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glb1031。
作爲一名數碼發燒友,自己一直在更新自己裝備的路上。聊到外設就一定有一個繞不開的牌子,那就是華碩ROG了。作爲玩家心中的信仰之一,我也一直想擁有一套自己的ROG 桌面外設。鍵盤鼠標就不少了,自己可是一直沒有少買。這次趁着聖誕和元旦假期一次性把家裏的桌面升級了。一套全白的外設桌搭也終於滿足了我ROG全家桶的願望。
之前一直想擁有的華碩ROG顯示器終於擁有了,我選擇了華碩ROG PG27UQR-W 白色電競顯示器。這是一款全白色設計的ROG 4K 165Hz 電競顯示器,配置拉滿的硬件參數應該是全部遊戲玩家的Dream Display了。外設方面則是白色的ROG 魔導士搭配白色的龍鱗ACE 鼠標,更配置了白色的月石 ACE L鋼化玻璃電競鼠標墊。不知道這套桌面組合各位滿意否?
ROG PG27UQR-W電競遊戲顯示器:
硬件規格:
- 尺寸:27英寸;
- 分辨率:3840*2160(4K);
- 面板:Fast IPS;
- 刷新率:165Hz 1ms;
- HDR:HDR 600;
- 接口:HDMI 2.1 *2、DP 1.4*2、USB-B上行、USB 3.0*3下行;
- 支架:支持升降、俯仰調節、單側90°旋轉;
- 亮點:4K 165Hz HDR600、支持VRR可變刷新率、支持NV G-SYNC消除畫面撕裂、ROG 敗家之眼logo搭配白色機身顏值拉滿;
外觀解析:
外光方面可以看到這兩年顯示器廠商似乎進步了,因爲原先在爲數不多的白色顯示器選擇上很多品牌僅是簡單的做一個白色的外殼但是在顯示器正面卻依舊是四面黑邊框的設計。這次看ROG PG27UQR-W這款就在正面底邊也設計成了白色,整體顏值也是非常能打。
顯示器背後的敗家之眼logo還支持神光同步效果,大大的敗家之眼logo區域可以自定義燈光效果,以及神光同步。整體白色與銀色的搭配十分和諧。
顯示器支架部分支持人體工學設計,出廠默認顯示器支架臂與顯示器是提前安裝好的。用戶只需要安裝顯示器底座即可。
ROG PG27UQR-W支架部分看上去似乎不能直接拆卸替換安裝VESA 支架,其實這也是主要考慮配色美觀設計的。
實際會看到銀色區域有一個開口,可以通過一字螺絲刀輕輕撬開。打開後就可以看到下方的螺絲了,拆卸後就是標準VESA 孔位了。
人體工學底座設計支持升降、前後傾斜、水平旋轉以及垂直旋轉調整。
新的雞爪設計支架細節也很好看,而且佔桌面空間我覺得也算剛好。「雞腳」底座一側還有NVDIA G-Sync 認證標誌要知道這個認證並不便宜。這個認證也是高端電競顯示器的硬指標之一,而且ROG PG27UQR-W除了支持 G-SYNC 之外還支持VRR自適應刷新率,搭配PS5 一類主機體驗更佳。
頂部看下效果,其實ROG PG27UQR-W 厚度尚可,所以外置適配器設計有些讓我不能滿意。
接口方面從左至右依次是DC電源接口、兩個HDMI 2.1接口、兩個DP 1.4接口、一個USB-B上行USB 3.0 接口、兩個USB-A接口以及一個3.5mm耳機接口。當然如果再有一個Type-C 接口就更好了,48Gbps帶寬的HDMI 2.1接口配置可以滿足全新一代遊戲PC以及遊戲主機使用。
纔有外置適配器設計,90W輸出設計。體積大小適當,做工質感也不錯。
OSD 菜單解析:
OSD 按鍵在機身右側,側面可以看到開關按鍵提示。
OSD 按鍵採用一個五軸搖桿+四個實體按鍵的組合。除了一個獨立的電源鍵之外,另外兩個按鍵還支持自定義按鍵設計。
OSD菜單是熟悉的ROG 風格設計,可以直觀地看到顯示器連接模式、顯示器分辨率、刷新率以及OSD模式等。
