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KS後綴的處理器是英特爾官方特挑版,自酷睿i9-9900KS誕生以來,從第12代酷睿開始基本上每代都會推出KS系列,KS平均體質會比主流K系列要好一些,而且本身出廠頻率設定就更高,主要目標用戶是頂級遊戲發燒友,然後纔是搞生產力那批用戶,最近突然心血來潮,硬核也搞了一顆最新的酷睿i9-14900KS來摸摸手氣(bushi),順便慣例裝個機。
如大家所見,這次酷睿i9-14900KS的裝機方案還是很剋制的,整機風格沒有過於誇張,預算都花在了核心硬件上了,方案還是傾向大部分玩家所喜愛的純白主題和海景房類型,下面已經羅列出裝機配件的全家福和型號給參考一下,價格就是京東自營的實時定價,不一定是最優惠的時間段和最優的入手渠道,大家也可等等618電商促銷活動。
CPU: Intel Core i9-14900KS盒裝 5999元
散熱器:利民FROZEN VISION 360 WHITE 冰封視界 899元
主板:技嘉Z790 AORUS PRO X 冰雕X 3499元
顯卡:索泰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8399元
內存:宏碁掠奪者Hermes冰刃·銀 DDR5 7200C34 16GB*2 1499元
固態:宏碁掠奪者GM7 2TB PCIe4.0 919元
機箱:追風者NV5S白色 429元
機箱風扇1:利民TL-C12RW-S X3*3 189元
機箱風扇2:利民TL-C12W-S V3*1 32元
電源:利民TR-TP1000-W白金牌 709元
參考總價:22573元
整機效果展示
整機成品效果,這次用到了追風者NV5S這款機箱,純白+無立柱結構是最簡單、最大程度呈現硬件的方式,內部的硬件也採用白色或者銀色,包括電源模組線材部分,並且把機箱風扇也填充滿了,唯一遺憾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手辦來放置在機箱底部。
點亮機器之後,首先就用技嘉GCC和索泰ICE STORM軟件把整體RGB燈效調成藍色,單色個人感覺挺符合這臺機器的,而追風者NV5S本身正面、側面兩個位置是帶有ARGB燈帶的,氛圍感進一步加強。
整機彩虹波浪ARGB特效,比較符合大衆玩燈用戶的審美效果,機箱的鋼化玻璃是完全透明的,美感和通透感都有了。
移除鋼化玻璃後的ARGB效果,硬核在側面安裝三個利民TL-C12RW-S反葉風扇,也就是在側面處設置進風口,更多是爲了服務於顯卡吸入冷風。而在尾部安裝了一個利民TL-C12W-S V3正葉風扇,對應就是出風口,可以爲主板、顯卡及周邊硬件排出熱風。
CPU散熱器是來自利民的FROZEN VISION 360 WHITE 冰封視界,主打性能兩個字,故冷排風扇並沒有過於誇張的ARGB燈設計,而是巧妙地把燈帶藏於風扇的四個邊角之處,ARGB燈效既簡潔又不影響風扇性能設計。
FROZEN VISION 360 WHITE 冰封視界搭載的2.88英寸屏幕,顯示效果相當細膩,上述展示爲TR-VISION HOME配套軟件的默認主題一動畫。
宏碁掠奪者Hermes冰刃·銀 DDR5 7200C34 16GB*2內存套裝,ARGB燈效挺有層次感,色彩過渡自然,下方帶有Hermes LOGO。
主板爲技嘉Z790 AORUS PRO X 冰雕X,唯一的ARGB燈效位於I/O裝甲處——具有殘影效果AORUS LOGO燈,設計足夠簡潔配上純白主題就很搭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尾部安裝了TL-C12W-S V3風扇,爲了避免水冷管打到扇葉,水冷管走線就需要“曲折”一點了。
側面的TL-C12RW-S風扇,燈效設計就是大多數主流ARGB風扇的樣式。
最後是顯卡,它來自索泰的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燈效設計也是偏簡潔風格——ZOTAC GAMING LOGO周圍帶有彩虹橋的裝飾。
各配件賣點介紹
酷睿i9-14900KS盒裝,擁有8個P核心和16個E核心,總計24核心32線程,P核心最大睿頻達到6.2GHz(雙核狀態),相比最初形態的13900K提高了0.4GHz,E核心也提升至4.5GHz,全核心睿頻時,P核心能達到5.9GHz,簡直就是把Raptor Lake-S架構性能壓榨到極致了。
然而,這次硬核還是當了一回非洲酋長,摸到的體質小雕都算不上,那麼普通的14900KS用起來怎麼樣呢,在後續測試環節揭曉吧。
