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宇宙機器人以MC94分的成績成爲今年MC均分最高的新遊戲,以及距離截止日期爲期不足三個月的遊戲陣容的完全明朗,今年的年度提名基本上可以蓋棺定論了。
需要注意的是,TGA作爲一個媒體獎,媒體的話語權遠高於玩家羣體。因此對於TGA來說,MC均分無論是提名還是獲獎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因此本篇文章是通過深入研究歷年提名對象,主要參考MC均分,並綜合考慮遊戲話題度和影響力得出的。
以下是我個人的提名名單:
1.黑神話:悟空
入選理由: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儘管西方媒體對黑神話的評價有失偏頗,但不可否認的是,《黑神話:悟空》無疑是今年最具熱度的3a且沒有之一,這種現象級的影響力就註定了今年的年度提名必然會有它的一席之地。
更深層次地來說,TGA作爲遊戲業界年終盤點大會,熱度和流量是其優先考慮的對象。隨着中國主機遊戲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如果《黑神話:悟空》能夠獲得年度提名,TGA以及相關tag必定會在中文互聯網上大規模進行傳播,從而在國內形成破圈效應,帶動巨大的流量,也會讓TGA的觀看人次再創新高(需要注意的是,作爲主要面向主機遊戲的盛會,TGA此前在國內主要以PC和主機玩家的關注居多,實際並沒有形成破圈效應)。
2.宇宙機器人
入選理由:
每屆TGA都會有至少一款索尼的第一方或第二方入選年度提名名單,過去的10年從沒有例外(需要注意的是,19年《死亡擱淺》主機版爲8索尼互娛發行,使用的引擎爲decima即地平線系列的引擎,所以算第二方)。
其次,作爲師臣馬里奧系列的作品之一,雖然在體量和關卡設計方面相比《奧德賽》有不足之處,但也基本上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水準。並且該遊戲是迄今爲止製作規格最高的平臺跳躍遊戲,配合各種IP連動的情懷轟炸,以及適度輕量化的遊戲體驗和對PS5手柄特性的極致利用,本作無疑在遊戲素質方面有着過硬的實力。
同時,《宇宙機器人》是今年新發行遊戲的MC評分第一名,這也讓這款遊戲毫無懸念獲得提名資格。
3.最終幻想7:重生
入選理由:前作《最終幻想7重製版》入圍了2020年TGA年度遊戲提名,而《重生》相較於前作幾乎有着全方位的進步,包括但不限於:
戰鬥系統迎來進化,策略性方面有了更多選擇,同時極大幅度提升了角色性能,無論是策略部分還是動作部分都比前作高了一個維度,JRPG頂級戰鬥系統且獨此一家;
遊戲架構從線性轉變爲開放世界,探索性和自由度極大幅度提升,同時遊戲的體量來到了《重製版》的3倍左右,近10年來最有誠意的JRPG作品;
支線任務質量全面升級,每個支線都是在ff7世界觀下的一幕幕單元劇,既有對世界觀的補充和主線劇情的補完,也有高品質的獎勵並會影響關鍵劇情的演出內容,同時絕大部分支線都有高質量的過場動畫與全新玩法,最不濟的也有一個獨特BOSS戰,部分支線有單獨的關卡設計。這些支線堪稱JRPG這個品類下最頂級的支線質量。
同時,《最終幻想7:重生》是今年MC評分第二高的新發行遊戲,也是最終幻想這個系列暌違18年的90分以上的作品。
4.塞爾達傳說:智慧的再現
入選理由:同索尼一樣,每年的TGA年度遊戲提名至少有一款任天堂第一方遊戲入圍。
其次,本作是塞爾達系列暌違多年的全新2d作品,而且首次採用了“塞爾達”作爲遊戲主角,在內容量上超越《織夢島》很多,同時衆多獨特能力的引入(甚至包括《王國之淚》中的究極手)也必然讓這部作品的趣味性再上一個臺階。畢竟,在遊戲性方面你永遠可以相信任天堂。
5.動物井
入選理由:
首先,以往的遊戲小年在優秀大作數量不夠的情況下,作爲對獨立遊戲的鼓勵,會選擇本年度最佳獨立遊戲入選年度提名名單。今年優秀的獨立遊戲很多,勢必會有獨立遊戲的名額,並且《動物井》無疑是其中最出色的一款。
在玩法方面,本作堪稱是對銀河戰士like的一次全面革新(注意,銀河戰士和銀河惡魔城嚴格來說並不屬於一個類型,後者會有較爲明顯的RPG元素)。浩如煙海的隱藏內容、詭譎迷離的遊戲氛圍,以及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優秀的關卡設計,都讓本作毫無爭議地值得一個年度提名。
同時,本作還是24年新發型遊戲中MC均分第三的遊戲,僅次於《宇宙機器人》和《最終幻想7:重生》。
6.暗喻幻想
入選理由:P系列一直非常受西方媒體的青睞,P3、P4、P5這三款遊戲均獲得了MC90以上的高分,同時P5也入選了17年的年度最佳提名。
作爲鐵三角的新遊戲,新潮的美術及UI設計,動感的音樂自不必說,最重要的是獨此一家的養成玩法。自P3以來,遊戲大膽融合了GALGAME元素,利用玩家與衆多角色的羈絆系統,讓遊戲的戰鬥、養成、劇情三者形成了緊密的融合。這樣獨特的遊戲體驗是ATLUS以及鐵三角的招牌技能。同時,本作的內容量以及迷宮設計也值得期待。儘管遊戲在技術力方面有所欠缺,但這款遊戲無疑是年度最佳提名的有力競爭者。
一些熱門遊戲沒有入選的理由:
《戰錘40k:星際戰士2》:雖然很爽,但遊戲的內容量有所欠缺,戰役6個小時左右,算上合作模式基本上也在20個小時以內,後期的遊戲耐玩性下降明顯,需要等待制作組的進一步更新。
《龍騰世紀4:影障守護者》:生軟在連續經歷了“醜女座”和《聖歌》的洗禮過後已經失去了靈魂,《質量效應》系列和老《龍騰世紀》核心主創人員一個不剩。此外,遊戲的LGBT要素過於明顯,今年的遊戲環境證明了和場外元素沾邊的都沒有好下場,《星鳴特工》和《自殺小隊》就是前車之鑑。
《幻獸帕魯》和《哈迪斯2》:EA階段的遊戲,還未正式發售,不納入年度遊戲的考慮範疇。
業界觀察:
歐美遊戲受“政確”荼毒頗深,靠獨立遊戲維持體面(注意宇宙機器人作爲team Asobi的作品,嚴格來說也算日廠遊戲)。24年堪稱電子遊戲誕生以來歐美遊戲界表現最差的一次,事實證明,隨着遊戲畫面逐漸逼近界限,一昧的提升成本和提升工業實力不能讓遊戲變得更好,遊戲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好玩”這兩個字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