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元起,很适合入门的高性价比铝坨坨—LEOBOG Hi86!

前言:随着LEOBOG其产品Hi75广受好评后,其在铝坨坨键盘领域趁热打铁,拓宽迭代产品线,推出了一系列Hi86产品。而在最近,本人拿到了新品Hi86,其299-339的价格让价位段本就较高的铝坨坨键盘变得十分具有性价比。那就让我们看看,作为铝坨坨的它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开箱

Hi86外包装走清新风,个人也蛮喜欢这样的包装的,比较亮眼。倒是由于是铝坨坨的缘故,箱子整体比同规格的键盘重得多,预估键盘加配件与盒子,一起得两公斤以上了。

包装内含:

  • 键盘本体(带防尘盖)

  • 说明书

  • 配件盒(备用轴体X2,拔轴拔键器,磁环数据线)

  • 快速介绍卡

这款键盘的配件相对用心。小配件都由配件盒包装,并且其在包装盒通过对减震海绵挖孔提供专门的放置空位。并且包装内附快速启用卡片,不用翻找说明书也能快速进行配对。

作为铝坨坨键盘,本体重量就来到了1.8kg左右,分量十足啊。个人直观体验就是吸附性很强,键盘胶垫+大自重让其在桌面的稳固性很不错。但是外出携带就得好好掂量其体重了,键盘体积不大,75%配列特化,但压铸CNC壳体可是一点也不轻。

说到配列,相较于常规75%(87)配列键盘的大幅“优化”功能键,Hi86尽量保全了编辑键。这十分利好对编辑键有需求,但又不希望键盘太大的用户。当然,这个配列也不指望有小键盘了,有舍有得嘛,倒是在小配列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功能键的配置思路,很不错。

Hi86的状态指示灯不在右侧常规位置,而是被转移到了键盘左上角,这使得键盘紧凑度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调整在不少小配列键盘上出现。

作为个人上手的第一款铝坨坨键盘,外观上肉眼上看与普通塑料材质并没有明显区别,主要观感在于其漆水较为厚实,并且边缘过渡很圆润。而上手后,首先是重量区别巨大外,其次就是手感:金属质感,表面温度偏低,摸起来凉凉的,并且质感更为细腻。

键盘背侧2.4Ghz收纳,USB-C,以及模式切换键都集成在一起。2.4Ghz的收纳为磁吸收纳,只要不是故意去拔,一般较为稳固。考虑到铝坨坨键盘一般也并无便携属性,设计上倒也没什么毛病。切换键拨动阻尼一般,建议后续产品可以做紧一些。

Hi86除了重量和手感展现其铝坨坨特性外,取出接收器后的收纳口显而易见的金属切面也十分特别,的确是不一样呢!

背面则十分简约,四颗橡胶脚贴(不支持键盘高低调节),外加镜面装饰板和商品标签。标签上标注了该键盘重量约为1832g,与实际称量差不多。

轴体与键帽

Hi86轴体有两种,一种为自家高配版灵动轴V3,搭配8000mAh大电池。另外一种为星矢轴,算低配,只有黑色可选,并且电池为常规的4000mAh。灵动轴V3,初始压力为28g,触底压力45g,触发行程1.3mm,触底行程3.mm,触发较为灵敏,顺滑度还行。触发声音方面,听感舒适,没什么杂音。定位板做工很不错,没有毛边毛刺做工瑕疵。

键帽还是老朋友,全系标配的双色注塑PBT键帽,整体做工还行,就是部分键帽水口有一点点残胶,期待后续优化。

配置

键盘配置区分就在于外壳颜色,轴体和电池。这么看来,339的高配版更值得推荐:更多的颜色选择、更大的电池,轴体方面则因人而异。并且还有一点是Hi86两个版本都预留了ESC、Print旋钮孔位,可以自行购买配件更换,这下是否需要旋钮或按键,决定权就交到用户手中。

Hi86结构方面依旧是目前主流的Gasket结构,五层填充,声音表现方面不用担心,按键一致性也不错。倒是这个CNC铝合金外壳的确蛮舒服,比同价位的塑料壳体键盘一体性和质感要强很多。

驱动方面可用,虽然没啥太多动效,但好在功能全乎。键盘自定义、自定义宏功能、自定义组合键、去抖等功能都有,还有,大家是否绝对这个软件的排布是否很熟悉?

其它方面例如RGB可调灯效、下位灯、全键热插拔、卫星轴、PC定位板、单键开槽什么的都毫不缩水,好评。

总结

作为一款铝坨坨键盘,其299—339的价格十分能打,并且采用的较为特别的田字75%配列。在保持高性价比,打破铝坨坨高价位刻板印象的同时,其在喷漆做工等细节方面也颇为考究,并且外围配置不缩水,按键槽位预留旋钮孔位。个人认为十分适合没有尝试过铝坨坨的用户尝鲜入门,倒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Hi86配列较为特别,更换键帽可能需要选购大配列套装或者指定按键才行。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