爲了壓制住這顆Raptor Lake-S終極大殺器,這次搭配了來自技嘉的Z790 AORUS PRO X 冰雕X主板(以下簡稱Z790冰雕X),它是技嘉冰雕系列中定位最高的,屬於3K價位的高端主板。包裝上沿用了AORUS一貫的大雕頭&機甲風格,右下方標註了主板支持四年全國聯保。
Z790冰雕X採用了家族式的純白靚麗配色,這種純白不僅限於散熱馬甲上,而且連帶PCB也用上了,確保主板配色的絕對統一性,散熱馬甲上僅有大雕頭和AORUS LOGO圖案設計,足夠簡潔和純白主題也對應上了,主板外觀顏值是無可挑剔的。
供電規格方面,Z790冰雕X也是非常捨得下本,採用了18相CPU供電+1相核顯供電+2相輔助供電的豪華組合,其中CPU供電的MOS最大電流支持到90A,配合大面積一體成型、標配8mm熱管的散熱裝甲,在後續測試環節中,你就能看到Z790冰雕X驅動14900KS有多麼從容。
Z790冰雕X標配四根DDR5內存插槽,最高可支持超頻至DDR5 8266MHz,最大容量支持達到192GB,作爲四槽Z790能支持到如此高的內存頻率,也離不開主板本身8層PCB做工、背鑽空技術、隔離內存佈線等細節處理。
Z790冰雕X擁有三根全長的PCIe插槽,其中第一根採用橡膠內襯、鋅合金和一體式結構設計,速率可以達到PCIe 5.0X16,第二、三根分別對應PCIe 3.0X4和PCIe 4.0X4速率。M.2插槽方面主板支持到5組,標配大面積散熱裝甲,拆卸裝甲是免工具的。
移除散熱裝甲後,能看到插槽的情況,Z790冰雕X第一組M.2插槽是支持到PCIe 5.0X4,其餘M.2插槽都是PCIe 4.0,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組M.2插槽和第一根PCIe顯卡插槽是共享帶寬的。其他細節方面,全部M.2插槽均採用旋鈕卡扣的安裝方式,PCIe顯卡插槽卡扣採用加高加長設計,能看到的部分幾乎都經過人性化處理。
主板背部,能看到在顯卡插槽區域,採用了一塊專用背板來加固插槽強度,可以更好保護顯卡。
Z790冰雕X的I/O部分,從左到右分別是2*USB 2.0、2*SMA天線(Wi-Fi 7)、4*USB 3.2 GEN 1、1*DP、1*HDMI、2*USB 3.2 GEN 2 Type A、1*USB 3.2 GEN2x2 Type C、1*USB 3.2 GEN2 Type C、RJ45網口以及三組音頻接口(ALC1220驅動),配置豐富度還算不錯。
內存方面,爲了確保不拖14900KS的後腿,這裏給它配套了來自宏碁掠奪者的冰刃Hermes RGB DDR5 7200 32GB(2X16GB)套裝,這款內存定位旗艦級,從包裝上就能看到,冰刃系列具有白色、黑色和銀色三種配色可選,支持各家主板廠商燈控軟件同步和調節。
冰刃Hermes RGB DDR5按照顆粒種類劃分成海力士A-Die和新M-Die(3Gb)兩種版本,在電商頁面上有清晰的標註指引,手上這套32GB容量對應的就是海力士A-Die顆粒,頻率劃分6400/6800/7200/7800/8000多個頻率版本,足以覆蓋從主流到高端各自玩家羣體。
冰刃Hermes RGB DDR5銀色版本外觀,它採用高厚度壓鑄工藝的裝甲設計,確保了散熱效能同時保留了凌厲的造型——能看到裝甲上擁有數層線條和結構堆疊,並且刻印了PREDATOR的LOGO和代表着“冰刃”六邊形圖案。
冰刃Hermes RGB DDR5 7200採用了原廠特挑超頻顆粒,支持XMP 3.0技術,開啓後可達成DDR5-7200 CL34-45-45-115 & 1.4V超頻狀態,高頻低時序、低電壓的出廠調教,玩家一鍵就能安穩享用高性能。當然,內存的潛力遠不止如此,配合10層強化PCB和A-Die顆粒,手動超頻能輕鬆達到8000MHz+。
冰刃Hermes RGB DDR5 7200頂部採用霧化的導光條設計,具有8個獨立燈光區域,支持1680萬RGB色值,擁有多達10+燈效,另外銀色內存實裝在白色主板上其實也沒有違和感。
頂級的CPU自然得搭配高端的顯卡,這次給14900KS一步到位搭上索泰這款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 月白非公,以ICESTORM 2.0散熱系統作爲根基——形成流線型配合純白主題的優雅風格,整卡也挺契合本次裝機的格調。
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 月白採用三枚9CM大尺寸仿生盾鱗2.0風扇,特殊的紋理設計和曲率優化得以最大限度提升風扇性能,風扇也支持智能啓停技術,具有減少噪聲增加顯卡壽命的實際意義。
