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元起,很適合入門的高性價比鋁坨坨—LEOBOG Hi86!

前言:隨着LEOBOG其產品Hi75廣受好評後,其在鋁坨坨鍵盤領域趁熱打鐵,拓寬迭代產品線,推出了一系列Hi86產品。而在最近,本人拿到了新品Hi86,其299-339的價格讓價位段本就較高的鋁坨坨鍵盤變得十分具有性價比。那就讓我們看看,作爲鋁坨坨的它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開箱

Hi86外包裝走清新風,個人也蠻喜歡這樣的包裝的,比較亮眼。倒是由於是鋁坨坨的緣故,箱子整體比同規格的鍵盤重得多,預估鍵盤加配件與盒子,一起得兩公斤以上了。

包裝內含:

  • 鍵盤本體(帶防塵蓋)

  • 說明書

  • 配件盒(備用軸體X2,拔軸拔鍵器,磁環數據線)

  • 快速介紹卡

這款鍵盤的配件相對用心。小配件都由配件盒包裝,並且其在包裝盒通過對減震海綿挖孔提供專門的放置空位。並且包裝內附快速啓用卡片,不用翻找說明書也能快速進行配對。

作爲鋁坨坨鍵盤,本體重量就來到了1.8kg左右,分量十足啊。個人直觀體驗就是吸附性很強,鍵盤膠墊+大自重讓其在桌面的穩固性很不錯。但是外出攜帶就得好好掂量其體重了,鍵盤體積不大,75%配列特化,但壓鑄CNC殼體可是一點也不輕。

說到配列,相較於常規75%(87)配列鍵盤的大幅“優化”功能鍵,Hi86儘量保全了編輯鍵。這十分利好對編輯鍵有需求,但又不希望鍵盤太大的用戶。當然,這個配列也不指望有小鍵盤了,有舍有得嘛,倒是在小配列的基礎上儘量保留功能鍵的配置思路,很不錯。

Hi86的狀態指示燈不在右側常規位置,而是被轉移到了鍵盤左上角,這使得鍵盤緊湊度進一步提高,這樣的調整在不少小配列鍵盤上出現。

作爲個人上手的第一款鋁坨坨鍵盤,外觀上肉眼上看與普通塑料材質並沒有明顯區別,主要觀感在於其漆水較爲厚實,並且邊緣過渡很圓潤。而上手後,首先是重量區別巨大外,其次就是手感:金屬質感,表面溫度偏低,摸起來涼涼的,並且質感更爲細膩。

鍵盤背側2.4Ghz收納,USB-C,以及模式切換鍵都集成在一起。2.4Ghz的收納爲磁吸收納,只要不是故意去拔,一般較爲穩固。考慮到鋁坨坨鍵盤一般也並無便攜屬性,設計上倒也沒什麼毛病。切換鍵撥動阻尼一般,建議後續產品可以做緊一些。

Hi86除了重量和手感展現其鋁坨坨特性外,取出接收器後的收納口顯而易見的金屬切面也十分特別,的確是不一樣呢!

背面則十分簡約,四顆橡膠腳貼(不支持鍵盤高低調節),外加鏡面裝飾板和商品標籤。標籤上標註了該鍵盤重量約爲1832g,與實際稱量差不多。

軸體與鍵帽

Hi86軸體有兩種,一種爲自家高配版靈動軸V3,搭配8000mAh大電池。另外一種爲星矢軸,算低配,只有黑色可選,並且電池爲常規的4000mAh。靈動軸V3,初始壓力爲28g,觸底壓力45g,觸發行程1.3mm,觸底行程3.mm,觸發較爲靈敏,順滑度還行。觸發聲音方面,聽感舒適,沒什麼雜音。定位板做工很不錯,沒有毛邊毛刺做工瑕疵。

鍵帽還是老朋友,全系標配的雙色注塑PBT鍵帽,整體做工還行,就是部分鍵帽水口有一點點殘膠,期待後續優化。

配置

鍵盤配置區分就在於外殼顏色,軸體和電池。這麼看來,339的高配版更值得推薦:更多的顏色選擇、更大的電池,軸體方面則因人而異。並且還有一點是Hi86兩個版本都預留了ESC、Print旋鈕孔位,可以自行購買配件更換,這下是否需要旋鈕或按鍵,決定權就交到用戶手中。

Hi86結構方面依舊是目前主流的Gasket結構,五層填充,聲音表現方面不用擔心,按鍵一致性也不錯。倒是這個CNC鋁合金外殼的確蠻舒服,比同價位的塑料殼體鍵盤一體性和質感要強很多。

驅動方面可用,雖然沒啥太多動效,但好在功能全乎。鍵盤自定義、自定義宏功能、自定義組合鍵、去抖等功能都有,還有,大家是否絕對這個軟件的排布是否很熟悉?

其它方面例如RGB可調燈效、下位燈、全鍵熱插拔、衛星軸、PC定位板、單鍵開槽什麼的都毫不縮水,好評。

總結

作爲一款鋁坨坨鍵盤,其299—339的價格十分能打,並且採用的較爲特別的田字75%配列。在保持高性價比,打破鋁坨坨高價位刻板印象的同時,其在噴漆做工等細節方面也頗爲考究,並且外圍配置不縮水,按鍵槽位預留旋鈕孔位。個人認爲十分適合沒有嘗試過鋁坨坨的用戶嚐鮮入門,倒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Hi86配列較爲特別,更換鍵帽可能需要選購大配列套裝或者指定按鍵纔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