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登法環》劇情完整梳理(17):褪色者們的時代

本文將按照時間線的脈絡順序,用簡潔、注重邏輯的方式來梳理《艾爾登法環》所講述的整個故事,並試圖解答其中絕大多數未解之謎。

本文屬於連載,計劃每天更新,建議從全文第一部分開始看起,拉到文章最下面有合集,或者進我主頁

需要強調,本文以梳理爲主,考據爲輔。儘管我做了許多考證,但爲了控制篇幅,必要的推論我只會給出少量的解釋。

本文的引用式淡色文字表示該段落描述內容的推斷成分較多。當然,即使是正體文字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會因對文本的理解不同而導致錯誤。

我從未把自己的分析當作權威,但我會優先保證邏輯性,儘量使全文沒有自相矛盾,且沒有和遊戲中給出的明確信息相悖,這是我在這篇文章中的主要追求。如果能幫到讀者您理解故事劇情,那順便點個贊就最好啦。

全文總目錄如下:


其中,目錄的紫色部分是基於DLC預告信息而追加的內容,目前信息並不全面,只做少量推測。

以下爲正文:


十.褪色者時代

艾奧尼亞戰爭可以說是破碎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然而破碎時代卻仍在繼續,如今的交界地已經生靈塗炭,再也無法回到先前繁榮昌盛的樣貌,

而更加嚴重的問題在於,即便各大半神都相互打的你死我活,卻仍然沒有最終的勝者。此時,我們最熟悉的實力,也是最後登場的一股勢力——褪色者終於出現。由此,褪色者時代到來了。

(1)雙指的“修復計劃”

破碎戰爭的最後沒有出現勝者,這不符合雙指原先的期望。儘管大部分雙指都死於半神們之間的戰爭,但還是有幸存下來的,譬如位於圓桌大賜福的這位雙指便認爲,半神們已經指望不上了,但法環修復的計劃還是要想辦法執行,於是雙指縱觀黃金樹發展歷史,找到了一處“盲點”——初始黃金樹時代留下的褪色者賜福。

位於大賜福的雙指或許就是衆多雙指的領導者,可能也是雙指勢力中最後用來保底的一位。

在初始黃金樹時代,以葛弗雷爲首的圓桌戰士們在完成征服大業後本應是黃金樹文明的最大功臣,卻最終被瑪莉卡“莫名其妙”地剝奪了賜福,成爲褪色者並死於交界地外。他們的肉體雖然早已死去,但在黃金樹的歸樹系統中都留有他們當年被剝奪的賜福,因此雙指有能力重新基於這些賜福備份重新將他們的肉體重現,從而實現復活褪色者的效果。

從影子僕從的概念我們得知,雙指擁有創造實體生命的能力,這些褪色者在復活後看似仍是普通的肉體凡人,但實際上已是基於盧恩物質而重新創造的黃金戰士。換句話說,復活後的褪色者從嚴格意義上算已經不算人類了,因爲他們在遭遇死亡後仍然會在雙指設置的賜福處重新形成,也可以從賜福中獲取力量增強自身。

若更通俗點說,如今重獲新生的褪色者都是通過黃金樹的能量“克隆”出來的新生命,並非是純粹的“復活”。不過由於連同意識也一併複製,復活這種說法或許也不算錯誤。

褪色者們復活的能量本質是“賜福”,這種賜福可能就是他們當時被剝奪的東西。

褪色者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復活並被投入到交界地的各處。在雙指眼中,褪色者便是天生的戰士兼工具人,當他們復活後,會看到賜福(Grace)的指引,從而借褪色者之手終結修復法環的任務。賜福本身也是當時褪色事件留下來的能量,可能就是褪色者眼中的“金色餘光”。

雙指利用賜福指引褪色者們完成它的修復計劃,這個修復計劃也是我們玩家需要完成的使命——消滅交界地現存的半神們,取得大盧恩,進入黃金樹中心,修復破碎的法環,成爲新的艾爾登之王。