側面區域是顯卡獨特的SPECTRA燈效系統,採用ZOTAC GAMING LOGO和類似彩虹拱橋造型,形成支持1600萬色調節的光效。靠右側區域是12VHPWR(16pin)供電接口,最大可輸出600W,輕鬆滿足RTX 4080 SUPER區區320W功耗。
顯卡配有高強度的合金材料一體鑄形而成的金屬背板,能增強顯卡結構強度保護PCB,背板上還有一些簡約的LOGO圖案。尾部區域設計了挺有辨識度的貫穿式通風口,可以增強顯卡散熱。
顯卡整體尺寸爲30.7X12X5.9CM,作爲一款高端顯卡尺寸控制還挺剋制的。散熱結構除了三枚9CM盾鱗風扇以外,內部還採用了加厚加高的鍍鎳散熱鰭片組,貫穿了7根鍍鎳熱管,在後續環節硬核也會對顯卡的散熱性能進行實測。
顯卡擋板爲2.5槽厚度,它的視頻接口組合依然爲3 x DisplayPort 1.4a +1 x HDMI 2.1,可支持8K@60HZ HDR、4K@120HZ HDR、多屏顯示等高質量畫面輸出需求,滿足RTX 4080 SUPER高端應用需求。
雖然還沒到夏至,但廣東這邊已經是夏天的狀態,面對14900KS這種大火爐,想搞定它還真不容易,最佳的方案當然是開蓋上液金,失去保修的騷操作作爲平民玩家就不折騰了,這次就準備了T1級別的利民FROZEN VISION 360 WHITE冰封視界來應對。
這款水冷它採用了COREV1.0自研水泵框架,是利民最新的自研方案,配套三枚TL-K12(W白色版本)性能級ARGB風扇,具有S-FDB軸承、二次點膠動平衡等亮點設計。值得好評的是,水冷在出廠狀態已經把風扇和線材安裝並整理好(帶三枚理線夾)。
水冷頭上最大的賣點就是這塊採用480X480分辨率、2.88英寸、峯值亮度達到450 NITS的IPS屏幕,顯示效果正如本文開頭展示那樣細膩,屏幕可支持1080P60幀的視頻播放,可配套軟件調節各種動畫。
水冷的全套扣具一覽,採用了利民相當成熟的SS2扣具體系,均是金屬材質打造,安裝下來確實足夠穩固,流程也不繁瑣,這套扣具和自家大部分風冷也是通用的。
14900KS和RTX 4080 SUPER的組合,爲了留有一定餘量,這裏爲它們準備了利民這款TR TP 1000-W,它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了80PLUS白金牌認證,支持ATX 3.0,採用105°全日系電容,支持7年售後質保,相比高端電源十年質保短一點,但是它的價格也更實惠,用料足。
TR TP 1000-W正面外觀,正方形的散熱格柵下藏着一枚120mm風扇,支持智能啓停技術,而電源的尺寸規格爲150mmx140mmx86mm,140mm的機身長度加上1000W大功率,可很好適用於一些相對緊湊的高端配置方案。
TR TP 1000-W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接口均爲黑色,具備一個原生支持PCIE 5.0規範的12VHPWR供電接口,滿足現階段及未來的旗艦級顯卡。
TR TP 1000-W標配全套壓紋模組線,做工材質好易於彎折,具體到線材數量和類型方面,它提供了1*ATX 24P主板供電、2*4+4P CPU供電、3*PCIe 6+2P顯卡供電、1*12VHPWR PCIe 5.0顯卡供電、2*SATA供電、1*PATA供電以及1*PATA+SATA供電這些類型。
最後是機箱,來自追風者的NV5S白色版本,造型常規的四方體,定位是偏性價比向的無立柱全視海景房——前和側由兩塊鋼化玻璃拼接,並在邊緣區域預裝了兩條ARGB燈帶,如果你也希望頂配硬件配套低調機箱,那麼它確實挺適合。
功能性方面,NV5S相當令人滿意,I/O部分除了提供2*USB 3.0 Type-A、1*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耳麥音頻接口組合,還具備燈光模式切換和燈光顏色切換的功能鍵。
內部結構,NV5S有幾個賣點值得一說,最大支持EATX主板,雙360水冷支持,配備不顯眼的顯卡支撐架、電源倉的蓋板可在正面拆卸(方便直接管理電源模組線材)、底部的手辦放置之處(或者3.5英寸HDD安裝)
性能實測,5.9GHz大核全開玩遊戲
在開測之前,先幫主板刷一下最新BIOS,以便更好適配14900KS,技嘉X系列主板BIOS界面採用全新升級設計,其中最爲實用的功能是High Bandwidth(高帶寬)和Low Latency(低延遲)技術,一鍵開啓後主板會自動微調CPU內部寄存器和時序,在不調整頻率下優化內存性能,非常適合大衆玩家實用,畢竟操作簡單又穩定。