第一級OSD爲遊戲參數設計,可以看到如可變OD、Adaptive-Sync (DP)、ELMB、ELMB SYNC、GamePlus、GameVisual、Shadow Boost等設置。
顯示器背後的ROG 敗家之眼燈光設置可以在Aura Sync 以及Aura RGB中設置,可以實現與華碩全家桶實現神光同步或者也可以自定義RGB燈光設置。
Aura RGB 選項下可以更需要設置Rainbow、Color Cycle、Static、Breathing、Strobing以及禁用等。當然我覺得華碩的漢化可以做的更深入一些,這樣中英夾雜的體驗怪怪的。
GamePlus快捷菜單中可以設置顯示FPS計數器、十字瞄準線、定時器、顯示器對齊以及秒錶等遊戲輔助。
FPS 計數器可以直接顯示刷新率數值或者是這樣顯示幀數波動曲線。
十字瞄準器有多種預設可選,但是並不可自定義瞄準器大小以及顏色有些許遺憾。不過也可以看到從上至下依次還是有些許大小變化的。
實際體驗效果,因爲分辨率爲4K,所以實際在FPS 遊戲中十字瞄準器大小略小些。
計時器部分,可以快速設置30分鐘、40分鐘以及最高90分鐘的倒計時設置。
計時器顯示與秒錶一致,可以根據需要移動顯示位置。
顯示器對齊功能適合多顯示器用戶使用,比如可以三屏體驗賽車遊戲時就很實用。
屏幕測試:
屏幕色測方面這款下效果,其實ROG PG27UQR-W 最吸引的肯定是還是27英寸4K 分辨率165Hz 刷新率、1ms GTG 響應時間支持以及HDR600 這樣的吸引人的參數。當然實際體驗後還是被屏幕色彩所吸引,整體色彩表現還是十分不錯的。
屏幕測試方面,在標準模式下通過Spyder X對ROG PG27UQR-W進行屏幕測試。可以看到ROG PG27UQR-W顯示器測試結果方面色域覆蓋方面100%的sRGB以及88%的DCI-P3。不開啓HDR時,用戶模式下最大亮度爲399.6nit,在不同OSD預設下風景模式、比賽模式、用戶模式下亮度均可以做近乎400nit。色彩準確度方面可以看到ROG PG27UQR-W的色準還是不錯的, 最大值不過2.43,平均ΔE 爲0.53。
分享一組遊戲海報的屏攝給大家一些參考:
使用體驗:
ROG PG27UQR-W最吸引我的自然還是遊戲端的表現了,開機的紅色敗家之眼logo以及右下角的AMD FreeSync、HDMI 2.1、NVDIA G-Sync無疑不是彰顯了這款顯示器專爲遊戲而生的硬件參數設計。
豐富的接口足可以滿足PC端以及遊戲主機端的雙重需求,豐富的接口設計也是最吸引我這個遊戲玩家重要的一點。
自己現在不少遊戲都是主要在PS5上,畢竟領了會員還是這邊下游戲方便一些。現在搭配ROG PG27UQR-W就可以很好地在一臺顯示器上連接多臺設備,工作之餘切換到遊戲主機耍兩把也是十分不錯的。
實測連接PS5可以正常在4K 120Hz ,自動開啓VRR以及HDR。
主機遊戲體驗上,ROG PG27UQR-W可以說是PS5、XSX這類遊戲主機的完美搭檔。ROG PG27UQR-W在光線環境變化較大的遊戲中也可以實現很好的遊戲畫面切換,在打開HDR的效果下高對比度反差還是比較明顯的。自己在假期窩在書房裏爽玩遊戲的體驗還是纔是假期遊戲的意義。
賽車遊戲方面在「DIRT5」這種場景複雜環境切換也很快,色彩還非常豐富的遊戲時,ROG PG27UQR-W的色彩表現會讓我看上去色彩表現始終很鮮亮,但是也會覺得有色彩飽和度過高溢出的情況。
日常應用方面,搭配我的老MBP通過Type-C 轉HDMI 也可以實現4K 60Hz 輸出。可以看到ROG PG27UQR-W的屏幕色彩表現十分優異,日常作爲生產力工具也都十分不錯。是視頻剪輯、日常照片處理來講ROG PG27UQR-W都是可以滿足我的使用需求的。
日常在照片編輯、瀏覽網頁的情況下,縮放比控制的150%就可以。本身色彩準確性方面滿足日常需求都是沒問題的。而且4K分辨率下屏幕亮度也都滿足日常長時間的使用需求,也不用擔心面板壽命的問題。
