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遊戲的親爹,靠壓力隊友讓兒子愛上學習?

人成長的過程,或許就是向父母證明自己的過程。

從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再到長大後的工作能力,這一路上我向父母證明了許多東西,但最後卻偏偏忘了證明自己的愛好——打遊戲。

在這一方面,我曾經也想向父母證明:“遊戲”本身沒那麼難以啓齒,希望有一天能和父母一起打會兒遊戲,但顯然,最後的我依舊沒那個膽兒。

看看人家!(小黑盒-鮮花大爺)

當然,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有的人打遊戲需要偷偷摸摸,而有的人或許三天兩頭就能陪自己的父母玩會兒遊戲。

但比起上述的情況,如今互聯網上或許還有更加離譜的現象——有的小孩不想玩遊戲,他的爹媽反倒是逼着孩子玩。

遊戲《逆戰》的主播——逆戰燒餅哥

按照傳統觀念,“讀書至上論”大概是老一輩家長的內心寫照。

不過在“逆戰燒餅哥”這位視頻作者的評論區裏,以上的“傳統讀書論”往往會被扭曲成一種離奇的“遊戲論”。

這個“遊戲論”具體有多離奇......舉個例子,這處評論區裏的人,有時會把孩子數學成績差的理由,歸結於“遊戲玩得少”。

而評論區裏還有人會在討論“清華、北大哪所學校更好的時候”,突然間提出驚世爆論——“上北大不如上A大”。

(傳統FPS遊戲的地圖分爲A點和B點,“A大”就是去A點最大最寬的那條道路)

或許是因爲“A大”這個名詞比較具有迷惑性,所以在“燒餅哥”的評論區裏,也有一些人會由此詢問“A大是哪所學校”。

這些迷惑發言或許大多屬於反串,但也確實讓這個評論區瀰漫着一股相當離奇的氣息。

而以上的這些離譜評論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爲“燒餅哥”在2024年10月的時候帶自己的學霸兒子一起玩了《逆戰》。

是的,你沒看錯,“燒餅哥”他有着一位能被稱爲“學霸”的兒子。

“燒餅哥”的學霸兒子,咱們這裏姑且稱之爲“小燒餅”。

“小燒餅”的身上有着諸多學霸的常見特徵,比如說獎狀多、愛看書,時不時還會拿出高分試卷給父母觀賞。

而看見試卷的“燒餅哥”,雖然口頭上不免抱怨“怎麼比第一名還差”,但語氣上的驕傲卻是毫不掩飾。

自家孩子考了高分,一般的家長大概會給予孩子一些物質上的獎勵,並且讓後者再接再厲、勇創佳績。

不過在“燒餅哥”的視頻裏,他爲“小燒餅”準備的獎勵一般都很特殊——他會讓孩子放下書包,然後陪自己打《逆戰》。

雖然說是一起打《逆戰》,但在“燒餅哥”的眼裏,“小燒餅”的遊戲技術基本逃不開“菜鳥”兩字。

而在“小燒餅”的眼中,自家老爹的指揮水平同樣也可以說是“不似活人操作”。

因此,這對父子以“獎勵”爲由的激情雙排,往往是兩人一起破防爲結果,最後“小燒餅”還會含淚說出那句“我不玩了,我看書去了”。

然而一起玩遊戲的經歷有了第一次那就有無數次,從去年10月份到如今,“燒餅哥”基本每週都會“獎勵”兒子陪自己打遊戲。

但在幾局遊戲後,“小燒餅”也都難逃被親爹破防的命運,多次淚灑鍵盤、無語凝噎,讓人不禁思考“學習和遊戲到底哪一個更痛苦”?

