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背插宇宙
在B站某位裝機相聲演員的推動下,不少主板廠商陸續推出自家的背插主板,與此同時,爲了配套背插主板的機電廠商也發起了產品跟進——背插機箱,甚至一些廠商還推出背插電源,當然這個配件在“背插宇宙”中不會特別重要。
顯卡方面,大部分廠商都是通過轉移供電接口位置的方式進行隱藏,目前來說,“背插宇宙”的板圖完全度已經相當高,據說下半年還會推出隱藏水管的水冷散熱器....
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套以微星背插家族、影馳顯卡組成的裝機方案,整機還是採用純白主題打造,配合無線纜的正面結構,充分展示最乾淨清爽的一面。以下是裝機配件的全家福和型號詳情,需要注意價格不一定是最優惠,僅供參考。
CPU: Intel Core i5-14600KF散片雕 1880元
散熱器:九州風神冰魔方360水冷白色 499元
主板:微星B760M PROJECT ZERO(背插)1449元
機箱:微星MAG PANO M100L PZ白刃(背插)449元
電源:微星MPG A1000G PCIE5 999元
顯卡:影馳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隱藏式供電線纜)5999元
內存:宏碁掠奪者炫光星艦Vesta II RGB DDR5 6800C34 16GB*2套裝 949元
固態:宏碁掠奪者GM7 2TB PCIe4.0 899元
風扇:利民TL-C12W-S V3 X3白色套裝*2 198元
參考總價:13321元
整機展示和通電效果
整機未通電效果,電源的線纜是完全看不到,只剩下一些零星的風扇以及散熱器供電線纜,做好捆紮操作之後並不會明顯,機箱本身還是海景房設計,可視角度相當不錯,主機看上去就是非常簡潔,加上純白的主題,契合程度一流。
通電RGB效果,海景房通透的特性確實適合展示燈光,風道方面也很完美,側面和頂部總計安裝四枚120mm RGB風扇,均是吸風的狀態,尾部安裝一枚120mm RGB風扇,處於排風的狀態,而頂部則是360冷排,CPU非滿載狀態下,絕對是機箱主力排風之處。
主機純色效果,相當柔和、耐看,當裝機達到一定數量時,也行就會更喜歡這種更簡潔的燈效了。
九州風神冰魔方360水冷頭RGB效果,立體效果很強的無限鏡設計,不僅創新,個人覺得還是近兩年最好看的水冷頭之一了。
宏碁掠奪者Vesta II炫光星艦DDR5 6800C34內存RGB效果,色彩過渡自然,PREDATOR的LOGO燈相當搶眼
影馳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顯卡,可以歸來成背插式設計,沒有線纜顯卡和主板搭配是很和諧順眼的,側面RGB效果也是流行性
影馳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的大部分RGB效果設計在正面導流罩,顯然更適合豎裝
各配件賣點介紹
背插式裝機的關鍵配件自然是主板,這次選用了微星B760M PROJECT ZERO零這款主板,包裝方面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沒有過多元素的修飾,呼應上背插主板足夠簡潔的賣點。除了B760M這款背插以外,微星還有一款Z790 PROJECT ZERO零可選擇。
B760M PROJECT ZERO零的外觀,沿用了迫擊炮系列大量的金屬斜紋拉絲元素,銀白色的散熱裝甲上覆蓋了PROJECT、ZERO和MSI的英文字母。除此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背插的設計,正面的視覺效果更棒——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接口和插座,只是焊點還是挺明顯的,覆蓋更多裝甲是挺好的解決辦法,不過主板定位確實也擺在面前。
主板正面的接口都轉移倒背面了,主板擁有雙8pin CPU供電接口,配備12(75A)+1+1相供電,這個用料和迫擊炮系列相同,帶個Core i7級別都是輕輕鬆鬆的。其他像CPU/系統風扇、水泵、ARGB、RGB等接口也是看齊迫擊炮,在數量和類型上大差不差。
內存支持方面,B760M PROJECT ZERO零支持超頻至DDR5 7800+MHz,最大容量支持到256GB,對標B760M迫擊炮II以及刀鋒鈦,並沒有因爲背插的特性影響到電氣性能。
擴展方面,主板第一條PCIe 5.0支持到X16速率(取決於CPU),下方則是PCIe 3.0X1以及PCIe 4.0X4。除此之外,就是兩組M.2插槽,均支持PCIe 4.0X4,對於主流玩家也夠用了,畢竟4TB的PCIe 4.0 SSD也不算天價。
