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官網圖
要在絕對的品質、技術和圖像標準上,用世界級的水準講一箇中國故事。
“猿神,啓動!”
8月20日上午10點,由深圳市遊科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遊戲科學)開發的西遊題材單機動作角色扮演遊戲《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大量玩家用玩梗的形式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激動的心情。他們等不及要在遊戲中化身“天命人”,踏上“取經”路了。這是中國遊戲的狂歡時刻。
據遊戲科學發佈的消息,截至8月23日21點,《黑神話:悟空》全平臺銷量已超過1000萬套,全平臺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300萬人。一時間,彷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這隻“黑猴子”身上,一款遊戲的發售爲何能掀起如此大的波瀾?
首個國產3A遊戲
幾乎所有關於《黑神話:悟空》的消息,都打上了一個標籤,“首個國產3A遊戲”。
業內普遍將開發3A遊戲視爲一場豪賭。人們通常用耗費大量的開發時間(A lot of time)、大量的資源(A lot of resources)和大量的金錢(A lot of money)來定義3A遊戲。這類遊戲往往擁有宏大的世界觀、精美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代表了頂級的遊戲工業化水平。
4年前,遊戲科學放出了《黑神話:悟空》的第一支預告片,長達13分鐘的實機演示視頻中,視覺設計震撼,打鬥動作流暢,種種細節都在宣告,首個國產3A遊戲真的要來了。
《黑神話:悟空》的劇情改編自《西遊記》。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位“天命人”,也就是花果山上的一隻猴子。他爲了探尋昔日傳說的真相踏上旅途,在旅途中與各類妖怪交戰。在共6回的劇情中,玩家需要戰勝一系列妖怪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段預告片讓衆多玩家心潮澎湃,在B站的播放量一天內就突破了千萬次,反響之強烈連遊戲科學團隊都沒想到。當然,質疑也隨之而來。這些年來,國產單機遊戲(不需要聯網,可以單獨在個人電腦上進行的遊戲)“賣家秀”與“買家秀”的巨大差異已消耗了玩家們太多期待。
2020年,前索尼互動娛樂CEO肖恩·林登公開表示,目前的3A遊戲製作成本達到了8000萬至1.5億美元,製作週期約5年。開發成本的不斷上升使得投入產出比不容樂觀,林登甚至稱,3A遊戲買斷制的商業模式已不可持續了。
對《黑神話:悟空》來說,高額的成本投入和不確定的營收同樣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按遊戲科學創始人馮驥的說法,《黑神話:悟空》每小時的開發成本是1500萬到2000萬元,整體開發成本至少在3億到4億元。財經作家吳曉波估算,《黑神話:悟空》至少要賣300萬份才能回本。目前《黑神話:悟空》的表現遠超預期,數據分析公司VG Insights預估,《黑神話:悟空》的總收入已超過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
遊戲科學創始人馮驥
然而,和熱門手遊比,這樣的吸金能力還不夠。據移動應用市場研究機構Appmagic公佈的2023年全球手遊收入榜,《王者榮耀》去年的全球總收入約爲14.8億美元,《原神》約有9.44億美元。正因如此,長久以來國內遊戲廠商都將開發重點放在手遊和網遊上,玩家想體驗3A大作,只能找國外產品。
《黑神話:悟空》的橫空出世打破了這一格局。於國內遊戲廠商而言,《黑神話:悟空》創造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商業奇蹟”;於玩家而言,終於迎來了心心念唸的國產3A遊戲。就像一個熱門評論所說,“我曾在美國西部當過荒野鏢客,在北歐當過戰神,在埃及當過刺客。現在,我終於可以回到家鄉,當一回齊天大聖”。
“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黑神話:悟空》的首支預告片中,畫面最終定格在8個字,“白骨之後,重走西遊”。在很多人看來,這8個字暗含了《黑神話:悟空》的前世今生。
2008年,靠着遊戲代理賺得盆滿鉢滿的騰訊決定大力開發自研遊戲,《鬥戰神》項目是當時被寄予厚望的一款遊戲。馮驥是該項目的製作人,日後成爲遊戲科學聯合創始人的楊奇則擔任主美(首席藝術家)。
