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福布斯》的報道,英偉達遭遇了史上最大單日市值損失。中國DeepSeek公司發佈的開源AI模型R1讓英偉達的市值縮水了超過6000億美元,將其從世界最有價值公司的位置拉了下來。
英偉達的股價今天下跌超過17%,原因是DeepSeek的R1模型展示了與OpenAI等知名AI公司相媲美的能力,但其成本僅是這些公司的一小部分。儘管西方在AI研發方面投入了數百億美元,DeepSeek卻宣稱它僅花費不到560萬美元(是百萬,而不是十億)便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果。
對於英偉達而言,這構成了重大問題。雖然DeepSeek依然使用英偉達的硬件來運行其AI,但它能夠以如此低的成本做出如此出色的成果,意味着其他公司也有可能複製這一模式。如果這個“祕訣”被其他公司掌握,可能會導致對高端且極其昂貴的英偉達GPU需求的急劇下降,而這些GPU正是過去幾年推高公司股價的主要因素。
《福布斯》估算,英偉達的聯合創始人和CEO黃仁勳的個人財富也遭遇了影響,從1244億美元減少到1075億美元。
“DeepSeek的消息顯然會給半導體股帶來壓力,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持續影響股市,直到關於其對AI芯片需求影響的具體情況變得更加明朗,” Jefferies分析師William Beavington在報告中表示。
儘管英偉達的股價仍遠高於去年此時,但這一下跌實在是異常劇烈。
英偉達股價(截至2025年1月27日)
雖然英偉達是受R1模型衝擊最爲嚴重的公司,但它並非唯一受損的公司。《金融郵報》報道稱,美國和歐洲的科技公司整體市值損失預計將超過1萬億美元。根據加拿大新聞社的報道,計劃重啓三里島核電站以爲微軟的雲計算和AI數據中心提供電力的Consolidation Energy也遭遇重創,過去幾天其市值下降超過20%。
目前局勢如何發展尚不明確。正如《富達投資》指出的那樣,DeepSeek可能低報了R1的開發成本:一位研究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DeepSeek每年可能花費接近5億至10億美元來開發該項目——雖然仍低於美國AI公司,但與他們所聲稱的不到560萬美元的成本差距依然很大。而Scale AI的CEO Alexander Wang最近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他了解到DeepSeek實際上有約50,000個英偉達A100張量核心GPU,儘管由於美國出口管制,DeepSeek未公開這一點。
但也有一些人認爲DeepSeek的技術確實有突破。技術作家Anil Dash在Bluesky上寫道,即使R1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說法有所誇大,它仍代表了OpenAI等模型的“巨大飛躍”。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