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百元藍牙耳機選購大推薦!89~500,入耳式/半入耳/耳夾式/頸掛

省流:

本期價位區間爲89~500元左右,涉及類型分別爲頸掛式、入耳式、半入耳式以及耳夾式,共16款,所有評級均基於價格。

頸掛式:

倍思P1:89||綜合評級:A

戴靈d4 pro:199||綜合評級:A+

華爲freelace pro:349||綜合評級:A+

入耳式:

倍思Wm02:89||綜合評級:B

Sanag T80S pro:188||綜合評級:A-

紅米buds4 pro:289||綜合評級:A

VIVO TWS 4:379||綜合評級:A+

漫步者neo buds S:423||綜合評級:A

半入耳式:

漫步者lolli pods(2022版):158||綜合評級:A-

Oppo enco air3:149||綜合評級:A+

FILL CC2:259||綜合評級:B

vivo TWS Air Pro:299||綜合評級:A

華爲free buds 4E:399||綜合評級:A

耳夾式:

戴靈OS2:99||綜合評級:A

蛇聖隕石C2:159||綜合評級:A-

漫步者Comfo Solo:539||綜合評級:A

前言

嗨!大家好,這裏是斯普勻。

本篇內容已在前面省流交代,今天沒有聊天式廢話,直接進入正題!

PS:依舊是主觀居多,歡迎討論,想看什麼也可以在評論說,後續本貼還會再更新,有需要可以收藏本貼,感謝大家!

頸掛式

倍思P1:8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

延遲:A

通話:A-

優點:外觀好看,續航30H

缺點:半入耳出汗容易滑,有電流聲,品控問題大

百元以內聽個響,談三頻個人覺得沒什麼意義,只要沒有喇叭感,音質我覺得就是在線的,倍思P1都還在這個價位音質平均線,就是起碼沒有讓我一聽就覺得“喇叭感”非常明顯的那種感覺。

有磁吸收納,但沒有磁吸暫停,整體來說,性價比還可以,但是這個耳機品控問題很大,這個牌子的品控一直都被詬病。

戴靈d4 pro:19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A

優點:顏值在線,盲操按鍵使用,續航能力強悍,主動降噪

缺點:帶點延遲,無磁吸暫停功能

頸掛耳機防丟、續航強,d4 pro的續航時間25h,使用時間在3h左右,一週不充電基本上沒什麼大的問題。

音質上人聲貼耳,清晰而且細節很豐富,整體偏亮,氛圍感很好,男女聲不偏,解析力和分離度以及聲場表現都較爲優秀,高頻延展性可以;降噪主要就是低頻的降噪,空調風聲削弱比較明顯。同價位上很少有音質和降噪兼顧的,這個綜合性能表現很突出

華爲freelace pro:34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A+

優點:降噪良好,手機反充

缺點:耳機線容易開皮,開降噪有一些雜音

音質三頻比較協調,低頻表現良好,但人聲相對來說有些一般般,有點“散”,不算特別貼耳;解析力和分離度還不錯,高頻延展性表現稍差,聽流行完全夠用,整體音質表現還算可以。降噪體驗很好。

入耳式

倍思Wm02:8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B

降噪:\

延遲:A

通話:B

優點:好看顏值高

缺點:通話雜音重,聽不清,品控層次不齊

百元以內聽個響,低頻還可以,高頻很刺耳,很割耳朵,佩戴體驗塞耳感很明顯,戴不了太長時間,整體就是爲顏值買單系列,除了顏值都挺一般的,不是特別愛這個外觀,建議不選擇

 Sanag T80S pro:188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B

優點:防水性能好,帶降噪

缺點:音質較爲一般,有雜音

整體外觀設計都是磨砂質感,設計質感較爲在線,但白色很容易髒,耳機倉開合偏塑料感;低音渾厚,聲音細節表現略差,解析力可以,但高頻悶、混,整體音質較爲一般;耳機有提示音,且聲音偏大,通話效果較爲一般,存在聽不清的情況。

