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許多配置相近的平板電視,不同用戶有着不同的需求.
因此在有限的預算下,大家在選購時自然也各有側重。
下面我將從性能方面分析一下,針對不同需求的用戶,在選購平板電視時應該考慮的一些重要配置。
當然,如果預算充足,全面提升配置自然是理想的選擇。
一. 屏幕硬件配置
1. 分辨率
分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顯示設備的顯示精度上限。
如今,大部分電視只要不是特別便宜,都能保證達到4K(3840*2160)分辨率。建議儘量選擇4K的分辨率。
對於考慮購買8K電視的消費者來說,其實將8K降爲4K,把預算用在提升面板、刷新率和音響上會更加實用,因爲目前8K片源非常稀少。
預算只能支持1080P電視的用戶,也可以考慮在二手市場淘一些性能不錯的產品,但需謹防踩雷。
左4K右2K
2. 刷新率
刷新率決定了畫面的流暢度以及畫面撕裂的程度。
在3000-5000元價位的電視中,經常可以看到相同價位但刷新率不同的電視(如60Hz和120Hz)。
在低價位的電視中,60Hz的產品往往在色彩表現上更爲出色,適合以觀影爲主的用戶;
而120Hz的電視則側重於刷新率和低延遲,更適合用來接入XSX,PS5,NS的玩家。
3. 屏幕面板和顯示技術
市場上的電視屏幕主要分爲LED、MiniLED、OLED,以及一些相對小衆的技術如MicroLED、QLED。
LED的主要優點是技術成熟、壽命較長,但亮度和背光分區表現平平。
OLED的優點在於色彩鮮豔通透,但缺點是容易燒屏、耗眼且價格昂貴。
MiniLED則結合了LED和OLED的優點,具備出色的色彩和亮度表現,背光分區更多,但價格相對較高,有些廠家調校不佳反而不如普通LED。
比如switch的OLED就要比LCD版更鮮豔
總結來說,遊戲玩家可以不必將屏幕面板的優先級放得過高,更多考慮延遲、分辨率、刷新率以及VRR等功能特性。而觀影用戶則應在屏幕面板上重點考慮。
4.亮度/對比度
如今電視在亮度/對比度上競爭激烈。亮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色彩的通透度,也影響HDR開啓後的明暗效果。因此,亮度高的電視自然更爲理想。
5. 尺寸
雖然有“一大遮百醜”的說法,但增加電視尺寸的同時價格也在迅速上漲。
一般來說,人的中心視角約爲60°(色彩視區),即用戶眼睛60°視野內(實際可能更低)都能看到電視,那就會產生一種電視撲面而來的視覺體驗。
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後,推薦尺寸與觀看距離如下:
40寸適合距離:1.5米-2.4米
50寸適合距離:1.9米-3.1米
60寸適合距離:2.1米-3.4米
70寸適合距離:2.4米-4米
80寸適合距離:2.6米-4.3米
90寸適合距離:3米-5.2米
100寸適合距離:3.9米-6.2米
當然,“一大遮百醜”也不無道理,有條件的用戶可以適當減少最佳觀看距離的範圍。
二. 功能性特性
1. HDMI接口
特別要注意接口的協議。
如果希望在接入4K 120Hz + 動態HDR信號源時能無損呈現畫面,最好選擇帶有HDMI 2.1接口的電視。
例如,HDMI 1.4支持4K 30Hz/1080p 120Hz,HDMI 2.0支持4K 60Hz/1440P 144Hz + 靜態HDR。
不過,現在也有些廠商將HDMI 2.0稱爲2.1,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辨別。(標準官方新規定說2.0可以叫2.1......)