接着硬核就發現了這顆14900KS存在的問題,也許是體質不太好的關係,CPU VID電壓即便給得足夠高,但在默認設置下主板實際供給CPU電壓還是不夠,部分場景CPU負載仍然會出現藍屏和程序閃退的情況,解決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提供防掉壓等級(相比手動設置電壓更簡單快捷),本人這顆U使用官方推薦的Turbo檔即可,或者等後續主板BIOS更新就可解決了。
整機配置一覽,14900KS是開啓了XMP 3.0技術,超頻達成DDR5 7200C34的狀態,本次測試安裝NVIDIA最新驅動驅動552.12 Game Ready WHQL版本,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以便最大化顯卡性能,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 月白標稱的Boost頻率爲2565MHz,略比官方標定高一丟丟,室溫大致30℃非空調環境,全程是封箱測試。
CPU-Z跑分,14900KS單核跑分直接突破1000分大關,屬於史無前例的桌面處理器成績,而多核跑分也達到了17900,單核相比13900K足足提高了11.6%,而多核方面提升也有7.3%,當然代價也是不少——解鎖了溫度牆,跑分時CPU溫度已經超過100℃。
14900KS標稱的睿頻6.2GHz頻率,在運行CINEBENCH R23單核項目時,其中兩個核心就達到了6.2GHz,這種情況多半隻會出現在瀏覽網頁、編輯文檔、觀看視頻等輕負載場景中,對於系統流暢度確實會有加成。
而接下來的CINEBENCH R23多核項目,即便解開溫度牆,手上這顆14900KS並沒有發揮出大核5.9GHz的應有性能,因爲保護機制的存在還是會降頻。如果限制溫度牆,那它也只是14900K的水平。
那麼對於這顆體質一般的14900KS,它對比14900K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個人覺得是一方面是降壓超頻的優化空間更大,經過實測,這顆14900KS僅需要1.28V(表顯)就能達成P核5.7GHz+E核4.3GHz,剛好就是14900K的目標睿頻值,而一般體質14900K想達成核心電壓一般會高於1.33V了,除非真的特意去買大雕。
這種狀態下能順利通過CINEBENCH R23十分鐘多核烤機項目,CPU Package溫度最高99℃,剛好散熱器把它壓制在溫度牆內,此時的CPU Package已經達到345W,不得不說利民這款水冷真是挺厲害的。
這顆14900KS也能達成P核心5.8GHz+E核心4.5GHz的超頻狀態,只不過核心電壓得加到1.38V,此時烤機溫度已經達到106℃,CPU Package功耗直衝412W,不過對於Z790冰雕X來說還是非常輕鬆,其主板供電最高溫度顯示僅爲62℃,瓶頸主要還是在於CPU本身和水冷散熱器。
14900KS手動定頻P核心5.7GHz,E核心4.4GHz,全程不降頻跑CINBENCH R23多核分數爲41785 pts,單核分數爲2222 pts
14900KS手動定頻P核心5.8GHz,E核心4.5GHz,全程不降頻跑CINBENCH R23多核分數爲42300pts,單核分數爲2266 pts
從以上R23項目跑分可以看到,經過優化電壓後的14900KS,多核跑分會比默頻14900K提升3%~4%左右,單核反而下降一些因爲這裏採用的是全核心超頻方式,實際重度生產力應用倒也不影響,因爲都是更依賴多核性能。
14900KS默頻+宏碁掠奪者冰刃Hermes RGB DDR5 7200C34 XMP,關閉高帶寬和低延遲技術,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14900KS默頻+宏碁掠奪者冰刃Hermes RGB DDR5 7200C34 XMP,開啓高帶寬和低延遲技術,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14900KS默頻+宏碁掠奪者冰刃Hermes RGB DDR5 8000C38 超頻,開啓高帶寬和低延遲技術,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
對於不想折騰的玩家來說,XMP達成的DDR5 7200C34頻率和時序都不錯了,在此基礎上只要一鍵開啓高帶寬和低延遲技術再提升一些,已經足夠配得上14900KS,玩遊戲和生產力都不落下。如果是追求極致,可以花點心思把內存超頻至DDR5 8000C38(同樣追求快捷也可使用高帶寬和低延遲技術),在Z790冰雕X上是很容易就能達成的。