到了最後,“小燒餅”甚至患上了PTSD,每當看到親爹來催自己玩遊戲,手頭上寫作業的速度就會不自覺放慢幾分,生怕被“燒餅哥”拉去擋子彈。

這些舉動或許也證明了:在“小燒餅”的眼裏,比半夜寫作業更痛苦的,是在親爹的指揮下被迫上小道。

以上的視頻情節,大概就是讓評論區倒反天罡,集體調侃“上清華不如上小道,去北大不如去A大”的根本原因。

在這些評論中,“小燒餅”的形象主打一個熱愛學習,哪怕飽受親爹的禍害,也依舊堅持本心,想方設法地找機會看書。

如果說咱們小時候翻牆是爲了去網吧,那在評論區中,“小燒餅”大概是會翻牆去圖書館。

不過這種“害怕遊戲的學霸”形象,說實話也只是評論區玩梗而產生的。

實際上,“燒餅哥”自己在直播中描繪的“小燒餅”,除了成績好之外,其他情況也都符合咱們對於一名普通男孩的大致印象。

比如說,“小燒餅”也愛玩遊戲、也會和老爹頂嘴、寒假期間大概也需要上補習班。

至於前頭說的“小燒餅不想玩遊戲”,其實更多情況下他只是不想和“燒餅哥”一起玩《逆戰》,畢竟後者會在對局後立馬開庭,狠狠鞭策自家那個戰績1-11的親兒子。

而在“燒餅哥”的壓力下,“小燒餅”甚至躲在被窩裏看起了《駱駝祥子》,隨後還爆出驚世名言——“祥子都沒有我打遊戲的壓力大”。

......顯然,“小燒餅”在自家老爹的錘鍊下,雖然外表看似小孩,但抗壓能力已經逐漸超越常人了。

不過要說“小燒餅”的遊戲生活只有抗壓,沒有順心......那也不是這麼回事。

之前“燒餅哥”在拉着自家兒子玩1v1的時候,因爲“小燒餅”不遵守規則而狠狠教訓了他一頓,導致後者再次淚灑鍵盤。

但這之後,“燒餅哥”也是想方設法地安慰兒子,希望讓他順利贏下對局,甚至中途雙手離開鍵盤,用臉接下了“小燒餅”的子彈。

而在“小燒餅”因爲逐漸好轉的勝率而喜笑顏開的時候,“燒餅哥”的老婆也會順勢加入戰場,用一瓶AD鈣奶來分散“燒餅哥”的注意力。

面對即將塞滿口腔的AD鈣奶,“燒餅哥”雖然口頭上大喊着“別耍花樣”,但隨後也是半推半就地把勝利讓給了“小燒餅”,爲後者貢獻了睡前的最大一波快樂。

奠定勝利的AD鈣奶

所以說,上述內容裏的“小燒餅”,或許他本身並不特殊,但他有一對能耐心陪他玩遊戲、並逐漸無話不談的爹媽。

在以遊戲爲由打開話匣子之後,這對父子間的對話就漸漸從“爹,試卷籤個名”,轉變爲了“爹,中路一把狙”。

這些對話雖然聽着相當胡逼,但從父子倆逐漸放肆的表情上來看,倒也有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和睦感。

外出打電動的“燒餅”父子

其實從現實來說,“教育孩子”這件事肯定不像“燒餅哥”視頻裏的那樣充滿歡笑,其背後多多少少有着讓人心塞、憤懣的一面。

但至少在視頻裏,“燒餅哥”和他的孩子確實藉着遊戲互相理解,雖然過程中充滿了“父慈子孝”的言論,但也確實讓“小燒餅”把憋在心裏的話都說了出來。

這樣的父子關係雖然不一定能讓孩子站上領獎臺,卻起碼不會讓後者站上滿是矛盾的天台。

當然,由於春節在即,咱們這裏也不說太多負能量的話,而在將話題拉回現實之後,我也不由得思考了起來——今年春節要不要拉父母一起玩會兒健身環?

蛇年將至,我們爲大家準備了紅包封面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沒領到的也不要擔心

1月28日除夕夜還有一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