來自某度
需要注意的是,HDMI 2.1不僅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大多數帶HDMI 2.1接口的電視還支持VRR(可在遊戲低於60幀時減少卡頓,流暢度更高,畫面撕裂更少)、
ALLM自動低延遲模式(玩FPS遊戲時尤爲重要)、
QMS快速媒體切換等特性,
因此HDMI 2.1非常值得優先考慮。
2. 杜比視界、杜比全景聲、DTS與HDR等認證特性
有些高質量片源帶有DTS/杜比全景聲音軌,或者杜比視界/HDR的信息。
如果電視不支持這些授權特性,帶有這些特性的片源可能無法正常播放,或者需要安裝一堆第三方播放器和插件。
因此,購買時需注意電視的相關認證功能。
目前,杜比視界是高規格的高動態範圍設置,片源支持也較多,而HDR10幾乎所有電視都支持。DTS和杜比全景聲則可以在家中音響設備不是很到位的情況下提供音質提升。
目前不支持杜比視界的電視品牌主要是三星(採用HDR10+,但支持片源有限)和華爲(使用了更小衆的HDR Vivid,除國內流媒體外幾乎沒有其他支持)。
三. 觀感與視效
1. 色彩風格
從市面上的電視來看,色彩風格大致分爲三類:鮮豔、柔和、冷色。
比如:
索尼的電視追求真實還原度,色調偏冷;
三星的電視色彩鮮豔生動;
而TCL和小米的電視色彩相對柔和,主打舒適觀感(也有人認爲色調偏素)。
這幾種風格各有所長,用戶如果對默認調色不滿意,還可以用遙控器自行調整。
2. 暗部細節
在上面的圖片中,如紅色和黑色交界處,或者燭光邊緣,最容易看出暗部細節。
觀看電視時,不妨走近觀察這些地方的細節保留情況。
一般暗部細節較差的電視,在這些地方會出現像素狀色塊或色斑。
這個暗部細節有電視的後處理算法的影響,也有電視本身面板,解碼的影響
當然,如果電視在這方面表現不佳,也不用過於糾結。記住:“一米抗鋸齒,三米全高清”,通過增加觀看距離來彌補畫質即可。
3.背光分區
電視的背光分區是指將電視的背板LED燈分成多個獨立的區域,每個區域都可以獨立控制其亮度和灰度。
這種技術通過分別調節每個背光區域的亮度,能夠更精細地控制屏幕上的亮暗對比,從而提升電視的對比度和顯示效果。
前面提到的暗部細節有時候也會受背光分區數影響
提升對比度:背光分區技術能夠顯著提升電視的靜態對比度和動態對比度。在顯示深色場景時,通過關閉或降低相應背光區域的亮度,可以實現更深的黑色和更高的對比度,使畫面更加逼真。
改善觀看體驗:分區背光技術能夠減少反光和漏光現象,提升畫面的純淨度和觀看舒適度。同時,它還能根據畫面內容動態調整背光亮度,使畫面中的亮暗對比更加自然。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以下幾種背光分區方式:
ULED:採用控光分區技術結合高色域技術
量子點矩陣控光:在控光分區技術的基礎上結合量子點技術性。
OLED:OLED電視本身並不採用傳統的背光分區技術,但其自發光像素點可以獨立控制亮暗,實現了類似背光分區的效果。不過,OLED電視的發光機制與LED電視有所不同,因此其畫質表現也有所差異。
背光分區的數量對電視畫質的影響是顯著的。
一般來說,分區數量多一點好。因爲更多的分區意味着可以更精細地控制屏幕上的亮暗對比和色彩分佈。然而,隨着分區數量的增加,電視的成本也會相應提高。
四. 總結
對於遊戲玩家,建議優先選擇具備4K、120Hz、HDMI 2.1這幾個特性的電視,然後綜合考察整體觀感即可(只要從遠處觀看時沒有色塊或顆粒狀圖像即可)。其他功能可根據預算進行取捨。
對於觀影用戶,建議在保留4K、HDMI 2.1特性的同時,優先考慮OLED或MiniLED面板,以及杜比視界、暗部細節、峯值亮度等因素。選擇品牌和型號時,可根據個人對色彩風格的喜好進行決定,而刷新率和延遲這些特性則不必過於關注。
對於預算有限的用戶,如果難以購買到畫質精細的電視,還是那句老話:“一米抗鋸齒,三米全高清”,通過增加觀看距離來彌補畫質問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