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說在去年DIY市場上的最大亮點,海景房主機相信絕對是名列前茅,尤其是大尺寸的側透配上無立柱的設計,再加上更個性化的ARGB光污染等屬性,可以帶來非常炫酷的DIY主機。同時,爲了能讓機箱內部的裝機效果更加整潔,市場上還湧現出一些背插產品,如主板、機箱等等。這些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將接口放置在背面,從而實現主板正面也就是機箱內部可以呈現出更簡潔乾淨的裝機效果。
也就在前幾天,我拿到了微星最新的背插產品:微星B760M PROJECT ZERO背插主板+微星MAG PANO M100L PZ WHITE 白刃機箱。下面就來說說這兩款產品的裝機表現究竟如何。
先來看看成品圖:
未裝顯卡的狀態,基本上看不到機箱內部的線材。
從正面看只有水冷頭需要連接的ARGB和水泵供電線。
裝好顯卡後的開啓燈光同步效果圖:
桌搭效果圖:
其中顯示器是微星MPG321UR-QD,該顯示器的尺寸爲32英寸,具備4K分辨率+144Hz屏幕刷新率,並且該顯示器支持量子點技術,色彩表現不錯。
鍵盤方面爲87配列的杜伽K100三模機械鍵盤,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首發了全POM材質奶昔軸,手感非常不錯。
無線鼠標羅技的G903,我用高達RX-78貼紙進行了定製改裝,顏值也提高了不少。
配件介紹:
主板:微星B760M PROJECT ZERO
首先來說說本文的一號主角——微星B760M PROJECT ZERO背插主板。其外包裝就非常與衆不同,看起來就非常高檔,在外包裝上也註明了該主板採用了背插設計。
背部則是主板的一系列賣點。
從產品的外觀+規格來說,微星B760M PROJECT ZERO其實是微星B760迫擊炮的“改裝版”。其正面的佈局與後者如出一轍,黑色的PCB結合銀色的散熱鎧甲,再加上沒有接口的設計以及ZERO的標識,也讓產品的辨識度進一步提升。
而在微星B760M PROJECT ZERO的背面則可以看到熟悉的各類接口。
比如雙8pin的CPU供電、主板供電、ARGB燈光同步、CPU風扇、水泵接口;還有底部的USB、風扇、以及開關機、硬盤讀寫指示燈、重啓等等一系列跳線接口。
當然,該主板的做工與細節表現都不錯。比如CPU供電採用的是12+1+1路智能供電,單路支持最大電流達到了75A,在同類B760主板中遙遙領先。
內存方面搭載4根DDR5插槽,最大支持內存頻率爲7800MHz(OC)
同時,該主板還採用了一體式IO接口,從上到下分別搭載了4個USB 2.0接口,1個DP和1個HDMI視頻輸出接口,3個USB 3.2 Gen 2接口(紅色),1個Type-C 3.2 Gen 2x2 接口,2.5G有線網絡接口,wifi天線接口以及底部的音頻接口。
機箱:微星MAG PANO M100L PZ
本文的第二位主角就是機箱——微星MAG PANO M100L PZ。該機箱也是微星的新品,主打就是支持背插+大尺寸無立柱側透海景房設計。並且對比傳統機箱方方正正的設計,該機箱採用了大量的不規則的切角設計,使得造型非常另類。尤其在大尺寸無立柱3塊鋼化玻璃側透面板的加持下,可以實現270°的內部透視效果,全方位的展現機箱內部。
目前該機箱有黑白2個配色,白色的被命名爲白刃(黑色爲黑刃)。
通過內部的細節不難看出,該機箱的開槽極多,就是爲了支持主板的背插設計以及隱藏走線。
具體規格方面,微星MAG PANO M100L PZ雖然支持Mini-ITX和Micro-ATX規格主板,但尺寸不算小,三維尺寸爲440 x 235 x 405 mm。不過也得益於該尺寸,使得其內部的兼容性極強,最多可以安裝10個風扇;水冷方面則可以支持280、360。顯卡長度最大可以支持390mm,CPU散熱器高度則限制在175mm,電源長度最大支持200mm。
可能有的小夥伴好奇該機箱的背線究竟會不會太過於凌亂?我也稍微整理了一下(主要是不整理後蓋也蓋不上)。並且,在主板的背面其實還有一塊安裝2.5英寸SATA固態硬盤的擋板,如果不使用這類硬盤,拆除後還可以獲得更大的背線空間。