14900KS默頻+DDR5 7200C34 XMP(高帶寬和低延遲)+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3DMark Time Spy顯卡分數爲27883,CPU分數爲23705
14900KS默頻+DDR5 7200C34 XMP(高帶寬和低延遲)+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3DMark Time Spy Extreme顯卡分數爲13909,CPU分數爲13117
通過3DMark Speed Way壓力測試驗證一下顯卡的散熱性能,這是一個光柵化和光追結合,最大程度模擬遊戲的高壓項目,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運行最高頻率可達2805MHz,核心溫度最高爲75.5℃,顯存溫度最高爲86℃,風扇轉速最大不到2000RPM,風扇噪聲感知並不明顯,散熱性能表現還算可以。
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開啓TensorRT加速,1024X1024分辨率,總批次3次,單批數量6,Stable diffusion AI輸出耗時僅需58.6秒,相比不開啓TensorRT時可縮短25秒,效率相當不錯,可以完全勝任AI繪畫的高階需求。
14900KS默頻+DDR5 7200C34 XMP(高帶寬和低延遲)+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運行《CS2》4K分辨率預設非常高畫質,平均幀數188fps,1% LOW幀146fps
14900KS默頻+DDR5 7200C34 XMP(高帶寬和低延遲)+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運行《賽博朋克》4K分辨率預設光線追蹤:超級畫質(DLSS幀生成),平均幀數114fps,1% LOW幀88fps
14900KS默頻+DDR5 7200C34 XMP(高帶寬和低延遲)+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運行《龍之信條2》4K分辨率預設高畫質+光線追蹤開啓,維倫沃斯城內平均幀數64fps,1% LOW幀49fps
14900KS默頻+DDR5 7200C34 XMP(高帶寬和低延遲)+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運行《騎馬與砍殺2》4K分辨率預設非常高畫質,平均幀數132fps,1% LOW幀104fps
14900KS默頻+DDR5 7200C34 XMP(高帶寬和低延遲)+RTX 4080 SUPER TRINITY OC月白
運行《絕地求生》4K分辨率三超高+120%渲染,平均幀數222fps,1% LOW幀142fps
遊戲顯然纔是14900KS的主戰場,默認開啓XMP+Tubro防掉壓,就能在遊戲中完美達成5.9Ghz+4.5GHz睿頻,確實也能帶來更絲滑的1% LOW幀。如果使用14900K手動超頻達成,那麼體質肯定需要大雕級別,操作也更爲繁瑣。而對於14900KS來說這可是出廠就設定的睿頻目標值,即便體質一般,只要能控制CPU溫度遠低於100℃就不會降頻,當然你得接受在遊戲運行時,CPU功耗超過200W,CPU溫度有時也會飆升至90℃+。
當然,14900KS能睿頻這麼高是有代價的,使用HWiNFO64軟件監測14900KS在遊戲中的運行情況,可以發現CPU VID和CPU核心電壓最高可達到1.6V以上,不過實際存在100℃溫度牆,所以長期使用也不會有問題,但切記爲了避免縮肛,主板供電用料一定得紮實。
結語
全文裝機體驗下來,14900KS會更適合那些追求極致遊戲性能的玩家,因爲默認狀態下在遊戲場景中輕鬆就能達成5.9Ghz+4.5GHz超高睿頻,免去了在14900K中挑大雕又手動超頻的繁瑣性,如果還有生產力需求,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比14900K更好壓制熱量(平均體質更好),當然14900KS也需要更好的主板、內存和電源來配搭纔可發揮最大遊戲性能,下一篇我們就來討論下它和14600K大雕在遊戲中的幀數差距。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