 紅米buds4 pro:28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B

優點:塑料感沒了,整體質感拉滿,降噪效果可以,雖然入耳式但戴起來很舒服

缺點:音質很一般,入耳檢測不是特別靈敏,看視頻左右耳有點不同步

低頻比較突出,有點重低音效果;人聲糊糊的,高頻很散,音質體驗感很一般;但是在降噪上個人體感整體表現還算可以,聽歌防風噪;

每個性能單拎出來,可能會讓你覺得虧,很虧,虧死了,放在之前的價格,我會拉到壁壘那一欄,但現在的價格,從所具有的綜合性能來說,真是預算有限,想要個降噪效果好一點的耳機,這個也不是不能選擇,對音質要求高的友友就算了。

VIVO TWS 4:37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A-

優點:降噪性能挺好,續航在線

缺點:開降噪有底噪,不太抗風噪

開蓋沒啥阻尼感,質感體驗一般,降噪表現優於大多數同價位的耳機,雖然同樣是集中於中低頻的降噪,但表現較爲突出,對於人聲的削弱也更好一點(但不明顯),整體體驗沒有宣傳的那麼誇張,但是不拉,算是所有性能裏表現比較突出的一個。

與降噪相比,音質的表現就較爲一般,這個人聲特別悶,整體聽感就是一整個被罩子扣住的窒息感。。。。低頻量太大,我不太愛這個調音,但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綜合來講能聽,也耐聽,但屬於蘿蔔青菜,挑人。

漫步者neo buds S:423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A-

優點:造型新穎,降噪效果好,多降噪模式可調,耳塞型號豐富

缺點:整體塑料感有點重,高頻刺耳

耳機倉指示燈帶挺酷炫的,降噪分別可以切換舒適、深度、抗風噪等模式,對於空調聲音的削弱非常明顯,大概有95%左右,但是有輕微底噪。

鍵盤聲的削弱比較微弱,整體說實話其實紅米Buds5的降噪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人聲降噪上的表現可能會相對突出一點。

音質整體調音比較均衡,聲場比較開闊,高頻稍微有些刺耳,不過音質說不上差的地步,壓耳感有點明顯,整體性價比只能說一般般吧。

半入耳

漫步者lolli pods(2022版):158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

延遲:A

通話:A

優點:音質可以,續航不拉跨

缺點:殼子很廉價,logo都是很搞笑的盜版feel,品控問題很大

整體設計跟蘋果的airpods不能說一模一樣的,但也差不多了,我稱之爲airpods塑料微胖版,解析力一般,但音色比較亮,同價位裏表現還算可以。

但這個耳機音質什麼毛病吧,就是音量控制在50%一下,整體聽感還可以,但是超過這個閾值,整體“喇叭感”就會很明顯,高頻刺耳感很重。

綜合來說,性價比還算可以,但是品控問題很大,我用過這個舊版,朋友推薦的,她的放洗衣機裏攪了兩次都依舊好使,但我的一年之內換了兩個,都是一個耳朵不響,言盡於此,看各位需求了!

 Oppo enco air3:14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

延遲:A

通話:A+

優點:外觀好看,音質在線,通話清晰,延遲表現良好

缺點:會有點漏音,沒降噪,低頻表現一般

經典氣泡倉設計,透明部分還做了磨砂處理,顏值質感在線,半入耳低頻都有些漏,下淺和量感表現較爲一般,但人聲挺居中的,貼耳且齒音較少,整體音質是低且廣闊的質感。

聽流行完全沒問題,不是特別看重低頻,這個性價比整體還是非常在線,通話雖然沒有降噪,但是清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碾壓了一衆同價位的產品。

