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和AMD的移動處理器性能越來越強大,現在很多用在筆記本、迷你主機上的CPU性能已經超過前幾年桌面版CPU的性能。因此筆記本和迷你電腦逐漸被越來越多人喜歡,成爲家居和辦公環境中的首選。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零刻SEi12迷你電腦的使用體驗。
一、開箱介紹
我入手的這臺SEi12使用的是酷睿i7-12650H處理器,是目前這款型號中配置性能比較高端的一款。
零刻SEi12的包裝盒體積很小巧,設計得也是非常簡潔,採用了經典的藍白配色。上部印刷的數字10的字樣,代表着這款產品的處理器擁有10個核心。
包裝盒裏主機被安置在定製的凹槽中,上方覆蓋有保護性海綿,確保了運輸中的安全防護,降低了碰撞和刮擦的風險。據我瞭解,零刻很多不同型號的機型附送的配件都是差不多的,包括兩根不同長度的HDMI線、VESA安裝板、螺絲包以及說明書等。有區別的地方是電源適配器會根據機型的功耗不同,附送的電源適配器也不相同。這款搭載12650H處理器的電源適配器功率爲100W。
二、外觀和細節介紹
零刻SEi12的頂蓋採用了包布工藝,具有透氣、防潑濺的特點。在保證通風散熱的同時可以防止灰塵進入到機器內部。零刻的很多機型都採用了這種設計,屬於家族式特色。
我入手的這款SEi12是海外版,和國內版在外觀上最明顯的區別是頂蓋右下角標註了Beelink SEi的字樣。除此之外在硬件配置方面國內外的版本應該是沒有差別的。
有些人沒有用過迷你主機,就無腦猜測主機的散熱會不好。其實這種主機在設計當初就充分地考慮了散熱系統的性能。拆掉機身頂蓋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散熱開孔,同時還有靜音散熱風扇進行主動散熱。
機身兩側也設計了大面積的金屬網用來通風。
通過機身後部的開孔可以看到內部有着大量的散熱鰭片。機身背後集中了主要的I/O接口,其中包括一個千兆LAN網口、兩個USB 2.0接口、一個DP 1.4(支持4k 144Hz)和HDMI 2.0(支持4k 60Hz)視頻輸出接口。
機身前面板的接口數量和種類相對要少一些,包含了一個隱藏式的cmos清除按鍵、兩個USB 3.2 10Gbps接口、一個Type-C接口、3.5mm音頻接口和電源鍵。前後面板上的接口基本上可以滿足鍵盤、鼠標、打印機和U盤的接駁使用。對於外設比較多的用戶可以外接擴展塢來提升主機的外接設備擴展性能。
零刻的迷你主機基本都會標配VESA壁掛支架,這對於使用便攜顯示器的用戶是非常方便的。附送的壁掛支架支持75mm和100mm兩種安裝規格,基本可以滿足市面上大多數VESA支架的安裝。
只需要幾顆螺絲就能把迷你主機固定在顯示器的後背上,這樣基本就不會佔用桌面空間,可以讓桌面變得更加清爽利索。
拆掉主機底蓋以後可以看到另一隻主動散熱風扇,同時這個位置還是額外的硬盤擴展倉,可以安裝2.5英寸,厚度7mm以內的硬盤。
迷你主機通常硬盤接口不會太多,所以有額外的硬盤倉可以給用戶留下擴展存儲空間的餘地。一般SATA接口的硬盤容量更大,價格相對NVMe固態硬盤也更便宜,適合做倉庫盤使用。
零刻的迷你主機一般也有準系統銷售,不會內置內存和硬盤,價格相對會便宜不少。自己購買準系統再加裝硬盤和內存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拆掉硬盤倉的支架後可以看到主板、內存和固態硬盤等硬件。
我入手的這款SEi12主機內置了32GB(16GB×2)DDR4 3200 MHz內存和500GB的固態硬盤,對於辦公用戶來說這樣的配置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對於創作型的用戶,比如視頻剪輯、平面設計等用戶,可能會需要更大容量的硬盤。
三、SEi12主機的性能
迷你主機最大的優勢就是體積,SEi12主機的三維尺寸爲113mm×126mm×42mm,僅有臺式機的幾十分之一。但是這麼小的主機,也能提供很強大的性能。
我這款SEi12主機使用的是酷睿i7-12650H處理器,具有6個性能核和4個能效核,總計10核心16線程。在intel的官方數據庫中i7-12650H性能核睿頻可以達到4.70 GHz,能效核睿頻可以達到3.50 GHz,這款處理器的CPU-Z單核性能成績約爲580,多線程成績約爲2650。
在3DMARK的CPU Profile測試中1線程分數爲949,最大線程分數爲4120.
在CINEBENCH 2024的測試中i7-12650H的單核成績約98pts,多核心成績越492pts,從數據來看略微落後蘋果的M1芯片一丟丟。
我手裏這臺主機使用的是英睿達P3 plus NVMe固態硬盤,容量500 GB。英睿達官方數據顯示這款固態硬盤的順序讀取速度爲4700 MB/s,順序寫入速度爲1900 MB/s。
使用CrystalDiskMark實測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約爲4848 MB/s和1919 MB/s,比官方宣稱的數據還要好一些。
在模擬辦公性能的PCMARK 10的測試中,SEi12主機的綜合得分約4938分。文字編輯和電子表格軟件的打開速度都在1-2秒左右,chromimu和火狐瀏覽器的啓動速度小於1秒,這樣的性能基本就和卡頓告別了。
使用Microsoft Edge瀏覽器打開30個網頁,同時播放B站的4k視頻,CPU和GPU的佔用率都在10%左右,可以說非常流暢。
Intel的CPU對於視頻剪輯一向是非常友好的,核顯對於視頻剪輯也不會拖後腿。剪映app給出的結論是可以流暢使用。
實測使用剪映導出一個25分鐘的4k 60幀的視頻,整個耗時約43分鐘。
在導出視頻的過程中CPU負載約26%,除了負載較低以外,並不是所有核心都在工作,一些核心還會抽空摸摸魚。核顯倒是非常忙碌,佔用率一直在98%左右。
播放剪輯好的4k 60幀的視頻,花費的主機性能要遠小於導出視頻的時候。CPU在播放過程中佔用率在2%左右,GPU佔用率約42%。空閒的性能完全可以勝任其他一些工作。
有些人可能會比較關心迷你主機能不能玩遊戲這個問題。其實不同年代的遊戲對硬件的需求有很大差別,不同的分辨率和畫質設置也會影響遊戲的流暢程度。拋開年代、分辨率和畫質來談遊戲流暢度肯定是耍流氓。
SEi12的核顯肯定很難用來流暢地玩2077、老頭環這種現代3A遊戲的,但是如果是《暗黑破壞神2》、《星際爭霸》這種既經典又對硬件要求不高的遊戲,肯定是可以非常流暢的。
最後再來看一下喜聞樂見的魯大師跑分環節,SEi12主機的跑分約在84萬分以上,除了核顯稍微拉後腿以外,其他硬件的性能都遠超辦公和看高清視頻的需求了。
關於SEi12迷你主機的使用體驗就分享到這裏。綜合來看這款主機的性能是足夠用來做辦公和影音娛樂的使用。小巧的體積不會佔用過多的桌面空間,適合做清爽的桌搭使用。對於想要玩遊戲的用戶,它也能流暢運行一些古早的遊戲,但不要奢望它能和PS和XBOX這種主機來掰掰手腕。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