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國產手機廠家們卷爆的長焦端不同,同時也與大廠們全都戰略性忽略的超廣角端不同,在主攝端大家的想法都非常一致——既然怎麼都超不過藍廠那就搞點特色項目。
於是在圍繞着藍廠這一“超強”選手的周圍,就是華爲、小米、綠廠這三家皆有一英寸傳感器加持的“多強”選手了。
那麼藍廠的主攝到底強在哪裏呢?然後華爲、小米、綠廠這三家的主攝特色項目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從“多強”開始解析,看看主攝這一傳統領域的戰況到底如何。
1,“多強”之綠廠主攝解析
綠廠的超大杯旗艦 Find X7 Ultra 最近熱度可謂空前,畢竟“勞模”般的固件更新直接將其影像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再加上“價格大跳水”帶來的性價比優勢,那“真香”程度可謂溢滿了!
首先,由於其首發了索尼 LYT-900,所以在相應的打磨方面功力算是最深了,結合新固件推送的全新“2500萬像素超清模式”——綠廠這些滿滿的細節優化直接俘獲了用戶之心!
當然,其原先擁有的細節功能,就已經差異性十足了。例如不錯過精彩瞬間的“瞬時雙幀”技術,其能夠在預覽階段就直接進行長短曝光融合,按下快門後便可直接保存抓拍畫面。
其它的特色功能,還有哈蘇味濃到爆炸的“大師模式”——在色彩、影調方面全面對標哈蘇X2D神機,以及支持16bit RAW MAX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LYT-900之超高動態範圍。
除此之外綠廠的硬件配置也不差,例如其擁有和藍廠旗艦主攝一致的“1G+7P”玻塑混合鏡頭(機圈僅此兩家擁有),因此享受到玻璃鏡片所帶來的超高透和超低色散等光學特性。
不過,綠廠雖然表示其鏡頭的每一枚鏡片都採用了複雜的鍍膜工藝,但從壓高光的效果上來看,其鏡頭鍍膜的水平最多也就和小米超大杯一個檔次,要明顯弱於藍廠。
2,“多強”之小米主攝解析
接下來的小米14 Ultra 其與綠廠不一樣之地方,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小米主攝搭載了無級可變光圈技術,在搭載一英寸傳感器之限制下,其最大光圈值依然被推進到了F/1.63的高度!
畢竟綠廠那邊主攝的光圈值只推進到了F/1.8,也就是說小米這邊的主攝最大進光量較綠廠大了22%,所以在極限暗光場景下之夜景模式表現中,小米的細節表現力會略勝一籌。
當然可變光圈的用處並不止於此,其不僅可以滿足逆光、合影、近攝等場景的小光圈需求,還可以獲得有趣的“星芒”玩法,並在電影模式下通過光圈的精細調節實現正確的運動模糊。
小米14 Ultra 的徠卡影調其實和綠廠之哈蘇影調挺像的,都是那種追求極致光影關係的偏真實影像風格,甚至連這倆分別主打之“層次感”和“中間調”的影像審美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可以看見這倆的一些特色功能有共性可循,例如基於多幀RAW合成的16bit Ultra RAW輸出——儘可能保留更多原始細節以方便後期創作,還有注重光影細節的“大師人像”功能。
不過在抓拍方面小米卻有不同的理解,其是通過有 AI 大模型加持的強勁算力結合進光量優勢,從而保證在一次連拍150張情況下不掉算法,以儘量多的高畫質輸出提供更多選擇。
3,“多強”之華爲主攝解析
從上圖的華爲官方進光量比較數據可以算出,Pura70 Ultra 這顆最大光圈值爲F/1.6的主攝,其所搭載的索尼IMX989傳感器定製了RYYB濾鏡陣列。
就算是對比主攝光圈略小的小米14 Ultra,其進光量優勢也高達45.3%!那麼華爲要這麼大的進光量,到底有啥用呢?
如下圖所示,華爲完美利用了這個超大的進光量優勢,結合全新開發之 XD Motion 運動引擎,便構築了一整套“風馳閃拍”功能的軟硬件基礎。
閃拍是常駐拍照且爲後置三攝全都支持的功能,另外其還可發揮“超級防抖”的作用——在大幅晃動情況下能將已拍糊的圖像自動修正!爲了更極致的抓拍還單獨設有閃拍模式。
這時候超大進光量就可最大限度地壓縮雙曝光之快門時間,再結合動力強勁的四對焦馬達、靈活敏捷的傳感器位移防抖、IMX989的全像素八覈對焦,抓拍能力無愧機圈最強!
4,“一超”之藍廠主攝解析
藍廠陣營出戰的自然就是最新超大杯旗艦 X100 Ultra,其相較於其他大廠的超大杯主攝之硬件優勢,藍廠在發佈會上已經列出來了——那就是如上圖所示的三大硬件差異點。
其中的“精度躍遷技術”,是通過提前對偏移光線進行定向矯正補償,從而解決裝配和製造所帶來的公差問題,是一種可以提高畫面解析力的鏡頭光學校準技術。
基於藍廠以前的獨家微雲臺技術,這代主攝還搭載了全新的雲臺防抖——單單硬件防抖角度就高達1.5°!結合其它防抖技術,便可擁有CIPA4.5級的單反級綜合防抖能力!
至於“1G+7P”鏡頭綠廠超大杯主攝也有,而索尼LYT-900則是綠廠和小米的超大杯全都有,所以在這兩方面藍廠也就不便多吹——這時候該輪到藍廠最拿手的蔡司T*鍍膜登場了。
之前的 X100 Pro 本就在 IRCF 色素旋塗、ALC 鍍膜、SWC 鍍膜的基礎上,新增了 Multi-ALD 鍍膜和超硬 AR 鍍膜,其中超硬 AR 鍍膜和 SWC 鍍膜分別存在於蓋板玻璃的正反面。
而在鍍膜這方面能超越藍廠的只有藍廠自己,於是就可以看到相較於 X100 Pro,滅霸又行業首發了顯微鏡級別的 GLC 納米塗層,其成功解決了之前與鬼影問題不兼容的發霧問題!
總結:
主攝硬件實力方面藍廠的優勢非常明顯,再結合V3+影像芯片還有其向來領先的人像算法和夜景算法,就有了成像效果接近2倍人像鏡頭的50mm主攝裁切,以及祖傳之“夜視儀”稱號。
綠廠這邊作爲四款旗艦中主攝進光量最沒優勢的,便以“瞬時雙幀”這種預處理的抓拍策略應對,並充分發揮其哈蘇影調加持的用算法來減少計算痕跡之“中間調”審美,因此自成一派。
剩下的小米和華爲都在主攝上應用了可變光圈技術,其中華爲更是靠着巨幅領先的進光量優勢以及全新的 XD Motion 運動引擎將抓拍功能玩出了花!
當然這種巨幅進光量優勢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RYYB偏色問題。不過,華爲還擁有與綠廠2500萬像素超清模式類似的“高畫質模式”——打開後在光照充足場景會自動觸發。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