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你是否需要一个多口充电设备之多口充电器篇

前言:随着大家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充电需求也也日益增大。以往常规充电器一头一充渐渐满足不了需求,这里就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多口充电设备的类型和定位,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需求,尽量避免盲目购物,影响体验。这个系列会涉及充电器、插排、桌面充电站,觉得有需要的盒友可以关注点赞一波!

部分参与充电器设计生产的品牌

背景:多口充电器是目前流行度最高的产品,第三方厂家在这一领域也极为上心!无论是小米、酷态科、奥海、绿联、安克等,甚至还是联想、公牛等其它大厂也参与进来。多口充电器之间区别巨大,有些东西得提前悉知。

1、充电器和适配器

联想小新三口氮化镓适配器

充电器和适配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稳定输出额定功率,定位偏向于“供电”而非“充电”,和大砖头适配器类似,只是采用氮化镓开关管和提高设计密度,来减小体积。一般来说,在常规测试里,起码能够以最高输出功率稳定输出1小时以上时间不掉功率,才能勉强作为适配器使用。

yeslink35W充电器

而多数充电器(部分也会标注“适配器”,尤其是小功率,或者老款头子,由于体积较为理想,也能够长时间满载),就不能长时间输出了,它们只能保证在高功率段输出几分钟,甚至十几秒钟就会降功率,大部分手机充电器的调度就是如此。

华为Mate30充电曲线

以华为mate30原装充电器充电曲线为例,峰值功耗仅持续了5分钟,随后逐级降功率,甚至中途还会出现过温断连的情况,最后进入涓流模式,最终充满。

酷态科自带线55W充电曲线

又以充电器的曲线做对比,会发现高功率充电维持时间会更久。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在于手机充电对发热更为敏感,电池小且密度高,散热也一般,自然不能长时间维持高功率输出。

10000mAh充电宝与5000mAh手机电池对比

那为什么手机充电器动辄百瓦级别的输出宣传又有什么用呢?的确,手机大功率快充大多少情况实用性低,毕竟限制颇多,更多的是为了低电量快速回血,探索新技术。整体充电时间并不会出现质的飞跃(除了概念产品),例如酷态科15号自充开始能做到100W,但最终充电时间和能稳定65W自充的15SE相差无几,倒是前段时间的回血速度要快上很多。

2、多口充电器断连问题

多口充电器,尤其是高价高性能产品,由于自身多路设计,能够支持在接入新设备时其它设备不断连,原理就不细究。

小米140W三口氮化镓支持多口不断连

这样有何应用场景?让我多掏100元钱?多数多口充电器,甚至高功率氮化镓产品在新设备握手时,会断开其它设备供电,然后重新握手分配功率。而有的则可以通过PD软重置,电压回到5V,再重新握手,保证不断连。这就意味着你通过外接供电的小功率设备例如台灯、便携屏、音响不会突然哑火,手机平板也不会叮叮咚咚响。甚至有些适配器能够做到保障C1口在多口接入时,仍有65W的供电能力,且不断连。

3、哪些多口充电器不能买?

这里不推荐具体产品,大牌即可,价位量力而行。倒是不推荐的产品要说一说。

就是这种接口全为USB-A口的充电器不推荐,看起来一排几个,甚至10几个十分唬人。这类充电器一般价格相对较低,功率也低,并且其默认面向小功率设备,例如USB台灯、音响等等,大多协议少,输出功率低,用料也一般,可以看成一大堆山寨5V1A充电器集合体,boom概率暴增,不推荐,不推荐,包括品牌货。

4、应用场景

多口充电器(适配器)应用场景如何?

  • 多设备用户,并且桌面空间比较有限的用户。一个充电头在插排上,就能给2—4个设备供电,出现在桌面的也就只有线。

  • 多设备,且有外出需求的用户。出门,笔记本、手机、平板,一个头子+几根线就能解决充电需求。什么?你是游戏本还要打游戏?看看远方的C170吧(联想拯救者用户),或者干脆带上板砖!

  • 有多设备持续供电需求的用户。迷你主机、便携屏、外加键盘鼠标,配上不断连适配器,我就是图书馆、高铁、咖啡厅最亮的崽!

  • 充电头爱好者,没错正是在下!这类人的充电头与数据线连接起来,可以绕宿舍一圈。他们不在乎有没有用,而在乎有没有。

结语

就讲这么多,有啥问题评论区具体讨论,如果这期反响不错,就更新例如插排(带充电模块)和桌面充电器等充电设备介绍和定位分析,大家点点关注,给个赞和电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