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4年我玩了索尼PSV掌機後,就對掌機很失望……
直到2017年初版Switch上市,算是重新喚醒了我對掌機的熱情,在異國玩當時全英文版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有一種別樣的感覺,那一年我對Switch投入了最大的熱情,以至於PS4一整年沒有開過機。
我現在手上留存的有一臺Steam Deck OLED、一臺Switch OLED和一臺Switch Lite。這三臺我都經常玩,可以說是愛不釋手,想和各位聊聊他們的體驗,簡單的幫各位做一下選購參考。
無廣,放心喫。
先說購買建議
追求便攜,上下班地鐵上想玩,沒有客廳玩遊戲的習慣,買Switch Lite就行,目前價格約900塊。
追求一定的便攜性,有在客廳玩遊戲的習慣,且喜歡和親友們一起閤家歡,買Switch OLED,價格在1500-1600。
喜歡更多元化的遊戲,不想被任天堂束縛,且STEAM庫裏遊戲很多的朋友,入Steam Deck吧,預算低就買64G的Steam Deck LCD,買回來自己換大容量SSD,預算足就買512G的Steam Deck OLED,一步到位不折騰。
兩臺Switch
Switch OLED和Switch Lite都是任天堂的遊戲機,運行了同一套系統、共享同樣的遊戲陣容。
Switch OLED算是console和掌機的結合體,在家裏可以插在底座上接電視玩、出門可以帶身上當掌機,玩法多樣,但重量達到了400克以上。而且Switch OLED屏幕觀感遠遠強於Lite,手柄也可以拆卸玩雙人模式的遊戲。
Switch Lite是一臺純純的掌機,不可以接大屏,但它重量只有200多克,而且非常小巧,可以塞入口袋,拿在手上玩也不會覺得累。
有人說Lite是普通版Switch的閹割版,我不認同這種觀點,因爲兩者定位不一樣,比如Switch OLED重量重100多克,掌機模式下玩久了手腕真的會酸,但Lite會好很多。又比如想玩一些少兒不宜的遊戲,Switch OLED接大電視上玩確實會很尷尬,用Lite偷偷玩還是很有私密感的。
而且現在Switch處於生命末期,反而更值得買了。爲何?
因爲現在Switch的遊戲陣容最爲強大,各種遊戲足夠玩個遍的。且價格也處於低位,可以輕鬆購入不肉疼。
你如果覺得買下一代Switch更合適,說明你真的不需要掌機。很多遊戲是有熱度保鮮期的,如果你現在想玩卻沒有開玩,拖的時間越久就越不想碰了,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現在還未入手Switch,且有特別想玩Switch裏的獨家遊戲,那麼就趕緊入手吧。
Steam Deck
Steam Deck是一臺類似Windows掌機的特殊產品,運行的是基於Linux的SteamOS,機能不如其他幾家大廠採用了Z1e處理器的win掌機,但Steam Deck運行效率高,在實際遊戲體驗上並沒有輸多少,而且續航表現遠超同類的win掌機,甚至超過Switch OLED的續航。
在屏幕上,Steam Deck OLED有着HDR1000的顯示效果,這算是掌機界獨一檔的存在了,在支持HDR的遊戲裏會自動開啓HDR功能,視覺效果非常驚豔。
它給我的感覺,是一臺適合家用、聚會、放車裏和長期出差攜帶的掌機,不太適合地鐵通勤遊玩,它的作用也不是替代Switch和PC,而更像是桌面PC的延伸,很多PC上的大作和優秀的獨立遊戲可能在桌面和大屏幕上會有ED感,但在掌機上想玩的慾望會更高一些。
更何況我可以在被窩裏用Steam Deck玩不適合在大屏幕上玩的遊戲,這PS5 Switch和PC它比的了嗎?它比不了對不對?
但Steam Deck實在是太大了,放包裏攜帶,佔用的空間可能會超過一個筆記本(厚度太厚),拿在手上像是抱着一個電腦,手小的朋友,單手都握不住的。
另外,和純純的win掌機相比,Steam Deck不夠自由,安裝Epic、GOG、戰網等平臺的難度會高一些,而且會有很多性能和兼容性的問題,它更適合Steam庫比較充實的玩家。如果介意的話,建議直接買ROG等純win掌機,Steam Deck雖然能刷成Windows,但體驗不如用了Z1e的win掌機。
打完收工
從2017至今,這些掌機,包括Switch在內其實累計也就玩了幾百個小時,這三臺,我並玩不過來,就像電影和美劇一樣,時間不長、但這些遊戲帶給我的美好記憶確是永恆的。
這種美好可能以後再也不會有,所以趁着自己還有這個心,越早玩到越好。奢侈品咱買不起,但遊戲機買起來還是輕輕鬆鬆的,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纔是王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