《鬥戰神》在上線初期影響力頗大,可惜在後續運營過程中遭遇困境。團隊在對遊戲品質的打磨和更新速度上遇到矛盾,遊戲後期質量明顯下滑,這導致遊戲用戶量斷崖式跌落。最終,馮驥、楊奇和《鬥戰神》項目的部分成員離開騰訊,創立了遊戲科學。公司名的寓意是:“遊戲是一門99%的勤奮+1%的靈感的嚴謹學科。”
馮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成爲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他爲遊戲科學選擇的道路也印證了這點。
成立後的3年間,遊戲科學先後製作了《百將行》和《戰爭藝術:赤潮》兩款手遊,後者受到蘋果的青睞,蘋果應用商店在超過154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線推薦。手遊的成功讓遊戲科學積累了資金,一直懷着高品質單機遊戲夢的團隊終於下定了決心。
2018年的一個深夜,馮驥和遊戲科學的合夥人一起確定了開發一款單機動作遊戲的計劃,項目代號“B1”,即“Black Myth One”的縮寫,意指“黑神話系列的第一款作品”。
楊奇去公司前還發了一條微博:“新的一年開始作大死,入行10年彷彿就是等待這一天。半夜出門開會,整個小區的樹林都在輕聲呼喚我的名字。”
完成《黑神話:悟空》這樣規模龐大的遊戲的開發,如同取經之路般漫長而艱難,馮驥和團隊成員只能一關又一關地闖下去。
《黑神話:悟空》官網圖
此前遊戲科學的產品都基於Cocos和Unity引擎開發,這種引擎上手簡單,開發門檻比較低,但要想保證《黑神話:悟空》擁有足夠的畫面競爭力,遊戲科學只能選擇虛幻引擎(一款由Epic Games公司開發的先進遊戲引擎),整個團隊不得不從頭學起。
工作量和新技術都帶來巨大的挑戰,遊戲科學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於是便有了2020年那條引爆全網的預告片。
馮驥稱,那條視頻的主要目的就是招人。視頻發佈後幾天內,遊戲科學的招聘郵箱就收到了超萬份簡歷。蜂擁而至的還有大批尋求投資合作的訪客,其中就包括馮驥的前東家騰訊。騰訊沒有公開過對該項目的投資金額,但收到騰訊的投資後,遊戲科學的總資產從2020年12月底的4041.37萬元激增到2021年6月底的2.98億元。
湊齊“天時地利人和”的遊戲科學終於得以順利走完“取經路”,《黑神話:悟空》一上線,外界的資金和關注如潮水般湧來。不過,馮驥表現得十分冷靜。
“千萬不要以爲我們做單機遊戲、買斷制遊戲、客戶端遊戲是爲了情懷,是爲了理想殉道,我們只是想做一個更有感覺,作爲用戶能更容易評價好不好,同時還能獲得商業成功的產品而已。”
“取經之旅”纔剛剛開始
《黑神話:悟空》正式發售以來,相關話題一直佔據着熱搜榜,幾乎所有蹭上熱度的企業都分到了一杯羹。
《黑神話:悟空》與瑞幸的聯名產品“黑神話騰雲美式”一經上線就銷售一空,系統都差點崩潰。海信、聯想、滴滴青桔、天貓等品牌也紛紛推出聯名產品。
有媒體報道,《黑神話:悟空》在Steam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熱銷榜都高居第一位。全球52家媒體爲《黑神話:悟空》打出了82分的均分評價,權威遊戲媒體IGN中國更是給出了滿分,這意味着《黑神話:悟空》成功跨入全球優秀3A遊戲的行列。
馮驥曾表示,“要在絕對的品質、技術和圖像標準上,用世界級的水準講一箇中國故事”。現在看來,《黑神話:悟空》開了個好頭。
不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遊戲市場,手遊和網遊都是國產遊戲的絕對主力,單機遊戲還有大片空白。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出版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24年1至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移動遊戲市場實銷收入爲1075.17億元,而同期主機遊戲(主機是單機遊戲的主要載體之一)市場實銷收入僅爲7.97億元。海外遊戲市場同樣如此。
《黑神話:悟空》有望成爲國產單機遊戲走向崛起的轉折點。
馮驥透露,未來還會有更多《黑神話》系列產品,它們將構建起一個東方魔幻風格的世界體系。從天眼查網站可以看到,遊戲科學已註冊了“黑神話·山海”“黑神話·大荒”“黑神話·搜神”“黑神話·鍾馗”等多個關聯商標。
“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遊戲科學如是,其他國內遊戲廠商亦如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