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學歷黃仁勳,剛剛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以後他還是教主、老黃、“核武狂魔”,但也得尊尊敬敬地被叫一聲“黃院士”了。
作爲美國工程師最高榮譽之一,今年(2024 年)共新增 114 名新院士和 21 名國際院士。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勳。
這也是繼鋼鐵俠馬斯克、微軟納德拉之後,又一位科技圈風雲人物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需要注意的是,三人都沒有博士學位。
另外,一同入選的還有谷歌搜索副總裁 Nayak Pandurang、哥倫比亞大學執行副校長周以真、IEEE 首任華人主席劉國瑞、清華電子工程系黃翊東教授等。
老黃爲啥能當選?
這次黃仁勳得以入選的理由是:
英偉達高性能 GPU用高性能圖形處理單元,推動了人工智能革命
除了老黃以外,今年還有這些產業界知名企業的大佬入選。
谷歌搜索副總裁 Pandurang Nayak,負責網絡搜索排名技術。
IEEE 首位華人主席、Origin AI 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劉國瑞。
Databricks 創始人兼執行主席 Ion Stoica,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
IBM 首席量子架構師 Matthias Steffen,曾參與從 Shor 算法到首次部署公開可用的量子計算機。
蘋果硬件工程總監 Cedric Xia,在電子和汽車產品做出了重要貢獻。
蘋果產品完整性高級總監 Carolyn Duran,曾英特爾公司工作 25 年,最後擔任零部件研究副總裁。
微軟科學家 Surajit Chaudhuri,專注於數據系統,用於自動化數據庫系統調優、數據庫查詢優化和數據清理。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是美國工程學界的最高學術團體,也是美國四大國家學術機構之一,與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以及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並列。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領域專家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主要是爲了表彰入選者在工程研究、實踐、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
目前院士總人數達到 2310,外籍院士總人數達到了 332 個。
而能當選的標準十分簡單直接:
在工程研究、實踐或教育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
老黃可謂是名利雙收。
近期,英偉達股價大漲,多次刷新歷史新高。
前兩天(2 月 5 日)總市值更是達到了 1.71 萬億美元,已是 AMD 的六倍,甚至很有可能超越亞馬遜和 Alphabet,僅次於蘋果和微軟。
2024 開年以來 6 周時間內,英偉達的市值增加了約 5000 億美元,幾乎相當於整個特斯拉
妥妥的人生贏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