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一組表情大賞:
訊鵝
訊信
貼吧
阿B
顏文字
AC娘
基安
最後是我們的盒盒
看了這麼多不同的表情,我感覺都挺可愛的,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至少但是在我眼中,小黑盒的表情設計的是最可愛的(設計師畫師加雞腿)。
但我隨之產生了疑問:爲什麼我會覺得小黑盒的表情最可愛呢?
這就引入到我們的主題詞語:可愛。
對於什麼是“可愛”,其定義難以說明但又顯而易見。
首先說明,如果可愛完全是主觀的,誰說什麼東西可愛它就可愛,好像“可愛”這個詞就沒有意義了。當我們說某個東西可愛時,除了個人的肯定態度之外,我們就沒有交流任何東西。雖然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判斷,但我們的判斷往往是一致的,大部分人都不會否認。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可愛並非全然客觀、跟人的主觀反應無關。不然就可以說一個沒有人去感受它的世界也可能是可愛的,或者可以用科學儀器來探測可愛。
嗶哩嗶哩UID:1252746108(侵刪)
我們通常認爲別人的趣味跟自己的不同很正常,不像道德、政治或事實方面的分歧那樣,需要尋求統一。
從這個角度看,“可愛”也可以被當作一種不斷演化的語言學概念。
上世紀,諾貝爾獎得主Konrad Lorenz和Niko Tinbergen曾描述出了人們認可的可愛或惹人喜愛的特徵,即“嬰兒圖式”(infant schema):圓眼睛、胖臉頰、高眉骨、小下巴,以及極高的大頭小身比例。
。
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社交軟件的表情眼睛都設計成圓圓的爲基礎,再以其他形狀的眼型表達不同的情緒。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我們會覺得社交軟件的表情特別可愛。
但是爲什麼小黑盒的表情最可愛呢?
定勢效應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侷限於既有的信息和思維模式。
俄國社會心理學家包達列夫曾作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兩組大學生出示了同一個人的照片。在出示之前,向第一組說,照片上的人是個十惡不赦的罪犯;向另一組說他是位大科學家。然後讓兩組大學生用文字描繪照片上的人的相貌。
第一組大學生的評價是:深陷的雙眼證明內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證明沿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決心等;第二組大學生的評價是:深陷的雙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知識道路上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等。
這就是定勢效應,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習慣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的問題。也會因爲在固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也習慣於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和接受事物。
能夠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維空間是無限的,即使我們遭遇困境,也只是因爲我們固執的定勢思維所致。只要跳出當前的思維模式,一定能夠找到前行的道路。
我們對一件事物的印象不僅僅侷限於事物本身,還有這件同這事物一同出現的其他事物帶個我們的印象。
當我們在貼吧看見
(此處只做舉例,並無貶低對應平臺及其用戶的意思,小黑盒也有一些表情被用於增加攻擊力我不太喜歡)
和我們在小黑盒看見
這樣一來,我們發現貼吧表情大多被用於了增加了攻擊力,而小黑盒的表情大多用來表示欣喜、羨慕、祝福,如此愛屋及烏,自然而然的,小黑盒的表情在我們眼中都可愛了起來。
引用:
美有沒有客觀標準?_三聯生活週刊
http://old.lifeweek.com.cn/2012/0919/38577.shtml
十個經典的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24006
心理學:人爲什麼會覺得可愛的感覺?可愛的重要性http://m.huixinrongde.cn/article/show/1607.html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