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黑神話 悟空》玩後有感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爲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從西遊記問世之日起,齊天大聖孫悟空便是懲惡揚善敢於鬥爭的代言詞,教員也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寫下“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的豪邁詩句。相信從小看86版《西遊記》長大的每一個人都有着成爲大聖的願望。而這次遊戲科學圓了每一位中國玩家從小的夢想————扮演天命人並最終成爲大聖。

  (一下均爲通關後的感想,難免會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貪念起,萬惡生。心不正,身難正。行不端,心不寧。

  黑神話的第一回”火照黑雲“說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西遊記》第十一難,與金池長老想偷袈裟有關。

    原著裏金池爲了得到袈裟,放火卻害了自己。就像加載界面的詩寫的一樣:“損人利己一場空。”

廣智廣謀成甚用?損人利己一場空。

    火照黑雲中,黑熊精縱使是被天庭指使但也貪念不斷。以自己從南海學了些本事來到黑風山四處斂財。以四處修建寺廟爲由來讓自己心安理得。這也解釋了土地那句:“人心若是燒沒了,建再多寺廟又有什麼用呢?”

    而在通關之後,瞭解到天命人就是大聖的意後,似乎才明白這句話更深層的含義。(這裏先賣個關子,後文再說)

    從通關動畫中,金池第一次遇見黑熊精時非但沒有害怕,還被其拿出來的金銀財寶所吸引。出家人四大皆空,而金池卻執着於那一件件袈裟。

     動畫最後,黑熊精問觀音爲何金池偏偏放不下一件袈裟。觀音回答:“若不披上這袈裟,世人又怎知我塵緣已斷,金海淨幹。”的確,作爲出家人,袈裟的好壞華麗與否象徵着僧人得道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金池恰恰本末倒置,以爲穿上了華麗的便算得上得道高僧。這與第三章結尾的“倒果爲因”似乎不謀而合。

耳聽爲虛,眼見也不一定爲實。

    第二回風起黃昏說的則是黃風大聖和靈吉菩薩。很難想象曾經那個爲民除害的黃風大聖最後回變成那樣。靈吉菩薩也說,自從偷了大聖的根器後斬了他的首便四處做害。

我來助你!

    相信認真看了影神圖的盒友都知道斯哈里國的前世今生,也知道因爲國王禁止全國信佛後,靈吉造出了蝜蝂來懲罰他們。而又因黃風大聖打敗了蝜蝂,靈吉又將全國變成了老鼠模樣。菩薩,真的都是好的嗎?菩薩,就一定都是正確的嗎?菩薩,難道需要靠這些手段才能讓人們信佛嗎?黃風嶺的一塊石碑上給出了何爲信佛,如何信佛。

    我也看到網上有人在地圖外的地方有石壁上記錄了靈吉菩薩的行爲,而靈吉菩薩的手上也有紋身,據說紋的是自己的懺悔。或許靈吉知道自己的錯誤,可卻還是沒有向我們說出實情。可這事實真的都如我們猜測的一樣嗎?那也不一定。就像第一章最後老猴子說的: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是誰,我看不到。蟬與螳螂,倒遍地都是。“

倒果爲因,惑亂人心。

    如果問我最喜歡黑神話的哪一回,那必定是這第三回:夜生白露了。

    第三回我之所以特別喜歡不僅是因爲裏面的場景做的十分逼真,也不僅因爲黃眉的BOSS戰十分驚豔,更多的是具有許多禪意。

    黃眉回到小西天后連續四年召開香火會,亢金星君,小張太子等人想要去參加都得請示。由此可見黃眉這麼做定是有神佛同意,而這香火會卻是黃眉迷惑衆生,自立佛門的途徑,可神佛非但沒有組織甚至默許。小張太子爲了不受蠱惑自挖雙眼,魔音四將被黃眉蠱惑,更何況像曾經幫助過大聖的亢金星君等人黃眉自然不會放過,不僅被洗腦還受黃眉指示阻止天命人。這一切只有神佛默許才能如此。可黃眉究竟說了什麼能讓衆人死心塌地的跟隨他呢?

    影神圖中記載了一段黃眉與金蟬子的辯論:

    大意就是黃眉認爲世間人們都是充滿着醜惡的慾望,人們永遠不會滿足,人性本惡。而金蟬子則認爲既然要悟道則要斷絕一切慾望。

    這些話乍一聽黃眉似乎說的很有道理,人都是不會滿足。在結尾動畫裏,黃眉化爲一隻全身裝着金銀珠寶的老鱉被村民打撈上來,黃眉一開始露出財富,村民視他如神明,將其供奉起來。可隨着時間推移,一個村民控制不住慾望後,所有的人的貪念本性便暴露出來。這也是最後黃眉對着金蟬子說他贏了。

    可是黃眉真的贏了嗎?金蟬子對黃眉說:”倒果爲因,惑亂人心。“此話何意?實際上,從村民打撈黃眉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將黃眉供奉起來沒有任何歹念。可黃眉卻一直用財寶來誘惑衆人,直到衆人貪念控制不住時,黃眉便說他的看法是對的。

    其實黃眉在看到人們沒有起貪念時沒有停止誘惑反而繼續蠱惑衆人,直到結果與自己看法一樣以此來證明。主觀看法一旦形成,所有的行爲只爲證明。這就是用惑亂人心的做法來倒果爲因。

    黃眉處處都要與金蟬子比個高低,不然他也不會講四個弟子取名爲不空、不能、不淨、不白了。

    但不論輸贏,真的就無法證明因果人心嗎?