拆卸掉M.2的散熱裝甲後,能看到第一組M.2插槽是預裝了M.2便捷卡扣,簡單旋轉就能完成安裝,下方那組插槽則需要自行安裝卡扣。
最後的I/O接口方面,毫無意外也是迫擊炮II那一套,擁有4*USB 2.0、1*DisplayPort 1.4、1*HDMI 2.1、3*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2.5G有線網口、WiFi 6E無線模塊、帶S/PDFI的音頻接口組合(ALC897)這些配置,基本沒有短板。
背插機箱方面,也是微星家的最新力作——MAG PANO M100L PZ白刃(還有黑色款),外觀結構採用了兩塊鋼化玻璃以便形成全景展示效果,此外可注意到造型部分是呈現了一種獨特的線條設計,其實是對應了MAG LOGO的元素。
機箱I/O接口設計在底座側面位置,擁有USB Type-C、USB Type-A、麥克風輸入/音頻輸出、重啓/LED通用按鍵以及電源按鍵,其中Type-C接口是能達到20Gbps速率,在這個價位中的機箱還是比較罕見的,只可惜目前主板的內部USB C口大部分都是10Gbps。
機箱的風扇位支持相當豐富,包括頂置、側置、後置、底部以及電源倉上都能安裝,完美彌補了雙面鋼化玻璃封閉性帶來的弊端,底部也可以支持安裝一個3.5英寸硬盤,或者放置手辦也不錯。當然除了背插主板支持,傳統的主板也是能兼容的。
背面部分,遮擋主板托盤的蓋板是可以拆下來的,上面還能安裝硬盤。機箱線材方面顯然也是有好好考量過裝機的便利性,比如一體式的跳線、90°彎折的前置USB跳線。
本次裝機選用的內存爲宏碁掠奪者炫光星艦Vesta II RGB DDR5 6800C34,包裝盒上標註了型號和頻率相關參數,該產品還曾經獲得2022年度紅點獎,打開包裝發現裏面還有一個黑色內盒,底層覆蓋減震材料,內存有透明的PVC材料包裹保護,開箱體驗很不錯。
Vesta II RGB DDR5 6800C34採用了全覆蓋式的散熱馬甲設計,鋁合金材質加上底部的斜體凹槽可提供高效的散熱效率,馬甲左右兩側分別是Vesta II RGB和DDR5 LOGO,靠上的部分圈出了一個四邊形帶宏碁掠奪者LOGO的區域,呼應上其炫光星艦的命名。
內存顆粒方面採用了甄選的海力士A-Die超頻顆粒,打開XMP預設就能達到DDR5 6800 C34-45-45-108 & 1.45V低時序高頻率調教,另外如果動手能力強,還是建議自行手動超頻,可進一步發揮顆粒的高頻潛力,內置的溫度傳感器也挺方便調參數的。
Vesta II RGB DDR5 6800C34裝在B760M PROJECT ZERO零上的模樣,內存頂置的RGB模組是具備8個獨立燈光區域,支持1680萬RGB色值,燈效多達10+,PREDATOR LOGO的嵌入式設計尤其有畫龍點睛的韻味。
裝機所用的CPU是14600KF,這次直接使用九州風神冰魔方360水冷進行壓制,它採用了自家第四代高性能水泵,配合高性能定位FK120無光風扇,實測壓制i7烤機毫無壓力。值得一提的是,水冷出廠預裝了水管理線夾,裝機走線更方便。
水冷頭採用特別的造型設計,在上述通電環節中已經展示過了,立體效果絕佳還支持ARGB同步,冷頭上這個帶RGB的外殼是磁吸方式固定的,在扣具安裝環節可輕鬆取下來。
配備的FK120風扇最大轉速可達到2250RPM,如果覺得滿載噪聲太大,也可以使用水冷配件中的降速線,就可以把最大轉速控制在1600RPM,這個轉速區間實屬是安靜不少,考慮還挺周到。
顯卡方面選用了來自影馳的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從包裝上也能看到大大的金色“20th”字母,這是一款以高端非公版標準設計的RTX 4070,造價上自然會高一些,而且爲了追求極致的“無線”裝機,這點代價是值得的。
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外觀採用了純白設計,整體設計感拉滿,包括CNC、拉絲、金屬壓鑄等多種工藝加成。正面搭載了兩枚100mm正葉風扇,延伸的部分是鰭片羣裸露的區域,正面全覆蓋了一塊可拆卸式亞力克蓋板,可自由進行外觀改造,通電之後正面是有ARGB效果的。
側面已經看不到供電接口了,看上去就很優雅,側面有GALAX 20和GEFORCE RTX LOGO,右側區域是ARGB燈帶。
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背板設計方面,除了邊緣部分的金屬拉絲處理以外,還很巧妙地結合了風扇和數字/字母組成完整的“20th”,設計感相當不錯。
