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樱花。
我专注于撰写Steam游戏和《英雄联盟》相关内容,杂谈偶尔也会涉猎。
感谢你读这篇文章,祝各位早、午、晚都安。
前言
前几日,爷爷突发脑梗。主心骨病重,全家上下乱作一团。各路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轮番探望。我这个长房长孙——尽管有些笨手笨脚,也当仁不让的,陪了两天床。
经过足足七天的治疗后,他老人家总算是转危为安。主治医生一改先前的凝重模样,语气轻松的说,再观察一阵儿,就可以出院了。
正因如此,我总算能够放下心来,认真撰写这篇文章。他们二老和自己爱人 @是个奇怪的bot呢 的支持,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当然,也包括屏幕前的你。
闲话到此为止,接下来,让咱们进入正题。
![]()
截自《头号玩家》1小时58分钟58秒
一.致敬文娱作品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侧重点是“游戏成就”中包含的彩蛋。如果想看游戏本体的致敬等内容,可以移步我的其他文章。
如果反向良好,后续也会持续进行更新。如果大家觉得质量尚可,烦请多多点赞评论,感谢各位。
1.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
所属游戏:肉鸽FPS《Dadlink》
好家伙,开幕就让人没蹦住。《Dadlink》,是一款融合了肉鸽要素的赛博朋克风FPS游戏。手感激爽、战斗畅快,主要的缺点,大概是一局游戏时间过长。
本作的彩蛋有不少,例如其中某个难度,被称为“神经漫游者”。照这么看来,吉布森老爷子真是养活了后世的一大批创作者。
![]()
而成就里这句话的原型,是“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出自电视剧《亮剑》,第14集28秒。李团长在口述的时候,是带有语气词的。不过字幕中,并没有体现。关于这点,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单从故事背景来说,这一段是非常悲壮的。我顺便为大家简述下故事情节,涉及剧透,大家酌情观看。
![]()
某日夜里,日军靠着叛徒提供的情报,在夜里突袭了独立团所驻扎的赵家裕村。 由于事发突然,所以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最终,全村上下三百余口尽数被杀,不少独立团战士也殒命当场。准团长夫人秀芹,也不幸被俘。
后来,身负血海深仇的李李云龙调集、归拢四方部队,浩浩荡荡的向着日军总部前进。各路友军得到消息后纷纷驰援,整个平安县城乱成了一锅粥。
狡诈的日军,想以秀芹为筹码,换取十五分钟的停战时间。久经沙场的李团长,当然不会同意。而这位团长夫人,也是刚烈之辈,高呼‘’李云龙,你倒是赶紧开炮啊!”
恼羞成怒的日军指挥官,挥刀砍下的瞬间,李云龙下达了指令。他心爱的女人,和这伙穷凶极恶的敌人,一道被埋葬在了废墟之下。
![]()
这,就是战争的可恨之处: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无论他们曾经多么秀气坚韧、英姿飒爽,最终却只能落得个,和该死的侵略者共同身死的结局。真是让人忿忿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因此我就不展开细说了。总而言之,该死的是万恶的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旧社会。但愿未来的人类,有放下隔阂、共创未来的那天。
顺带一提,这个翻译,实际上是汉化组的“自由发挥”。因为它的原文,只是简单的一句话:lt's just a ****ing laser(直译大概是,这只是该死的激光)。不过,这是我见过最棒的“私货”。
![]()
2.赴死之人向你致敬
![]()
所属游戏:CRPG《战锤40K:行商浪人》
对于新怪谈比较关注的朋友,肯定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名噪一时的基金会项目,SCP-1983(也叫死境之门)。但是它与CRPG《行商浪人》的结合,倒的确让我有些意外。
《行商浪人》的质量尚可,文本量大、剧情丰富,但是演出效果比较一般。大家想购买的话,最好等打折,顺带入个新DLC。
![]()
首先,我来简单为大家阐述下SCP-1983。从外形上看,它是一间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农舍。你可以从窗户、大门等位置进入其中,但无法用同样的方式离开或者脱身。
在该设施的内部,会出现一种被唤作“scp-1983-2”的实体。它们是人形怪物,会用特殊方式击杀进入SCP-1983的人类:在不破坏外皮的情况下,拿取受害者的心脏。后者会被集中放置,用以制造新的scp-1983-2。
鉴于其危害性,基金会先后派遣了两支先遣队进入其中。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他们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后来,一位代号D-14134的人员进入其中。之后,该项目的异常情况便宣告消失。
而这句话,出现在其中一位队员——特工Barclay临死前撰写的文档中。在当时的情况下,进入SCP-1983等于宣判死刑。
他身为“已死之人” ,选择留下遗言,告知后来者应对方法的同时,也向“明知此去不回,仍坚定向前”的赴死者,表达敬意。
根据推测,D-14134发现并阅读了该文档。接着,他遵照前人留下的提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独自将该项目无效化。这位勇士,后来被追授基金会之星。时至今日,他和整个项目,仍旧是基金会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摘自网络,感谢汉化组的付出
在我看来,这句话出现在战锤40K,虽然让人意想不到,但和整体氛围相当契合。正如《最后机会者(Last chancers》三部曲的《歼灭者小队(Annihilation Squad)》所言,“牺牲是帝国的基石”。
无论虚拟还是现实,人类能够走到今天,都离不开数之不尽的先辈们的牺牲、奉献。英勇就义、慷慨赴死这八个字,凝聚了无数的血泪。
当然,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并非所有人,都有他们一般的胆气和能力。能过好自己的一生、承担该有的责任,已经足够了不起。我想,这也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
《歼灭者小队》原文如下,位于结尾处:
Sacrifice, the Imperium is built on it. The sayings are all true. The Blood of Martyrs is the seed of the Imperium. The Loyal Slave Learns to Love the Lash. Only in Death does Duty End.