小結:
不得不說ROG PG27UQR-W 會是目前最強的一款白色電競顯示器產品,優秀的綜合素質不愧是源自ROG的電競顯示器。無論是搭配次時代遊戲主機或者高性能PC,他都是目前桌面上綜合素質最好的選擇,而且價格方面4K的定位,也讓我感嘆原來ROG 也可以十分有性價比。當然如果還能增加一個Type-C 接口就更是全能戰士了,不過總不能要求一款電競顯示器那麼「商務」吧。
ROG龍鱗ACE& ROG 魔導士 月耀白:
鍵盤方面,我會更偏向緊湊設計的鍵盤選擇。一方面是這樣可以給桌面騰出更多空間,而且日常在家裏主要娛樂爲主,緊湊的小鍵盤就足夠了。鍵盤方面選擇了同樣白色的ROG 魔導士月耀白,Cherry 原廠RGB紅軸。
ROG 魔導士月耀白是一款65%鍵位配置的無線機械鍵盤,而且與常規藍牙無線機械鍵盤不同的是這款機械鍵盤採用2.4G無線連接,另外還支持有線連接方式。
顏值方面ROG 魔導士月耀白與ROG 夜魔月耀白應該是目前市場上不多的顏值與實力並存的白色緊湊機械鍵盤了。當然可玩性上ROG 夜魔更勝,但是ROG 魔導士的性價比更好。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
鍵帽方面採用PBT 雙色注塑設計,透光表現優秀。
除了設計了底殼之外,鍵盤本身也支持兩端式高度調節。
此外在鍵盤一側華碩還加入了音量調節的Smart Bar觸控條,可以通過左側的觸控實現快速音量調節。這個觸控條也是這款鍵盤的一個大亮點,除了音量控制以外,還能進行顯示器亮度控制、放大/縮小、多媒體控制、快捷鍵/宏設置、Windows快捷操作、電量提示和燈光顯示等設置操作,功能非常強大,這樣也不會因爲鍵位減少對正常功能造成影響。
接收器日常可以收納在鍵盤內側,2.4G的接收器與鍵盤採用磁吸設計,日常可以避免接收器丟失。相比藍牙的鏈接,總覺得2.4G連接更穩定。
Cherry 原廠透光MX RGB 紅軸體,也是保證燈光效果最佳的解決方案。會讓鍵帽投射的光線更加均勻。
大家比較關心的鍵盤手感方面,畢竟是採用原廠軸體所以手感上並沒有問題。大鍵也採用的是平衡杆的方案,可以保證手感的乾脆、利落。當然這個方式下也沒辦法避免空格鍵的平衡杆會導致有些金屬鋼絲的聲響。
自帶的底殼可以做防塵罩或者底座,使用方便。
白色的龍鱗ACE 月耀白顏值上真的非常吸引我,之前活動的時候我就入手過黑色版本的龍鱗ACE,不錯的體驗讓我這次又入手了月耀白配色的龍鱗ACE。54g的重量以及手感體驗都十分不錯。
ROG龍鱗ACE屬於中大型鼠標的尺寸,三圍是127.5*63.7*39.6mm,分體式按鍵設計,微動壽命更是達到了7000萬次點擊。鼠標表面略微內凹更符合手指的觸感,手感體驗更好。加上ROG自家的零延遲機械微動設計,搭配上和AimLab的合作調教。可以帶來更加紮實的鼠標點擊感和按壓的穩定性,讓玩家在遊戲中更加精準。
2.4G接收器的收納倉也被巧妙的隱藏在鼠標底部,底部四角貼有特氟龍腳貼,60°的圓角處理可以減少摩擦力。中間則是三模切換開關、DPI按鍵以及配對的按鍵。Omni 無線接收器設計還支持多設備連接,這點體驗非常不錯。
接口方面Type-C 接口日常充電方便,續航方面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藍牙模式下關閉燈光後續航可以達98.5小時(官方數據)。實際體驗下來,真的可以足夠久。
蒂芙尼藍的側鍵設計尤其吸睛,龍鱗ACE 還採用ROG SpeedNova 優化無線傳輸技術,可以實現更低的延遲,即使在有WiFi或者藍牙等信號干擾嚴重的情況下也可消除信號阻塞,帶來更流暢的體驗,同時功耗也更低,這也是龍鱗ACE 續航超長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想選擇一款超輕、定位精準且顏值出色的鼠標的,推薦你也試試龍鱗ACE 月耀白看看。而且支持三模式連接,日常無論是搭配臺式機或者筆記本都非常方便。而且作爲ROG用戶來講,我覺得這款鼠標你一定不要錯過。