顯卡含擋板全長可達到344mm,這可是屬於三風扇的規格,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的第三枚風扇位於背面,採用反葉結構,和正面兩枚風扇完美形成進出風循環,配合機箱底部的進風和頂部/尾部的出風,整機的空氣流動趨向相當合理。
背面右上方區域能看到雙BIOS開關,默認是P檔(性能檔),顯卡最大功耗爲215W,而S檔爲安靜檔,顯卡最大功耗爲200W,屬於NVIDIA標定的上限,兩個檔位的Boost頻率也是不一樣的。
在顯卡背板靠下方區域,這裏有一個可拆卸式磁吸蓋板設計,拆卸就能看到隱藏極深的顯卡供電接口了,單個8pin能剛好滿足RTX 4070供電需求了,旁邊還有一個5V ARGB同步線的接口。
顯卡尾部是採用一體式的設計,該區域標有20th的字樣,整卡看上去就很整。在看不到的內部區域,加持了五根鍍鎳8mm熱管+銅板,散熱用料確實是不錯。
顯卡爲雙槽厚度,擋板上擁有3*DP 1.4a+1*HDMI 2.1a的經典視頻輸出組合,值得一提的是,20週年紀念版在內部搭載了HDMI信號增強芯片,確保在長距離線材輸出下,還能保持信號的穩定性和清晰度。
顯卡附贈了一個支撐架,高度可調,接觸顯卡的部分爲金屬材質更耐用,正面還支持鏡面ARGB燈效,精緻度相當不錯的。
電源方面也是選用微星家的——MPG A1000G PCIE5,它完美支持ATX 3.0、PCIe 5.0標準,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內置了一枚120mm FDB動態液壓軸承,可支持智能啓停技術,電源體積爲120x150x86mm,屬於緊湊型ATX電源。
MPG A1000G PCIE5除了支持兼容3*8PIN的高端顯卡以外,也配備原生16pin(12VHPWR)PCIe供電接口,最高可給輸出600W,能很好滿足現階段及未來的旗艦級顯卡,一線直連也避免了走線的雜亂。
MPG A1000G PCIE5單路+12V可達到1000W,可承受三倍顯卡功耗的峯值功率,電源還採用了全日系105°電容,支持10年質保售後,是一顆值得傳家的好電源。
本次裝機所用到機箱風扇是利民TL-C12W-S V3三聯包套裝,風扇採用穩定性不錯的S-FDB軸承,最大轉速可達到1500RPM,非常適合作爲機箱風扇使用,ARGB是帶有無限鏡面效果的,配備公母雙頭PWM風扇和ARGB燈光接口。
性能測試
測試之前,值得一提的是,微星B760M PROJECT ZERO零這款主板已經支持禁用CEP功能,只需要更新至最新7E14v131 Beta版BIOS,就可以選擇在CPU進階選項中禁用,大家可以去官方看看適配的主板和CPU型號,目前不少微星600/700系列主板已經更新專用BIOS。
簡單介紹下本次測試的配置,常規測試下,14600KF均是默頻+開啓XMP達成DDR5 6800C34雙通道下進行,操作系統是最新Windows 11 23H2,搭載NVIDIA驅動是551.76 Game Ready WHQL最新版本,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以便最大化顯卡性能,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在P檔的Boost頻率可達到2610MHz。
使用能禁止CEP功能的BIOS後,14600KF在B760M PROJECT ZERO零上已經不再受到束縛,能穩定運行CINEBENCH R23十分鐘多核循環項目,P核和E核達成5.3GHz和4.0GHz,CPU核心電壓烤機期間僅1.23V,CPU Package功耗爲187W,CPU最高溫度爲79℃,用起來已經不是之前動不動1.3V以上的高電壓了。
CINEBENCH R23多核跑分爲24924 pts,單核跑分爲2031 pts,禁用CEP後使用B760不需要其他任何設置,跑分也和Z790/Z690無差別是一致水平了。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總分20710,顯卡分數21329,物理分數40184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 3DMark Time Spy總分17915,顯卡分數17823,物理分數18459
這款頂級的RTX 4070的理論跑分會比大部分非公略高一些,當然現階段的顯卡非公之間性能差距並不會很大了,表面上看設計和用料,實際用起來主要區別在於散熱和噪聲表現方面,下面我們來測試一下。
顯卡散熱方面通過Speed Way壓力測試項目進行,在有較好的機箱風道條件下,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最終通過率達到98.9%,GPU最高頻率達到2850MHz,GPU最高溫度爲64℃,顯存和熱點溫度均爲76℃(應該同一或靠近的測量點),風扇轉速最高僅1365RPM,隔絕機箱後感覺不到明顯的噪聲,不影響使用體驗。