復活褪色者雖然是雙指所思所想而得出並實踐的方案計劃,但這也是如今被封印瑪莉卡所籌備“弒神計劃”的重要一環——那些黃金樹裏的褪色者“備份”,本來就是她當時自作主張進行“褪色”的產物。瑪莉卡並且也猜到破碎戰爭的結局以及雙指最後選擇復活這些褪色者的行爲。可以這麼說,雙指的整個修復計劃都是瑪莉卡預料之中的一環

之所以這麼認爲,是因爲我們會在冒險路途中會發現,賜福的指引遠不止於雙指的修復計劃。賜福發出的光線還會引導褪色者去追隨菈妮,甚至引導褪色者去火焰大鍋“燒樹”,這顯然與雙指的想法背道而馳。有能力能做到這點的,大概只可能來自於瑪莉卡的暗中操縱。

瑪莉卡可以控制賜福的指引,這或許也是如今被封印而動彈不得的瑪莉卡,如今唯一可以和褪色者們進行交流的方式。就這樣,褪色者復活後,瑪莉卡就可以暗中引導褪色者們實現她“弒神計劃”的最後步驟。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認爲,弒神計劃纔是褪色者真正的使命。

圖中的兩個賜福一個指向菈妮刺殺雙指的任務線,另一個則是燒樹的任務線,這兩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雙指的指引。

當然,無論是雙指的修復計劃還是瑪莉卡的弒神計劃,對褪色者而言,至少前期的工作是一致的,即消滅半神,取得大盧恩。就這樣,被賦予使命與新生的褪色者們重新投入交界地,開始了新的冒險。

(2)指引的開始與崩壞

雙指在一開始爲褪色者的到來做足了充分準備。只有褪色者才能看到的賜福湧現在交界地各處,爲褪色者們指引正確的方向。雙指還會爲每位褪色者提供一名由教會派出的指頭侍女(Finger Maiden),憑藉賜福的指引讓兩者相遇,指頭侍女會爲復活的褪色者們提供幫助和指引。

以曾經葛弗雷招募雲集各類英雄的圓桌廳堂爲模板,雙指創造了大賜福(The Great Grace)這個虛擬空間,供褪色者們聚集休息,交流戰鬥經驗。

起初,大賜福的氛圍應該相當好,大家積極地引導着圓桌廳堂,選擇自己的工作職責,互相幫助,完成指引。褪色者的復活時間有先後,迄今爲止過去了很久,第一批覆活的褪色者存活至今的已經寥寥無幾。

但是秩序很快就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崩壞,畢竟就算不提“弒神”這個隱祕計劃,即使是雙指的使命——“消滅交界地半神,取得大盧恩”對於褪色者而言仍舊是一個過於艱鉅的任務。

有一些零散的褪色者決定完全不顧指引,開始了自由的生活,甚至手刃同胞。爲了管理這些不聽話的人,以“密使之首”克雷普爲領導組建了圓桌廳堂刺客(Roundtable Hold's assassins),專門負責處理那些背離引導的褪色者。

零星的褪色者還好處理,可當交界地上各種勢力,尤其是征討的對象——半神們也開始有組織地解決褪色者們,使命的難度顯然又再次提升。

首先是拉卡德組建的叛律者聯盟,以菈雅(Laya)爲代表的蛇人隱祕地邀請褪色者們前往火山官邸,陪同大蛇拉卡德一同褻瀆神明,褻瀆的形式就是背棄指引,獵殺同胞,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其次是蒙格的鮮血教會,以“白麪具”梵雷(White Mask Varré)爲首的血指教徒勾引褪色者們進行殺戮,爲鮮血王朝提供更多的養分。

“接肢王”葛瑞克(Godrick the Grafted)則將褪色者的來臨視作一個強化自身能力的好機會。他在史東威爾城守株待兔般等待無辜褪色者的“空降”,將他們大卸八塊以嫁接到自己的身上。整個史東威爾城彷彿變成了一座屠宰場。

作爲黃金樹的末代王,蒙葛特依舊忠心的守護着衰落的羅德爾王城,得知褪色者出現後,顯然不希望他們將黃金樹推翻,便以“惡兆妖鬼”瑪爾基特的身份率領黑夜騎兵(Night's Cavalry)於交界地各處捕獵褪色者。