ROG 龍鱗ACE 採用ROG AimPoint 36K旗艦傳感器,最高DPI更是高達36000,偏差率小於1%,1000Hz 的回報率以及650IPS和50G 的加速度,旗艦機的硬件參數保證了玩家的遊戲表現。
Armoury Crate 奧創軟件
鍵盤和鼠標都可以通過Armoury Crate 奧創軟件進行設置,作爲華碩用戶這個管理軟件自然再熟悉不過了。當然如果你不想安裝軟件的話,可以通過Fn+組合鍵實現鍵盤功能、鍵盤燈光的設置。當然Armoury Crate 奧創軟件上可以實現更多自定義功能,比如對於smart bar觸控條以及鼠標側鍵的自定義按鍵設置功能。
不過對於RGB燈光玩家自然是離不開Armoury Crate 奧創軟件的,通過軟件可以實現全設備的神光同步或者個性燈光的自定義設置。
鼠標方面除了設置按鍵功能之外就是性能調節以及燈光同步設置了,此外校準功能也可以根據鼠標墊來設置預設。
作爲與AimLab 合作的ROG 龍鱗ACE 鼠標,玩家還可以通過AimLab 射擊訓練來分析在FPS 遊戲時的射擊習慣。從而幫助玩家調整鼠標合適的DPI等,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玩家提升遊戲體驗,提升玩家遊戲水平。
ROG 月石 ACE L鋼化玻璃電競鼠標墊:
白色的鼠標墊自然是選擇了華碩ROG 月石 ACE L 鋼化玻璃鼠標墊,我也還是第一次使用鋼化玻璃材質的鼠標墊。上手感覺還是非常新鮮的,而且顏值真的是YYDS。尺寸方面400*500mm也是非常驚人,厚度差不多4.5mm左右。對比27英寸的PG27UQR 還要更大一些。同款還有黑色的暗夜灰可選,可以根據喜好選擇。
背面是防滑橡膠材質,主要起到防滑的作用。
細節方面背面還加入熟悉的ROG文字圖騰元素,與ROG 產品相呼應。
正面的鋼化玻璃右上角是ROG敗家之眼logo設計。
左下角是FOR THOSE WHO DARE 字樣。
體驗上,鋼化玻璃的材質有一絲冰涼感,既滑且潤。手感十分不錯,而且相比傳統布墊手感上要更潤滑,而且本身玻璃的特質鼠標在其上使用時也不會有過多摩擦而產生的噪音。當然也會受到鼠標腳墊磨損程度的不同會有些許變化,不過配合全新的龍鱗ACE 月耀白手感相當絲滑。
ROG 月石 ACE L 鋼化玻璃鼠標墊表面有些許磨砂的感覺,鼠標滑過的阻尼感可以說幾乎沒有。配合超輕的龍鱗ACE 鼠標每次滑動都十分潤滑,定位精準。對於FPS 玩家也是非常友好的體驗,就是冬天如果家裏沒有暖氣的話會有些冰手。
小結:
外設方面華碩可以說走出了自己風格的一條路,在外設領域不論是鼠標或者鍵盤都是有相當能打的產品,而且產品線也異常豐富。鍵盤方面比如我這次上手的魔導士以及之前用的夜魔都是緊湊無線鍵盤的佼佼者,多種軸體可選、豐富的自定義功能設計在鍵盤上的創新讓我看到華碩ROG 系列外設一直在爲玩家思考。而這次再次入手的華碩龍鱗ACE 鼠標依舊給我留下非常多的驚喜,之前自己一直不在意鼠標重量,但是真的是在用習慣龍鱗ACE 之後其他鼠標真的不那麼習慣了,超輕的重量設計,超低的延遲都讓它很好的滿足了我挑剔的要求,而且搭配上ROG 月石 ACE L 鋼化玻璃鼠標墊後的那種絲滑感以及定位的精準,都是在太舒服了。鼠標在鼠標墊上每次絲滑的滑動,精準的定位感讓鼠標有堪比手寫筆直接在屏幕上滑動的效果。推薦沒有嘗試過鋼化玻璃鼠標墊的你可以嘗試看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