這次用的處理器爲i7-13700K,配搭的水冷散熱器微星MAG CORELIQUID E360水冷。該散熱器也是純白設計,在水冷頭的頂蓋上採用了可旋轉的設計,支持270°自定義調整+ARGB燈效;
水冷頭的內部還搭載了一個三相減震馬達,進一步降低水泵運行時的振動,保證整個水冷系統的長時間穩定運行。
內存方面我用的是佰維WOOKONG DX100 DDR5內存,該內存的外觀也非常契合這臺主機,並且還支持ARGB燈效,點亮後效果非常不錯。
該內存搭載的是海力士的H5CG48AGBDX018顆粒,還具備一定的超頻。下方就有7800MHz(OC)的頻率測試。
顯卡也是本次裝機的一大看點。我使用的是影馳RTX4070 20週年定製版。該顯卡主打的就是外觀設計,不但是純白配色,在設計上還非常突出了影馳20週年這個關鍵詞。
當然,個人最喜歡的一點還有它的隱藏式走線設計。該顯卡採用了8pin供電,與ARGB燈光同步的接口都被放置在顯卡底部(與PCIe插槽同一面),最關鍵的是還搭載了一個磁吸的擋板,完整安裝後線材可以完美的消失。
我也爲了進一步增強裝機的趣味感,讓小瓦力成爲了顯卡支架。
通過微星主板自帶的MSI Center軟件,可以輕鬆控制整機的ARGB燈效,風扇轉速等一系列信息;當然對於新手來說安裝各類驅動也是非常好用的。
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環節先來看看喜聞樂見的魯大師,總分爲2430931,其中處理器得分爲1108779,顯卡的得分爲597453,內存得分爲396962,硬盤得分爲327737。
佰維WOOKONG DX100內存開啓XMP的頻率爲6800MHz(34-45-45-108),通過AIDA64測試讀取速度爲106110MB/s,寫入速度爲103290MB/s,複製速度爲102370MB/s,延遲爲60.9ns。
將內存超頻到7800MHz(36-46-46-78),讀取速度達到了121530MB/s、寫入速度達到了117960MB/s,複製速度達到了113230MB/s,延遲爲52.6ns。
這裏也要說明一下,微星的主板在內存超頻這塊目前有不少預設,可以先通過Memory Try it!先嚐試大概的頻率,然後更好的進行超頻;至於Memory Extension Mode技術也要強烈建議開啓,選擇Performance Mode。
遊戲測試:
《永劫無間》
4K分辨率+DLSS 2.0自動模式+極限畫質,遊戲幀數保持在115~130FPS左右。
《絕地求生》
4K分辨率+100%渲染+極限畫質,遊戲幀數爲85~95FPS之間。
開啓三極致畫質設置後,遊戲幀數能達到160~190FPS。
《賽博朋克2077:往日之影》
4K分辨率+DLSS 3.5自動+光線追蹤:超速設置,遊戲幀數爲50~60FPS,但整體的遊戲體驗會感覺有些延遲。
不過在4K分辨率+DLSS 3.5自動+光線追蹤:超速(關閉光線重構)的情況下,遊戲幀數能達到100FPS以上,遊戲了流暢性也大幅度提升。
《無畏契約》
最後測試的遊戲是打瓦,實測4K分辨率下實現400FPS以上的幀數完全沒有問題,整體非常流暢。
拷機測試:
在室溫17℃(開空調)的情況下,通過AIDA64單烤FPU 20多分鐘,CPU的功耗爲245W左右,CPU的核心最高溫度僅爲80℃。
顯卡方面也是如此,通過FURMARK拷機,GPU核心溫度僅爲60℃出頭。
總結:
總體來說,微星B760M PROJECT ZERO背插主板+微星MAG PANO M100L PZ WHITE 白刃機箱的組合非常契合,裝機基本上不用考慮先後順序,畢竟主板的一系列接口都在背面,所以這對於一些新手小白用戶也非常友好,並且裝好ARGB風扇開啓燈光同步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十分炫目。
當然,需要注意一點的是背線的整理需要細心一點,多用紮帶,切勿因蓋不上蓋子而大力出奇跡,不然很容易造成接口上的損壞。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