    月年年望相似,尋常最長久。

    若要論最感人的章節,那定數第四回曲度紫鴛了。

    貫穿其中的是豬八戒與紫蛛兒的感情,但八戒取經任務在身,之後修成正果,紫蛛兒自然不能與其相提並論。或許這也是《勿聽》與《戒網》中深情的對白,總是相愛,卻依然空把青絲等白頭。豬八戒不需要和孫悟空一樣,代表的就是每一個普通平凡的人。馮驥在央視採訪中也說:“豬八戒更有一種世俗化的慾望,更接地氣。”

    而就是在這動人的故事背景下,卻隱藏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在做完四妹的直線後解鎖的影神圖可以瞭解到,整個盤絲洞似乎都是西王母用來煉製仙丹的場所,百眼魔君就是看管者。從擊敗右手蟲可以直到,毗藍婆菩薩,那個在原著中幫助大聖降伏百眼魔君的菩薩,左右手皆被肢解。但並沒有說到其已經遇害,或許是躲藏在某處吧,但其兒子昴日星君則是被改造成妖,殺雞儆猴,難逃一死。連菩薩都遭此劫難,後面恐怕是天庭與靈山共同作惡吧。這也是爲什麼國師王菩薩一直不來救小張太子的原因(抑或是小張太子就是國師王菩薩自身難保)。而這些殞命之人皆是在西遊裏幫助過大聖的人。

    從這回開始,似乎可以窺見天庭一直靠凡人修煉仙丹自己享樂,長生不老。正如序章大聖所言:“長生不老,三界六道哪個不是毀在這四個字上?”

謗我 從未辯駁,欺我 寧願沉默,辱我 我可以躲。

    第五回日落紅塵的片尾曲《不由己》歌詞是由《寒山問拾得》改編,似乎也說出了牛魔王的一生。

    回顧牛魔王一生,從和大聖一起大鬧天宮,到紅孩兒被觀音收服,八戒殺死玉面狐狸,悟空勸其歸降未果,天庭派兵逮捕,再到得知紅孩兒並非親生,到最後看着紅孩兒在眼前自殺。似乎牛魔王一輩子都是悲劇,謗、欺、辱貫穿了一生。一個字:慘。

    沾染了大聖六根的妖王,皆被其蠱惑心智,似乎真的只有像紅孩兒自殺才能夠解脫,纔不會做天庭靈山的狗。

未竟

    

    未竟,是指沒有完成,未到達的意思。第六回回到花果山,除了收集齊大聖的披掛和如意金箍棒,就只剩下在石頭裏迎接天命人的結局。

    遊戲的兩個結局我都很喜歡,雖然很多人吐槽壞結局又帶上金箍重入輪迴。可是事實有時候確實就是這麼殘酷,從《西遊記》中能看到曾經放蕩不羈的孫悟空到最後磨平了棱角對唐僧百依百順的鬥戰勝佛。其實都在暗示,縱使有着上天入地大鬧天宮的本領,可最後還是要向靈山低頭,就像老猴子說的一樣,繼承孫悟空的名號,重走西遊再入輪迴。縱使我們難以接受,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結局最貼合實際。就像孫悟空怎麼也翻不出如來的手掌心。

    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不甘的心,覺得歷經千辛萬苦到頭來卻是這般窩囊。其實仔細一想,大聖其實知道天庭靈山乾的勾當,大聖不允許看到任何好人受到欺負,而自己現如今又沒有辦法反抗,便和二郎顯聖真君商量好將自己化爲六根,待天命人取回六根之日,便是重新大鬧天宮之時。

時時刻刻爲人們着想

     其實大聖的第六根就是意,也就是天命人。金箍困住的不只是大聖的肉體,更是大聖的心(即意),唯有將六根打散,意才能真正解脫,重新不受天庭靈山的束縛。之所以老猴子說天命人既是也不是意,是因爲意包含的記憶還藏於二郎神的第三隻眼,而只有獲得大聖之前的記憶,才能夠知道大聖的願望,才能夠不入輪迴,懲惡揚善。可想而知,二郎神一個人在畫卷中的梅山受了怎樣的折磨。或許只有真正懂得大聖用意纔會如此支持吧。

你這猴子真令我歡喜!

    夕陽之下,天命人與大聖殘軀戰鬥,在擊敗大聖殘軀後,本是六根全無的空殼卻發出了釋懷的笑聲,或許大聖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希望天命人能夠完成他最後的願望。

    最後的動畫開頭,靈山的地下是一個魔窟,門前的香爐也倒映着不一樣的火焰,似乎在暗示這神佛都已魔化,後續的故事如何,就看遊科的DLC了。

    或許這一次,大聖不再是孤軍奮戰,在動畫結尾的瀑布後,會有着助力大聖的衆多神佛,二郎神、毗藍婆菩薩、牛魔王甚至是西遊取經的師徒兄弟。

    或許這一次,大聖不在被壓在五指山下,而是: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