此为个人简单翻译:
牺牲,是帝国的基石。那些话,都是真的:烈士的鲜血,是帝国存在的基础。忠仆,会试着热爱鞭笞。直到死亡,(对帝国的)责任才会迎来终止。
![]()
3.跑,机器人,跑
![]()
所属游戏:塔防建造游戏《银河破裂者》
《银河破裂者》,是一款发行于三年前的策略类经营建造游戏。它结合了基地建设与塔防守卫的玩法,并且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重复游玩价值。
在我看来,它算是同类型游戏中的翘楚:战斗场景炫酷华丽、可选升级种类繁多、基地建设杂而不乱。而持续至今的长线更新,也让本作的游戏性和口碑,都始终高举不下。
![]()
在这样一款倾尽心血的作品中,发现彩蛋并不算什么新鲜事。更别提它本身,就是毅力和韧性的写照。
“跑!机器人,跑!”这个成就,致敬了影史上最伟大的剧情片之一—《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上映于1994年,并于1995年斩获6项奥斯卡大奖。时至今日,依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大批拥趸。
![]()
截自《阿甘正传》第20分整
最开始,“run”可能只是急中生智的无意之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甘逐渐乐在其中。他用双腿展开逃离,用双腿丈量土地,用双腿迈向希冀。这位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男孩,就这样一步步,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
![]()
截自《阿甘正传》第16分48秒
与阿甘相反,这位年轻人才华横溢、前途不可限量。但先天性的肢体残疾,导致维克托空有一颗举世无双的大脑,却只能眼含悲伤的,看着同龄人肆意奔跑。
在Arcane(奥术,其实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海克斯科技)的帮助下,维克托终于能够随心所欲的“run”。他像个孩子一般,在码头边大步前行。单从构图来讲的话,仿佛在和不远处的船只暗戳戳的“比赛”。
![]()
截自《双城之战》第八集25分整
调侃归调侃,无论阿甘还是维克托,都拥有一颗坚韧的心。奔跑,只是用来展现砥砺前行的艺术手法。希望屏幕前的大伙,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克服困难、始终向前。
顺带一提,这个成就的解锁条件—移动21097米,也暗藏玄机。它指的是半程马拉松的里程数(21.097公里),不过在游戏中,这个距离非常容易达成。由此看来,动动手果然比跑起来简单不少。
二.参照现实人物
1.You Are Breathtaking!
![]()
所属游戏:第一人称RPG《赛博朋克2077》
“You Are Breathtaking”这个梗,源自2019年的E3 微软XBOX展前发布会。在一段《赛博朋克2077》的播片之后,主角之一强尼·银手的脸模、著名影星基努·里维斯登台亮相。
彼时的《赛博朋克2077》,绝对是所有人心中的绝对主角。而基努的出现,让观众的情绪变得更加高昂。在数分钟的热情互动后,基努满含笑意的说,“(2077)It is going to be Breathtaking”。
这时候,台下一位观众“适时”喊道,“You Are Breathtaking!”此言一出,全场沸腾。不仅基努本人喜笑颜开,用“You Are All Breathtaking”回应,台下也是欢声一片。随后,在又一段看上去振奋人心的CG后,《赛博朋克2077》的介绍部分,就此落下帷幕。
![]()
大约在25分10秒
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这段话有时候被翻译为——基你太美。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基努在有些时候,也确实算男人减速带。
顺带一提,You Are Breathtaking还出现在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英雄联盟》。
来自皮尔特沃夫的英雄萨勒芬妮,在释放W技能且命中队友后,会说一句“You Are All Breathtaking”(国服翻译为“你们才是明星”)。这句话,同样致敬了前文的经典瞬间。
![]()
萨勒芬妮于2020年10月30日上线
![]()
![]()
所属游戏:第一人称RPG《星空(starfield)》
《星空》这款游戏,现在大概能用‘’毁誉参半”来形容。喜欢的人,对它爱不释手。而对其不太感冒的玩家,大概只会浅尝辄止一番。
既然是太空题材的作品,那么出现相关人物的,也是合情合理。“一小步”这个成就,指代的,正是历史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类—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影响极其深远的载人登月任务。它们,被统称为“阿波罗计划。”十余年间(1961-1972),共有12名宇航员成功达成这一壮举。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于1969年7月21日凌晨2点56分登上月球,当着全球四亿五千万观众的面,说出了那句著名的“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迈进的一大步)。”
2012年8月25日,阿姆斯特朗因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并发症逝世,享年82岁。全美降下半旗,为他致哀。现在,阿姆斯特朗,应该可以畅通无阻的,到月亮上。
![]()
说起来,阿波罗11号共有三名成员。除去阿姆斯特朗外,剩下两位分别是现年94岁的巴兹·奥尔德林,和已经于2021年4月28日去世、享年91岁的迈克尔·科林斯。
迈克尔·科林斯后者当时留在了飞船中,独自航行了超过28个小时。由于在此过程中,无线电信号被月球挡住,因此他也被称为“地球有史以来,最孤独的男人。”
值得一提的是,科林斯本人对此倒是不以为然。他曾公开说过,“那段时光很美,因为当时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至于前者,阿姆斯特朗登月之时,正紧随其后。因此,他成为了历史上第二位登月的人类。至少在今天(2024年11月18日),奥尔德林依然健在,且身体还算硬朗。
听起来颇具戏剧性的是,在前阵子的美国大选中,这位老宇航员还大方的向民众表示——自己支持特朗普。相隔几十年的两件事、两个人,就这么不动声色的,串联在了一起。
![]()
从左到右分别为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限于篇幅和笔力,我介绍的只是一小部分与成就相关的彩蛋。盒友们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讨论、交流。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阅读,再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