遍了武漢的美食;
https://www.xiaoheihe.cn/community/7214/list/124344972
我在2024年的五月晝夜星馳造訪了廣州,同玩FGO認識,並在後續一起刷完了MHW全成就的獵友喫上了滾燙的牛肉火鍋和閒適的早茶;
同樣是在2024年的廣州,我第一次線下參加了遊戲展會,並與相識許久的作者朋友們留下了寶貴的合影與珍貴的回憶……
所以,我始終要感謝互聯網,如果不是這根網線,我也將沒有機會去觸碰這麼多有趣的靈魂,也將沒有機會去收穫這麼多寶貴的情誼。而能通過互聯網與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我想這也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我會始終相信更多的不期而遇。
——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去了解,那麼有趣的靈魂絕不會萬里挑一。
那麼,這篇文章的最後,就讓我借用《S4U》裏的一句臺詞來結尾吧:
感謝神聖的網絡將我們鏈接到了一起!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