事情開始往不好的方面發展,原本給每位褪色者分配的雙指侍女也因各種各樣的意外而死。法環遲遲未被修復,雙指逐漸失去自己的掌控力,賜福的指引變得越來越微弱,很多褪色者信念不夠強就看不到了。畢竟,雙指終究不是至高之神,它也不過是無上意志的“傳話筒”罷了。

當褪色者擊敗守護黃金樹的末代王蒙葛特後,理論上就可以進入黃金樹內部修復瑪莉卡體內的艾爾登法環了。但黃金樹此時卻被瑪莉卡用刺拒絕了褪色者的前行,雙指陷入了迷茫與沉默。雙指猜不出瑪莉卡在計劃什麼,但對它而言這顯然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因此,雙指選擇嘗試和無上意志進行通信。然而這種通信需要漫長的時間,換句話說,雙指也“宕機”了。

儘管我們已經來不及看到雙指真正取得通信後無上意志採取的措施。但我的猜測比較悲觀,因爲考慮到前兩個文明——永恆之城和法姆亞茲拉的結局都被隕石摧毀,而遊戲中也一共恰好有且只有兩頭艾斯提怪物。因此我推測,無上意志在接收到信息能採取的唯一行動,便是扔出艾斯提隕石。而恐怕這一次通信的結果,也同樣是這個結果。

永恆之城被艾斯提毀滅的相關信息十分明確。但位於化聖雪原的“黑暗繁星”艾斯提則存在很多疑問。它是無上意志派來的嗎?考慮到先前的“法姆亞茲拉被毀真相“的推論,以及黑暗繁星所在的耶羅 亞尼斯廢墟存在大量被癲火寄宿的怪物。我推測這頭艾斯提正是由叄指召喚而來的,摧毀法姆亞茲拉的真兇。

當然,如今的雙指力量已經不夠強大了,或許這也是如今通信效率低下的原因。無上意志可能需要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才能接收到雙指的求救。我們對此或許只需知道一個事實——留給褪色者的時間終究是有限的。

(3)“百智爵士”基甸

在玩家所扮演的褪色者登場之前,已有無數的褪色者們湧入了交界地這片破碎世界,無論結局如何,他們都爲交界地帶來了新的生機。

這些褪色者“前輩”們都有着精彩的個人故事。不過,本文畢竟不是人物傳記,因此不會詳細談論每一個褪色者的身世與作爲,但有些褪色者還是無法避免討論的,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百智爵士”基甸。

“百智爵士”基甸·奧夫尼爾(Gideon Ofnir, the All-Knowing)是一位博學之人。在生前,基甸擔任的職責是瑪莉卡身邊的“耳目”,通俗講就是情報大臣。基甸忠誠信仰着瑪莉卡女神以及有關她的一切,包括在女神之上的“高階神”無上意志。

從百智爵士第一次死亡時的葬禮上來看,他並沒有像其他褪色者死得很卑微,而是既有棺材,還有專門侍奉他的石雕(歸樹小惡魔?)和專屬武器在身旁,可以說是“風光大葬”了

作爲褪色者,基甸復活的時間點應該不是最初始的那一批,但也應該是相當早的。復活後,他迅速瞭解情況併成爲了圓桌廳堂的實際領導者,積極帶領褪色者們跟隨指引去履行修復法環。而基甸自己則在幕後蒐集半神們的情報,由此來幫助褪色者們執行使命。

作爲基甸的看家本領,基甸蒐集情報很少親身出馬,他籠絡人心的技巧使其手底下總有前仆後繼用不完的褪色者“工具人”爲他賣命,這其中包括沉默隨從“王骸”恩夏(Ensha, the Royal Remains)“深眠之箭”朵羅雷絲(Dolores, the Sleeping Arrow)、以及戰士涅斐麗·露(Nepheli Loux)。基甸也與菈妮的手下賽爾維斯有過聯繫,曾經似乎是同伴戰友,但因朵羅雷絲而發生爭執最終分道揚鑣,具體原因不詳。

基甸執行任務的方法可以用不擇手段來形容,例如爲了得知米凱拉深藏的聖樹位置,便與噩兆獵人合作屠殺白金村,這也讓他的養女涅斐麗與自己關係緊張。但即便如此,基甸想要蒐集情報來幫助褪色者完成使命的想法倒始終是真誠的。

