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邊際》被認定爲邊緣IP 轉手出售給空殼公司

Enad Global 7(EG7)發佈了最新的季度報告,其中透露他們以59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一項被認爲是“非核心”的知識產權(IP)。儘管報告中沒有具體提及,《行星邊際》玩家們推測這項出售的IP可能就是這款遊戲,但目前官方尚未就此發表任何官方聲明。有玩家最近發現該IP被出售給了一家名爲“Bay Tree Tower Limited”的空殼公司。EG7認定《行星邊際》屬於“非核心”IP,但至今未有官方解釋其原因。然而,公司高層往往更注重收入數據而非玩家情感,因此,他們出售這一IP的最可能原因是基於其收入表現做出的商業判斷。

在EG7旗下的所有遊戲中,《行星邊際》近年來的收入一直相對較低,與《無盡的任務2》和《龍與地下城Online》類似。《龍與地下城》系列最近因《博德之門3》的成功備受關注,《無盡的任務2》與該系列的首款遊戲同屬一個IP,而該系列遊戲僅次於《DC超級英雄Online》,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相比之下,《行星邊際》則缺乏這樣的亮點,尤其是在2023年其收入大幅下滑之後。

《行星邊際2》已經運營了11年,從2015年起,該遊戲與一位名爲Wrel的油管遊戲開發者密切相關。Wrel最初受僱於Daybreak,後來成爲這款遊戲的首席設計師。關於Wrel的決策,玩家們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玩家認爲他的決策導致某些派系過於弱勢,損害了遊戲的樂趣;而另一些玩家則認爲,如果沒有Wrel,遊戲早就關停了。目前來看,似乎更接近事實的是後一種觀點。2023年,Wrel離開Daybreak的同年,《行星邊際2》的收入大幅下降。雖然遊戲本身的老化可能是導致玩家流失的一個原因,但Wrel的離職顯然也對遊戲產生了重大影響。

關於《行星邊際2》的未來,目前一切都是猜測。收購方選擇使用空殼公司的做法並不罕見,有人猜測亞馬遜可能是真正的買家,但目前尚無法得到證實。新公司對遊戲的計劃可能多種多樣,從快速獲取剩餘價值到重新振興遊戲都有可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