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作室装台万兆NAS!还能直连电脑?还能开MC服务器?

开始直接先放上我们这一次搭建的NAS所用到的所有配件型号和价格,以及购买渠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保存(部分硬件价格受市场影响有所波动~仅供参考)

我们一步步展示从需求分析到选购硬件的过程,文章可能有点长,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耐心看完,点个赞 点个分享 点个再看,那么正式开始!

需求分析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装这个NAS呢,从一开始买了台成品NAS,我们就离不开NAS这个东西了,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多人协作和文件管理。

其实以前我们也装过一台all in one,当时也是上了全万兆的方案,但是呢all in one大家也知道,one boom all boom,之前瞎折腾虚拟机影响到了整个虚拟机内部的网络,导致虚拟机黑群晖访问不上了,所以呢后来就想放弃这个方案。这一次想要装出一台,只用作存储服务器功能的NAS。

至于上万兆网络的话,一方面是一些老的万兆网卡其实已经非常便宜了,像浪潮X540也才五十几,X520光口卡也才一百多,另一方面呢,我们比较穷,一般来说上万兆方案得买万兆交换机啥的,但是那些都太贵了,所以我们一直是采用电脑直连NAS的方案,不仅能访问NAS,还能连接互联网。

OK我们的需求基本上就是这些,下面开始选择NAS系统。

系统选择

主流的DIY NAS系统有黑裙、unraid、TrueNAS、OMV,其实在这套硬件上我除了unraid,其他三个系统都安装过了,最终是选择了TrueNAS SCALE,来说说我为什么选择它。

我们安装DIY NAS首先得要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大家也看到我的配置单了,里面用2308直通卡,还有8125B的2.5G网卡,还有82599(X520)的光口万兆网卡,所以黑裙在这个方面的兼容性我是比较担忧的,而且是“黑”的系统,并非所谓正版系统。

unraid呢其本身是一个挺好用的NAS系统,但是也还是那个问题,就是正版和非正版的问题,正版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去装快乐版我其实并不是非常乐意。

最后就是TrueNAS和OMV系统了,两者都是基于debian linux的开源NAS系统,所以首先没有正版不正版的问题了,其次也是因为是debian linux为基础,设备兼容性,也就是驱动也是非常完善的,基本上主流的网卡和阵列卡根本不需要担心系统会不会不兼容。

这两个系统我是都使用过了,还是TrueNAS系统对我来说部署起来会更熟悉一些。而且TrueNAS是支持ZFS文件系统的,虽然OMV可以通过加装插件手段支持,但还是不如TrueNAS的体验好的,ZFS文件系统其实我也是一知半解,比较熟悉的。

比方说,写时复制技术,在一般的文件系统上,写入覆盖数据的时候,被覆盖的数据就会消失了,但是在ZFS文件系统上,新的数据会被写入到不同的块,写入完成后,会更新文件系统元数据来指向新的数据,这可以确保在数据写入过程中,即使系统崩溃、机器断电,原始数据也可以不受到损害。

还有一个快照功能,ZFS文件系统会将新数据分配到新的块上,快照用来跟踪文件的更改,可以恢复文件过去的版本,快照没了那文件的更改记录也就会丢失。

Truenas官方推荐的配置要求是双核64位处理器,8G内存,推荐16G内存,最好是ECC内存,那接下来我们就来选择硬件吧。

硬件选择

选择DIY NAS其实最开始得选好机箱,一开始我们选择了巧美的这个NAS机箱,emm说真的不是特别满意。

所以后面换了君名创达9盘位的这个白色NAS机箱,价格是也不算便宜,入手价格是637.8。机电散产品一旦沾上NAS这三个字,就肯定便宜不了。

这个机箱设计得还是比较不错的,底下是9个抽屉式的硬盘仓,带硬盘背板。

上半部分支持MATX主板和ATX电源,pcie是全高的,所以基本上硬件安装的兼容性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选好机箱之后就是选择主板平台了,主板我选择了这块应该是研华代工的工控机主板,芯片组是Z370,入手价格180。

这块板子最吸引我的点其实是这板载的i350四口千兆网卡,能省一个千兆交换机的钱。

其次呢pcie槽位分配我觉得很合理,一条x16,两条x8,对于大部分阵列卡和10G的万兆网卡,一般都是x8插槽的,这样的pcie插槽分配兼容性很好,也不会太浪费通道。