但另一方面,在調查過程中,基甸察覺到了褪色者使命的蹊蹺之處,使他不得不懷疑這其中是否存在隱情。在與雙指進行長時間交流後,聰明的他僅憑自己的推理分析,發現了褪色者使命背後的“弒神計劃”——瑪莉卡想要反抗無上意志,反抗的方式便是要求褪色者殺掉自己和體內的艾爾登獸。

作爲瑪莉卡女神的頭號信徒,基甸知曉許多外在神祇的故事,但從未質疑過黃金樹文明以及無上意志的正統性。在基甸看來,神就應該是至高無上的,凡人只能侍奉神,不可能反抗神,更無法殺死神。但現在擺在基甸眼前的卻是瑪莉卡自毀式的計劃,這打破了基甸的終生信仰,使他陷入了恐懼。

在回過神後,基甸做出了他的抉擇,也是他的最終計劃:維持現狀——基甸表面上仍積極引導褪色者完成任務,但當褪色者真的踏上最終弒神之路時,基甸會出面阻止。

這個“維持計劃”看似扭曲矛盾,實則完全符合基甸的意圖。他充分尊重了瑪莉卡的“人性”,即瑪莉卡讓人們推崇自由意志,使褪色者永遠地深陷於西西弗斯式的反抗神權行爲之中;同時,他又維護了瑪莉卡的“神性”,讓瑪莉卡與更高階的無上意志不受打擾,不被擊敗。

基甸堅定地相信,褪色者是無法成爲瑪莉卡所希望的那個“王”的,就算是走到最後的玩家也是如此。最終,明知自身實力無法與玩家扮演褪色者所抗衡的情況下,基甸仍然選擇與玩家正面交戰並死去。“人類,殺不了神(A man cannot kill a god)”即是他最後的遺言,也是他終生所恪守的信條。

儘管作爲末期BOSS,百智爵士總在電子鬥蛐蛐中作爲搞笑角色擔當。但他也是全遊戲唯一在非CG動畫場景中不主動攻擊玩家並嘮叨很久的BOSS。無論如何,百智爵士把我們當作一個可敬的對手,我們也應該對他存在敬意,這個時候就別搞小聰明偷襲了(/敬禮)。

基甸的維持計劃可以被當作是遊戲的一個可選結局——復活後什麼都不做,“躺平”也是一種結局。

基甸與米凱拉非常相似,他們倆都十分聰明、武力值不高,不排外且極度重視情報。作爲半神以及神人的米凱拉,他尚且有能力制定並實現一些實驗計劃,試圖爲交界地的現狀做出一些改變。然而基甸卻是一位徹頭徹尾的普通人,儘管作爲情報大臣他知曉很多信息,卻沒有能力去改變一切,尤其是在發現弒神計劃後,基甸更是被現實的無力感打垮。

維持計劃大概率是錯誤的,但這個計劃至少讓基甸重拾了信念。基於這個計劃,基甸提煉出了一條極其悲觀,但足以自救的虛無主義結論:瑪莉卡在弒神計劃中所追求的人性,就是希望凡人進行無意義的掙扎,而凡人生存的意義,便是無意義本身。

(4)“準王者”維克與貝納爾

在一批又一批的褪色者湧入交界地後,絕大多數的他們當然迎來了失敗的末路。但在玩家扮演的主角登場之前,其中還是有兩位在修復計劃中完成了絕大多數的使命,離成爲“艾爾登之王”近在咫尺,因此被稱作準王者(Lord Contender)

他們便是“龍槍”維克“聚獸”貝納爾

我們先來聊維克。在古龍戰爭時期,維克(Vyke)作爲黃金樹文明下的圓桌騎士,在征服戰爭時期作戰驍勇。在古龍戰爭後的龍樹同盟時期,黃金樹文明的戰士們開始學習古龍禱告,天賦異稟的維克深受古龍蘭斯桑科斯喜愛,成爲了她最喜愛的騎士。掌握古龍禱告後,實力強大的維克獲得了一個稱號——“龍槍”(Dragonspear)

