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的两个新动作,还能续写神话吗?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发布于2023年10月18日,一转眼也快一年了,其影响就像剧情一样科幻。

不仅快速引爆了互动影游市场,也给微短剧市场注入了信心。

时至今日,在海量类似游戏出现后,我想应该可以更客观地评论下这部作品了。

刚好,《完蛋》最近有两个新动作,就从这里聊聊吧。

(图片很多,注意流量!!)

一、两个消息

1.新DLC《前传》发布了新PV,公布了6位女主,再次宣告将于第四季度正式上线。

2.《完蛋2》游戏没出,但微短剧好像要出了。

先说下第一个消息吧。

一共有3个PV。6月曝出了一条,只公布了3名女主——元柒、季颜语、韦知遥

身份应该是大学学妹、高中同学、豆腐西施......

除了元柒有动态画面,其他两位都是图片。主推哪位很明显了。从图片可以看出,好嘛,又一个翘嘴

9月又公布了两个PV,一口气放出了6名女主,主要想聊下Casting PV,有对女主的定位。虽然出现AI图有点尴尬......

颜值都挺不错,但区分度没有正传那么高,而且有几位感觉这是要擦?

除了之前公布的三位,另外三位分别是空姐高宛秋、”老板“白白,还有个萧晴晴(猫系娇女?)不知道干嘛的,要是真整个都市猫女(锄强扶弱那种)我是真的服气(想多了)。

前后PV对比,可以看出两个不同:

1.豆腐西施被插队了。这也很能理解,从AI图就看的出来,其他人都是性格定位,就这个是职业定位,感觉是人设工具人嘛。

2.季颜语排到第一个了。从AI定位”亦幻亦真“来看,她可能是贯穿首尾的角色,如果这次要出一个类似Destiny的结局,或许就是和季颜语有关。

除了AI,当然也有露脸,六位女主真人长这样。

显而易见,官方主推以及最吸睛的还是元柒。事实上,从7月开始,B站就有老铁搬运她的直播。至今已有22次直播了。

演员已经确认是某音的羽翎Tina了,全名大概是陈羽翎,2005年的,入行应该比较早,12岁参演过网剧《拜见宫主大人》。这部剧评分不错,而且虽是网剧,但导演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莲花楼》的导演。

再来说说第二个消息。

《完蛋2》的消息,上次还是愚人节发的。拿不准有没有,毕竟,做DLC比做新游风险可控的多。

但微短剧好像要出了。广东省微短剧扶持项目名单里赫然在列。足足100集,显然是微短剧常规配置。

此外,在3月、4月也分别有备案信息,分别是《前传》以及番外《跨年之约》。

这里的制作方小有兴致公司,正是《完蛋》游戏制作方小有内容公司老板的另一家公司,主营影视制作。

关于《完蛋2》的情况,我比较关注的是:

1.最初传出游戏第二部是《完蛋2!我被帅哥包围了!》,后来又被辟谣了,从备案剧名看还是专注男性向赛道了。讲真,如果做女性向,感觉也是拼不过国乙。

2.官方去年12月发文表示是古装背景,不知道还是不是?

3.短剧都备案了,是不是《完蛋2》游戏也在紧张筹备?还是短剧先行,试试水,或者作为宣传片,给游戏造势?

一切还有待后续消息验证。

二、《完蛋》是个什么水平?

在《完蛋》之前,互动影游算是一个好赛道吗?

我觉得不算。虽然《隐形守护者》非常成功,但好剧本+好演员,成本又高达1000万,很难复制。

《完蛋》算是吃了个螃蟹,并且故事是原创的,一些游戏设计也可圈可点,我觉得已经值得肯定,其争议的地方更多在于游戏质量和获得声量的不平衡,或者说让人不适应。凭什么呢?

1.定位精准

科幻爱情的定位不可谓不精准,合理怀疑是汲取了某些番剧或者相关网络小说的灵感。但在这个定位之下,又不是纯纯幻想,确实还是有些真情实感的东西。制作组也提到是参考团队真实案例创作的。

2.选角优秀

当然,科幻故事下的真情实感体验,离不开几位演员较为专业的演技。尤其玩过后续同类游戏后,不得不说,演员之间是有区别的,角色人设跟演员贴不贴,能不能让玩家代入,也不仅是颜值,跟演技也是强相关,这点《完蛋》真的无可指摘。

3.剧情恰当好处

尽管恋爱类影游,很多剧情都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人戏称某站玩此类的UP是赤石UP。但不得不说,放眼整个互动影游,还是有很多优秀范本的。游戏形式不背这个锅。

那么,在这个类别里,《完蛋》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我觉得,在整个互动影游中,尤其加上国外的经典游戏,《完蛋》的剧情肯定不算什么,尤其现在类别和元素都越来越丰富。比如最近还出现了规则怪谈的影游。

但在主打恋爱的游戏中,《完蛋》还是很能打的。

尽管本质是科幻恋爱游戏,有优秀选角的加成,但我觉得剧本及游戏设计还是挺不错的。

记得触乐对《完蛋》编剧杨晟有一段采访,主要讲游戏中的精心设计。其中提到剧情设计的一些逻辑,比如”爱而不得的渴望“、”原生家庭带来的感情缺失“、”爱情中的英雄主义情结“。

看似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但回想下游戏,你会发现人设和剧情确实与这个逻辑是对应的,最难得的是,一切都恰当好处。简单说,就是完成度很高,是确实经过打磨的产品

而且如果跨界看看如今一些微短剧,会发现大部分都是这个逻辑,逆袭也好打脸也好,动机大多跟”爱而不得“、”原生家庭“深度相关,爱情戏码里拿捏反转的套路也离不开关键时刻的”英雄救美“/”美救英雄“。

三、《完蛋》之前

《完蛋》发售那一天,制作组发了一篇《写在“大型科幻爱情片”发售之前》如此写道:

”很多年前,看完《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小说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我们身边总是充盈着各种诱惑,但是真正爱着我们的人,我们似乎永远都没那么在乎。

......

我们都有过与某人接近梦幻甜美的相识开局,而在逐步深入的了解后,生活的琐碎与现实的荒诞都将我们推到一个选无可选的宿命之中。

......

在产品中,我们没有物哀,我们也没有刻意魔幻;我们没有莎式悲剧,我们也没有刻意玩尬;我们没有“创意工坊”,我们也没有“解锁可冲”。我们有的只是在平淡之余,给所有玩了的朋友在将近十个小时的故事里,如喝了杯奶茶,如看了场电影,快乐下,放松下,吐槽下,小憩下,仅此而已。“

我想,当时主创们还不知道之后会掀起怎样的旋风,更想不到游戏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登录手机平台和主机平台。

回看这份初心,可以看出一些难得的情怀和分寸。

感觉现今游戏主要有三类。一种是兼具玩法、剧情、技术的3A大作,一种是创意玩法为主的独立游戏,一种就是注重剧情的文字冒险游戏了。

影游作为文字冒险的一个变种,游戏性的确稀缺,我觉得很难再续神话,除非能扩大游戏群体,就像任天堂当年推出脑锻炼一样。目前,DLC受限整体框架,势必有所局限,看看第二部的表现能否引领新的风向吧。

无论如何,作为重剧情的玩家,我对互动影游的未来充满期待。

【注:文中图片,来自完蛋B站官方号及豆瓣影人页。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