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最近收拾家裏翻出來一條2年半以前買的16GB 傲騰M10,就是這玩意兒:
記得21年下半年的售價還是30塊錢左右,當時爲了買了兩條收藏着玩兒,沒想到時過境遷,現在在某寶和某多上,只需要15塊錢就能包郵買到了。
另一條傲騰M10被我放在了J4125愛快軟路由裏作爲系統盤使用,目前也已經正常服役2兩年多了。今天興致來了,就對這條上古小玩具進行一次簡單又詳細的測試吧。
傲騰M10本身是Intel開發出來爲機械硬盤進行緩存加速的產品,不過隨着閃存SSD的大量普及,其加速作用顯得可有可無了,也因此售價一落千丈,淪爲了按筐賣的老幫菜。
不過所幸不把它當成加速緩存的話,還是可以正常作爲一塊16GB的小容量普通SSD來使用的,而且從實用角度出發,個人覺得這條15塊錢的小玩意兒實在是大家折騰軟路由時絕配的系統盤,優點實在是太多了。
一、爲啥說傲騰M10適合作爲軟路由系統盤
1.容量夠用,價格便宜
大部分軟路由固件的大小都在4GB以下,這塊16GB的傲騰M10格式化後可用容量在13GiB多點,只要不折騰什麼虛擬機、大容量Docker之類,安安靜靜做個系統盤,絕對夠用了。
而且價格也實在是便宜啊,目前的M.2 SSD最小也有128GB,價格怎麼着也要幾十塊錢,怎麼也不會比15塊錢的傲騰M10更便宜。而且後者還是正兒八經Intel大廠出品,再咋說也要比雜牌小容量SSD靠譜一些。
2.隨機性能極佳
傲騰M10雖然價格便宜,不過根子上也是正經用的3D Xpoint顆粒,與常見的閃存SSD通過向絕緣浮柵壓入電子、根據電壓狀態來標識數據狀態的原理不同,3D XPoint使用相變存儲(融化-結晶)原理、使用電阻狀態來標識數據,這也使得3D Xpoint顆粒在改寫數據時也不需要經過NAND閃存那種先讀取再擦除最後才寫入的過程,直接就能完成對數據的寫入。
而這也使得所有的傲騰系列SSD都擁有數倍於旗艦有緩閃存SSD的隨機存取性能,同時在讀寫延遲方面也要低得多。
以280GB的傲騰900P爲例,Q1T1 4K隨機讀取性能輕鬆就能衝上300MB/s的水平,最新的P5800X甚至能超過500MB/s。
3.壽命極長
閃存SSD通過浮柵晶體管來存儲數據,在讀寫的過程中,電子會在關着它們的“籠子”內外來回穿梭,這個穿梭的過程會對鎖住電子的“籠子”本身造成磨損,減少壽命。
而傲騰系列的3D Xpoint顆粒由於採用的存儲原理不同,所以在壽命方面要遠遠超出閃存芯片。以產品線中最最入門的16GB的傲騰M10爲例,Intel給出的保修壽命是365TBW,而實際壽命更要遠超於此,這也是江湖傳言傲騰系列都可以一盤傳3代的原因所在。
二、正式測試
測試平臺:
- CPU:intel i5-13700K
- 主板:華碩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吹雪 DDR5
- 內存:雷克沙 ARES DDR5-6400 16GB X2
- SSD:Intel 傲騰900P 480G、光威 弈 4T
- 顯卡:華碩RTX3090猛禽
- 系統:Windows 11 Professional Edition
首先smartmontools看一下手頭這塊傲騰M10的基礎信息,最高功耗只有2.8W左右,這也註定了發熱量不大,放在軟路由裏既涼快又省電:
接下來用Windows系統中最常用的CrystalDiskMark來測試一下性能:
順序讀取性能還算湊活,能達到900多MB/s,在軟路由中肯定是綽綽有餘了;順序寫入速度麼就有點慢了,只有180MB/s左右,不過還是要比普通U盤快得多了。