關於維克的性格已經很難獲知。但不同於其他的褪色者,交界地上還有一個專門囚禁他的靈魂監牢,可見維克或許是對褪色事件被驅逐出交界地非常不滿,最終因反抗而被殺死並被封印。由此我推測,維克是一個因實力強勁且極度自傲之人。

"準王者"這一稱號並非官方認可的名字,主要來自於封印維克靈魂的監牢叫“準王者的靈魂監牢”,而監牢中的維克顯然沒有癲火附體,應該是基於復活前的維克狀態所設計。但無論如何,“準王者”這一詞確實相當契合於維克以及貝納爾的行爲。因此我仍舊使用了這個詞。

當然,靈魂監牢和褪色者的本質並不衝突,維克還是無不例外地成爲褪色者並被複活,他出色的戰鬥力使得他幾乎是所有褪色者中,離“成爲艾爾登之王”最近的一位。當他走到火焰大鍋前,卻發現前往天空之城的方法是點燃火焰大鍋,而點燃的“官方”途徑,便是將陪伴自己身邊的指頭侍女燒死。

維克猶豫了,可能是對侍女產生了感情而不希望侍女犧牲,亦或是本能上對黃金樹的強權反抗精神。總之維克開始另尋他法,通過與癲火寄宿者的交流,他找到了一條或許能解決問題的邪道——叄指

維克接受了叄指的引導,試圖使用癲火的力量點燃大鍋。維克潛入王城下水道深處找到了叄指的封印處,但在和叄指接觸後,可能是維克的意志還不夠堅定(更可能是沒脫衣服),最終維克在受賜癲火時身體由內而外地燃燒,最終被燒得皮開肉綻,連意識都無法正常保留下來。

最終,維克忘記了他所謂的使命,如同一具行屍走肉般遊蕩着。至於他的指頭侍女也早就死在了利耶尼亞癲火村附近的鎮靜教堂,可能是被染癲狂病的村民所殺。維克便守護在他的指頭侍女屍體旁,擊殺一切前來打擾她安眠的人。

相比維克,貝納爾(Bernahl)的故事背景可能就沒有那麼多了,有關他復活之前的事蹟寥寥無幾。但就從與他的交流來看,貝納爾是一個理性低調,善於思考的戰士。毫無疑問,貝納爾同樣是一個具有高超戰鬥技藝的褪色者。

實際上,貝納爾並沒有“準王者”的稱號。然而貝納爾也出色地完成了絕大多數雙指派下的使命,甚至要比維克前進得更遠,因爲當最終面臨着瑪莉卡交付於他的關鍵任務——燒死自己的指頭侍女、點燃火焰大鍋時,他選擇了讓侍女跳入火焰大鍋自焚。

儘管貝納爾同樣和侍女產生了感情,但選擇了與維克不同的路線後,他成功來到了法姆亞茲拉。隨後貝納爾崩潰了,他認識到了這個世界的絕望與荒誕,對瑪莉卡的無情使命感到憤怒和憎恨。虛無主義折磨着貝納爾,但他知道自己現有的能力還不足以完成最後的“弒神”,因此他決定暫時不再追隨指引,心血全投注在戰鬥上,在交界地四處流浪。

後來的貝納爾便與我們玩家相遇,並在後來加入了叛律者聯盟。隨着玩家殺死了拉卡德解散叛律者後,貝納爾也被玩家鼓舞而重拾信心,登上法姆亞茲拉再次嘗試挑戰弒神計劃。爲了與玩家爭奪艾爾登之王的王位,貝納爾在天空之城向玩家發起決鬥,最終戰死。

如果沒有玩家,貝納爾將仍在流浪。每次遇見並知曉玩家的行爲後,貝納爾都會鼓足勇氣開啓新一段冒險,但也正因此,最終兩人才能在法姆亞茲拉以敵人身份相遇,爲競爭艾爾登之王的王位而決一死戰


本期到此結束。

下一期我們將具體敘述遊戲的結局部分,先從3個修復盧恩說起。

歡迎三連充電,加速up的更新~如果有更新,下面的合集應該會實時刷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