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越來越多的PC DIY硬件都被加上了屏幕,目前常見的則是在一體式水冷頭上加入,個別品牌的顯卡也會加入,機箱的話目前擁有屏幕的型號也比較少,不過最近某品牌連散熱風扇也加入了屏幕,到這裏我也有一個想法,要是上述帶有配件的DIY硬件都結合起來組裝成一臺主機會是什麼效果?不過這個想法目前對我來說也就只是想想了。但是機箱+水冷都帶屏幕似乎是目前最容易實現的效果,因此就有了今天這一臺主機。
先簡單列一下配置清單吧:
CPU:Intel 14代酷睿i5-14600K
主板:華碩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吹雪
顯卡:華碩天選RTX4060Ti O8G GAMING
內存:HOF PRO DDR5 7000 32G
固態:三星980PRO 1TB
散熱器:先馬XW240W
機箱:閃鱗G500
電源:先馬XM750W
風扇:先馬XT128DW
省流:約9K左右
機箱方面選擇了閃鱗G500,選擇這款的主要原因是他是目前市面上自帶屏幕位置較爲合理的機箱,一般放在桌面上只需要瞄一眼即可觀察到屏幕的信息。
閃鱗G500的外形設計保留了家族式的立方體造型,不過相較於相較於自家的其他產品在底座方面也進行了優化,取消了常用的四圓腳撐,轉而使用了一體式底座並融合了標誌性的底部側邊設計。
接口方面標配一個Type-C以及一個USB3.0接口。
機箱配備了11.3寸的長條副屏,放置的位置非常適合桌面使用的場景。閃鱗官方也提供了多款預設主題可供玩家選擇。
機箱頂部覆蓋有磁吸防塵網,此處的最大支持240一體式水冷安裝。
機箱所有側板均採用了卡扣式免工具拆卸設計。機箱內部最大支持M-ATX主板;最高可以支持170mm高度的塔式風冷;顯卡槽位爲4槽,兼容長度爲400mm以內的顯卡,這個長度以及足夠放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3風扇顯卡了。機箱整體尺寸維持在了403mm×219×355mm(L×W×H),應該是算得上目前市面上體積最緊湊的M-ATX機箱之一了。
機箱底部還設有風扇以及硬盤安裝位置,可以選擇安裝3把120mm規格的風扇或者是可以額外安裝1個3.5寸HDD硬盤。
電源倉位支持ATX電源安裝。
機箱背面設有2.5寸硬盤安裝位置以及一個理線倉。
CPU方面選擇的是Intel酷睿i5-14600K,採用性能核+能效核混合CPU架構,擁有6個性能核和8個能效核,共14核心20線程,最高可以睿頻至5.3GHz,擁有20條PCIe5.0通道,24MB 的 L3高速緩存,不論是遊戲性能還是生產力性能都非常不錯。
主板方面搭配的是華碩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吹雪,這塊主板也是目前M-ATX平臺白色主機首選之一,出色的外形搭配二次元形象,對於一般玩家的殺傷力還是非常大的。
華碩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吹雪不光外形好看,在硬件配置方面也非常不錯,CPU外接供電接口爲8+4Pin,板上共有12+1相供電,每相輸出電流最高可達60A,用來應付i5級別CPU毫無壓力,i7級別CPU也能夠完美帶起。
板載有兩個PCIe4.0的M.2插槽,一條PCIe5.0×16插槽,並且還擁有顯卡易拆鍵,實用性非常高。
內存方面選擇了影馳HOF PRO DDR5 7000 32G。
影馳HOF PRO DDR5內存繼承了之前HOF內存系列的特性,也是以白色馬甲+白色PCB爲主的外形設計,不過在造型方面這代則以簡約風爲主,少了之前產品帶有鰭翼的造型。不過要我選擇的話我會選擇現在這種更加簡約的風格。
在銘牌信息方面,影馳HOF PRO DDR5 7000 32G套裝默認XMP時序爲CL32-42-42-112@1.45V,屬於目前高端海力士A-die超頻條的標配,按照慣例,除了頻率可以繼續往上提升外,在時序小參方面也有不少的優化空間,可玩性值得期待。
水冷散熱器方面選擇的是先馬XW240W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這也算是目前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帶屏幕一體式水冷產品了。
先馬XW240系列水冷散熱器最大的亮點就是冷頭帶有一塊2.1寸,480×480分辨率的IPS LCD全綵屏幕,得益於如此高的分辨率其顯示效果細膩度非常的高。
顯卡方面搭配的是華碩天選RTX4060Ti O8G GAMING。
機箱風扇方面選擇了先馬的XT128DW套裝風扇。
這次選擇的XT128風扇是帶有ARGB的版本,風扇的整體外形設計與機箱非常搭配,同爲方正的設計。邊框採用了PBT530材料,風扇軸承則採用了FBD軸承,能夠帶來更低的噪音表現同時還有更長的運行壽命。
電源方面選擇了目前市面上最短的ATX電源,長度僅爲122mm的先馬XM系列電源。在閃鱗G400這類前置電源設計的機箱,先馬XM系列電源可以憑藉更短的身材優勢來兼容更長的顯卡。
先馬XM系列電源目前擁有750W、850W兩種功率版本,均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也都通過了80Plus 金牌認證。電源採用了高端電源常見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拓撲+同步整流+DC-DC方案打造,750W版本+5V與+3.3V均爲額定20A輸出,聯合輸出功率爲額定100W ;+12V爲單路設計,最大可以輸出62.4A的電流,可以最大輸出748.8W總功率,總功率上來看應付目前的高端平臺是問題不大的。
電源爲全模組接口設計,並且採用了全新的接口顏色管理,不同類型的接口均用了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比如藍色的SATA供電接口、綠色的主板24PIN接口、白色的12VHPWR接口以及紅色的CPU、顯卡電源接口。配件到這裏基本介紹完畢了,下面就來看看裝機效果如何。
副屏我選擇了官方一套預設的白色主題,非常適合這套配置的顏色搭配,並且多項監測參數要比一般的副屏做得更好更詳細。
冷頭主題方面我也選擇了白色的,主要顯示CPU、GPU溫度信息。
在3DMARK中得分14014,這個分數相當不錯,顯卡分數達到13441,根據3DMARK給出的數據戰地5能夠在2K分辨率下以125+FPS的幀率運行。
同時在3DMARK跑分過程體現的大型遊戲負載中,CPU溫度最高爲94°C,全程基本徘徊在60-70°C之間;GPU溫度最高也僅爲58°C,全程也基本只徘徊在做40-50°C之間,可以看得出這臺主機在日常使用中溫度還是非常不錯的,散熱效能可以。接下來的遊戲benchmark都在2K分辨率下進行。
賽博朋克2077,開啓預設光線追蹤低,開啓DLSS自動,平均FPS達到73.83。
刺客信條:英靈殿,預設高畫質,平均FPS達到103。
極限競速:地平線5,預設極高畫質,平均幀數爲170FPS。
古墓麗影:暗影,預設高畫質,開啓光追關閉DLSS,平均幀率爲60FPS。
地平線:黎明,預設終極質量,平均FPS爲106。
極限溫度測試方面,在持續雙烤10分鐘後Intel酷睿i5-14600K溫度保持在82°C,核心溫度穩定在93°C,P覈保持5.18Ghz,E覈保持在3.99GHz,全程沒有降頻的出現,CPU溫度總體表現尚可;GPU的溫度則維持在了60°C,表現非常出色。可以看到閃鱗G500的散熱能力還是可以的,特別是顯卡,表現優異。
到這裏這次裝機分享也結束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參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