最引人注目的其實是Q1T1 4K隨機讀取速度,竟然接近了300MB/s。要知道傲騰是不存在SLC Cache緩內/緩外這個說法的,而即便是三星990 Pro、西數SN850X、Solidigm P44 Pro這些目前消費級的旗艦SSD,其緩外真實4K隨機讀取性能也不過只有不到70MB/s,不到這枚15塊錢小玩具的1/4。
在延遲方面這塊傲騰M10的表現也不錯,4K隨機讀取延遲只有13.67μs,同樣是超出了閃存SSD的水平40-50μs的水平。唯一有點彆扭的是4K隨機寫入延遲達到了31ms,有點懷疑這塊盤是不是被我亂放的時候磕碰出毛病了。
爲了驗證傲騰系列沒有緩外緩內的概念,全盤讀寫都不會掉速的說法,接下來用TxBench對其進行了一次全盤範圍內的順序讀寫測試,並將結果整理成圖表,如下所示:
順序讀取速度穩定在900MB/s左右,順序寫入速度也在180MB/s左右,沒有發生掉速的情況。
然後大家都知道,消費級閃存SSD在進行長時間4K隨機讀寫測試時,由於Read-Earse-Write的複雜擦寫機制,整個過程會產生較大的數據波動情況,比如這樣:
爲了看看這塊16GB傲騰M10的表現,這裏也以128KB Q32T1順序寫入填盤兩次後,再分別進行時長爲600s的Q1T1 4K隨機讀、寫測試,並通過圖表記錄下全程的性能表現:
可以看到傲騰M10無論4K隨機讀、寫,曲線波動都不算大,相較閃存SSD大起大落波盪起伏的速度變化,基本可以看作沒啥降速的情況,穩如老狗。
那麼看到這裏大家應該對傲騰M10這塊上古玩具的性能心理有數了。不過爲了進一步看看它的極限性能表現(主要是好奇),這裏順帶用ezfio在對其進行了幾個小時的高強度測試。
ezFIO是經NVM Express聯盟推薦的企業級SSD綜合測試,它是一個可重複進行的穩定態性能測試腳本。測試主要分爲順序和隨機兩大項內容,爲了確保SSD進入穩態,ezfio在每項測試開始前會有兩次全盤容量寫入的預處理階段,之後進行不同粒度、不同隊列深度的具體測試,整個測試流程耗時極長,強度極大。
以下成績在是基於Windows 11 23H2系統中搭配fio 3.36測得。
長時間性能穩定性測試,平均IOPS 100254,變異係數只有0.35%:
7讀3寫4K隨機測試中,在隊列深度達到8的情況下即可來到最佳性能:
持續4K隨機讀取,同樣也是隊列深度達到8時即可發揮全部性能,並且此後隨着隊列深入繼續增大,讀取延遲開始明顯增加,說明傲騰M10主要針對低隊列性能進行優化,是典型的消費級產品特徵:
持續4K隨機寫入只要隊列深度爲2即可達到最佳性能:
隊列深度256時,在粒度爲4KB大小時可以發揮隨機讀取的最強性能:
隊列深度256時,粒度爲1KB大小時可以發揮隨機寫入的最強性能:
最後看一眼7讀3寫的延遲表現,也是很棒棒:
總結
那麼到此爲止,今天對16GB 傲騰M10的娛樂測試就告一段落。平心而論,這塊曾經的3D Xpoint黑科技結晶在如今已經淪爲的玩具一般的存在,無論是容量還是性能方面都不值當的浪費我們寶貴的NVMe M.2盤位,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收藏價值遠遠大於實用價值。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3D Xpoint畢竟還是3D Xpoint,在15塊錢包郵這個價位,傲騰M10幾近沒有對手,由於與生俱來的超強隨機性能和超高壽命,放在軟路由之類的玩具裏還真是絕配,想要自己折騰軟路由或者All In Boom的朋友可以備幾塊隨時玩耍。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