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2.5L性能钢炮——ROG NUC 970 开箱体验!

    随着今年年初华硕在CES 2024大会上正式推出了ROG NUC,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搭载了Intel 酷睿Ultra9和Nvidia RTX 4070显卡代号970的版本,今天我们上手体验的便是这台旗舰顶配机型,在仅有2.5L的小巧体积下拥有着强大的性能,可以说是目前最为优秀的NUC机型。

首先引用官方配图,来了解一下其强大的功能以及产品优势:

  • 满血115W Intel Ultra9 185H处理器

  • 满血140W Nvidia RTX 4070

  • 双风扇+纯铜均热板散热方案

  • ROG定制12层PCB纯血主板

  • DDR5 双通道 5600MHz 64GB 内存

  • 2.5L小巧尺寸 支持横放/竖放

  • 大满贯接口(6个USB,1个HDMI 2.1,2个DP1.4,1个雷电4,1个SD读卡器)

开箱展示


包装外观采用ROG经典红黑配色,正面采用斜线切割设计,同时也是开箱的位置,右上方硕大的ROG LOGO,下方为产品型号。

拿出主机本体,长方形设计,表面材质为磨砂哑光质感。

正面提供的IO接口从左至右依次为 SD Express 8.0读卡器,两个USB 3.2 Gen2接口,1个3.5mm耳机接口,电源按键。

通电点亮主机上方的ROG LOGO展示,产品尺寸为270mm x 180mm x 50mm。

来到产品背面,与前部基本相同,上方为丰富的IO接口,下方为出风孔。

可以看到ROG NUC提供的接口非常的丰富,从左至右依次为:2个USB3.2 Gen2,2个USB2.0,1个2.5G网口,1个雷电4接口,1个HDMI2.1,2个DP1.4a,电源接口。

主机底部采用大面开孔作为散热进风,并且有ROG LOGO作为装饰。

产品两侧拥有散热出风孔。

产品附带一个竖装支架,可将主机进行竖放,内测有海绵防滑垫。

产品配件一览,竖装支架一个,以及330W电源适配器。

打开主机顶盖,可以看到主机框架结构。

中间的ROG LOGO采用一片透明卡片雕刻,透过下方的RGB灯投射出对应的图案,玩家也可以自行定制卡片,来展示自己的DIY图案。

拆掉上层金属框架后即可看到主机主板背面,可以看到所有的M.2接口以及内存插槽,非常友好的设计,方便玩家们随时进行更换,无需繁琐的拆装过程。

左上角为出厂预装固态以及内存。

内存来自三星 DDR5 5600MHz 16 x 2 32G容量。

出厂预装M2固态为三星PM9A1a 1TB容量。

拿掉固态,下方为WIFI网卡插槽,型号为Intel Killer AX1690i。

主板右下角为两个M.2 PCIe 4.0 x4 固态插槽,支持2280规格长度。

拆下主板即可看到底部框架和框架内的涡轮风扇,风扇来自富士康代工。

引用官方图对其散热系统进行介绍。

接下来为中间部分,主板正面以及覆盖硕大的散热模组。

可以看到硕大的均热板散热模组为显卡提供散热,CPU采用两根热管散热,CPU散热略显吃力,GPU则轻松压制。

散热模组全览,一整片的纯铜散热片覆盖了CPU以及GPU供电。

拆除散热模组,来到主板正面全貌。

RTX 4070显示核心,配备 AD106 GPU ,拥有 4608 个 CUDA 内核,满血140W性能释放。

配备镁光的128 位宽 GDDR6显存颗粒。

GPU供电部分特写。

Intel 酷睿 Ultra9 185H核心,采用了6个性能核,8个能效核再加上2个超低功耗核构成,总计16核22线程。最高睿频可以达到5.1GHz,拥有24MB三级缓存。

CPU供电部分特写。

所有硬件配件全览展示。


整机展示


整机测试


总结

作为RO**品线的第一台NUC产品,凭借小巧的体积在仅有2.5L如此紧凑的机身内塞入了非常强大的硬件配置组合,并且免工具拆解让升级轻松容易,加之丰富的拓展外接功能,当之无愧的桌面Mini钢炮,但在初代产品上也能看到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其搭载的Ultra 9 185H处理器上面,可以看出在高负载环境下,其散热能力稍显不足,期待下一代产品可以做出改进。总的来说,经过与它朝夕相处的一周时间里,慢慢喜欢上了这款产品,在不侵占桌面空间的情况下,为我提供了充足的性能释放以及极其便利的使用环境,ROG NUC不仅仅是一台性能优秀的游戏主机,它也很好的胜任了各种类型的工作环境,可以是一台HTPC,也可以是一台办公上网机,还可以是专业用户手中的生产力工具,若抛开对性能和散热的执着追求,它似乎已经慢慢融入到了我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