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在P檔已經解鎖最大215W功耗牆,在這條件下Boost頻率可+220MHz,顯存頻率可拉昇至23Gbps,跑3DMARK Time Spy項目顯卡分數達到18675,相比默認狀態下提升4.7%,這時候就基本榨乾顯卡性能了,實際GPU核心頻率已經達到3000MHz。
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XMP狀態下達成的DDR5 6800C34頻率各項指標已經可以達到90 GB/s左右,通過微星BIOS中的Memory Try It和Memtest Mode功能結合使用,在B760M PROJECT ZERO零上可成功超頻至DDR5 7600C36頻率,並優化小參,此時各項指標達到110 GB/s左右,同時延遲降至56.1ns,一鍵能提升那麼多,確實也挺好用。
7-ZIP基準測試對比,主要提升體現在壓縮方面,在內存超頻後可提升6%之多,而解壓縮方面的提升則是忽略不計,畢竟性能關聯的是CPU本身更多。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使命召喚:現代戰爭III 2023》2K分辨率預設極致畫質+DLSS 3(幀生成)平均幀數爲178fps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使命召喚:現代戰爭III 2023》4K分辨率預設極致畫質+DLSS 3(幀生成)平均幀數爲98fps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CS2》2K分辨率預設非常高畫質平均幀數爲245fps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CS2》4K分辨率預設非常高畫質平均幀數爲122fps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生化危機4:重製版》2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光追關)+FSR 2畫質優先平均幀數爲133fps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生化危機4:重製版》4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光追關)+FSR 2畫質優先平均幀數爲76fps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賽博朋克2077》2K分辨率預設最高光線追蹤超級畫質+DLSS 3(幀生成)平均幀數爲129fps
14600KF+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OC運行《賽博朋克2077》4K分辨率預設最高光線追蹤超級畫質+DLSS 3(幀生成)平均幀數爲75fps
這套CPU和顯卡組合玩遊戲也是相當給力,2K分辨率基本能滿足100fps+高刷水平,而4K分辨率也能達到60fps+流暢程度,當然部分遊戲需要藉助DLSS 3和FSR 2纔可達成,個人是比較推薦2K分辨率的,12GB顯存也剛剛好喫香。
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用來跑AI繪畫Stable Diffusion項目效率也是相當不錯,1024X1024分辨率,總批次數爲3單批數量6,迭代步數爲20,採樣算法是DPM++ 2M Karras,使用TensorRT SDK進行加速,最終出圖完成時間僅爲1分36秒,如果SDK加速,就需要多等待30秒以上了,作爲AI生產力用途完全沒有問題。
結語
本次裝機體驗中,使用微星B760M PROJECT ZERO零主板,搭配MAG PANO M100L PZ白刃機箱和影馳RTX 4070 20週年紀念版顯卡,完全可以把機箱正面所需的電源和機箱線材隱藏到背面區域,配合海景房的全景視角,實際觀感效果非常好。
B760M PROJECT ZERO零現階段刷BIOS後也不會受CEP影響了,直接上手帶K系列處理器無壓力,性能和Z系列主板無差別,配合本次使用的宏碁掠奪者Vesta II內存一鍵超頻至DDR5 7600C36緊參很輕鬆,這套主機就是爲追求高顏值和高性能而準備的,有興趣的玩家可參考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