这个板子有点遗憾的是内存只有两个插槽,不然就能堆满64G内存了。

这个板子有点特殊的是usb口和com口不是标准的规格,不过对我们来说不影响,板载还有个USB口,可以插系统引导盘,不过我还是习惯装固态里。

CPU选择了一块低功耗处理器8500T,花费401,6核心6线程,其实挺浪费的,不跑虚拟机的话8100T就足够了。

内存我选择了两条粤虎的D4 16G 2666内存条,花费175,内存其实是无奈之举,我这里一堆内存只有一条能点亮这个平台,一条8G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还是入手了两条这种小厂的内存条,可惜的是z370平台不能支持纯ECC内存,要换志强平台的话成本又要高上去了,最终还是上了这个平台,其实是不是ECC内存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感受不出来差别。当然有条件上志强和ECC内存那是最好的。

九个硬盘位连接主板的话我是用了2308直通卡,一张直通卡最多带8块盘,还剩一块盘的话,背板有个sata接口,可以直连主板的sata口。

网卡我选择了使用一张浪潮的X520单口的光口万兆网卡。

还有一张四口的瑞昱8125B 2.5G网卡,其实整套下来,这张2.5G卡最贵了。

基本的硬件选择好了,做好散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给机箱前面板装了个12cm的风扇,照顾到pcie上的板卡。

然后顶盖上用磁吸的方式固定了一个直吹pcie板卡的风扇。

我用来固定这两个风扇的螺丝啊,我必须要强烈推荐给你们,这个pdd买的4个强磁风扇固定螺丝,才6.19,又便宜又好用,这个也是pdd买的短款胶钉,24枚也就9.9,这种软的胶钉能有效避免机箱共振。

CPU散热器的话,8500T散热要求非常低,随便找了个AVC散热器就可以了,下压式散热器还能稍微照顾到一点供电散热片。

我还给M2硬盘上了个双面的铝制散热器,这个就纯浪费了,没必要,原本是打算u盘装群晖引导,M2给存储的,所以才买了这个散热片,有肯定比没有好嘛。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硬盘散热了,硬盘散热是直接影响到硬盘寿命的,大家要知道这种企业级机械盘,长时间运行的温度真的很高,散热我是买了三个鱼巢的9225风扇,定速1200,很便宜,三把才26.73,采用的是前进后出抽风式散热方案。

电源的话这套功耗其实很低,300W以下都足够了,但是呢低功率的电源真找不到好好做的厂家,之前这个玄武550在拼爹爹上非常火,这一次也是给自己找个理由,给NAS上这个电源,看评测哥做的测试这个电源还可以。

存储盘的话,三块HC530 14T组RaidZ5,还有一块美光1100 2T SATA固态单独做一个高速存储池。

那么硬件上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一套下来主机价格2179,带上硬盘价格也才4509,性价比是拉满了。

直连电脑

系统已经装完了,首先要实现NAS上每个网口都可以实现直连电脑,电脑可以访问NAS并且,电脑能访问互联网。这个其实原理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我看网上教程挺少的,可能没什么人会拿NAS装这么多网卡。

我这里就来简单教学一下吧,首先进入网络配置里,我们需要在里面创建一个网桥,然后将每个网口都桥接上去,这样实现了一个什么效果呢,就是相当于在NAS里创建了一个交换机,只要我们有一个网口联通到路由器了,路由器能分配到ip给NAS了,其他网口直接连接电脑,也就相当于连接到了交换机上,也可以获得路由器分配的ip了,同时与NAS传输数据的速率就是看你两端的网口了,比方说我电脑通过网线直连NAS的2.5G网口,电脑也是2.5G网口,这样就是以最大2.5G速率传输了,变相省去了一个2.5G交换机的钱,万兆网口同理,我觉得还是不错的,pcie通道物尽其用了,缺点呢就是NAS关机了电脑也就没网了。

MC开服

NAS实现数据存储和传输是没问题了,目前还没有部署什么docker应用,因为我们目前对于docker应用需求不是很大,我在看docker镜像库的时候看到了居然有minecraft,那我就不得不玩一下啦。

很多minecraft玩家去租用过淘宝上那些服务器,很多比较便宜的面板服哦,会采用docker容器的方式来开服,我们今天也来当一回腐竹,来试一下开服的体验。

连接进去,哎这个进来还是比较顺畅的哦,来飞一下看一下区块加载速度。

这个区块加载速度还是有点慢的,MC服务器是比较吃单核性能的,8500T低功耗处理器的单核性能还是比较拉垮的,像我们工作室顶多三四个人同时在里面玩一下的话问题不大。

这个还是在我们内网环境下开服的,如果要开公网服务器的话就得需要公网IP了,这个咱们条件有限,没有办法使用公网IP,内网穿透的话效果也很一般,几个人联机玩一玩还是非常不错的,部署起来也非常简单。

OK那么这就是本期视频所有内容了,如果对你搭建NAS有所帮助的话,希望能给我们一个一键三连加关注,这里是690研究所,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