 FILL CC2:25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

延遲:A

通話:B

優點:重金屬質感,充電倉設計比較新穎,續航強

缺點:打電話聲音有點悶,沒降噪,觸點接觸不良,有時敏感得很,有時又感覺失靈了

沒有降噪,這個價格,音質期待值是拉滿的,但實際用過之後,沒有特別驚豔,三頻人聲表現相對來說比較突出,男聲細膩度會更好一點;高頻刺耳,低頻轟頭,都沾一點點,你要喜歡動次打次的感覺,也可以

重金屬的質感,外形設計師給星巴克和保時捷都做過,因此也被稱之爲“耳機界的保時捷”,耳機整體都是磨砂質感,但黑色的對於油耳來說,痕跡非常明顯。。屬實有點災難,i人拿戴的時候偷感很重....

這個設計感覺有利有弊,首先存灰,再者感覺掉水裏直接完蛋,綜合來講,除了外觀沒有什麼特別值得選擇的點,除非你是汪峯粉絲。(汪峯老師對不起

vivo TWS Air Pro:29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A

優點:降噪表現突出(僅對比半入耳),佩戴舒服

缺點:延遲明顯,充電倉無磁吸

降噪上,對於環境音有明顯的削弱,人聲也有一點抑制,但不多,相對來說算表現突出的,降噪效果跟耳機貼合程度也有關係;音質上,這個低頻異常轟頭、、、、直擊耳膜,感覺直接帶動我耳膜震動,有一個清澈人聲的調節,切換模式之後,低頻量會稍微少一點,但沒什麼大的區別,又是一款挑人的調音。

 華爲free buds 4E:39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A

延遲:A-

通話:A-

優點:半入耳佩戴舒服,降噪沒有強烈的壓耳感

缺點:非華爲手機延遲有點明顯,降噪開啓有輕微底噪,掉電有點快

半入耳“卷”降噪,怎麼着也卷不過入耳的,可以削弱一部分環境音,比如空調聲能削弱45%吧,再高要求就無法滿足了,從半入耳的標準來看,表現較好。

人聲有點薄,但聲場大,高頻明亮,些微有些散,這個價格單論音質,有點一般,但加上其它性能,綜合性價比還可以,兩級分化很嚴重的一款產品,比較適合戴不了入耳式的人。

 耳夾式

戴靈OS2:9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

延遲:A-

通話:A-

優點:親膚材質,佩戴較爲舒適

缺點:充電時間長,音質不如入耳式

我很少戴耳夾式的耳機,因爲耳朵小,運動的時候就會晃,但是這個相對佩戴來說還算是比較牢固,能支撐得起運動場景的使用。

音質表現依舊是百元以內聽個響,漏音控制還算可以,從整體性價比來看,是百元開放式耳機當中表現較爲突出的一個了,如果你預算有限,這個確實可以考慮一下。

 蛇聖隕石C2:15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

延遲:B

通話:B

優點:配色青春,續航長,音質在線

缺點:延遲有點高,通話不算很清晰

這個我左耳戴很痛,但是右耳就沒啥感覺(戴久了還是有點痛),感覺因人而異,整體佩戴不算舒適,偏重;音質表現還可以,雖然這種開放式耳機基本上都是聽個響,但是這個稍微耐聽一些。漏音的話,我大概開了50%音量,比肩的距離,可以聽到微弱的聲音,再遠些久聽不到啥了,音量再高,漏音就越明顯。

漫步者Comfo Solo:539

評級欄

質感:A+

佩戴:A

音質:A

降噪:\

延遲:A

通話:A

優點:好看,無感佩戴,音質好,續航久

缺點:開LDAC很費電,佩戴略有搖晃(但可輕捏調節

前排提醒iPhone不支持ldac,蘋果用戶慎重。藍色我覺得比白色的更有質感一些,音質表現挺好的,50%的音量下漏音基本不明顯,但是整體聲音偏小,只能說是開放式耳機的通病吧,環境太嘈雜的話,就會極大影響體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