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古今婚礼习俗差异总结,客官不妨一看。
序
本文主要取材自《东京梦华录》卷五 娶妇 讲述了在北宋东京城里一个普通人家是怎么娶妻的过程和礼节。
缘起
明月好姻缘。欲圆还未圆
若要娶媳妇,需要起草一份草帖子(婚书),双方家庭同意后,再写一份细帖子,上面按顺序写明家中曾、祖、父辈三代人的名字,还有定亲人的身份、田产及官职之类的情况。
紧接着,男方家准备一担许口酒,酒瓶要用花络罩上,还要装饰八朵大花以及新鲜颜色的罗绢或八个银白色的花胜,再用花红绸子缠系在酒担上,这叫做“缴担红”,送到女方家。女方家用淡水两瓶、活鱼三五条、筷子一双,全都放进男方家送来的酒瓶中,这叫做“回鱼箸”。
之后,男方家再商议下小定或是下大定的时间,以及要不要亲自去女方家相看一下媳妇。如果要相看媳妇,则男方家的一位亲人或未来的婆婆要陪同去女方家里,相看得中意,就用一支钗子插在女方的帽子上,这叫做“插钗子”;如果相得不满意,就留下一两块彩缎给女方压惊,这也就代表此亲事不成了。
媒人们也分为好几等,上等媒人头戴盖头,身穿紫色坎肩,专门说合那些官宦人家、宫廷里的显贵人家以及其亲戚的婚事。中等媒人头上戴帽子,或用黄色的头巾包髻,身穿坎肩,或者不穿坎肩而只系一件裙子,手拿一把遮阳伞。
媒人必须是两人同行。待男方下了定之后,就主要由媒人在两家之间进行传话。每逢各种节日,男方家就将应节的礼品以及羊肉和酒水之类的物品送往女方家中,所送的礼品可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随意就行。
女方家则一般都回赠一些自家做的食品或小礼物之类的东西。然后就是正式下财礼,再接着,就是确定成婚的日子。最后是过大礼,在婚礼的前一天或者是当天一早,男方家将催妆的冠帔和花粉等送到女方家,而女方家则要回送一套公服及花幞头之类的东西。举办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家人先来到男方家,在新房里挂上帐子,铺设婚床及摆放嫁妆等,这叫做“铺房”,男方家则要对来者招待茶酒和赠送喜钱等。
当日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
到迎娶的当天,男方家的迎亲车或花轿出发,迎亲队伍热闹地来到女方家门前。女方家热情款待前来迎亲的客人,并送给他们彩缎,之后开始奏乐催妆,新娘上了车或花轿,而车夫或轿夫们却不肯起程,嚷嚷着要喜钱,这叫做“起担子”,给了喜钱才肯起程。
迎亲的队伍回到男方家门前,随行人以及男方的亲友们都纷纷索要赏钱或礼物,这叫做“拦门”。新娘准备下车或轿时,有阴阳先生一只手里拿着斗,斗里盛着谷子、黄豆、铜钱及果物等,口中不停地念着祝福的话,同时抓起斗里的东西向前抛撒,小孩子们争先抢拾,这叫做“撒谷豆”,世俗认为这样可以镇住青羊等杀神。新娘下了车或轿,脚踏青布条或者毡席,不能踩到土地上。
同时前面有一人捧着一面镜子倒退着行走,引领新娘从马鞍、草垫及秤上跨过,进门后新娘要坐在屋内悬挂的帷帐之内,这叫做“坐虚帐”。也可让新娘直接坐在新房中的座上,叫做“坐富贵”。女方家送新娘来的客人们,每人饮酒三杯后就告辞了,这叫做“走送”。
待所有前来贺喜的宾客入席并饮过三杯之后,新郎身穿礼服,头戴花胜,满面春风,在中堂摆上一个木榻,木榻上面再放一把椅子,然后坐在椅子上,这叫做“高坐”。先请媒人过来,再请姨娘或妗子这些长辈过来,各斟一杯饮了;再请丈母娘过来敬上一杯,才下坐。
新房的门额横楣上,将一块彩缎的下边撕裂成条,横挂上边,等新郎进入新房后,贺喜的客人们便争先撕扯一缕而去,这叫做“利市缴门红”。新郎在床前请新娘出来,男女两家各拿出一块彩缎,绾成一个同心结,这叫做“牵巾”。新郎把这巾挂在笏板上,新娘把巾搭在手上,新郎倒退着出门,两人面对面,一同到家庙前参拜。拜完之后,新娘倒退而出,由人搀扶着到新房中进行互拜礼。
新郎、新娘对拜之后,就来到床边,新娘面向左坐着,新郎面向右坐着,这时妇女们用金钱彩果等向床上抛撒,这叫做“撒帐”。接着,男在左女在右,各自取下一缕头发,两家人拿出缎带、钗子、木梳、头须之类的扎系在一起,这叫做“合髻”。然后将两个酒杯用彩带连接在一起,新郎和新娘互饮一杯,这叫做“交杯酒”。饮完后把酒杯连同花冠子掷于床下,如果酒杯一仰一扣,按照风俗认为这是“大吉”,众人则连忙道喜。然后将床帐掩上。
这时院子里有亲随的人便将女婿抱持到外边,其他人也都出了新房,拜谢各位亲友,之后都坐下来饮酒。酒宴散后,在第二天五更的时候,在一张桌子上摆放上镜台、镜子等,新娘要对着中堂行跪拜礼,这叫做“新妇拜堂”。然后拜谢各位尊长和亲戚,并各赠送一份花布、制作精巧的鞋袜等作为礼品,这叫做“赏贺”。尊长们则另换一匹绸缎回赠,这叫做“答贺”。女婿到岳父岳母家参拜,这叫做“拜门”。
有财力能够很快就把彩礼办妥的,第二天就要前往,这叫做“复面拜门”,或者过三天或七天再去也都是可以的,送的礼品也都和女方家所送的礼品差不多。待酒宴散后,女方家准备着鼓乐班子及礼物,送女婿归家。
第三天,女方家要派人送彩缎、油蜜、蒸饼到男方家,这叫做“蜜和油蒸饼”。娘家人到婿家来聚会,这叫做“暖女”。
第七天则来接女儿回娘家,或者送来一些彩缎、头饰等礼物给女儿,这叫做“洗头”。
结婚满一个月之后,则要举行一次大的聚会以示庆贺,这叫做“满月”。从这之后,各种礼数就简单多了。
总结
宋时的婚礼依旧是儿女婚事均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先定了婚才会见人。
彩礼是很多人头疼的事情 在宋时“送的礼品也都和女方家所送的礼品差不多。”可以看出嫁妆和彩礼是相差不多的。
在女子出发去丈夫家时车夫要喜钱,俗称“起担子”,到了男方家 是男方家的亲友向女方拦门,这和今天是截然相反的。
会在新房门额处挂上撕碎的彩绸,宾客们会撕扯下来图个好彩头。牵巾,撒帐,合髻,交杯酒这些习俗那时候都有
结婚时丈母娘也在场,丈母娘会跟着到男方家里。
参考文献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